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安市7~9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窝沟封闭情况

李骏;李劲松;高建民

关键词:口腔卫生, 健康教育, 患病率, 儿童
摘要:目的 了解西安市7~9岁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健康状况和窝沟封闭情况,为开展西安市儿童口腔疾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从西安市13个区(县)二~四年级儿童中抽取606人,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城区儿童刷牙行为和口腔卫生知识得分优于乡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乳牙患龋率和乳牙充填率分别为64.03%和10.37%,城区均高于乡村(P值均<0.05).乳牙恒牙总患龋率和总充填率分别为65.18%和12.47%;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7.10%,充填率为30.61%.窝沟封闭率城区高于乡村(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参与窝沟封闭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地区、对窝沟封闭的认知、第一恒磨牙是否有龋坏(P值均<0.05).儿童主要通过教师、媒体、医护人员获得窝沟封闭的信息,教师、家长、医护人员对儿童是否参与活动起主要影响作用.结论 学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目标有差距.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开展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活动,提高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学生攻击性与移情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学生攻击行为与移情、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为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个省市抽取中学生共16 022名,进行攻击行为、移情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段女生攻击性的发展呈倒“V”型趋势,而男生的攻击性随年龄逐渐上升.不同性别学生移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在移情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不同年龄段学生移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年龄段升高而上升.高情绪管理组学生攻击行为得分低于低情绪管理组(P<0.01).攻击行为与移情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呈负相关,移情与情绪管理呈正相关(P值均<0.01).情绪管理在移情与攻击性中具有安全中介作用.结论 中学生的移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对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作者:南晓薇;余毅震;杨奕;孙艳;卞晨阳;李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平湖市儿童家庭二手烟暴露现况

    目的 了解平湖市部分小学、幼儿园儿童家庭二手烟暴露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平湖市辖区内7个镇/街道13所小学、幼儿园大班的儿童(或其家长)2 416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家长中男性吸烟率为51.81%,父亲的吸烟率低于爷爷/外公的吸烟率,城市家长吸烟率低于农村家长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3.26%的学生在家庭中受二手烟污染;城乡之间、父辈与祖辈之间吸烟者使儿童受二手烟危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防止儿童受二手烟污染要依靠家庭健康促进手段,使吸烟者树立自身和家庭的健康后果信念才能获得成效.

    作者:李赟;胡承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童年期受虐待者认知偏向研究现状

    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公众健康领域令人困扰的一部分,覆盖了家庭、社会文化、教育甚至医疗卫生体系[1].美国1岁以上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外伤性损伤,而在所有形式的外伤性损伤中,儿童虐待是死亡和发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对儿童虐待的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待的成人会对自己的子女实施虐待,表现为虐待的代际循环(transgenerational cycle of maltreatment,TCM)[2].目前,国际上将儿童虐待分为4种类型,即躯体虐待(父母或监护人对儿童实施暴力)、心理虐待(攻击儿童的心理幸福)、性虐待(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儿童的性器官和性发展)和忽视(养育者不能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3].

    作者:王春梅;刘爱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贵州省部分农村中小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6所中小学校的1 6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多数营养知识点的知晓率不到50%.不同年级之间,部分知识点高年级的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课本(50.1%)、学校宣传或教学课堂(55.0%)和电视广播(46.1%)获得营养知识.在饮食行为方面,大部分学生有选择吃新鲜蔬菜的习惯,而50%以上的学生饮奶频率很低;30%左右学生肉、蛋、豆类食品的食用频率偏低,20%左右的学生有喜欢吃咸菜的饮食习惯.结论 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和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深入全面开展营养宣教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徐国红;孙晓红;汪思顺;赵松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西宁市初中及中等职校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现况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不仅是文化科学、思想品德素质发展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个体发展急剧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1].身心素质和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成就,也将影响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2].因此,全面指导青少年群体掌握相应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为掌握西宁市初中及中等职校学生的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笔者于2012年底对西宁市普通初级中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为西宁市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黎;温生宝;赵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青少年抑郁障碍叙事心理治疗研究

    抑郁障碍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是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1].有资料显示,抑郁障碍的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65%的青少年都有一次或多次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2].抑郁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也会带动患者产生自杀意念,成为青少年自杀大的危险因素[3].该文对青少年抑郁障碍和叙事心理治疗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干预提供借鉴.

