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东西部地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与设备卫生状况比较

蔡吟花;杨艰萍;陈嘉明;杨钧;杨静洲;童晶;李玉浩

关键词:教学, 环境, 设备和供应, 组织和管理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和设备卫生现状与差异,为促进我国不同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均衡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我国东西部7省市140所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和设备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东部地区中小学校综合评价分为(70.295± 15.646)、卫生优秀学校率为17%,均高于西部地区的(50.598±13.740)和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7.908,8.788,P值均<0.05);东部地区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黑板反射比、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课桌面平均照度、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以及课桌椅与学生身高符合率均高于西部地区(P值均<0.05).结论 学校教学环境与设备的卫生状况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加强人员配备和培训,改善教学卫生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加强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关系攻击行为及教育对策研究进展

    “关系攻击”这一术语,早由Crick等[1]提出,是指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损害他人的人际关系而达到伤害他人目的的行为,如将他人从游戏群体中排斥出去以进行报复;为了伤害和对同伴实施控制,用终止友谊或认同来威胁;散布谣言让同伴拒绝他/她等.国内外研究发现,关系攻击者和受害者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一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涉及情绪适应或内化问题、行为适应或外化问题以及人际适应问题:经常受到关系攻击的儿童容易情绪抑郁、焦虑、自卑孤僻、厌学,严重的会出现社会退缩行为甚至自杀;而对关系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其情绪抑郁,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不满,具有较高的冲突性和排他性,有自我伤害行为并缺乏冲动的控制和情绪管理技能[2-4].

    作者:张鑫;刘衍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FTO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肥胖含量和脂肪相关基因(FTO)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指标的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早期复查与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2 030名7~18岁中小学生,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 MS)方法检测rs62048402多态性,用四引物特异扩增突变分析(ARMS-PCR)方法检测rs9939609多态性.分析2个多态性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关系.结果 对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分年龄、性别的标准正态离差变换后,rs62048402多态性与变量的回归系数B值(标准误)分别为0.093(0.046),0.094(0.046),0.087(0.046),0.102(0.046);rs9939609多态性与以上变量的回归系数B值(标准误)分别为0.095(0.045),0.099(0.045),0.095(0.045),0.103(0.045).结论 FTO基因多态性rs62048402和rs9939609与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存在相关性,且对腰围身高比效应大.

    作者:孟祥睿;宋洁云;马军;刘芳宏;尚晓瑞;王海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注学生健康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儿童青少年群体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群体,然而一些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事故或疾病却早早地夺取了他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如伤害、自杀、暴力、妊娠并发症等.另外,一些慢性病和事故后遗留的残疾长期折磨着年轻的生命.还有一些成年期严重疾病的根源要追溯到儿童青少年时期,如烟草使用、性传播疾病、不良的饮食和体力活动行为等[1].

    作者:王书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湖北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生接触疫水相关行为比较

    目的 比较湖北省不同血吸虫病流行疫情控制区初中生血吸虫病相关危险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将湖北省血吸虫疫区分为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随机整群抽取3 20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疫情控制区初中生在近3,6,12个月中,接触明确有钉螺水体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0.5%,21.9%和13.4%,均较传播控制区(12.6%,25.1%和16.7%)低;接触不明确有钉螺水体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1.9%,16.0%和26.3%,均低于传播控制区(26.4%,19.6%和30.5%);除近3个月接触有明确钉螺的水体行为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67,6.78,6.68,4.52,6.78,P值均<0.05).不同流行区学生接触疫水的方式均以洗手洗脚、戏水和洗东西为主,疫情控制区学生在家附近和在学校附近以不同接触方式接触疫水的比例均比传播控制区学生低.近1 a内,在接触疫水的学生中,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分别有22.1%和25.4%的学生在接触水体时能意识到可能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分别有33.3%和34.7%的学生报告采取了防护措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7,0.26,P值均>0.05).结论 不同流行区初中生血吸虫病危险行为发生存在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肖汉;李十月;李晶晶;高梦婷;燕虹;左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上海市中小学生身体活动量与青春期性发育水平的关联性

