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倪菁华;许桂华
目的 了解流感疫苗接种2a后对中学生的保护作用,为探讨流感疫苗对青少年的长期保护作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长宁区4所中学1 0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将观察对象分为接种组和对照组.结果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群体接种组和对照组中学生流感样病例发病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女生发病密度高于男生(x2=6.43,P=0.01);初高中学生中,均表现为低年级组(六、七年级和高一、高二)发病密度高于高年级组(八、九年级和高三)(x2=13.62,P<0.01);疫苗保护率在接种后0.5 a高(58.30%),随后逐渐下降,在接种后第二个流感流行周期中疫苗不再有保护作用.结论 流感疫苗在接种后第一个流感流行周期内保护效果好,但免疫力不持久,需每年定期接种.
作者:何晓定;张泽申;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大学生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体表现在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是展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体现大学生的精神价值的各种活动的总和.Timothy等[1]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与道德教育面临特殊挑战,需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其发展.Alex-ander等[2]提出了12项为大学生精神生活和宗教信仰发展的新措施.目前,国内有的学者探讨精神生活质量指标[3],有的学者侧重于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4-6].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调查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表现特点,试图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干预和心理辅导提供实证依据与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继业;肖蓉;赖苗;何展珊;万滢聪;曾秋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嵊泗列岛2008-2012年学生营养现状,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学生5a平均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6.67%;平均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46%,2.68%.不同年份、性别、学段学生间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嵊泗列岛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状况并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营养不良率,控制超重率、肥胖率的上升.
作者:吴正康;丁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中学教师生命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SF-36量表,整群抽取的对兰州市3所中学的273名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教师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BMI指数、月工资收入、是否承担班主任工作、任教学科等4个因素对教师生命质量各领域均不产生影响;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教龄、任教学校、任教年级(初/高中)、日均工作时间、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运动强度等11个因素对教师生命质量的不同领域产生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教师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任教学校、体育锻炼和日均工作时间.结论 教师生命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地筛选、分析和研究.
作者:王益民;孙利华;王玉;魏存军;陈克定;任晓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初始沙盘是指沙盘游戏者所做的第一个沙盘,初始沙盘对沙盘游戏者有着特殊的意义[1].Kalff[2]在沙盘游戏入门中指出,初始沙盘不仅能够反映沙盘游戏者问题本质所在,同时能提供问题解决的线索与方向.关于初始沙盘,目前国内主要集中在强迫症、孤独症、抑郁症、躯体化症状、边缘型人格障碍[3-8]等人群的研究.本研究以临床心理咨询大学生为对象,探讨其沙盘初始特征,为临床心理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永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学校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制度、配备学校监督协管工作人员[1].随着上海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要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督导考核与评估,强化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所在整体公共卫生协管体系下,积极推进学校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定学校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职责、考核指标等,并通过积极落实学校卫生监督协管考核评估工作,指导、督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认真履行学校卫生监督协管职责,从而规范学校卫生监督协管行为,提高学校卫生监督协管质量和效率.现对2012年度学校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考核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祝秀英;朱美芬;郭爱萍;苗嘉魁;范忠飞;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家养皮毛宠物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影响,以及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交互效应.方法 在沈阳市各个行政区整群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抽取10所幼儿园和5所小学共8 212名儿童.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问卷对儿童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及呼吸系统疾病与症状等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沈阳市儿童母乳喂 养率为78.87%;目前暴露家养皮毛宠物的儿童占14.56%;3.40%的儿童在母亲怀孕期间曾经暴露家养皮毛宠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患有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风险;而暴露家养皮毛宠物与儿童哮喘及其相关症状存在正相关,且随着与家养皮毛宠物接触的程度越密切,儿童患有哮喘及其相关症状的风险性也越高.与未暴露宠物且母乳喂养的儿童相比,单纯非母乳喂养可使儿童患有哮喘的风险增高27%(OR=1.27,95%CI=1.00~1.61);单纯暴露皮毛宠物使儿童患有哮喘的风险性增高51%(OR=1.51,95%CI=1.15~ 1.97);而同时暴露于2个因素对哮喘的风险性增高了147%(OR=2.47,95%CI=1.66~3.66);宠物暴露和母乳喂养对儿童的哮喘存在一定的相加效应,但两者的相乘效应未达到统计学水平(P>0.05).结论 母乳喂养可降低皮毛宠物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影响效应,但两者并不存在显著的相乘效应.
