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璧;韦泽珺;刘建华;王文英;余瑶;李双霞;杨玉琴;谭晓彦;徐瑜芬
目的 研究青少年人群感知抑郁症病耻感的水平及其对求助意向的影响,为制定青年抑郁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感知抑郁症病耻感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求助对象倾向问卷,于2008年5-9月对方便抽取的北京市15 ~ 24岁青少年83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感知抑郁症病耻感得分为(19.48±4.18).15~ 18岁年龄组感知抑郁症病耻感水平(20.16±4.23)高于19~ 24岁年龄组(18.75±4.01),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的调查对象病耻感水平(19.79±4.37)高于大学及以上者(19.12±3.92),出生地为北京的青年感知抑郁症病耻感(20.19±4.21)高于外地者(18.96±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长者、外地居民倾向于向专业机构和师长亲戚求助;男性求助意向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求助意向越高;抑郁水平和感知抑郁症病耻感与青少年的求助意向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出生地的青少年之间感知抑郁症病耻感存在差异.感知抑郁病耻感会降低青年人群的心理求助意向.
作者:孙思伟;常春;孙玮;刘宝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作为查漏补种的一项重要手段,能有效促进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管理,保持疫苗的高接种率,为控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发挥积极作用.自2005年6月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1].笔者运用Excel软件中SUM,IF等函数和数据处理功能编制统计模板,输入儿童预防接种的数据信息,实现对儿童接种记录进行快速自动化查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龙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云南省地处内陆高原,历史上外环境严重缺碘,曾是碘缺乏病重灾区.虽然国家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多年,但是云南省防治碘缺乏病的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处于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地理情况复杂,交通不便,加上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给这些地区的碘缺乏病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佤族世代生活在云南省南部、西南部边疆地区,为当地的古老民族之一.云南省临沧地区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地.有调查显示,佤族成年人的身高、体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可能与佤族地区的经济水平、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相关[2].
作者:李媛;张正武;张雪辉;王琦;徐芳;吴少雄;王瑞欣;起德丽;殷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5所高校不同专业大学生共3 183名,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理工科专业大学生饮酒、过量饮酒、登录色情网站、阅读色情杂志、观看色情影碟行为的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艺术专业大学生吸烟、网络成瘾行为的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艺术专业、文科专业大学生共用牙刷、纹身隆鼻美容手术行为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32.7%有多个性伴,69.3%的大学生性行为时不是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薄弱环节开展行为干预工作.
作者:刘志浩;卫平民;黄明豪;李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09年南京市颁布了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大学生医保)的政策与实施办法,这一政策的出台从制度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相关配套方案还未完善,在政策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南京市大学生医保的参保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医保的实施现状及问题,探究成因,提出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建议.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办法,共抽取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 4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289份,其中男生583名,女生706名.
作者:李敏;金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就业评价、社会支持对焦虑的影响机制,为缓解大学生焦虑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价问卷(SSRS)、自编就业评价问卷、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河南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3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及积极就业评价得分与状态焦虑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积极就业评价可以部分中介客观社会支持对特质焦虑产生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25.6%,其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比例为19.7%.结论 在客观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特质焦虑的影响中,积极就业评价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余兵兵;程绍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高校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高校2009-2012年入学本科新生共计9 702名,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进行注射并判断结果.结果 新生PPD试验总阳性率为6.02%(584/9702),男生为4.04%(145/3 587),女生为7.18% (439/6 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2,P<0.05).PPD试验阳性率2010年高,为10.44%(233/2231),其次分别为2009年5.43%(136/2 505),2012年4.75%(116/2 442)%和2011年3.92%(99/2 524).4a内新生入学体检共检出肺结核患者14人,检出率为1.44‰.结论 PPD普查是高校发现结核病人的必要辅助方法.应加强在校学生结核病筛查,重视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控制结核病在高校传播流行.
作者:王丽;陈曦;孙晓荣;王京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家庭、个人及情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判别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安徽10所高校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构建的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个人因素在家庭因素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969;情境因素在个人因素和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74.构建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质量良好,对自杀意念组的判别准确率为85.71%,对无自杀意念组的判断准确率为86.52%.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情境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陈斌;刘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10学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情况,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对数视力表,对北京市全体在册中小学生1 100 971名进行视力检查.结果 2010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99%,且随着年级上升而迅速增加.与2009学年相比,视力不良检出率总体上升了3.01个百分点,郊区增长幅度(3.15个百分点)高于城区(2.88个百分点);有63.11%的中小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上.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应采取多方面的防控措施,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融入日常教学、生活之中.
作者:孙颖;段佳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现状,研究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价疫情控制措施,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0-2011年宁波市发生传染病暴发的18所学校和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的36所学校,进行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防控措施评价采用综合评分法.结果 2010-2011年宁波市学校传染病暴发报告病例362例,平均罹患率为4.45%.暴发时间集中在夏秋季,水痘暴发占全部事件的77.8%(14/18),小学占66.67% (12/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提供洗手用品”(OR=0.13),“开设健康教育课程”(OR=0.12)是传染病暴发的保护性因素.暴发控制措施评价为良好5起,一般10起,较差3起.结论 小学生的水痘疫情是学校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洗手用品和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减少学校传染病的暴发.