    目的 探讨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量与青春期性发育水平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中小学生共1 348名,调查年龄、性发育水平、父母文化程度和日常身体活动情况.结果 女生乳房、阴毛、腋毛的发育水平与中高水平身体活动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67,-0.074,-0.078,P值均<0.05),男、女生性发育水平与学习日r值分别为0.117,0.134,0.177,0.158,0.137,0.156,0.181,0.156,和周末r值分别为0.085,0.106,0.588,0.115,0.130,0.153,0.157,0.189的静态行为时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在控制年级和父母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混杂作用下,男生腋毛和胡须发育水平每增加1级,学习日静态行为时间≥120 min的可能性分别增加了0.79和0.78倍;腋毛发育水平每增加1级,周末静态行为时间≥265 min的可能性增加了0.49倍;已经月经来潮女生中高水平身体活动量和周末静态行为时间≥265 min的可能性分别是月经未来潮女生的2.11和2.10倍.结论 青少年性发育水平与身体活动量之间存在独立的关联性.应针对不同青春期发育阶段的青少年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梦娜;史慧静;江小小;王群;张博林;张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沈阳市于洪区1990-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变化趋势分析

    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形态学指标不仅可以评价一个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也是评价个体营养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2],而且这些指标也与成年后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关联[3].因此,研究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对评价和制定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促进策略,乃至促进全人群的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沈阳市于洪区监测点校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资料,分析该地区7~18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农村中小学生体质促进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崔丽巍;肖志汉;张弘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学校满意度对孤独感的影响

    目的 了解当前中学生孤独感现状,探讨中学生学校满意度与其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性,为改善中学生孤独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感知的同学关系问卷和学校满意度量表,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1 0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59.1%的中学生正处于中等以上程度的孤独;中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学校满意度和孤独感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学校满意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感知的同学关系与学校满意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6,-0.445,0.408,P值均<0.01).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学校满意度对孤独感有负向预测作用(R2=0.282,P<0.01),学校满意度在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当前中学生的孤独问题不容乐观,其感知的同学关系不仅对孤独感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学校满意度起间接作用.

    作者:张见有;江慧;韦嘉;易旭灿;张进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一起中学隐翅虫皮炎暴发疫情分析

    2014年4月,江西省樟树市永泰镇永泰中学发生一起以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或水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皮炎暴发事件,发病96人,罹患率为18.29%.为探寻致病因素,樟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证实本次疫情为隐翅虫皮炎暴发.在针对暴发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国林;崔鹏;谢丹;聂剑;黄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儿童虐待与忽视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国际上一般将儿童虐待与忽视分为4种类型,即身体虐待、性虐待、心理虐待和各种形式的忽视,其中心理虐待与忽视是儿童虐待与忽视的核心成分,可对儿童造成广泛、深远的不良影响[1-3].以往研究表明,忽视能够正向预测儿童孤独感程度[4];遭受忽视的儿童比正常儿童表现得更为孤独[5];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我意识之间存在负相关,儿童虐待对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情感虐待、忽视对自我意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6-7].

    作者:段宝军;张彦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遵义市不同经济区域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遵义市不同经济区域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儿童龋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遵义市2013年低工资标准区域分类方法,将遵义市14个行政区域(县、区、市)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不同经济区域;根据“遵义市第一次青少年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供的各行政区域调查结果,计算一类和三类地区5岁组和12岁组儿童患龋率、龋均、龋补充填比,比较两类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 一类地区5岁组儿童患龋率为34.84%,龋均为1.36,龋补充填比为6.03%;12岁组儿童患龋率为17.34%,龋均为0.30,龋补充填比为3.05%.三类地区5岁组儿童患龋率为38.14%,龋均为1.34,龋补充填比为1.98%;12岁组儿童患龋率为14.46%,龋均为0.27,龋补充填比为0.70%.5岁组一类和三类地区患龋率(x2=1.27,P>0.05)、龋均(t=0.05,P>0.05)、龋补充填比(T=2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岁组一类和三类地区患龋率、龋补充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T=26,P值均≤0.05),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05).结论 遵义市5岁组儿童龋病流行广泛程度、严重程度和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水平在一类和三类地区之间差距不明显,12岁组儿童龋病流行广泛程度和口腔保健水平一类地区高于三类地区.

