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宝军;张彦军
目的 研究肥胖含量和脂肪相关基因(FTO)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指标的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早期复查与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2 030名7~18岁中小学生,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 MS)方法检测rs62048402多态性,用四引物特异扩增突变分析(ARMS-PCR)方法检测rs9939609多态性.分析2个多态性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关系.结果 对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分年龄、性别的标准正态离差变换后,rs62048402多态性与变量的回归系数B值(标准误)分别为0.093(0.046),0.094(0.046),0.087(0.046),0.102(0.046);rs9939609多态性与以上变量的回归系数B值(标准误)分别为0.095(0.045),0.099(0.045),0.095(0.045),0.103(0.045).结论 FTO基因多态性rs62048402和rs9939609与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存在相关性,且对腰围身高比效应大.
作者:孟祥睿;宋洁云;马军;刘芳宏;尚晓瑞;王海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儿童营养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卫生、教育等综合水平[1].6岁以下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营养不良将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近年来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已有很大改善,但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2].笔者通过分析2006-2010年内蒙古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崔春霞;王小英;王海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上海市2007年和2012年高一学生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视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科学防控学生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上海市6个区高一学生和36所学校一~三年级小学生(2007年2 772名,2012年2 611名),视力数据来自于学校近1次的视力检测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高一学生和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2年高一学生视力不良率(83.0%)高于2007年(77.6%),但轻、中度视力不良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1.5和3.2百分点;重度视力不良率升高了10.1百分点,2a间视力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7年和2012年小学低年级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分别为32.4%和30.2%,下降了2.2百分点,且中、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下降0.8和2.5百分点,2a间视力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海市教育等部门对小学生采取的一系列防制近视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仍很严重,需要继续加强干预.
作者:郑文娟;王向军;徐嘉清;曹志娟;郭家宁;王书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国边疆地区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稳定[1].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加之学生在学校中面临着就业和学习方面的双重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开展非常广泛.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这一运动项目对改善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迪力木拉提·阿布都肉苏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儿童忽视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对儿童的日常照顾、情感需求、生活监护、安全及教育的忽视现象[1].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曾指出,儿童虐待与忽视是一个社会现象和公共卫生问题,在所有的时间里存在于所有的社会中[2].潘建平等[3]在2003年共同开发了我国儿童忽视的常模,并研制了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云南省民族众多,各地生活习惯、文化习俗都有所不同.笔者于2013年3月对云南省3地农村户籍小学一至三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可操作性的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秦明芳;韩芳;潘建平;马春明;焦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农村地区不同类型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和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为提高我国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及完善青少年保健服务系统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安徽、河北、河南、湖北及重庆等5个省(市)方便抽样14个项目县,每个县按照人口规模比例法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取3个村,每个村等距抽样40户家庭.终调查青少年家庭1 178户,由青少年填答结构式问卷.结果 不同类型家庭青少年吃早餐、吸烟、饮酒、每天睡眠时间、1个月内情绪低落及处理方式等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8 h的二代户家庭占5.3%,三代户家庭占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保健知识主要获得途径为学校(二代户家庭为42.5%,三代户家庭为47.7%).青少年近1a参加健康体检的二代户家庭占33.8%,三代户家庭占27.2,且80%以上为有关机构(主要为学校)组织.近1 a内青少年进行健康咨询的家庭均不足10%.结论 不同类型农村家庭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与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存在差异.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发挥不同作用,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舒星宇;宗占红;温勇;汝小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10年广州市7~12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高血压预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的广州市数据,本研究筛选出7~12岁儿童58 748名.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和儿童高血压判断标准,计算研究对象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体质量指数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 广州市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0.1%和7.6%,高血压患病率为9.4%.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的患病率为分别为7.2%,15.5%,23.7%.男、女生组高血压患病率均呈现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的趋势(P值均<0.05).总人群的体质量指数(BMI)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4,0.289,P值均<0.01).在调整年龄后,超重组和肥胖组患高血压风险是正常组的2.329,4.024倍.结论 儿童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预防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应从预防超重和肥胖做起.
