周清;邱鹏芳;张俊;钟国伟
足癣是大学生常见、多发的皮肤病之一[1].由于发病较普遍,通常情况下表现轻微,容易造成学生轻视.足癣在大学生集体生活中更容易传染和复发;认识不足、认识偏差对于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人际交往[2-5].因此,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孙玉;李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中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对抑郁的影响,为制定教育和心理辅导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应付方式问卷、自我和谐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从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沧州市第一中学、西安市第五十三中学方便选取的389名高中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61.2%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不同家庭经济水平高中生的抑郁情绪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962,P<0.05).高中生抑郁水平与解决问题、求助、自我灵活性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2,-0.175,-0.266,P值均<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1,0.228,0.247,0.280,0.341,0.149,P值均<0.01).结论 高中生抑郁情况较严重,且家庭经济水平、应对方式、自我和谐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关系密切.
作者:罗红格;陈晓美;马红霞;宋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与膳食结构,为科学、客观评价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808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24h膳食回顾法对959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连续3d的食物摄入量调查,计算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 营养知识评分中学生高于小学生(t=-12.210,P<0.01);中学生早餐食用比例高于小学生(x2=30.613,P<0.01),中小学生早餐食物种类单调,结构不合理,中学生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比例高于小学生,而饮用自来水的比例低于小学生(x2=13.393,P<0.05).农村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中钙磷比为1∶2.6,比例失调;碳水化合物供能较多而脂肪供能不足,蛋白质供能适宜.结论 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素摄入不合理、膳食结构比例失调.应建立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结合,以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模式,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苏宏;李晓梅;张雪辉;王瑞欣;何勇;余天会;殷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青少年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无症状、无明确病因的血压偏高者,其中一部分人将在成年期逐步发展成为原发性高血压[1].20岁时处于临界高血压者,约有20%在40岁时成为确定高血压患者[2].高校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为2.6% ~3.3%,而且大学生体重超重率较高时,一般血压偏高率也较高,两者具有一致性趋势[3-5].近年大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明显上升[6],超重与肥胖率也在不断升高[7].加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刻不容缓[6].如何在早期开展干预,有效控制血压,对预防今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减少慢性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负担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学生高血压患者分组管理情况与血压达标率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清慧;张洪娜;张国栋;高静;杨奕;张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青岛市农村中小学与幼儿园周边食品店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为保障学生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青岛市农村学校周边食品商店的38份饮料、果冻、冷冻饮品,进行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等指标的测定,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进行评价.结果 38份饮品中,有15份食品添加剂含量超过了国家限量,超标率为39.5%.其中12份样品甜蜜素超标(5种为饮料,7种为冰糕类).结论 青岛市农村学校周边饮食群的食品合格率较低.应制定对策以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石学香;王本利;郝文;魏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为提高大学生减灾避险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自编问卷对广州市5所高校1 408名大学生常见灾害的自救互救认知程度和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对自救互救知识11个类别的自我评价中,完全了解并掌握操作者68名(4.97%),了解原理未熟练操作者394名(28.82%),未完全了解原理及操作有610名(44.62%),原理及操作均完全不了解者295名(21.59%).27个知识题中,学生得分在0~22分之间,平均(7.35±2.46)分.不同专业大学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本科、女生、农村、高年级学生得分较高(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偏低.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培养大学生防灾意识,提高减灾避险能力.
作者:杨剑;刘晓玲;周亚敏;彭淋;陈青山;王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进行综合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按照临床诊断标准,从新乡医学院在校女大学生中筛选出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单用维生素B6治疗,干预组采用维生素B6联合团体辅导治疗.疗效判定依据痛经症状评分标准,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评价应对方式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23%,干预后两组的痛经症状积分6个月痛经复发次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可以提高患者的应对方式.
作者:郭延芳;樊荣;朱金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江西省5县(市)2~16岁留守儿童2 286名,使用一般情况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523名(42.0%),6~ 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302名(29.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方式和看护人感受是2~ 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民主型教育方式和看护人感受有能力照顾好的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低;女性为2~5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保护因素(OR=0.778),差的同伴关系是6~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1.769).结论 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较差.应通过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和获得社会支持来减少留守给儿童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陈绍红;廖珠根;汪时华;习斌蓉;刘淮;何仕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儿童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宁波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30.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51/10万,占该组儿童死亡总数的21.55%,居于第3位死因.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37.37/10万)高于城市(20.70/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35.26/10万)高于女童(20.70/10万).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淹溺、意外机械性窒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为13.46/10万,4.72/10万,3.52/10万.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的首位死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2.86%.1~4岁儿童伤害的首位死因是淹溺.结论 伤害已成为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尤其是淹溺、意外机械性窒息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应加强对儿童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杨秀珍;梅秋红;陈洁平;崔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视力状况,为探索学生视力不良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云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7个民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进行性别、民族之间的比较,并与2005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民族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学生.除哈尼族外,其余6个民族学生视力不良率2010年均高于2005年.2005,2010年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学生视力不良较高的因素可能是生存环境、民族血缘、海拔高度和建筑材料等.
作者:李建强;赵明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ADHD的关联,为相关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包头市某小学974名6~ 14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对ADHD的影响.结果 5-HT2A受体基因T102C的基因型频率在ADHD组与对照组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P=0.02),TT基因型是ADHD的保护因素(OR=0.56,P<0.05),TC/CC基因型是ADHD的危险因素(OR=1.26,P<0.05).结论 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ADHD的发生有关.
