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里县高中学生2010年与1990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分析

平波;王永秀;罗正文;谢勋祥

关键词:生长和发育, 营养状况, 学生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龙里县中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学校卫生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等[1]要求,笔者于2010年对龙里县中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1990年同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河北联合大学新生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大学新生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健康教育效果,为有效预防高校学生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3 560名人校新生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为152名高血压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3 560名大学新生中高血压患者152名,患病率为4.27%.男、女生患病率分别为5.37%和2.93%,有、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大学生患病率分别为20.25%与2.22%,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大学生患病率分别为3.15%,7.52%和24.71%,吸烟、不吸烟学生患病率分别是8.72%和3.76%,饮酒、不饮酒大学生患病率分别为9.19%和3.53%,有不良情绪无不良情绪的患病率分别为6.49%与3.56%,个人口味偏重与口味清淡的大学生患病率分别为5.62%和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865,285.408,108.701,19.821,31.890,6.173,13.727,5.547,P值均<0.05).对152名高血压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的收缩压分别为(149.3±7.8)和(124.5±5.9)mm Hg,舒张压分别为(89.9±8.4)和(80.4±9.7)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05,-8.826,P值均<0.01).结论 男生、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不良心理情绪、口味偏咸等是大学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控制大学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周建芝;穆树敏;王志军;刁增利;黄宇玲;王红阳;李海涛;葛庆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上海市嘉定区2009-2013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嘉定区2009-2013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嘉定区2009-2013年间的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嘉定城区小学生和初中生视力不良率(29.08%,78.61%)均高于农村地区(26.56%,6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9.22,182.85,P值均<0.05).近5a来,该区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由46.36%上升至47.83%,上升了1.47百分点,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上升了3.67百分点,初中生上升了3.52百分点,高中生上升了1.94百分点.在视力不良构成方面,2009-2013年均以中、重度为主,其中重度视力不良学生的比例由46.40%上升至53.29%.结论 嘉定城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重度视力不良的比例逐年上升,学生“防近”形势仍然严峻.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于宏杰;张琴;董玉婷;孙思飞;袁红;邵月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上海市高中生闲暇活动现况

    目的 了解上海市高中生闲暇活动现状,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正确指导高中生的闲暇生活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5个区9所学校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共4 22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闲暇活动相关信息.结果 高中生闲暇活动排名前3位的是做作业和学习学校课程(75.5%)、休闲娱乐(67.6%)和参加课程辅导班(63.7%);周一到周五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h的高中生达75.5%;高中生参加的特长学习以乐器、美术和游泳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26.3%,17.1%和15.0%;不同性别高中生对目前的闲暇活动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79,P<0.01),男生感到“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女生;高中生想在闲暇时间开展的活动是休闲娱乐活动(81.6%)、体育锻炼(8.7%)和艺术学习(3.9%).结论 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帮助和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并对自己发展有意义的闲暇活动,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郭家宁;王书梅;郑文娟;曹志娟;曲爽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云南省中小学生应急知识及教育需求现况

    应急知识教育是指导个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自救、互救,以提高个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1],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逐步开展了应急知识教育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2].但仍存在如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没有制度化,流于形式等很多问题[3].笔者于2012年12月通过调查中小学生应急知识现况及教育需求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芸;黄晓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沈阳市于洪区1990-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变化趋势分析

    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形态学指标不仅可以评价一个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也是评价个体营养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2],而且这些指标也与成年后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关联[3].因此,研究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对评价和制定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促进策略,乃至促进全人群的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沈阳市于洪区监测点校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资料,分析该地区7~18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农村中小学生体质促进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崔丽巍;肖志汉;张弘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江西省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现况

    自2009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公布《在全省各高校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的通知》以来,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在江西各类高校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为更好地了解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状况和制约因素,探索促进班级心理委员素质全面提升的可行性教育对策,笔者对江西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制定推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事实依据.

    作者:李莉;曾智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知晓现状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所大学1 2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的知晓率高,为91.1%;知晓率低的是“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仅为9.2%;总知晓率为30.5%.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和专业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546,0.190,2.250,1.075,P值均>0.05),而是否受过急救培训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7,P<0.05).看电视是被试者获取现场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占62.2%.文科生为“社会急救培训班”(79.6%),理科生为“自己亲身经历”(90.7%).结论 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亟待普及相关急救知识,提高急救自救能力.

    作者:何艳;吴宗辉;孙炯;张巧英;游莉;程杰;胡晓琳;郑佳映;李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疆兵团第二师中小学生2007-2011年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视力不良已成为我国学生中检出率高的常见病.为了解新疆兵团第二师农牧团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今后做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该师各团场每年9-10月份定期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对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笔者对2007-2011年12个团场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国内外参考标准评价婴儿不良营养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国内外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评价儿童肥胖、超重、消瘦等生长偏离的差异,为统一国内外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在全国儿童营养监测调查数据库中,选取安徽省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监测的2 81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标准即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身长/身高别体重(2006)、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中位数百分比法(2006)、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中位数百分比法(2009)、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标准身长/身高别体重(1978)计算肥胖率、超重率和消瘦率,并比较各标准的差异.结果 4种标准对于12月龄儿童肥胖检出率依次为14.6%,14.2%,11.8%,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检出率依次为30.6%,28.0%,25.4%,20.5%,消瘦检出率依次为0.6%,2.2%,2.8%,0.9%,4种标准之间超重和消瘦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4种标准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结果不一致,应根据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目标来选取适宜的评价标准.

