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芸;黄晓平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国边疆地区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稳定[1].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加之学生在学校中面临着就业和学习方面的双重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开展非常广泛.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这一运动项目对改善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迪力木拉提·阿布都肉苏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高中生闲暇活动现状,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正确指导高中生的闲暇生活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5个区9所学校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共4 22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闲暇活动相关信息.结果 高中生闲暇活动排名前3位的是做作业和学习学校课程(75.5%)、休闲娱乐(67.6%)和参加课程辅导班(63.7%);周一到周五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h的高中生达75.5%;高中生参加的特长学习以乐器、美术和游泳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26.3%,17.1%和15.0%;不同性别高中生对目前的闲暇活动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79,P<0.01),男生感到“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女生;高中生想在闲暇时间开展的活动是休闲娱乐活动(81.6%)、体育锻炼(8.7%)和艺术学习(3.9%).结论 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帮助和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并对自己发展有意义的闲暇活动,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郭家宁;王书梅;郑文娟;曹志娟;曲爽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和设备卫生现状与差异,为促进我国不同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均衡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我国东西部7省市140所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和设备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东部地区中小学校综合评价分为(70.295± 15.646)、卫生优秀学校率为17%,均高于西部地区的(50.598±13.740)和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7.908,8.788,P值均<0.05);东部地区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黑板反射比、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课桌面平均照度、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以及课桌椅与学生身高符合率均高于西部地区(P值均<0.05).结论 学校教学环境与设备的卫生状况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加强人员配备和培训,改善教学卫生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加强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作者:蔡吟花;杨艰萍;陈嘉明;杨钧;杨静洲;童晶;李玉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关系攻击”这一术语,早由Crick等[1]提出,是指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损害他人的人际关系而达到伤害他人目的的行为,如将他人从游戏群体中排斥出去以进行报复;为了伤害和对同伴实施控制,用终止友谊或认同来威胁;散布谣言让同伴拒绝他/她等.国内外研究发现,关系攻击者和受害者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一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涉及情绪适应或内化问题、行为适应或外化问题以及人际适应问题:经常受到关系攻击的儿童容易情绪抑郁、焦虑、自卑孤僻、厌学,严重的会出现社会退缩行为甚至自杀;而对关系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其情绪抑郁,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不满,具有较高的冲突性和排他性,有自我伤害行为并缺乏冲动的控制和情绪管理技能[2-4].
作者:张鑫;刘衍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国内危险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Ⅲ,绘制危险行为领域研究中作者、关键词与科研机构的科学知识图谱,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 国内有关危险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自2005年突破百篇后,增速明显;2008年后趋于稳步增长.在高发文量作者中,季成叶、刘伟、吴尊友居于前列,发文量均超过20篇.出现频次≥25的关键词共有42个,“艾滋病”、“学生”、“青少年”及“健康教育”等为危险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高发文量机构多为高等院校和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且大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地域差异明显.在干预方案中,以“健康教育”为代表的传统干预方式出现频次高,有关危险行为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较为有限.就科研合作而言,危险行为领域中机构间的合作较作者间的合作明显松散,均缺乏跨领域、跨地区、跨机构间的合作关系.结论 各方学者、机构应加强领域内的交流合作,做到优势互补,缩小地区差距,从而推动中国危险行为领域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
作者:胡伟红;郑建中;苏纯惠;张持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宁波市4个地区的初中、高中抽取中学生1 939名,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调查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同时调查家庭一般状况、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 宁波市中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7.23%;无抑郁组学生在健康状况、学习成绩、伙伴关系、父母和睦程度等均优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母教养方式中无抑郁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评分高于有抑郁组,父母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因子低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伙伴关系差、父母陪伴时间少、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父亲惩罚及母亲拒绝否认高、针对问题的解决及积极合理解释得分低、忍耐高(P值均<0.01).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较明显.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及学生的应对方式,可有效减少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张文武;周东升;胡珍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对青少年友好服务特征喜好的排序情况,为决策完善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的优先方面提供依据.方法 在黑龙江省穆陵市、江苏省盐城区、山东省即墨市、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重庆市铜梁县、贵州省凯里市,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12~24岁校内外男、女青少年共2 766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他们对随机列出的23条青少年友好服务特征的排序,使用排序投票制中的波达计数法根据每个特征的总体加权值结果进行排序.结果 青少年按照喜好情况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开诊时间便于青少年就诊(110人,12%)、医务人员尊重青少年(100名,10.6%)、保护青少年隐私(107名,36.5%).其中将开诊时间便于青少年就诊(64名,10.3%)排在第1位的青少年数量多.校内男、女和校外女青少年喜好的5项青少年友好服务特征均依次为开诊时间便于青少年就诊、保护青少年隐私、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好、医务人员尊重青少年、主要的生殖健康方面的医疗保健服务都可以提供;校外男青少年依次为保护青少年隐私、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好、医务人员尊重青少年、偏护青少年隐私、费用对于青少年来说可支付得起.结论 青少年是对于生殖健康服务敏感、要求比较高的群体.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的优化需要从卫生服务的普遍特征人手,同时不忽视全方位考虑.