作者:候雪;关明杰;吴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对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相关因素与作用机制,为提升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使用自设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北京和济南通过偶遇法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使用秩和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介于一般与较为满意之间,均分为3.24分;满意率较高的为服务价格(50.9%)与服务质量(31.6%),较低的为服务内容(l0.8%)与报销流程(11.7%);对本校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内容对大学生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改善高校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与态度,丰富服务内容,多方面提升大学生满意度.
作者:尹文强;郭洪伟;胡金伟;赵延奎;李伟;黄冬梅;于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胃炎患病状况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为大学生胃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华东师范大学32个班级所有学生952名进行问卷调查,对有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学生建议其做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再根据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做出诊断.结果 大学生胃炎患病率为16.1%,其中急性胃炎的患病率为7.1%,慢性胃炎患病率为8.9%,男、女生急慢性胃炎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大学生的胃炎防治知识比较缺乏.结论 大学生胃炎特别是慢性胃炎患病率较高,主要与胃炎相关知识贫乏有关.学校应加强医学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防病意识,促进改善饮食习惯.
作者:万光花;雷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及其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为中学生肥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2所中学共1 01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将中学生分为体重正常组与超重肥胖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超重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享受做体育活动、把水果或蔬菜作为点心代替炸薯条或糖、朋友鼓励不要长时间久坐不动等均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体育活动以及膳食习惯对肥胖的发生有影响,同伴的作用亦不容忽视.
作者:陈艳琳;孙艳;卞晨阳;李小芳;王礼桂;余毅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银川地区9~ 17岁城市女童青春发动状况以及发动时相提前与肥胖的关系,为开展青春期教育和控制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取银川市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各2所,小学四~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高中一至二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的女生共1 265名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 女童乳房发育、阴毛发育、月经来潮的平均年龄分别为9.25,11.23,12.23岁.9~17岁女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是8.1%,5.1%.11~ 14岁组女童的月经来潮组与未来潮组的体重、腰围、臀围和BMI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女童超重、肥胖率为12.9%和6.3%,BMI值明显高于青春发动时相正常和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银川城市女童青春发育进程符合儿童青春发育顺序规律,女童肥胖超重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有关.
作者:牛晓丽;赵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现状,为帮助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医学生培养心理安全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安全感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右江民族医学院1 15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确定控制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壮族和其他民族医学生确定控制感和人际安全感以及安全感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临床专业、护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医学生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安全感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医学生确定控制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医学生心理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不同民族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根据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周朝雄;黎妮维;漆光紫;黄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创伤后成长与家庭复原力的关系,为灾后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洱源地震”重灾区3所初中的2 02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成长问卷、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在与他人关系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初三学生在个人力量、欣赏生活、创伤后成长总分上均高于初一、初二学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与他人关系、欣赏生活和创伤后成长总分上均高于汉族中学生(P值均<0.05).少数民族中学生在家庭复原力的亲密和谐、情感分享因子上均显著高于汉族学生(P值均<0.01).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复原力各因子与创伤后成长均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家庭复原力的困境解读、正向前瞻、问题解决、亲密和谐因子能正向预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创伤后成长(P值均<0.05).结论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复原力的发展是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的重要内容.
作者:董泽松;褚远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实施口腔健康促进措施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干预技术、制定儿童口腔健康促进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宁夏省抽取开展学校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城市小学4所,整群抽取全体五年级在校学生作为项目组(562名);以同样方法抽取未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城市小学4所,整群抽取全体五年级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480名).结果 在口腔健康知识方面,项目组小学生对龋齿的正确认知率(37.0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对于“刷牙出血要咨询医生”的认知,项目组为89.01%,对照组为53.75%.在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43.24%的项目组小学生能做到睡前从不吃甜食,对照组仅为12.50%;78.04%的项目组小学生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对照组为42.50%.在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方面,55.31%的项目组小学生实施了窝沟封闭,对照组为17.72%;过去1a中接受口腔定期检查的比例,项目组为28.38%,对照组仅为10.87%.结论 接受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小学生在口腔健康知识、行为、正确就医方面均高于未接受过的学生.应开展以学校为阵地、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结合口腔疾病预防、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口腔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白玥;江虹;曲美霞;余永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多且复杂,包括生理、心理及认知、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1-5].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本研究初步探索健康教育[6]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护理的影响,从高校角度提出恰当的教育实施方案,以为我国高校管理部门倡导大学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
作者:薛志林;曹霞;郭晓芬;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双生子研究分析影响男性儿童青少年血清Apelin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为探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肥胖在其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7~18岁男性双生子162名,平均年龄(12.2±3.7)岁,其中同卵双生子100名,异卵双生子62名.利用DNA微卫星多态性鉴定卵性.应用Mx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计算年龄、BMI及肥胖调整前后Apelin的遗传度,并分析年龄、BMI和肥胖对Apelin的影响.结果 Apelin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肥胖组男童Apelin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Apelin的遗传度为41%,共同环境方差和独特环境方差分别占37%和22%.调整年龄、BMI及肥胖后,遗传方差比例降低.结论 男性儿童青少年Apelin水平与年龄、肥胖度相关.Apelin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作者:陈天娇;季成叶;李晓娟;王莹;李劲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