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林某高校医学生肺结核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孟繁文;郭昕;杨子靖;杨晓丹;刘昕;岑凤珠;周子力;郭振友;谭盛葵

关键词:学生, 医科, 结核, 肺, 知识, 回归分析
摘要: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1].所有人群均可患病,但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可能发病,一旦出现暴发疫情,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国2007年结核菌感染人数达3.3亿,估算活动性结核病人数600万,其中传染性结核病病人15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约25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2].国内对于肺结核学校暴发疫情分析均有较多报道[3-4].近期,桂林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肺结核暴发流行,引起了当地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视.为控制和减少学生结核病患病人数,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开展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对该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肺结核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徐州某院校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徐州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和影响因素,为适时、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自制基本情况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徐州医学院本科生556名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心理应激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维度均分除大一和大二年级外,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临床专业学生的心理压力高于非临床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过去1 a中经历父母离婚或亲人死亡的学生各维度均分较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性别、专业和父亲学历是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偏高.相关部门应该关注心理应激水平较高的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三级心理预防保健系统.

    作者:高洁;孙莉莉;罗小虎;吴秀娟;黄水平;徐莉春;张训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北京东城区2010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东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为防控学生超重、肥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北京市东城区各年龄段学生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对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体育锻炼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东城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59%和13.47%,且男生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各年龄段超重及肥胖学生与正常及消瘦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态度、行为习惯、体力活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应针对中小学生行为特点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其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保障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运动强度,达到预防学生肥胖的目的.

    作者:魏颖;石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感染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某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调查和处理情况,为探索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PD试验及问卷调查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描述结核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特征,并采取一系列疫情处置措施.结果 发现首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例后,对高三整个年级共319名学生及教师进行PPD筛查,强阳性者为59名,占18.49%.对结核菌素强阳性的59名师生作进一步拍胸片检查,再次确诊5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结论 此次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主要是首例涂阳肺结核学生未及时发现、密切接触者未及时筛查和预防性服药、教室内空气不流通以及同班同学相互交叉感染引起.

    作者:胡跃强;沈淑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云南省教师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态度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中小学教师吸烟状况、对烟草的知识和态度以及控烟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为指导开展无烟校园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昆明、普洱和楚雄抽取27所大中小学的811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大中小学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分别为22.56%,16.76%和25.68%.男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52.8%,39.52%和25.13%,女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0.85%,0.43%和50.00%.在控烟教学活动中,大中小学教师在告知学生吸烟危害健康、教学生拒烟技巧、获预防吸烟的资料和接受预防学生吸烟的培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教师在教拒烟技巧和获预防吸烟资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中小学教师对尼古丁是引起多种癌症的化学物质、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和教师应指导学生拒烟或戒烟的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危害很小、尼古丁是引起癌症的化学物质、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云南省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校园吸烟现象,且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有不足.应普及教师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作者:刘毅;赵白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桂林某高校医学生肺结核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1].所有人群均可患病,但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可能发病,一旦出现暴发疫情,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国2007年结核菌感染人数达3.3亿,估算活动性结核病人数600万,其中传染性结核病病人15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约25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2].国内对于肺结核学校暴发疫情分析均有较多报道[3-4].近期,桂林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肺结核暴发流行,引起了当地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视.为控制和减少学生结核病患病人数,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开展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对该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肺结核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孟繁文;郭昕;杨子靖;杨晓丹;刘昕;岑凤珠;周子力;郭振友;谭盛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奉贤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沙眼现状及干预效果

    目的 分析奉贤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沙眼患病现状,为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奉贤区16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2011年全体在校学生共12 710名,实际检查12 619名,采用免疫学法(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干预措施为对沙眼患者采取眼局部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结果 12 619名受检学生中,检出沙眼患者397名,沙眼患病率为3.15%.受检女生沙眼患病率为3.80%,高于男生(2.65%) (x2=13.448,P=0.000);各年龄组间沙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60,P=0.616).不同分期沙眼的患病率分别为滤泡性沙眼(2.67%)、浸润性沙眼(0.19%)、疤痕性沙眼(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387,P=0.000).对397名沙眼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6个月后治愈率为90.10%.结论 奉贤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沙眼患病率较高.实施SAFE策略能有效控制沙眼的发展.

    作者:王翠红;孙琪;汤海英;张春娣;许金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指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正在监狱服刑,且年龄未满18周岁的公民.根据司法部调研报告,截至2005年底,在我国监狱服刑的156万名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近46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逾60万[1].已有资料显示,由于社会对服刑人员普遍存在偏见,使得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感强烈、过分敏感、人际交往困难等[2-6].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人格特征方面[7-8].为进一步了解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笔者进行了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美荣;郭鑫;张聪颖;孙才智;苑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体能锻炼形式对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的影响,为大学生进行科学身体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以新疆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二年级学生11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力量、有氧耐力以及有氧耐力和力量的混合练习),对随机分配的3组被试进行12周的锻炼干预实验.结果 实验后3组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比实验前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体能锻炼方式在提高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均能改善大学生身体自尊及身体自我效能,应成为提高身体满意度和吸引力的主要行为手段.

    作者:马嵘;黄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起不明原因学生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3月,金华市某中学校多名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该中学位于金华市郊,目前在校学生702名(住宿生509名),教职工89名.2月29日18:00起,该校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截止3月1日18:00,腹泻(≥3次/d)并伴大便性状明显发生改变的学生有12人,之后无新病例发生.多数学生服用校保健医师下发的泻立停后,很快痊愈,无住院病例和危重病例.截止3月2日9:00,全部学生均康复.