作者:冯宁;金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小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番禺区14所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共5 632名进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第一恒磨牙的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26.8%,龋均达0.167,充填率仅为17.1%.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整体不好,且无龋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持有率均明显高于有龋学生(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二、三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情况较严重.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口腔健康宣教,指导学生养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
作者:杨岚;刘轶洋;陈杏青;王娅;曾壁贤;黄凯欣;曾素娟;黄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上海市某区小学生肥胖及代谢异常对儿童血压的影响,为探讨引起小学生血压升高发病的代谢相关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松江区抽取6所非寄宿制的公立小学,在选中的小学中,用抽签随机法从二~五年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计840名学生,以其中血压偏高学生为病例组(56人),以同学校、同性别、身高相差5 cm以内、年龄相差6个月以内为条件在血压正常的学生中按1∶4匹配对照组(224人).对2组学生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结果 病例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18.17±3.89) kg/m2,(60.09±4.12) cm,(1.04±0.56) mmol/L,(4.66±0.59) mmol/L]高于对照组[(17.26±2.75)kg/m2,(56.19±2.46)cm,(0.79±0.22) mmol/L,(4.47±0.47)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6,6.71,2.97,4.33,P值均<0.05).调整年龄、性别、BMI后,两组腰围、TG、FG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增加与儿童血压偏高的发生呈正相关(OR=2.836,P<0.05);腹部肥胖、高三酰甘油和高血糖均与儿童血压偏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OR值分别为4.357,3.049,6.000,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血压偏高的发生与肥胖呈正相关,代谢异常与小学生高血压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硕;郭红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死亡焦虑发展特点及其与经历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开展相关教育实践以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通过死亡焦虑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对人上海市两所7年制中学选取的六~十二年级2 34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青少年死亡焦虑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2334)=1.70,P=0.12),但在死亡焦虑维度上存在年级主效应(F(24,8133)=1.59,P<0.05),其中死亡过程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334)=3.22,P<0.01),七年级死亡焦虑水平低于其余各年级;不同性别青少年死亡焦虑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34)=3.87,P<0.05),女生死亡焦虑总分高于男生,在死亡焦虑维度上存在性别主效应(F(4,2331)=19.65,P<0.01),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高死亡焦虑的青少年经历更多的生活事件压力(学习、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和健康适应及总生活事件)(F(5,1526)=34.66,P<0.01,η2=0.10).结论 青少年死亡焦虑水平与生活事件压力密切相关.在开展死亡教育工作时,应关注在学校中体验到生活事件应激的学生.
作者:刘世宏;张婷;李丹;徐晓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所,在校学生每天约1/3的时间在学校度过[1-3].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水平以及更高的学习效率[4-5].为了解台州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改善卫生条件等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3年组织开展了此次监测,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潇潇;梁鸿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应急知识教育是指导个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自救、互救,以提高个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1],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逐步开展了应急知识教育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2].但仍存在如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没有制度化,流于形式等很多问题[3].笔者于2012年12月通过调查中小学生应急知识现况及教育需求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芸;黄晓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所大学1 2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的知晓率高,为91.1%;知晓率低的是“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仅为9.2%;总知晓率为30.5%.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和专业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546,0.190,2.250,1.075,P值均>0.05),而是否受过急救培训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7,P<0.05).看电视是被试者获取现场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占62.2%.文科生为“社会急救培训班”(79.6%),理科生为“自己亲身经历”(90.7%).结论 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亟待普及相关急救知识,提高急救自救能力.
