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

王浩东

关键词:左旋甲状腺素,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左旋甲状腺素组(对照组)和甲状腺素组(治疗组),每组40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副作用.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均缩小,副作用也均小,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甲状腺体积缩小程度更加明显,几乎没有副作用,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发现,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反复种植失败后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宫腔镜检查反复种植失败(RIF)妇女宫腔情况,如异常检出率与异常类型等,探讨RIF妇女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进行宫腔镜检查的实际临床意义.方法 从本院选取60例既往IVF-ET失败不低于2次的妇女(观察组),48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拟供精人工授精者(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宫腔异常类型及异常检出率.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显示,在宫腔异常检出率方面,观察组(51.76%)明显高于对照组(28.79%),P<0.01.对比宫腔异常类型,观察组仍比对照组多,以内膜异常和宫腔形态异常为主.结论 利用宫腔镜检查与治疗有助于改善RIF妇女宫腔环境,增强其内膜容受性.因此,当RIF妇女需再次行ET时,应建议其先行常规宫腔镜检查.

    作者:栾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26例)与手术治疗组(46例),其中手术治疗组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临床效果、术后恢复时间、肠坏死率及病死率.结果 保守组与手术组的治愈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肠坏死率、术后恢复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根阻,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作者:陈边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救和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上的应用分析

    目的 全面分析急救和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上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新生儿20例.通过有效管理新生儿呼吸道,加强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措施.同时在入院后,对新生儿做好护理工作,给予一定的雾化、吸痰、吸氧、营养和环境等支持,并要及时为患儿家属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结果 在治疗20例重症肺炎的新生儿时有效应用急救和护理等方法措施,使20例新生患儿都得到良好的痊愈.结论 急救和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采用良好的急救措施,加强住院后的护理水平,对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起到重要影响.

    作者:陈宝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6年5月-2013年9月接待的200例肝移植手术,其中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25例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检查方式,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彩超检查,研究组则采用 CDU检查并行血管造影.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6.00%(24/25),对照组诊断符合率则为80.00%(20/25),两组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若采用CDU诊断,诊断符合率较高,相较于常规彩超检查更为准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芬;肖春华;宋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为医学上治疗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患者进行治疗,并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氯胺酮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联合麻醉,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于麻醉前后进行对比,观察组的生存率比对照组的要高,术后的清醒时间明显的要短,术后期间出现的不良症状明显比后者少,观察组的术后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结论 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对待患儿的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对患儿的神经系统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苏醒时间上短而且恢复得很彻底,对于医学上治疗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王苗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00例,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二维声像图及多普勒血流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良性占位性病变81例,恶性占位性病变19例;其良性占位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7.46%(77/79),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0.47%(19/21).恶性占位性病变形态多不规则,纵横比多≥1,病灶边缘多模糊不规则,多有后壁回声衰减,常伴有微钙化灶;良性占位性病变形态规则,纵横比多<1,病灶边缘多清晰规则,多无后壁回声衰减及微钙化灶.恶性占位性病变内血流信号丰富程度Adler分级O~Ⅲ级分别为2、2、8、10例,良性占位性病变分别为65、10、4、0例,两者比较,P均<0.05.恶性占位性病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17.05±9.12)cm/s、阻力指数(RI)为(0.91±0.12),良性占位性病变分别为(8.55±5.32)cm/s、(0.63±0.23),两者比较,P均<0.05.结论 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质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小玉;汪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非透析CKD患者20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CKD分期、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室肥大以及高钾血症均为CKD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D较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且分期越高、合并高钾血症、左心室肥大、高血压、糖尿病者更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作者:田言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

