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东城区幼儿园物理环境卫生学现状

黄剑辉;段佳丽;马莉蓉;潘京海;黄辉;魏群

关键词:院校, 保育, 卫生物理学, 采光, 儿童
摘要:目的 了解东城区幼儿园物理环境现状,为制定幼儿园物理环境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东城区所有27所幼儿园进行整群抽样,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并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活动室进行典型抽样,对59间活动室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东城区所有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面积人均不足10 m2,幼儿园小班活动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为46.2%、中班为35.7%、大班为66.7%;窗地比合格率为47.5%,采光系数合格率为54.2%,后、侧墙反射系数合格率为3.4%,50.8%的活动室课桌面平均照度达到300 lx,黑板平均照度合格率为12.5%;仅有11.8%的课桌与幼儿身高配套,19.6%的课椅与幼儿身高配套.结论 幼儿园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室内用眼时间,增强幼儿体质,保护幼儿视力.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东城区幼儿园物理环境卫生学现状

    目的 了解东城区幼儿园物理环境现状,为制定幼儿园物理环境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东城区所有27所幼儿园进行整群抽样,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并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活动室进行典型抽样,对59间活动室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东城区所有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面积人均不足10 m2,幼儿园小班活动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为46.2%、中班为35.7%、大班为66.7%;窗地比合格率为47.5%,采光系数合格率为54.2%,后、侧墙反射系数合格率为3.4%,50.8%的活动室课桌面平均照度达到300 lx,黑板平均照度合格率为12.5%;仅有11.8%的课桌与幼儿身高配套,19.6%的课椅与幼儿身高配套.结论 幼儿园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室内用眼时间,增强幼儿体质,保护幼儿视力.

    作者:黄剑辉;段佳丽;马莉蓉;潘京海;黄辉;魏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自尊量表(SES)、孤独量表(UCLA),对随机选取的合肥工业大学506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网络成瘾总分及各维度(除突显性外)与自尊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强迫性上网、消极后果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是耐受性、强迫性上网、心境改变、社交抚慰、消极后果及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孤独感是强迫性上网和消极后果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自尊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孤独感能显著预测大学生强迫性上网和消极后果的程度.

    作者:李艳;张贤;苗磊;刁洪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超重肥胖对北京市学生运动素质的影响

    目的 了解超重肥胖对北京市学生运动素质的影响,为制定控制超重肥胖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北京市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通过相关的统计学分析比较超重肥胖学生与体重正常学生各项运动素质的差异.结果 2010年北京市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总体为21.25%,城市男生高,为28.84%;超重肥胖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及力量素质低于非超重肥胖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对城市男生的柔韧性有明显的损害.结论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必须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提高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效果.

    作者:石晓燕;潘勇平;高爱钰;段佳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广州海珠区学生奶计划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小学生及家长对“学生饮用奶计划”的认知、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学生奶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2所小学选取学生274名和家长27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45.3%的学生每天饮奶;学生奶的订购率为54.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17,P=0.146),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5.005,P<0.01);有超过60%的学生和家长听说过学生奶计划;赞同学生奶可以提供成长所需营养、有必要在校供应学生奶的比例,学生高于家长(P值均<0.01);在愿意饮学生奶、对学生奶质量放心的学生中,学生奶的订购率较高(x2值分别为8.101,5.699,P值均<0.05);与不饮奶的家长相比,有饮奶习惯的家长更愿意为孩子订购学生奶(x2=7.467,P=0.006);家庭月均收入越高,学生奶的订购率越高(x2=13.843,P=0.001).结论 应继续加强营养和饮奶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家长.

    作者:邓晓婷;陈冠林;黄莹偲;储大可;高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学生自我和谐在自我隐瞒和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

    自网络成瘾的概念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1].网络成瘾与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存在正向关联,包括孤独、抑郁、焦虑、社会适应不良[2-4].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特征、环境特征和互联网使用体验都会导致网络游戏成瘾[5-12].个体特征包括自我、人格、情绪、自尊、自我控制和感恩等,环境特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除此之外沉醉体验(flow)也会影响网络成瘾[12].