作者:王娇;朱艳娜;麦锦城;静进;马璐;杨文翰;李秀红;金宇;陈亚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粪便;人群普遍易感,常年散发,夏秋季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1].2013年10月12-19日,重庆市南川区某中学发生一起以腹泻、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群发性腹泻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由宋内Ⅰ型志贺菌引起的水型细菌性痢疾校内暴发疫情.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以防止类似的疫情发生,笔者对本次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世勇;吴云昶;韦继学;肖邦忠;张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国内外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评价儿童肥胖、超重、消瘦等生长偏离的差异,为统一国内外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在全国儿童营养监测调查数据库中,选取安徽省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监测的2 81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标准即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身长/身高别体重(2006)、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中位数百分比法(2006)、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中位数百分比法(2009)、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标准身长/身高别体重(1978)计算肥胖率、超重率和消瘦率,并比较各标准的差异.结果 4种标准对于12月龄儿童肥胖检出率依次为14.6%,14.2%,11.8%,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检出率依次为30.6%,28.0%,25.4%,20.5%,消瘦检出率依次为0.6%,2.2%,2.8%,0.9%,4种标准之间超重和消瘦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4种标准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结果不一致,应根据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目标来选取适宜的评价标准.
作者:朱岚;计国平;李松;吴秋云;肖永康;李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中学生心理求助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使用自填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江门市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3 66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在3 669名中学生中,共检出有抑郁症状者877名,检出率为23.90%.60.10%的中学生曾寻求过心理援助,女生高于男生(x2=13.19,P<0.05);不同年级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49,P<0.01),高三学生曾寻求心理援助比例高达73.0%,其次为高一和初二学生.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中学生寻求过心理援助比例为70.70%,其中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比例为7.30%,且不同抑郁得分等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89,P=0.557).结论 中学生存在大量心理服务需求,但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服务不足.应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中学生对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作者:徐伏莲;钟明洁;陈海泉;许律琴;黄奕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全世界每年有50%的儿童死于感染腹泻或急性呼吸道疾病[1].这些疾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皮肤接触及污染的环境传播,重要的预防措施是用肥皂洗手[1].用肥皂洗手也是预防儿童粪—口传播及其他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2].为评价洗手干预措施对托幼机构儿童因感染症状缺勤率的影响,探讨针对儿童有效的洗手干预措施,笔者在上海市嘉定区多个托幼机构开展了洗手干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也凡;沈永;张欣;许德荣;钟培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关系攻击”这一术语,早由Crick等[1]提出,是指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损害他人的人际关系而达到伤害他人目的的行为,如将他人从游戏群体中排斥出去以进行报复;为了伤害和对同伴实施控制,用终止友谊或认同来威胁;散布谣言让同伴拒绝他/她等.国内外研究发现,关系攻击者和受害者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一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涉及情绪适应或内化问题、行为适应或外化问题以及人际适应问题:经常受到关系攻击的儿童容易情绪抑郁、焦虑、自卑孤僻、厌学,严重的会出现社会退缩行为甚至自杀;而对关系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其情绪抑郁,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不满,具有较高的冲突性和排他性,有自我伤害行为并缺乏冲动的控制和情绪管理技能[2-4].
