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省171名苗族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李璧;韦泽珺;刘建华;王文英;余瑶;李双霞;杨玉琴;谭晓彦;徐瑜芬

关键词:神经心理学测验, 精神卫生, 儿童, 少数民族, 苗族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苗族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现状,为促进儿童神经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首都儿少卫生研究所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贵州省选取苗族聚居的2个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71名6~83月龄苗族儿童进行现况调查,了解儿童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5个能区以及发育商的情况.以同等条件汉族居住地儿童217名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苗族儿童大运动能区评分高于汉族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能区评分及总发育商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发育商分级分析苗族儿童总发育商低下百分比为1.75%,低于汉族儿童(9.22%),苗族儿童发育商良好百分比为5.85%,高于汉族儿童(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析苗族男童、女童大运动能区评分均高于汉族男、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贵州苗族儿童神经发育不落后于同地区汉族儿童,大运动发育评分高于汉族儿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及家庭环境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依恋模式以及家庭环境的特点,为防治青少年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36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以33名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匹配的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青少年抑郁症组依恋回避维度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呈正相关.对照组依恋回避维度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道德宗教观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表现出高回避、高焦虑的依恋模式,在家庭环境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低、矛盾性突出.不安全依恋模式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岳云玲;周晓琴;史丹;杜晓玮;陈吟菊;程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营口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应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应急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营口市2所中学、4所小学1 018名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及应急避险能力调查.结果 学生对触电(73.58%)、食物中毒(62.08%)、交通(60.41%)等方面的安全知识知晓率较高.除与触电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外,在其他7个方面安全知识知晓率中学生均高于小学生.学生获得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为广播电视(80.94%)、网络(68.17%)、安全手册(54.72%).应急避险能力得分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学生安全知识得分因素依次为学生年龄、性格、应急避险能力得分以及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对孩子安全问题重视程度、是否给孩子讲解安全知识.结论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应急避险能力水平较低.应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学生的安全健康教育.

    作者:陈卓;刘堃;林晓明;郭蕾蕾;张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6~11岁儿童脑电相对功率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6~11岁儿童定量脑电图脑电功率谱的活动特征,为正常儿童脑电图相对功率常模的建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哈尔滨市180名6~11岁正常儿童为样本,记录安静状态下的θ,α,β,SMR频段脑电相对功率,以及θ/α,θ/β,θ/SMR比值.结果 6~11岁儿童θ波、α波、β波、SMR波脑电相对功率平均值分别为(23.00±3.00),(14.49±3.35),(5.79±1.27),(7.17±1.63);θ/β,θ/α,θ/SMR功率比值平均值分别为(4.24±1.42),(1.66±0.39),(3.36±0.89);脑电相对功率重测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除θ与SMR波的相对功率外,其他脑电相对功率各指标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了解6~11岁儿童各年龄段脑电相对功率特征,可为建立正常儿童脑电相对功率常模及评估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效果提供数据资料.

    作者:宋佳;吕莹;王佳;孙彩虹;夏薇;武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南京市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5所高校不同专业大学生共3 183名,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理工科专业大学生饮酒、过量饮酒、登录色情网站、阅读色情杂志、观看色情影碟行为的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艺术专业大学生吸烟、网络成瘾行为的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艺术专业、文科专业大学生共用牙刷、纹身隆鼻美容手术行为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32.7%有多个性伴,69.3%的大学生性行为时不是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薄弱环节开展行为干预工作.

    作者:刘志浩;卫平民;黄明豪;李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南宁市儿童肠道原虫感染现状

    儿童为肠道原虫易感人群,其感染肠道原虫后可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易造成营养吸收不良、生长迟缓和智力受损等[1-2].南宁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适宜肠道原虫及媒介生物的滋生传播.为了解南宁市儿童肠道原虫的感染现状,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笔者于2011年对南宁市10所幼儿园和10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共4 254名进行肠道原虫的病原学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缨;卢作超;石焕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佤族寄宿制小学生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患病情况

    云南省地处内陆高原,历史上外环境严重缺碘,曾是碘缺乏病重灾区.虽然国家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多年,但是云南省防治碘缺乏病的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处于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地理情况复杂,交通不便,加上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给这些地区的碘缺乏病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佤族世代生活在云南省南部、西南部边疆地区,为当地的古老民族之一.云南省临沧地区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地.有调查显示,佤族成年人的身高、体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可能与佤族地区的经济水平、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相关[2].