    作者:陈高尚;申屠平平;陈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安徽省高职高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状况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实施办法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实施.《标准》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新的国家制度,在制度本身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制度的执行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工作难点.了解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标准》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决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对进一步提高《标准》实施工作质量,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孝永;甘正永;李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自尊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初中学生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为学校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海口市2所中学的363名中学生,采用自编欺负行为问卷与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初中生受欺负、欺负及欺负/受欺负的发生率分别为18.5%,4.4%与32.2%.女生受言语欺负、网络侵权与身体欺负的比例均低于男生(P值均<0.01).言语受欺负存在是否寄宿与年级差异(P值均<0.05).欺负严重程度、言语欺负、网络侵权与自尊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在控制性别与年龄后,欺负严重程度、言语欺负与自尊的偏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欺负/受欺负者的自尊低于欺负者与未卷入者(P<0.01).结论 初中生欺负行为具有稳定性,低自尊与欺负行为有关.

    作者:刘丽琼;朱海研;熊晓;王雷萍;刘丽淑;闫岩;叶阳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合肥市区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为针对学龄前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视力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共检查合肥市区72所幼儿园8 636名学龄前儿童.结果 8 63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视力不良1 270名,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4.7%;4岁组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1.2%,5岁组为13.3%,6岁组为10.8%,不同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下降;男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公立园和私立园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视力不良儿童中,轻度占86.9%,中度占8.1%,重度占5.0%.结论 应从学龄前儿童开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的目的.

    作者:李玲;张志辉;曲荣;左萍;曹莉;徐德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研究生和本科生防御机制及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目的 探讨研究生与本科生在防御机制上的差异以及其与大五人格的关系,为开展研究生与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成都市6所高校230名研究生与417名本科生进行测量.结果 本科生成熟防御得分高于研究生(t=-2.160,P<0.05),在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得分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防御机制与大五人格之间存在更强的相关性.2个群体的神经质均能预测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P值均<0.01).影响成熟防御大的人格因素本科生是外倾性,研究生是尽责性.结论 本科生的防御机制更易受人格特质的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照搬本科生的教育模式.

    作者:田瑞琪;唐小娟;刘亭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漯河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漯河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漯河市所有中小学中随机抽取9所学校的7 05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期分批进行眼科检查,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用眼行为等.结果 漯河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9.1%,其中小学生为31.0%,初中生为59.4%,高中生为82.5%;小学生以轻、中度近视为主,初中生和高中生以中、高度近视为主;男生近视率为54.2%,女生为65.2%;各个年级女生近视率均高于同年级男生.结论 课业负担重、休息时间少、睡眠不足、女性、用眼卫生知识的欠缺、不良的用眼行为等是当前中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学生近视的防治工作应从小抓起,并贯穿于整个求学阶段.

    作者:冯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政府公共服务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的干预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宝贵的财富.但据国际肥胖任务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2004)收集到的56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及青少年资料表明,有1.55亿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呈现出肥胖或超重的症状[1],其中3 000万到4 500万肥胖儿童青少年年龄在5 ~ 17岁之间[2].基于此,国际社会倡议各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这一关乎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呼吁在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上采取一致行动.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较低,但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展置于人口大国以及未来20 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背景下审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作者:周细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嘉兴市区部分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

    餐具直接接触人口食品,食源性致病菌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餐具进入人体.严格的餐具消毒是保证就餐者饮食安全,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1].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学校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解嘉兴市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防止因餐具不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发生,确保学生在校就餐安全,笔者对嘉兴市区部分学校食堂的餐具进行了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培彦;王恒辉;陈黎霞;高雯洁;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贵州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公共场所[1].学校人口密集,学生接触密切,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3].据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4].近年来,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屡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5].2009年4-9月贵州省对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再平;王波;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贵阳市中学生有氧和无氧能力比较

    目的 了解贵阳市中学生体质状况,为制定改善中学生体质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分层随机抽取的贵阳市某初、高中一、二年级244名学生进行大摄氧量和50 m跑测试.结果 高中组女生大摄氧量、大摄氧量相对值及50 m跑成绩均低于初中组(P值均<0.01);高中组男生50 m跑成绩优于初中组(P<0.01),大摄氧量与初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摄氧量相对值低于初中组(P<0.01).结论 贵阳市高中生有氧及无氧能力低于初中生,且女生下降更明显.应针对高中生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作者:周燚;姚鑫;石家瑾;郝亮;彭丽英;程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况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营养知识、态度及其饮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46份.结果 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高得分为大四女生的(82.19±15.49)分,低得分为大一男生的(52.75±21.72)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4,0.79;饮食行为提取5个初始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5.19%.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年级等对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存在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有待于加强或改善.

    作者:秦浩;孙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济南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病原分布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疫情342起,其中托幼机构疫情214起(包括1起暴发疫情),累计病例734例.市区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发病率(15.61/10万)显著高于郊县(7.73/10万)(x2=92.823,P<0.01).4月托幼机构聚集病例开始上升,5-6月报告起数达到高峰.病例以3~4岁为主,占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病例总数的81.20%.聚集性疫情主要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56.77%).结论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5-7月是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

    作者:李战;许华茹;成洪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