    作者:曹加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北京市小学生入厕后洗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小学生入厕后洗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学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研究班级,采用自制调查表,了解北京市小学生(3 749名)及其家长(3 717名)洗手有关的知识、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9.4%的学生自报每次入厕后都洗手,女生自报洗手率(73.2%)高于男生(66.1%),高年级(73.9%)高于中、低年级(65.7%,68.9%);掌握洗手方法及相关健康知识、同学入厕后勤洗手以及教师提醒或宣讲过洗手知识的学生更易采纳洗手行为(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洗手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强化传授洗手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重视同伴教育,提高教师督促学生洗手的积极性.

    作者:韩梅;李玉青;曹远;陈艳;刘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学生尝试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状况调查

    烟草烟雾含有数百种有害物质,二手烟暴露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和复发性中耳炎等疾病[1].目前我国吸烟者呈低龄化趋势[2],2010年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8亿儿童遭受二手烟暴露伤害[3].为此,笔者于2012年在北京、郑州、开封三地选择6所小学开展小学生尝试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状况调查,为小学生的控烟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赵娜;倪菁华;许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评价

    目的 编制“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评定问卷”并评价其在中学生中应用时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为研究中国青少年健康素养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的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分为6个维度40个项目;并将跨理论模型引入评定问卷,设计5个阶段变化计分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初中和高中各2所,对初一至高三学生3 28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 “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评定问卷”由6个维度31个项目组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3.847%;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7,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52~0.898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项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拟合度指标均在0.9以上,x2/df值为11.729(P<0.01),近似均方根残差为0.058,模型拟合优度良好.结论 “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评定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的定量评价工具.

    作者:张诗晨;万宇辉;陶舒曼;陈静;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和运作模式

    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2011年11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2011]54号文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22个省699个试点县的2 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中央财政按照每名学生每个学习日3元的标准提供膳食营养补助.除此之外,还有15个省开展了地方试点工作,共惠及3 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种类多、覆盖地区广,各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差距也较大.因此,各地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学生供餐模式和运作模式,笔者拟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帆;张倩;徐海泉;张燕;李荔;潘慧;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南昌市学生被动吸烟现况

    目的 了解南昌市学校被动吸烟情况,为实现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于2012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抽取南昌市及郊区大、中、小学校共30所600名进行,问卷拦截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0所学校中,16所全面禁烟,11所部分禁烟.被调查的600人中,19.2%的人现在吸烟,学校工作人员与采访者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9.2%和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9%的吸烟者调查当天在学校吸烟,其中仅20.5%遇到工作人员劝阻;20.2%的人在调查当天看到其他人在学校吸烟,其中28.9%遇到工作人员劝阻.41.3%的人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不同类型的学校被动吸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高(55.8%),中学次之(37.9%),小学低(31.8%).不同禁烟政策学校被动吸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禁烟学校高(53.6%),部分禁烟学校次之(51.2%),全面禁烟学校低(32.8%).结论 虽然学校禁烟工作有所改善,但是控烟执行力度不够,被动吸烟现象依然严重,需尽快出台地方控烟法规加强控烟工作.