    作者:李媛;张正武;张雪辉;王琦;徐芳;吴少雄;王瑞欣;起德丽;殷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奶制品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奶制品消费现状,为改善其奶制品消费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山东省8所农村公立幼儿园435名3~7岁儿童饮奶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学龄前儿童饮奶率为84.2%,每周平均饮奶天数为(4.36±2.76)d,日均饮奶总量为(187.37± 147.98) mL,日均饮奶量≥250 mL的儿童占25.6%,54.1%的家长未能做到每日给孩子饮奶.<4岁儿童每周饮奶天数和日均饮奶量分别为(5.30±2.28)d,(234.01±137.52) mL,均高于4~5岁和≥6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鲁东地区农村儿童每周饮奶天数和日均饮奶总量分别为(5.26±2.19)d,(237.74± 127.20) mL,均高于鲁中和鲁南2个地区(P值均<0.05).人均每日饮奶量与幼儿年龄呈负相关(r=-0.25,P<0.05),与母亲文化程度、每月零食开销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30,P值均<0.05).结论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奶制品消费水平较低,且存在年龄和地区差异.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

    作者:李南;程庆岭;费忠化;孙伟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拓展训练效果评价

    拓展训练是近年来新兴的运动项目,是利用自然或人工设置的各种不同的环境,以心理上的挑战为重点,达到锻炼意志品质、激发潜能为目的而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1-2].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参加者改善自我概念、提高心理素质,不仅培养了实践能力,也塑造了顽强、自信、团结的良好品格,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推动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3].大学生群体心理尚处于未成熟的时期,对社会、自我的认识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心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本文旨在通过拓展训练来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剑峰;高绪秀;毕存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漯河市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状况

    第一恒磨牙在儿童6岁时萌出,是恒牙列中萌出早、咀嚼功能大的牙齿,也是支持颌间高度和保持上下牙弓近远中(牙合)关系的主要支柱,对儿童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且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1].第一恒磨牙萌出早,表面点隙、窝沟较多,患龋机会高,严重者可导致早失[1].12岁是恒牙龋病的易感时期,WHO将12岁选为全球性龋病检测年龄,以便对儿童患龋率进行国际性的检测和比较[2].由于第一恒磨牙位置和功能的特殊性,对其龋病的预防一直是牙病防治的重要课题.及时掌握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和规律,对龋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于2010年3月-2011年6月对漯河市2 750名12岁儿童进行了第一恒磨牙龋患情况调查,并提出预防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均平;刘国良;李晓莉;邵建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学生运动性眼损伤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体育运动对在校大学生眼健康的影响,为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地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新乡医学院2007-2009级学生共计9 000人进行调查,了解3 a来在校大学生眼受伤的情况.以2008级和2009级前40个班为实验班,2007级和2008级后40个班为对比班,比较干预后两组眼损伤报告率的差异.结果 易造成眼部损伤的运动项目主要有篮球(50.26%)、足球(36.70%)、排球(2.92%);常见的眼部损伤主要为视网膜震荡(28.72%)、角膜挫伤(23.93%)、眼附属器损伤(11.43%).经过2a干预后,实验班眼受伤报告率(3.25%)低于对比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加强预防意识的培养,使眼的损伤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阳红林;甄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南京仙林大学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及态度

    目的 了解南京仙林大学城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及态度现状,为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南京仙林大学城5所高校474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70.46%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现象应该被社会尊重,3.1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坚决杜绝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态度,不同性别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接受程度不同.62.23%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不被社会接纳的原因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结论 大学生看待同性恋现象的角度多元化.应开展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其健康的性观念及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相晓萍;陈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学生肺结核影像表现及筛查方法探讨

    目的 了解肺结核在大学生人群中流行和暴发,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华南师范大学健康体检和因症就诊学生进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结核患者.结果 每年大学生健康体检均能发现一定数量的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灶主要集中在肺上叶(91.26%).细菌学检查显示,痰抗酸染色镜检与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7%和11.7%.因症就诊患者发现肺结核的数量虽低于体检发现,但发现率仍高于体检发现率.结论 健康体检是发现大学生肺结核的重要手段,应多途径对大学生加强肺结核防治宣传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作者:周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探讨一起水痘疫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及水痘疫苗保护效果,为预防水痘疫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某区一小学发生的水痘暴发疫情,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发病危险因素分析,队列研究方法计算水平疫苗保护效率及不同接种时间对发病的影响.结果 本次暴发疫情罹患率为3.5%,接种水痘疫苗的患者病程比未接种者短(Z=-2.74,P=0.006).接触病例(OR=7.21)及和其他班级学生玩耍(OR=3.59)是水痘发病的危险因素.水痘疫苗保护效率(VE)为23%,水痘疫苗接种时间至本次发病时间间隔≤4 a罹患率为20%,VE=40%;5 a的为33.3%,VE=0;6 a及以上的为50%.结论 该起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接触类似病例及和其他班级学生玩耍;疫苗接种间隔时间越长,保护效果越低.