作者:贺天锋;李晔;杨天池;易波;许国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石河子大学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石河子大学16个学院大学生567名进行自编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为(5.46±2.17)分,其中女生得分(5.74±2.74)高于男生(5.18±2.17),汉族学生得分(5.54±2.56)高于少数民族学生(4.92±2.23),月消费在301 ~400元的学生得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电视(54.5%)、网络(54.1%)是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生食品购买场所主要在超市(80.8%).当遭受到劣质食品侵害时,选择与经营者交涉更换或退货的占22.4%.结论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欠缺,性别、民族、月消费水平是影响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营养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徐上知;付蕾;牛冰;张东星;马丹;郭朋鸽;廖彦秋;张学飞;戚元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学校作为一个特殊场所,人群密集,接触密切,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人口密度高,学校类型与数量较多.笔者对浦东新区2006-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谢震宇;辛辛;孙乔;郝莉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6~11岁儿童定量脑电图脑电功率谱的活动特征,为正常儿童脑电图相对功率常模的建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哈尔滨市180名6~11岁正常儿童为样本,记录安静状态下的θ,α,β,SMR频段脑电相对功率,以及θ/α,θ/β,θ/SMR比值.结果 6~11岁儿童θ波、α波、β波、SMR波脑电相对功率平均值分别为(23.00±3.00),(14.49±3.35),(5.79±1.27),(7.17±1.63);θ/β,θ/α,θ/SMR功率比值平均值分别为(4.24±1.42),(1.66±0.39),(3.36±0.89);脑电相对功率重测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除θ与SMR波的相对功率外,其他脑电相对功率各指标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了解6~11岁儿童各年龄段脑电相对功率特征,可为建立正常儿童脑电相对功率常模及评估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效果提供数据资料.
作者:宋佳;吕莹;王佳;孙彩虹;夏薇;武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压力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教学效能感量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成人版),对云南省德宏地区423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中小学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与职业压力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8-0.327,P值均<0.01),职业压力与积极心理健康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7 ~-0.099,P值均<0.05).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对职业压力有预测效应,职业压力对积极心理健康有预测效应.教师职业压力在一般教育效能感与积极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49,-0.15,P值均<0.01),个人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压力对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均具有直接影响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25,-0.17,P值均<0.01).结论 教学效能感、职业压力是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教育效能感通过职业压力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
作者:吕静;赵科;杨丽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在大学生人群中流行和暴发,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华南师范大学健康体检和因症就诊学生进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结核患者.结果 每年大学生健康体检均能发现一定数量的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灶主要集中在肺上叶(91.26%).细菌学检查显示,痰抗酸染色镜检与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7%和11.7%.因症就诊患者发现肺结核的数量虽低于体检发现,但发现率仍高于体检发现率.结论 健康体检是发现大学生肺结核的重要手段,应多途径对大学生加强肺结核防治宣传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作者:周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儿童为肠道原虫易感人群,其感染肠道原虫后可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易造成营养吸收不良、生长迟缓和智力受损等[1-2].南宁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适宜肠道原虫及媒介生物的滋生传播.为了解南宁市儿童肠道原虫的感染现状,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笔者于2011年对南宁市10所幼儿园和10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共4 254名进行肠道原虫的病原学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缨;卢作超;石焕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学生超重肥胖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探寻超重肥胖干预的方法.方法 该组资料为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北京市6个区的40所中小学随机监测了6 789名学生.结果 北京市2010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49%,9.52%,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94%,11.24%,中学生分别为12.94%,8.08%.肥胖率城男高于乡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与每天是否吃早餐、每日做家庭作业时间长短及电子休闲时间长短等无显著相关,但在是否喜欢体育课、是否喜欢长跑、体育课后感觉、每天体育锻炼超过1h、做课间操是否认真等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变生活方式是短中期预防肥胖的有效方法,必须提高公共卫生策略的高度,对整个社会采取措施.
作者:高爱钰;潘勇平;石晓燕;宋玉珍;段佳丽;吕若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育运动对在校大学生眼健康的影响,为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地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新乡医学院2007-2009级学生共计9 000人进行调查,了解3 a来在校大学生眼受伤的情况.以2008级和2009级前40个班为实验班,2007级和2008级后40个班为对比班,比较干预后两组眼损伤报告率的差异.结果 易造成眼部损伤的运动项目主要有篮球(50.26%)、足球(36.70%)、排球(2.92%);常见的眼部损伤主要为视网膜震荡(28.72%)、角膜挫伤(23.93%)、眼附属器损伤(11.43%).经过2a干预后,实验班眼受伤报告率(3.25%)低于对比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加强预防意识的培养,使眼的损伤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阳红林;甄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增强大学生自我了解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宁夏大学大一至大四本科生426名,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TAS-20)中文版量表和主观幸福感(SWB)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的述情障碍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主观幸福感总分在学科、是否独生子女、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大学生述情障碍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负相关(P<0.01).述情障碍量表中的情感识别障碍和情感描述障碍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述情障碍的影响.增强情感识别和情感描述能力能够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作者:何晓丽;张艳;徐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营口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学校预防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营口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平均视力和视力不良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营口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2.5%,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上升显著增高;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城市、乡村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乡学生平均视力值相当,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2005年增长11.7个百分点;12岁以上学生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均高于轻、中度.结论 课业负担过重、用眼时间超长、不良用眼卫生习惯等是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虹;王景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