    作者:张媛媛;程华刚;石兴莲;王胜;张绍伟;王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云南省中小学生应急知识及教育需求现况

    应急知识教育是指导个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自救、互救,以提高个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1],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逐步开展了应急知识教育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2].但仍存在如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没有制度化,流于形式等很多问题[3].笔者于2012年12月通过调查中小学生应急知识现况及教育需求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芸;黄晓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广州市外来子弟学校初中生生活质量现状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流动儿童的数量也急剧上升.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活质量是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和对个人健康的感受,是身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主观评价,也是个人心理状态的全面反映.笔者于2012年9-12月以广州市外来子弟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及生活质量并与本地学生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陈静仪;纪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学生家长肥胖控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

    家长作为儿童行为的第一影响人和塑造者,其健康知识、观念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养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1-4].为了解学生家长肥胖控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掌握家庭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的薄弱环节,完善学生肥胖预防控制策略,推动家长、学校共同参与学生肥胖的干预活动,2011年9-10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8所中学全体学生家长的饮食、运动等肥胖控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段佳丽;孙颖;高仙;王俊丽;蒲永兰;罗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上海市嘉定区洗手干预对托幼机构缺勤率的影响

    全世界每年有50%的儿童死于感染腹泻或急性呼吸道疾病[1].这些疾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皮肤接触及污染的环境传播,重要的预防措施是用肥皂洗手[1].用肥皂洗手也是预防儿童粪—口传播及其他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2].为评价洗手干预措施对托幼机构儿童因感染症状缺勤率的影响,探讨针对儿童有效的洗手干预措施,笔者在上海市嘉定区多个托幼机构开展了洗手干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也凡;沈永;张欣;许德荣;钟培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类型农村家庭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与保健服务利用情况

    目的 比较农村地区不同类型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和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为提高我国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及完善青少年保健服务系统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安徽、河北、河南、湖北及重庆等5个省(市)方便抽样14个项目县,每个县按照人口规模比例法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取3个村,每个村等距抽样40户家庭.终调查青少年家庭1 178户,由青少年填答结构式问卷.结果 不同类型家庭青少年吃早餐、吸烟、饮酒、每天睡眠时间、1个月内情绪低落及处理方式等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8 h的二代户家庭占5.3%,三代户家庭占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保健知识主要获得途径为学校(二代户家庭为42.5%,三代户家庭为47.7%).青少年近1a参加健康体检的二代户家庭占33.8%,三代户家庭占27.2,且80%以上为有关机构(主要为学校)组织.近1 a内青少年进行健康咨询的家庭均不足10%.结论 不同类型农村家庭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与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存在差异.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发挥不同作用,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舒星宇;宗占红;温勇;汝小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内蒙古2006-2010年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变化趋势分析

    儿童营养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卫生、教育等综合水平[1].6岁以下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营养不良将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近年来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已有很大改善,但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2].笔者通过分析2006-2010年内蒙古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崔春霞;王小英;王海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一起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粪便;人群普遍易感,常年散发,夏秋季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1].2013年10月12-19日,重庆市南川区某中学发生一起以腹泻、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群发性腹泻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由宋内Ⅰ型志贺菌引起的水型细菌性痢疾校内暴发疫情.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以防止类似的疫情发生,笔者对本次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世勇;吴云昶;韦继学;肖邦忠;张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仫佬族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状况

    青少年生长发育调查是人类学活体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了解某一民族或地区人体发育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为进一步改善体质、增强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仅分布在广西,大多数居住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部分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等县境内[1].笔者对广西仫佬族青少年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进行了测量,探讨仫佬族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刘鹏;龚继春;邓琼英;李松峰;周丽宁;龚健古;徐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维吾尔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关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占52.6%[1],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成瘾行为是一种病态的网络使用行为或偏差行为,对青少年学习、生活和人格等都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会造成更多的行为、情绪和学习问题[2-4].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已揭示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和社会经济状况相关[1-2],且对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研究也成为时下热潮.近年来,随着对健康素养的认识加深,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共卫生领域和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重要性:一方面,应对低素养的方式之一在于有效的学校教育[3];另一方面,健康素养可作为健康教育结果的测量指标[4].儿童青少年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的量表均不成熟,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公共卫生领域健康素养的研究.2008年国务院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5],以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因此,有必要吸取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发展.

    作者:曲爽笑;王书梅;郑文娟;曹志娟;郭家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