作者:刘洋;黄美梦;孙晶;刘玉芹;赵洋;任万辉;董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虹口区某街道的儿童居家环境伤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居家环境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2年8月,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上海市儿童居家环境伤害危险因素评估表”,在上海市虹口区某街道4个居委共207户有1~6岁儿童的家庭中实施儿童居家环境危险因素评估.结果 过去0.5 a儿童居家伤害发生率为18.84%.在居家环境方面排在前5位的不安全因素依次为浴室地面无防滑垫(57.33%),桌椅有尖角或尖锐边缘(53.96%),小的物件如珠宝、珠子、别针等放置在孩子易取到之处(49.01%),加热电器或易燃物品放置不合理(46.51%),室内电线乱拉乱放(46.38%).结论 儿童居家伤害发生率很高,居家环境存在较多伤害危险因素.安全社区建设应针对儿童居家环境的不安全点进行改善.
作者:姚玉华;姚晨;喻彦;马丽雅;俞爱青;姚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南京某专科院校女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为促进青春期女性的健康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南京某专科院校一年级女生,对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女生各营养知识知晓率大部分在30%以下;干预后,营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上.“知晓避孕套的使用方法”、“排卵期的定义”等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原来的28.2%,5.6%上升到84.6%,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休息时松开内衣”、“每天洗臀部”、“每天换内裤”、“不用卫生护垫”等生殖健康行为分别由原来的55.6%,48.7%,54.7%和37.2%上升到92.2%,74.6%,78.0%和9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女生的健康知识和行为.
作者:贾根梅;吴江平;吴晓丽;费春香;胡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不仅是文化科学、思想品德素质发展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个体发展急剧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1].身心素质和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成就,也将影响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2].因此,全面指导青少年群体掌握相应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为掌握西宁市初中及中等职校学生的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笔者于2012年底对西宁市普通初级中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为西宁市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黎;温生宝;赵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2011年11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2011]54号文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22个省699个试点县的2 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中央财政按照每名学生每个学习日3元的标准提供膳食营养补助.除此之外,还有15个省开展了地方试点工作,共惠及3 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种类多、覆盖地区广,各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差距也较大.因此,各地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学生供餐模式和运作模式,笔者拟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帆;张倩;徐海泉;张燕;李荔;潘慧;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6所中小学校的1 6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多数营养知识点的知晓率不到50%.不同年级之间,部分知识点高年级的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课本(50.1%)、学校宣传或教学课堂(55.0%)和电视广播(46.1%)获得营养知识.在饮食行为方面,大部分学生有选择吃新鲜蔬菜的习惯,而50%以上的学生饮奶频率很低;30%左右学生肉、蛋、豆类食品的食用频率偏低,20%左右的学生有喜欢吃咸菜的饮食习惯.结论 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和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深入全面开展营养宣教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徐国红;孙晓红;汪思顺;赵松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有关中国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共选取17篇研究报告进行元分析,研究对象涉及7 959名在校大学生,研究量表主要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相关系数(r值)为效应量,并进行Fisher Z逆转换.结果 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总分及各因子间均呈统计学正相关(P值均<0.05);睡眠质量总分与强迫、躯体化、抑郁和焦虑等因子相关性相对较高,r值均大于0.4;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与各心理健康指标的r值基本均大于0.3;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正相关关系在硕士生群体中体现为明显(r=0.524).结论 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某些指标密切相关.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受到学历的调节.