    作者:陈陵;范义兵;杨树;吴金星;李紫芬;陈海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昭通市初中住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初中住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类型,为探讨住宿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昭通市1 128名住宿与非住宿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类型报告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住宿生在自责倾向上和恐怖倾向上得分均低于非住宿生(P值均<0.05),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余各维度得分两组学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住宿学生较非住宿学生学习能力低、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报告率较高(P值均<0.05).结论 住宿环境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大.应加强住宿学生自责、恐怖倾向以及学习方面的辅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况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宁夏境内15所高校食堂的753名从业人员,自行设计问卷对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知晓率为58.95%,平均得分为(7.06±2.04)分,及格率仅为61.75%.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从业年限、月平均收入和是否持有健康证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从业人员在贮存加工食物、食品添加剂使用、采购索票验证等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均在90%以上.结论 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存在一定欠缺,而食品安全态度积极、行为尚可.必须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作者:刘凯;王雪;赵生银;张泽勤;黄锋;任吉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西部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分析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生活质量的认识和评估.大量研究证实,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1-6],同时,社会支持通过内部机制即自尊等因素影响主观幸福感,也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因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7].本研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支持以及自尊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帮助该人群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主动、积极地提升自身的幸福感,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及避免优秀体育教师的流失,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作者:薛锋;朱丽;杨占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贵州省男青年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及形态指标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男性青年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研究贵州省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来自贵州省各地区426名18~20岁的男性青年,检测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钙磷水平及身高和体重.结果 男青年OC,BAP及身高与体重呈正相关,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男性青年的各项测定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男青年OC,BAP及身高,体重均高于少数民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文化程度对OC,BAP,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贵州地理海拔高度对男性青年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及主要形态指标的影响较小,种族遗传是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文化程度对男性青年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及身高体重有影响.

    作者:方应培;杨正久;汪漫江;钟正伟;钱静;董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南京某专科院校女生健康知识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南京某专科院校女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为促进青春期女性的健康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南京某专科院校一年级女生,对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女生各营养知识知晓率大部分在30%以下;干预后,营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上.“知晓避孕套的使用方法”、“排卵期的定义”等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原来的28.2%,5.6%上升到84.6%,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休息时松开内衣”、“每天洗臀部”、“每天换内裤”、“不用卫生护垫”等生殖健康行为分别由原来的55.6%,48.7%,54.7%和37.2%上升到92.2%,74.6%,78.0%和9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女生的健康知识和行为.

    作者:贾根梅;吴江平;吴晓丽;费春香;胡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梧州市区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行为现状,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梧州市市区20所小学二年级在校学生1 304名进行为期1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后,除引起龋齿和牙龈出血的原因外,小学生的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行为如每天刷牙2次、选用含氟牙膏和正确刷牙方法的持有率比健康教育前分别提高了10.76,17.73和8.41百分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将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之一,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李梦映;周素芳;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2010年贫血状况分析

    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卫生保健水平,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是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1].贫血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2].贫血是我国确定的重点防治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贫血的患病率在不断下降.笔者通过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新疆片区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测试的血红蛋白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贫血发生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阿尔肯·阿不都瓦依提;霍敏;毕存箭;杨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佛山市初中生学业拖延行为状况与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初中生学业拖延行为状况,并探讨其特点,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广东省佛山市1 218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常见的学业拖延行为是“编制错题集分析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29.6%),轻的学业拖延行为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6.5%).男生(41.64± 11.61)和女生(38.35±10.30)总体学业拖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初中生学业拖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状况和初中生学业拖延水平相关(P<0.01);不同父母亲文化程度初中生学业拖延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自我学习满意度初中生学业拖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部分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拖延,初中生的学业拖延状况值得研究者关注.

    作者:霍紫莹;肖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福州在校大学生电离辐射认知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福州在校大学生电离辐射的认知和行为现况,为进一步开展电离辐射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福州市4所大学在校大学生,对1 132名学生进行电离辐射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电离辐射知晓率为63.47%;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大学生电离辐射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通过网络并且希望通过网络获取电离辐射相关知识的报告率均高,为70.32%和51.23%;希望获取电离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的报告率高,为82.74%.大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及对电离辐射来源与电离辐射防护知识的需求与电离辐射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1).结论 福州在校大学生电离辐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男生、低年级、非医学专业及乡村生源大学生尤为明显.大学生电离辐射知晓情况与知识获取的途径及需求有关.

    作者:李丹;钱捷;卓小梅;王英瑜;林婷婷;刘文婕;何保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