    作者:刘元;魏华;周宗奎;刘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校新生共情能力与快感缺失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的共情能力与快感缺失水平及其相关性,为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及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对随机抽取的合肥市3所高校55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一本、二本和大专院校大一新生之间IRI-C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6,P<0.01);除观点采择(PT)外,IRI-C其他各因子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一本、二本和大专院校大一新生间RSAS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66,P=0.064).与男生相比,女生除PT分外,IRI-C各因子得分均较高,而RSAS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SAS总分与IRI-C总分,PT,FS,EC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而与PD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考分数较高的学生共情能力较差.共情能力较高者快乐体验的感受能力较高,而过分卷入他人情绪体验者感受快感的能力则较低.

    作者:穆菁菁;马玉婷;赵菁;董毅;孔蕾;李龙春;孟祥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湖州市6~8岁儿童龋患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湖州市6~8岁儿童龋齿的患病情况,为积极制定儿童口腔保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国家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湖州市520名儿童患龋率和龋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0例受检者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2.52%和3.35.7~8岁组儿童患龋率和龋均高于6~7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童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和城市儿童患龋率分别为79.27%和66.42%,龋均分别为3.78和2.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湖州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口腔健康教育,加强儿童龋病防治,降低龋患率.

    作者:王进涛;钟良军;史芳川;张琼;张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负性事件对南昌市高校医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负性事件对医科类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预防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编大学生亚健康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昌市2所医科类高校的783名在校生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失恋使学生生理亚健康以及功能失调、消极、紧张情绪的发生率增加(P值均<0.05);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等事件均可使学生生理及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增加,消化不良、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情况加重,消极、紧张、偏执情绪等发生率增加(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与生理及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对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有影响的负性事件主要包括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应得到广泛关注.

    作者:牛菁淼;周旭;刘佳;王元慧;王宙云;张帅;肖元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同标准评价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上海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特点,比较2种标准筛查结果差异,为标准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监测点校学生体检资料51 429份,利用身高别体重法和年龄别体质量指数(BMI)两种标准筛检营养不良.结果 5 a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呈现下降趋势.采用2000年身高别体重法筛查,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从2007年的7.59%下降到2011年的4.91%,女生从4.52%下降到1.94%.年龄别BMI标准筛查,男生消瘦检出率从6.88%下降到4.18%,女生从7.02%下降到3.92%;生长迟滞检出率较低,变化较平稳.身高别体重标准筛检营养不良与年龄别BMI标准筛检一致率为72.03%.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问题较轻,新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更合理.

    作者:俞丹丹;程薇;李轶群;乔国良;黑亚航;何章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辽宁省学生伤害与学习成绩关系

    目的 探讨学生学习成绩与伤害的关联,为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辽宁省初中、高中/职高、大学/大专学生23213名,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种伤害类型中,不同学习成绩间男生有14种,女生有10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学校类型间女生有1种伤害类型,男生有7种伤害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重点高中跌坠伤、扭伤的报告率高,职业高中烧伤/烫伤、动物咬伤、电击伤、中毒、爆炸伤的报告率高.结论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伤害报告率高.职业高中、重点高中有着不同的伤害防控重点.

    作者:王宏伟;林成汤;王智勇;任时;安庆玉;赵虹;徐品良;周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油盐知识及饮食行为

    目的 了解西城区中小学生关于油盐正确摄人知识的知晓率,并对其日常饮食行为进行调查,为预防慢性病、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西城区2所初中七~八年级、2所小学三~五年级共计10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对15个油盐摄入健康知识知晓率均较低,高为64.3%,低仅为7.32%;其中一定不含对人体明确有害反式脂肪酸的物质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P=0.019);82.8%的中小学生每周6~7d有蔬菜摄入;油炸面食、炸薯片、炸鸡翅每周6~7d均有摄人的分别为1.2%,1.6%,1.8%.结论 中小学生饮食结构合理,但对油盐摄入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油盐摄入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重点对反式脂肪酸知识进行教育.

    作者:申同洋;马迎华;张普洪;卢立新;高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

    近年来,儿童少年肥胖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伴随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高血压、血脂紊乱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逐渐伸延至儿童青少年人群,甚至导致成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生[2].美国心脏协会2009年发表声明,呼吁人们关注儿童青少年尤其是超重肥胖者MS的问题[3].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萧山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周立锋;郦华彬;王春林;汤书晶;倪益锋;俞叶飞;王忠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烟台市1985-2010年中小学生体格发育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烟台市1985-2010年25 a间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生长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烟台市1985,1995和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城乡男女4个群体,利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5-2010年25 a间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及BMI分别增长了6.1 cm,7.9 kg,1.9 kg/m2.其增速大的群体,均为不同年龄段的城市男生,分别是10 ~12岁的3.8 cm/10 a,13~ 15岁的6.4 kg/10 a,10~12岁的1.7 kg/(m2· 10 a).身高、体重发育高峰年龄(MGA-H、MGA-W)25 a间分别提前了2.71岁和2.61岁,2010年MGA-H(10.30岁)比MGA-W(10.63岁)提前0.33岁.结论 烟台市7~18岁学生25 a来身高、体重及BMI增长水平,均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城市男生可能是超重、肥胖的高发群体.

