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余发珍;吴利东;朱晓虹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的快速准确的评估和分诊方式,避免延误创伤患者的救治.方法 自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采用修正创伤评分法(RTS)和创伤评估程序相结合,应用于对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创伤患者的评估.结果 修正创伤评分<5分(重伤)314例,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修正创伤评分>5分(轻伤) 1021例创伤患者中,再次进行创伤评估程序仍存在危及生命伤21例.结论 采用修正创伤评分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分诊,联合创伤评估程序防止漏诊可能存在的危及生命伤.
作者:蒋蓓蓓;李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婚前保健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搜集2007到2009年济宁市市中区婚前保健和不良妊娠结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婚前医学检查率2007年为10.40%,2008年为31.28%,2009年为91.50%,婚检率呈逐渐年上升趋势,2009年婚前检查率与2007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妊娠发生率2007年为40.78%,2008年为37.77%,2009年为33.57%,2009年不良妊娠发生率与2007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与婚检质量呈负相关,提高婚前保健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传统的简易中心静脉压测定法和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中心静脉压两种方法的差异性,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150例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术前、术后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中心静脉压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中心静脉测压方法既方便又直观,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压力传感器可连续、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节省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在大中型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卜秋丽;陈淑芳;陈晓燕;陈丽君;黄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48例,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达标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使用胰岛素泵组患者血糖很快控制达标,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很小,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泵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效果优于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且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夏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预刺激用于预防全麻手术后烦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R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436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心理预刺激组(X组)和对照组(D组),X组术前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进行心理预刺激.记录每组病人拔管前和拔管后出现烦躁的病例数,出现烦躁后用药物控制的病例数,以及发生危害的情况(包括自己拔除气管导管、导尿管、胃管、引流管等).结果 拔管前X组有12例、D组有39例出现烦躁,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拔管后X组、D组仍分别有9例和32例出现烦躁.X组对拔管后烦躁者进行心理安慰后只有2例使用镇静药控制,而D组同样进行心理安慰后仍有23例使用镇静药控制,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危害情况有12例明显多于心理预刺激组的1例(P<0.05).结论 围术期心理预刺激明显减少全麻术后烦躁的发生,具有临床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者:周颖;余发珍;吴利东;朱晓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阴茎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工具,对105例拟行阴茎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对存在抑郁、焦虑患者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围手术期主要的心理问题,据此制定实施针对性护理计划和方案,并于出院时使用SAS、SDS作为工具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与术前对比.结果 67%以上阴茎癌患者术前存在抑郁情绪,同时焦虑情绪的SAS量表总分均值超过40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总分均值的上限.合并焦虑、抑郁阴茎癌患者心理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P<0.01,差异显著.81%患者存在主要心理障碍为性心理障碍,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仍具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下降至20%,P<0.01,差异显著.结论 阴茎癌患者围手术期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按患者的心理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有效消除或改变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林芬;肖可;陈曼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对PICC围置管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PICC置管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随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PICC置管健康教育;观察组通过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根据PICC围置管期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护士长定期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 (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ICC围置管期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沈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的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它们间的相关性,为做好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提供必要思路.方法 使用家庭环境量表 (FES-CV)、症状自评量表(SE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20例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研究组)进行测评分析,并与120例未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1) 两组家庭环境比较,研究组总体上评价差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度、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自我效能评价以缺乏自信和自卑为主,两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均低于国内常模,以消极应对为主,两组比较积极应对方式与常模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以及应对方式存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良好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患者提高自信心、减少自卑感、积极应对社会生活,对预防和减少复发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提示精神病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促进管理和人文关怀.
作者:孙秀娟;韩凤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利用Orom的自我照顾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践,疏导心理压力并讲解肠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结果 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接受手术及造口自我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213例病人通过肠造口术后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病人熟练掌握了对造口的自我护理从而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使病人重返社会.
作者:阿依先木古丽;古丽扎;张文佳;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带T管出院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需求状况,以便采用更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满足患者的需求.方法 对留置T 管出院的36例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以了解患者对疾病及健康的认知需求和为满足认知需求所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患者对T管需要留置的时间、如何进行自我观察及留置管道对正常工作及生活影响的认知需求高,健康教育方式需求高的为个体指导及发放根据认知需求调查制作的宣传手册.结论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需考虑患者认知需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多种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做到以人为本,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丹丹;王聪;黄益琼;姚嵩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阶段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化疗致Ⅳ度严重骨髓抑制患者,按A、B交替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单人无菌室护理,对照组给予保护性隔离房间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对两组患者实施无菌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无菌室护理是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阶段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陈丽珍;林淑端;庄妙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产前宣教、心理护理、指压穴位法、诱导排尿法、肛门注射开塞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没有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均及时排出尿液,痊愈出院,有效率100%.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有效22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发生.结论 对产妇采取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专科护士的护理.综述了老年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需求,并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出了老年专科护士的应对措施:即重视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普及老年护理教育、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指导、开展老年专科护理评估工具的研究,以满足老年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专科护理的需求.
作者:胡学军;石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抚触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厌食小儿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进行抚触,同时配合刮痧;对照组29例,给予儿宝颗粒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食欲、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5.5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海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置管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未开展健康教育的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健康教育的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深静脉置管知识知晓度、主动接受率、自行拔管率、导管脱出率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并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个性化的护患沟通和教育后,拔管率、脱管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知晓度、接受率、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可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深静脉置管依从性,有利于肠外营养液的输入,增强手术适应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娇;郑翠飞;李文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12 h内进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护理经验.对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0例需紧急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并做相应护理.本组患者溶栓后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26例,血管未通4例,溶栓后症状即刻改善18例,5周内较快恢复7例,无效或恶化2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穿刺伤口出血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作者:叶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阴道少量流血1例,肠粘连1例,皮下淤血1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避免或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张洪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药物雾化的效果.方法 将56例同期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伴发呼吸暂停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施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及2 h后,给予药物雾化;对照组28例,按常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果 观察组鼻咽部干燥症状、管道堵塞发生数、痰液黏稠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观察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呼吸暂停发生数、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药物雾化,有效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存活质量.
作者:张秀萍;张恩胜;刘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和配合方法,为肩关节镜手术提供护理和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关节镜器械、锚钉等对13例肩关节病患病人进行手术配合.结果 13例手术均很成功,无一例切开手术.结论 肩关节镜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效果好,恢复快,损伤小.
作者:张丽;李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先天性泪囊炎的病源学及影响因素,以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3月至12月眼科门诊60例(68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进行信息登记和统计分析,并提取泪囊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合理地运用按摩法,泪道冲洗法及泪道探通术.结果 先天性泪囊炎发病年龄在新生儿出生后1~7 d,且先天性泪囊炎的分泌物中可培养出多种致病菌.通过早期采取按摩法治愈3眼(4.41%),加压泪道冲洗法治愈7眼(10.77%),泪道探通法治愈54眼(93.10%),未愈4眼(5.88%).结论 先天性泪囊炎的发现早于以往记录,而早期通过采取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琦;乔芳;陈宏杰;王豫桂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