    作者:朱岚;计国平;李松;吴秋云;肖永康;李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东西部地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与设备卫生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和设备卫生现状与差异,为促进我国不同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均衡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我国东西部7省市140所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和设备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东部地区中小学校综合评价分为(70.295± 15.646)、卫生优秀学校率为17%,均高于西部地区的(50.598±13.740)和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7.908,8.788,P值均<0.05);东部地区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黑板反射比、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课桌面平均照度、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以及课桌椅与学生身高符合率均高于西部地区(P值均<0.05).结论 学校教学环境与设备的卫生状况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加强人员配备和培训,改善教学卫生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加强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作者:蔡吟花;杨艰萍;陈嘉明;杨钧;杨静洲;童晶;李玉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龙里县高中学生2010年与1990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分析

    为了解贵州省龙里县中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学校卫生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等[1]要求,笔者于2010年对龙里县中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1990年同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平波;王永秀;罗正文;谢勋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已揭示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和社会经济状况相关[1-2],且对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研究也成为时下热潮.近年来,随着对健康素养的认识加深,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共卫生领域和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重要性:一方面,应对低素养的方式之一在于有效的学校教育[3];另一方面,健康素养可作为健康教育结果的测量指标[4].儿童青少年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的量表均不成熟,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公共卫生领域健康素养的研究.2008年国务院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5],以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因此,有必要吸取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发展.

    作者:曲爽笑;王书梅;郑文娟;曹志娟;郭家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湖北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生接触疫水相关行为比较

    目的 比较湖北省不同血吸虫病流行疫情控制区初中生血吸虫病相关危险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将湖北省血吸虫疫区分为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随机整群抽取3 20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疫情控制区初中生在近3,6,12个月中,接触明确有钉螺水体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0.5%,21.9%和13.4%,均较传播控制区(12.6%,25.1%和16.7%)低;接触不明确有钉螺水体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1.9%,16.0%和26.3%,均低于传播控制区(26.4%,19.6%和30.5%);除近3个月接触有明确钉螺的水体行为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67,6.78,6.68,4.52,6.78,P值均<0.05).不同流行区学生接触疫水的方式均以洗手洗脚、戏水和洗东西为主,疫情控制区学生在家附近和在学校附近以不同接触方式接触疫水的比例均比传播控制区学生低.近1 a内,在接触疫水的学生中,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分别有22.1%和25.4%的学生在接触水体时能意识到可能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分别有33.3%和34.7%的学生报告采取了防护措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7,0.26,P值均>0.05).结论 不同流行区初中生血吸虫病危险行为发生存在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肖汉;李十月;李晶晶;高梦婷;燕虹;左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维吾尔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关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占52.6%[1],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成瘾行为是一种病态的网络使用行为或偏差行为,对青少年学习、生活和人格等都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会造成更多的行为、情绪和学习问题[2-4].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福建省农村学校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学校环境卫生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和教职工的身心健康[1].为了解福建省农村学校环境卫生现状,研究设施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2年对福建省19个县(市、区)农村学校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在生;吴慧丹;詹小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上海市2007年和2012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趋势比较

    目的 对上海市2007年和2012年高一学生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视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科学防控学生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上海市6个区高一学生和36所学校一~三年级小学生(2007年2 772名,2012年2 611名),视力数据来自于学校近1次的视力检测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高一学生和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2年高一学生视力不良率(83.0%)高于2007年(77.6%),但轻、中度视力不良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1.5和3.2百分点;重度视力不良率升高了10.1百分点,2a间视力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7年和2012年小学低年级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分别为32.4%和30.2%,下降了2.2百分点,且中、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下降0.8和2.5百分点,2a间视力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海市教育等部门对小学生采取的一系列防制近视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仍很严重,需要继续加强干预.

    作者:郑文娟;王向军;徐嘉清;曹志娟;郭家宁;王书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广州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小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番禺区14所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共5 632名进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第一恒磨牙的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26.8%,龋均达0.167,充填率仅为17.1%.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整体不好,且无龋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持有率均明显高于有龋学生(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情况较严重.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口腔健康宣教,指导学生养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

    作者:杨岚;刘轶洋;陈杏青;王娅;曾壁贤;黄凯欣;曾素娟;黄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广州市外来子弟学校初中生生活质量现状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流动儿童的数量也急剧上升.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活质量是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和对个人健康的感受,是身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主观评价,也是个人心理状态的全面反映.笔者于2012年9-12月以广州市外来子弟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及生活质量并与本地学生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陈静仪;纪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一起中学隐翅虫皮炎暴发疫情分析

    2014年4月,江西省樟树市永泰镇永泰中学发生一起以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或水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皮炎暴发事件,发病96人,罹患率为18.29%.为探寻致病因素,樟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证实本次疫情为隐翅虫皮炎暴发.在针对暴发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国林;崔鹏;谢丹;聂剑;黄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童关系攻击行为及教育对策研究进展

    “关系攻击”这一术语,早由Crick等[1]提出,是指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损害他人的人际关系而达到伤害他人目的的行为,如将他人从游戏群体中排斥出去以进行报复;为了伤害和对同伴实施控制,用终止友谊或认同来威胁;散布谣言让同伴拒绝他/她等.国内外研究发现,关系攻击者和受害者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一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涉及情绪适应或内化问题、行为适应或外化问题以及人际适应问题:经常受到关系攻击的儿童容易情绪抑郁、焦虑、自卑孤僻、厌学,严重的会出现社会退缩行为甚至自杀;而对关系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其情绪抑郁,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不满,具有较高的冲突性和排他性,有自我伤害行为并缺乏冲动的控制和情绪管理技能[2-4].

    作者:张鑫;刘衍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