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日间病房癌症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骆惠玉;刘爱琴;张莹娟

关键词:日间病房, 癌症,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日间病房癌症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105例日间病房化疗患者和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日间病房癌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健康教育有广泛的需求,但是需求程度有所不同。院外紧急情况指导迫切需要为突出,其次是药物不良反应指导、用药指导、饮食、休息和功能锻炼、心理指导等方面。在健康教育形式上,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医院自行编制的针对日间病房的科普手册、与医护人员交谈和病友交流。结论 日间病房癌症患者和家属有着广泛的护理健康教育需求,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提高癌症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6所综合性医院年终护理综合绩效考评分析与思考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综合绩效考评现状,为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组织专家抽查6所综合性医院的护理综合绩效考评情况,包括护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急救器材、消毒隔离和感染控制管理等。结果 各医院硬件规模、质量有明显的提升。66.6%的医院床护比达到国家卫生部1:0.4的标准,护士技术操作50%达标,而三基理论仅16.67%达标。部分医院存在重症监护室床护比不达标,护理质量部分指标下降。结论 应重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高度关注护理安全问题;加强三基培训;积极建设专科护士队伍。

    作者:吴佩宁;陈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点,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汪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实习生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本文结合当前新医改模式下的临床护理工作综合分析临床护理实习生的特点,针对其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改革传统的实习流程,提供个性化的实习培训,旨在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培养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作者:郭彩霞;刘花;伏鑫;裴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物资流程管理的探讨

    目的 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各类物资分类流程管理探讨,提高供应无菌物品的使用率,降低消耗物资成本。方法 回顾性总结各类物资在消毒供应中心计划、申请、请领、配发、再造及回收、清洗、消毒、配包、包装、装筐、灭菌、无菌存放、发放、下送、使用等物流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评价。结果 各类物资的全程管理和监控管理,节约了物力、人力、财力,减少了各类物资的损坏和丢失,降低消耗物资的使用成本,从而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专业技术、节约用物的理念,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物资流程管理,使其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确保了无菌物品供应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了物资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运行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魏红艳;赵庆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灭菌包装材料阻菌效果的研究

    目的 对全棉布、医用皱纹纸、纸塑包装袋、无纺布、硬质容器的阻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适合我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材料。方法 将全棉布、医用皱纹纸、纸塑包装袋、无纺布、硬质容器分5组包装,灭菌,储存,按时间进行物表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阻菌效果是纸塑包装袋、无纺布、医用皱纹纸好,其次是硬质容器、全棉布。结论 在现有储存条件下,纸塑包装袋、无纺布、医用皱纹纸能更好地储存并保持灭菌状态,具有理想的阻菌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对医院感染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凤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93例鼻咽癌初次放疗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全程认知、行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第2、4、6周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第6、12、24个月张口困难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和张口困难经统计学比较,口腔黏膜反应第2周前没有意义(P>0.05),第4、6周后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同级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1)),张口困难的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和延缓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副反应,使疗程顺利进行,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全宇莉;赖妙娟;郑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BL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护理专业123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3人,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测量评估学习效果。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PBL教学可明显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P<0.001),自我管理能力(P<0.001),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P<0.01);②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可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P<0.001)、教学内容(P<0.001)、教学方法和手段(P<0.001)和教学效果(P<0.001)。结论 PBL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护理的课堂教学质量,PBL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三个维度。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目的 探讨恰当的护理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药物的副作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38例患者顺利的完成了化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恰当的护理能够减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痛,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小红;徐东辉;周代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预防压疮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脑卒中后卧床病人按人院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例数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压疮发生率及家庭照顾者对卧床病人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151例次,有效解决145例次,有效解决率为96.02%。结论 无缝隙护理服务能提高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家庭照顾者相关知识水平与技能,减少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

    作者:纪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躯体、心理创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的及早实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心理干预+手术),对照组36例(单纯手术)。两组患者运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春柳;李洁蓉;许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癌症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实施科学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William WK Zung编制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13例住院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用x2检验、t检验、Logistic逐步进入法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213例癌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29.11%、25.35%,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为19.7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抑郁有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感知压力、自尊下降、未来期望、情绪变化等,与焦虑有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感知压力等;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抑郁显著相关因素有感知压力和自尊下降,与焦虑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和感知压力。结论 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状态,根据心理相关因素,及早为其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

    作者:刘建红;郑晓莉;张柳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ICU使用呼吸机的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ODS)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成功脱呼吸机。方法 对18例MODS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3例顺利脱机,2例因返流致吸人性肺炎脱机失败,3例因家属原因放弃治疗,无法观察效果。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有利于成功脱机。

    作者:魏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一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护理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子系统,一线护士是医院感染管理直接实践者,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因此,护理部要加大对一线护士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其由以往的被动执行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更有效发挥一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卢天舒;关靖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脂血症患病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高脂血症患病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 对湛江地区752人进行血脂检查,比较年龄、性别、饮酒情况和体重指数差异对高血脂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应注意血脂、血糖、高血压的检测,护患双方强化和监督教育。

    作者:王志巧;周国英;廖运仙;欧汉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对1998年6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进行如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奥曲肽抑制胰液分泌、应用抗生索预防继发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胃管注入或口服,并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20例,占62.5%;好转5例,占15.6%;住院时间15 ~60d,平均30 d。

    作者:崔俊晔;王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80例行血管内支置入术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脉搏等体征,并加强对局部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血压及其它狭窄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中出现下肢动脉血栓,3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李亚丽;封文媛;侯秀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486)杀胚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3~5d后,分单次和多次肌内注射MTX 1~2个疗程,监测血β-HCG值及B超,观察疗效。结果 成功率94.87%,出院随访3~6个月,血β-HCG值正常,盆腔包块消失。结论 做好病情的观察和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保障药物治疗的成功。

    作者: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保证。对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后,呼吸功能完全恢复35例,3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颈椎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合理可靠的呼吸道管理,为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作者:黄莉;侯玉清;谭舒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 为了减轻新生儿足底采血带来的疼痛,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68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0例,对足底采血的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采血时及采血后不同程度的疼痛经秩和检验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别(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采血时及采血后疼痛评分值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采血的成功,提高新生儿应付疼痛的能力,满足新生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使新生儿产生安全感及愉快的情绪,更好地应付疼痛。

    作者:宋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通过对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现状分析,得出应用效果。文献检索国内外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现状。临床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患者知情权和满意度提高。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的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罗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