    作者:周荃;罗小华;袁俊;刘振华;刘于飞;刘建平;刘艳慧;马晓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家庭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家庭、个人及情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判别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安徽10所高校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构建的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个人因素在家庭因素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969;情境因素在个人因素和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74.构建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质量良好,对自杀意念组的判别准确率为85.71%,对无自杀意念组的判断准确率为86.52%.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情境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陈斌;刘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学生应对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为指导学校教育工作者识别和干预中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太原市900名中学生进行施测,对应对方式和攻击性各因子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各因子与攻击性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r值分别为-0.067 ~0.321,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应对方式中发泄情绪、问题解决、幻想否认、寻求社会支持因子对攻击性总分的回归效应达到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2.519,-1.369,1.026,-0.568,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应对方式与攻击性有密切联系,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和指导工作.

    作者:樊鑫;王志中;何志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贵州省171名苗族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目的 了解贵州苗族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现状,为促进儿童神经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首都儿少卫生研究所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贵州省选取苗族聚居的2个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71名6~83月龄苗族儿童进行现况调查,了解儿童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5个能区以及发育商的情况.以同等条件汉族居住地儿童217名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苗族儿童大运动能区评分高于汉族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能区评分及总发育商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发育商分级分析苗族儿童总发育商低下百分比为1.75%,低于汉族儿童(9.22%),苗族儿童发育商良好百分比为5.85%,高于汉族儿童(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析苗族男童、女童大运动能区评分均高于汉族男、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贵州苗族儿童神经发育不落后于同地区汉族儿童,大运动发育评分高于汉族儿童.

    作者:李璧;韦泽珺;刘建华;王文英;余瑶;李双霞;杨玉琴;谭晓彦;徐瑜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北京市7~14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状况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特点及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青少年能量代谢的差异,为制定合理运动指导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Cortex便携式气体代谢仪,对从北京市某九年一贯制学校抽取的61名7~ 14岁儿童静息、写作业、慢走、慢跑进行能量消耗测定,根据性别和是否肥胖分为4组进行测试结果比较.结果 7 ~14岁体重正常男生、体重正常女生、肥胖男生和肥胖女生的静息能量消耗分别为(1.29±0.22),(1.23±0.14),(1.56±0.32),(1.26±0.24)kcal/min(1 kcal=4.18 kJ),肥胖男生高于体重正常男生和肥胖女生(P<0.05).肥胖男生写作业、慢走和慢跑的能量消耗均高于体重正常男生,肥胖和体重正常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存在差异.肥胖干预工作应注重减轻课业负担,鼓励儿童多进行慢跑等能量消耗较高的运动.

    作者:张子龙;马军;王海俊;张一民;付连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及剂次保护效果比较

    目的 评估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保护效果,为制定控制腮腺炎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6月学校暴发病例120例,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方法研究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暴发病例主要集中在7 ~14岁的学龄儿童,占78.33%.2组平均年龄、免疫史来源以及明确的接种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免疫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预防接种证(卡)记录统计,1剂次疫苗保护效果为61%,95% CI为11% ~83%;≥2剂次疫苗保护效果为83%,95% CI为37% ~ 96%.≥1剂次疫苗保护效果为69%,95%CI为40% ~84%.估计接种率分别为73.41%,32.01%和82.43%.结论 较低的疫苗接种率和/或较少的疫苗接种剂次是导致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主要原因.提高并维持高水平2剂次接种率是预防暴发的关键.

    作者:张磊;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学生超重肥胖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探寻超重肥胖干预的方法.方法 该组资料为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北京市6个区的40所中小学随机监测了6 789名学生.结果 北京市2010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49%,9.52%,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94%,11.24%,中学生分别为12.94%,8.08%.肥胖率城男高于乡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与每天是否吃早餐、每日做家庭作业时间长短及电子休闲时间长短等无显著相关,但在是否喜欢体育课、是否喜欢长跑、体育课后感觉、每天体育锻炼超过1h、做课间操是否认真等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变生活方式是短中期预防肥胖的有效方法,必须提高公共卫生策略的高度,对整个社会采取措施.

    作者:高爱钰;潘勇平;石晓燕;宋玉珍;段佳丽;吕若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与管理对策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1].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2].学生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影响群体,预防并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作者:徐勇;颜博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