作者:何艳;吴宗辉;孙炯;张巧英;游莉;程杰;胡晓琳;郑佳映;李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嘉定区2009-2013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嘉定区2009-2013年间的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嘉定城区小学生和初中生视力不良率(29.08%,78.61%)均高于农村地区(26.56%,6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9.22,182.85,P值均<0.05).近5a来,该区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由46.36%上升至47.83%,上升了1.47百分点,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上升了3.67百分点,初中生上升了3.52百分点,高中生上升了1.94百分点.在视力不良构成方面,2009-2013年均以中、重度为主,其中重度视力不良学生的比例由46.40%上升至53.29%.结论 嘉定城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重度视力不良的比例逐年上升,学生“防近”形势仍然严峻.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于宏杰;张琴;董玉婷;孙思飞;袁红;邵月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粪便;人群普遍易感,常年散发,夏秋季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1].2013年10月12-19日,重庆市南川区某中学发生一起以腹泻、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群发性腹泻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由宋内Ⅰ型志贺菌引起的水型细菌性痢疾校内暴发疫情.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以防止类似的疫情发生,笔者对本次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世勇;吴云昶;韦继学;肖邦忠;张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合肥市427名学龄前儿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和抗体滴度.结果 427名学龄前儿童中麻疹抗体阳性401人,阳性率为93.9%;风疹抗体阳性为385人,阳性率为90.2%;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332人,阳性率为77.8%.全市各县区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547,25.059,F值分别为3.989,12.319,P值均<0.05).城市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低于农村儿童(x2/t值分别为5.966,4.151,P<0.05).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而增加,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而增加(P值均<0.05).结论 合肥市麻疹有出现散发和小范围流行的可能,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学龄组出现暴发的可能性较高.
作者:刘旭祥;王蓓;王晓萍;刘振武;王海;潘发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由于蛋白质和(或)能量的摄入不足,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出现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减少现象,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1].近年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负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2].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学生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其身体健康水平[3].为更好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2年沈阳市大东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红;陈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自2009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公布《在全省各高校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的通知》以来,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在江西各类高校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为更好地了解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状况和制约因素,探索促进班级心理委员素质全面提升的可行性教育对策,笔者对江西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制定推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事实依据.
作者:李莉;曾智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中学生心理求助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使用自填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江门市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3 66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在3 669名中学生中,共检出有抑郁症状者877名,检出率为23.90%.60.10%的中学生曾寻求过心理援助,女生高于男生(x2=13.19,P<0.05);不同年级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49,P<0.01),高三学生曾寻求心理援助比例高达73.0%,其次为高一和初二学生.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中学生寻求过心理援助比例为70.70%,其中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比例为7.30%,且不同抑郁得分等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89,P=0.557).结论 中学生存在大量心理服务需求,但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服务不足.应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中学生对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作者:徐伏莲;钟明洁;陈海泉;许律琴;黄奕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农村地区不同类型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和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为提高我国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及完善青少年保健服务系统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安徽、河北、河南、湖北及重庆等5个省(市)方便抽样14个项目县,每个县按照人口规模比例法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取3个村,每个村等距抽样40户家庭.终调查青少年家庭1 178户,由青少年填答结构式问卷.结果 不同类型家庭青少年吃早餐、吸烟、饮酒、每天睡眠时间、1个月内情绪低落及处理方式等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8 h的二代户家庭占5.3%,三代户家庭占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保健知识主要获得途径为学校(二代户家庭为42.5%,三代户家庭为47.7%).青少年近1a参加健康体检的二代户家庭占33.8%,三代户家庭占27.2,且80%以上为有关机构(主要为学校)组织.近1 a内青少年进行健康咨询的家庭均不足10%.结论 不同类型农村家庭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与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存在差异.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发挥不同作用,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舒星宇;宗占红;温勇;汝小美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