    作者:齐翠莲;郭玉麟;孙月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珠海市高考生近视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珠海市高考生近视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完善相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方便抽取1618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参加高考体检的学生,对其近视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预防近视相关知识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近视学生高于非近视学生(P值均<0.05),其主要知识来源于学校和家庭;多数高考生有端正的视力保护态度,男生在态度认知上低于女生(P<0.05),近视与非近视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保护行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近视组学生得分高于近视组学生(P值均<0.05).结论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增强学生预防近视的意识,进而改正学生不健康的用眼行为,以促进学生群体视力健康水平的提高,降低近视发生率.

    作者:彭虹;陈艾明;靳光明;赖人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郑州某高校新生结核菌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高等院校防治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连续7届全部入校新生采用PPD试验进行检测,对强阳性者进行胸透、摄片及痰涂片检查;在2011-2012届学生中随机抽样进行卡痕率检测;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7届学生PPD试验阳性率呈上升趋势(x2=143.49,P<0.05);男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6.84,12.55,P值均<0.05);农村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学生(x2值分别为160.43,5.11,P值均<0.05);外省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河南省学生(x2值分别为10.53,6.39,P值均<0.05);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强阳性率高于同年级学生(x2=29.96,P<0.05);城市学生的卡痕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x2=118.27,P<0.05);农村学生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42.03%).结论 高校学生的结核疫情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核病在高校暴发流行.

    作者:王玉红;黄贺梅;田野;刘艳雯;徐杰;兴华;韩忠敏;闫灿;雷朝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某高职院校护生自杀态度调查

    据统计,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已达28.7万.在大学生人群中,自杀已成为非疾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自杀态度是对自杀行为的看法和认知,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有研究认为,一定群体自杀率的高低与该群体对自杀的态度有密切关系,自杀态度可对自杀行为产生促发或抑制作用[2].笔者于2012年对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读高职护生的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旨在为保护该人群的身心健康、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杨万龄;傅炜昶;罗盈怡;王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青春后期女性骨密度及血清钙离子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存在直接相关.研究证实,腰椎正位BMD降低1个标准差,骨折风险增加2.6 ~5.8倍[1].BMD与骨代谢以及骨成熟期达到的峰值骨量(PBM)密切相关,人一生中约90%以上的骨量在20岁以前获得.本文分析青春后期女性人群BMD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郭刚;赵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情绪智力反映了人们在体验、识别、理解、调节和使用自我相关与他人相关情绪方面所存在的个体差异[1-2].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则意味着易损性,与心理痛苦密切相关[3-6].已有研究证实,情绪智力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7-9].鉴于情绪智力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5,10-11],可以推测应对方式可能在个体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和指导.

    作者:周树银;王智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广东经济欠发达农村留守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健康教育效果,为进一步改善留守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6所小学和6所中学学生1 90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基线调查和干预5个月后效果评估.结果 调查对象干预前后营养知识得分分别为(5.9±3.5)和(9.8±3.1)分,父母不同外出状况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调查对象干预前后饮食行为得分分别为(5.1±1.9)和(5.8±1.2)分,父母不同外出状况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留守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促进健康饮食行为形成.

    作者:夏燕琼;秦祖国;蓝晓芳;刘贵浩;汤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温岭市2005-2011年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分析

    由于学校的社会性特点,容易通过人员和物资输入病原体,相对独立性又为疾病传播提供了固定场所和人群,给疾病的流行与暴发创造了外部条件[1].近年来学生传染病疫情有的地区呈现上升趋势,也有的地区呈现下降趋势[2-7].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的场所,并且传染病类暴发疫情占绝大多数[8-13].为对温岭市中小学生传染病近年来的变化特点有一个准确的了解,笔者对2005-2011年温岭市中小学生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炜钢;陈志明;吴丹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