    在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的病人为2型糖尿病.虽然有些患者能够通过调整饮食和锻练身体等措施控制血糖水平,但绝大多数病人仍需服用降血糖药物治疗.本文在介绍糖尿病发病机理的基础上,概述了不同类型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现状,并进一步对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阻止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治疗儿童遗尿症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品穴位注射法应用于儿童遗尿症治疗临床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遗尿症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银花泌炎片、金匮肾气丸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品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比较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品穴位注射治疗儿童遗尿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国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现场模拟教学法在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现场模拟教学法在大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20名在校大学生用现场模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心肺复苏基础理论、流程步骤的培训,对培训前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卷测评与考核.结果 经培训过的大学生CPR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 现场模拟教学法是提高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海宇;李风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精神科夜班护士患高血压病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科夜班护士患高血压病的几率,分析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以从事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的护士113人为调查组,另以随机抽取的医院内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113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做了一次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结果 从事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的护士焦虑程度更高,患高血压病的几率亦更高.结论 精神科夜班护士压力较大,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精神科夜班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从而积极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作者:谢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心得与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在对本科室16位低年资护士的管理中改变传统的护士长一人负责制管理模式,让大部分护士在工作的同时担任相对应的管理角色,并完善相对应的管理准则.结果 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知识及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迅速提高,科室总体的护理质量快速提升,患者满意度90%以上,在零护患纠纷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护理工作.结论 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只要采取了合理、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办法,重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个体心理需求,同时加强岗前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潜能就会得到大的发挥,护理质量就会相应提升.

    作者:任泓萍;郝金霞;赵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本院医治的90例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RI的临床诊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诊断结果数据为垂体瘤35例,脑膜瘤15例,颅咽管瘤15例,星型细胞瘤5例,生殖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7例,垂体脓肿5例,错构瘤3例.诊断符合率97.8%,误诊率2.2%.结论 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程度、病变范围、病变方式、病变部位、形态特征能准确诊断治疗,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应推广加以应用.

    作者:陈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2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达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探讨治疗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服用可达龙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观察组(92.3%)与对照组(5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可达龙后偶有病人出现轻度恶心、上腹不适等胃肠道反应.结论 可达龙对于频发室早、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治疗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肥厚性心肌病等伴有心律失常的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孔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局麻行经皮冷冻消融治疗肾肿瘤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在局麻下行经皮冷冻消融治疗肾肿瘤的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种类和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护理.方法 对13例肾肿瘤患者进行局麻下经皮冷冻消融治疗.在B超引导下,将1~3根冷冻探针(氩氦刀)分别经皮穿刺入肿瘤深部边缘进行冷冻消融.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4例出现肉眼血尿,2例出现疼痛,1例出现发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麻下经皮冷冻消融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严格掌握适应症,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是有效治疗的重要安全保证.

    作者:江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左旋甲状腺素组(对照组)和甲状腺素组(治疗组),每组40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副作用.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均缩小,副作用也均小,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甲状腺体积缩小程度更加明显,几乎没有副作用,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发现,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浩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措施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人流手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措施,对比几种措施所取得的预防效果.方法 从2004年1月-2013年1月之间进行人流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50例患者,根据患者采用的预防人流手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即A、B、C组.其中A组采用医用透明质酸凝胶预防宫腔粘连,B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术后宫腔粘连,C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记录手术后一段时间四组患者的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阴道的流血量等这几项指标,对比采用这两种方法预防人流手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结果 A、B组的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都比C组的少,手术后采取预防措施三组的宫腔粘连率均比不采取任何措施的C组要低,具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这两种措施都对于预防人流手术后的宫腔粘连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侯箐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67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与预防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167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研究该病的临床预防措施.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多项综合干预措施,患者的血压值、失眠情况及抑郁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及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免疫机制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恢复调节,同时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在预防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并发症方面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作者:武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miR-124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miR-124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3年5月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45例,脑外伤或尸检脑组织共12例作为正常对照,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miR-12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胶质瘤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在45例胶质瘤组织中miR-124阳性表达率为28.9%(13/45例),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75.0%(9/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miR-124的表达随着胶质瘤患者临床分期进展而降低.结论 miR-124可能成为胶质瘤患者病情进展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作者:廖银花;邓石军;胡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喹硫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研究

    目的 探析喹硫平与丙戊酸钠(小剂量)联合使用在老年期痴呆伴随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2年5月接收的老年期痴呆伴随精神行为症状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喹硫平与丙戊酸钠(小剂量)联合方式,以及单独使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AD病理量表评定情况以及BPRS评定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D病理量表评定情况改善更明显;BPRS评定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研究组效果整体更佳(P<0.05).结论 喹硫平与丙戊酸钠(小剂量)联合使用在老年期痴呆伴随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中,疗效明显,临床可积极应用.

    作者:王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