作者:张妍;李飞;周文华;李炳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攻击行为与移情、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为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个省市抽取中学生共16 022名,进行攻击行为、移情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段女生攻击性的发展呈倒“V”型趋势,而男生的攻击性随年龄逐渐上升.不同性别学生移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在移情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不同年龄段学生移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年龄段升高而上升.高情绪管理组学生攻击行为得分低于低情绪管理组(P<0.01).攻击行为与移情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呈负相关,移情与情绪管理呈正相关(P值均<0.01).情绪管理在移情与攻击性中具有安全中介作用.结论 中学生的移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对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作者:南晓薇;余毅震;杨奕;孙艳;卞晨阳;李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抑郁障碍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是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1].有资料显示,抑郁障碍的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65%的青少年都有一次或多次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2].抑郁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也会带动患者产生自杀意念,成为青少年自杀大的危险因素[3].该文对青少年抑郁障碍和叙事心理治疗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干预提供借鉴.
作者:曹加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平湖市部分小学、幼儿园儿童家庭二手烟暴露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平湖市辖区内7个镇/街道13所小学、幼儿园大班的儿童(或其家长)2 416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家长中男性吸烟率为51.81%,父亲的吸烟率低于爷爷/外公的吸烟率,城市家长吸烟率低于农村家长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3.26%的学生在家庭中受二手烟污染;城乡之间、父辈与祖辈之间吸烟者使儿童受二手烟危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防止儿童受二手烟污染要依靠家庭健康促进手段,使吸烟者树立自身和家庭的健康后果信念才能获得成效.
作者:李赟;胡承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编制“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评定问卷”并评价其在中学生中应用时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为研究中国青少年健康素养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的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分为6个维度40个项目;并将跨理论模型引入评定问卷,设计5个阶段变化计分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初中和高中各2所,对初一至高三学生3 28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 “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评定问卷”由6个维度31个项目组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3.847%;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7,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52~0.898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项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拟合度指标均在0.9以上,x2/df值为11.729(P<0.01),近似均方根残差为0.058,模型拟合优度良好.结论 “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评定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的定量评价工具.
作者:张诗晨;万宇辉;陶舒曼;陈静;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预防重点传染病知识、行为综合性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山东省2个县区8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6个月的综合性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重点传染病知晓率由59.0%增加为68.8%,对照组由57.4%上升为58.1%;干预组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吐痰、打喷嚏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7.3%,87.8%,98.3%,75.6%,对照组分别为77.2%,68.1%,96.6%,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组现场观察咳嗽吐痰和洗手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预活动有效地提高小学生重点传染病知晓率和促进健康行为方式形成.
作者:陈仁友;甄丽红;张少华;魏霞;周培静;孙桐;李凤霞;康殿民;柴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HTTLPR、5-HT2A受体基因(5-HTR2A)T102C多态性、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影响,为ADHD儿童的干预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包头市某小学确诊为ADHD的78例儿童和87名对照组儿童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HTTLPR、5-HTR2A的T102C多态性及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采用x2检验分析3种基因多态性对ADHD的影响,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 5-HTR2A的T102C的基因型频率在ADH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P=0.02),5-HTTLPR、DβH5'侧翼区-1021C/T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4,0.01,P值均>0.05);5-HTR2A的T102C基因位点的突变型发生儿童ADHD的危险性是野生型的2.17倍,5-HTR2A的T102C基因位点的突变型分别与5-HTTLPR的S等位基因DβH5'侧翼区-1021C/T基因位点的突变型、共同作用发生儿童ADHD的危险性是单一野生型的2.00,2.80倍.结论 5-HTR2A的T102C的基因型频率在ADH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HTTLPR、5-HTR2A的T102C多态性及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在儿童ADHD的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
作者:侯雪;关明杰;郝金奇;吴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健全的人格素质不仅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个体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先决条件.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自立人格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2],指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包括个人与人际2个方面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格因素[3],它对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熊(父)莹;曾天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