作者:张鑫;刘衍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南阳市2010-2012年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为开展相应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和儿童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重症病例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南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5 603例,年均发病率为51.09/10万,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817,P<0.01).0~6岁儿童病例全市报告15 435例,占全人群病例数的98.92%,0~3岁婴幼儿为高发年龄.肠道病毒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病例多数为散居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540,P<0.01).结论 南阳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0~3岁儿童及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作者:卫群英;李文梅;王卫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高中生闲暇活动现状,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正确指导高中生的闲暇生活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5个区9所学校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共4 22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闲暇活动相关信息.结果 高中生闲暇活动排名前3位的是做作业和学习学校课程(75.5%)、休闲娱乐(67.6%)和参加课程辅导班(63.7%);周一到周五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h的高中生达75.5%;高中生参加的特长学习以乐器、美术和游泳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26.3%,17.1%和15.0%;不同性别高中生对目前的闲暇活动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79,P<0.01),男生感到“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女生;高中生想在闲暇时间开展的活动是休闲娱乐活动(81.6%)、体育锻炼(8.7%)和艺术学习(3.9%).结论 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帮助和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并对自己发展有意义的闲暇活动,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郭家宁;王书梅;郑文娟;曹志娟;曲爽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宁波市4个地区的初中、高中抽取中学生1 939名,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调查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同时调查家庭一般状况、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 宁波市中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7.23%;无抑郁组学生在健康状况、学习成绩、伙伴关系、父母和睦程度等均优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母教养方式中无抑郁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评分高于有抑郁组,父母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因子低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伙伴关系差、父母陪伴时间少、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父亲惩罚及母亲拒绝否认高、针对问题的解决及积极合理解释得分低、忍耐高(P值均<0.01).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较明显.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及学生的应对方式,可有效减少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张文武;周东升;胡珍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2014年4月,江西省樟树市永泰镇永泰中学发生一起以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或水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皮炎暴发事件,发病96人,罹患率为18.29%.为探寻致病因素,樟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证实本次疫情为隐翅虫皮炎暴发.在针对暴发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国林;崔鹏;谢丹;聂剑;黄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家长灾害急救知识水平现状,为提高中小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朝阳区分层抽取6所中小学生家长共1 465名,进行灾害急救知识知晓水平的问卷调查.结果 96.86%的家长认为应对学生进行灾害事故及急救知识的培训,52.49%的家长认为应通过学校教育对孩子进行培训.家长对地震应对、徒手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消防用具的使用、流鼻血的处理、拨打急救电话后应告诉工作人员信息和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的知晓率较低.<30岁和职业为农民的家长对于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职业为医生和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结论 大部分中小学生家长期望子女通过学校得到灾害急救知识,家长的急救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对于常识性问题知晓率普遍高于专业急救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朱庆生;呼冬鸣;吕雪菁;张萌;曹永革;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对青少年友好服务特征喜好的排序情况,为决策完善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的优先方面提供依据.方法 在黑龙江省穆陵市、江苏省盐城区、山东省即墨市、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重庆市铜梁县、贵州省凯里市,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12~24岁校内外男、女青少年共2 766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他们对随机列出的23条青少年友好服务特征的排序,使用排序投票制中的波达计数法根据每个特征的总体加权值结果进行排序.结果 青少年按照喜好情况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开诊时间便于青少年就诊(110人,12%)、医务人员尊重青少年(100名,10.6%)、保护青少年隐私(107名,36.5%).其中将开诊时间便于青少年就诊(64名,10.3%)排在第1位的青少年数量多.校内男、女和校外女青少年喜好的5项青少年友好服务特征均依次为开诊时间便于青少年就诊、保护青少年隐私、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好、医务人员尊重青少年、主要的生殖健康方面的医疗保健服务都可以提供;校外男青少年依次为保护青少年隐私、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好、医务人员尊重青少年、偏护青少年隐私、费用对于青少年来说可支付得起.结论 青少年是对于生殖健康服务敏感、要求比较高的群体.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的优化需要从卫生服务的普遍特征人手,同时不忽视全方位考虑.
作者:冯宁;金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国内外研究已揭示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和社会经济状况相关[1-2],且对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研究也成为时下热潮.近年来,随着对健康素养的认识加深,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共卫生领域和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重要性:一方面,应对低素养的方式之一在于有效的学校教育[3];另一方面,健康素养可作为健康教育结果的测量指标[4].儿童青少年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的量表均不成熟,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公共卫生领域健康素养的研究.2008年国务院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5],以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因此,有必要吸取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发展.
作者:曲爽笑;王书梅;郑文娟;曹志娟;郭家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占52.6%[1],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成瘾行为是一种病态的网络使用行为或偏差行为,对青少年学习、生活和人格等都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会造成更多的行为、情绪和学习问题[2-4].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