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岭市2005-2011年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分析

范炜钢;陈志明;吴丹红

关键词:传染病, 流行病学研究, 发病率, 学生
摘要:由于学校的社会性特点,容易通过人员和物资输入病原体,相对独立性又为疾病传播提供了固定场所和人群,给疾病的流行与暴发创造了外部条件[1].近年来学生传染病疫情有的地区呈现上升趋势,也有的地区呈现下降趋势[2-7].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的场所,并且传染病类暴发疫情占绝大多数[8-13].为对温岭市中小学生传染病近年来的变化特点有一个准确的了解,笔者对2005-2011年温岭市中小学生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校车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2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校车是指依照本条例获得许可,用于接送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从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以下统称学校)幼儿或者学生(以下统称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校车服务的重点是就近入学难以保障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农村地区.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在校的中小学生数约1.8亿,接送中小学生及幼儿上下学车辆有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仅2.9万辆,占10.32%,即平均6248名中小学生才拥有1辆专业校车[1];以调查乘坐校车的比例(2.77%)[1]进行估算,每天有约515万人乘坐校车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因此,单纯上下学乘坐校车的安全问题已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作者:石文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广东经济欠发达农村留守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健康教育效果,为进一步改善留守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6所小学和6所中学学生1 90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基线调查和干预5个月后效果评估.结果 调查对象干预前后营养知识得分分别为(5.9±3.5)和(9.8±3.1)分,父母不同外出状况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调查对象干预前后饮食行为得分分别为(5.1±1.9)和(5.8±1.2)分,父母不同外出状况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留守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促进健康饮食行为形成.

    作者:夏燕琼;秦祖国;蓝晓芳;刘贵浩;汤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河南省中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分析

    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中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 a的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与2005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我国21世纪的人才竞争力[2].虽然近些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但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3].笔者通过了解中学生的体质状况,试图找到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为保持或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作者:李玉周;王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青春后期女性骨密度及血清钙离子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存在直接相关.研究证实,腰椎正位BMD降低1个标准差,骨折风险增加2.6 ~5.8倍[1].BMD与骨代谢以及骨成熟期达到的峰值骨量(PBM)密切相关,人一生中约90%以上的骨量在20岁以前获得.本文分析青春后期女性人群BMD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郭刚;赵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广州越秀区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广州市越秀区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为学校预防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市越秀区1 032名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于健康教育前、后分别采用自编问卷对其开展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调查.结果 甲型H1N1流感知识整体得分教育后高于教育前(P<0.01).其中关于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方面知识,经过健康教育后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1);但在信念及行为方面教育前后改变不明显.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小学生的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水平.应促进开展持续、综合、科学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长期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王晓燕;王晓芬;杨文娟;王博;严振娇;刘永兴;黄展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隔代教养对2~3岁儿童气质语言理解与工作记忆的影响

    目的 了解隔代教养对城市家庭2~3岁儿童气质语言理解与工作记忆的发展影响,为明确隔代教养利弊及开展相应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北京市3所幼儿园的81名2~3岁儿童进行气质、语言理解、工作记忆问卷测评,并收集家庭背景信息.结果 2~3岁儿童中有隔代教养的占71.6%.隔代教养和性别对儿童语言理解存在交互作用(F(2.74)=6.127,P<0.01),性别在无隔代教养和隔代教养辅助水平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值分别为6.83,6.74,P值均<0.01),在隔代教养主导水平下性别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1,76)=1.15,P=0.287).对于工作记忆而言,无隔代教养组低于隔代教养主导组和隔代教养辅助组(P值均<0.05).结论 城市家庭中隔代教养比例较高.但隔代教养对儿童的气质发展并不存在影响,对语言理解发展则因性别不同影响不同,对工作记忆发展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金阳;王明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的影响

    目的 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与运动风险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健身运动风险调查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渭南师范学院9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作息时间不规律、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熬夜、吸烟、饮酒、一日三餐不规律、不吃早餐、久坐不动、不能定期体检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大学生,进行健身运动时风险高于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加大学生健身运动中的风险.应指导大学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健身运动的风险.

    作者:陈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北京市东城区幼儿园物理环境卫生学现状

    目的 了解东城区幼儿园物理环境现状,为制定幼儿园物理环境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东城区所有27所幼儿园进行整群抽样,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并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活动室进行典型抽样,对59间活动室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东城区所有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面积人均不足10 m2,幼儿园小班活动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为46.2%、中班为35.7%、大班为66.7%;窗地比合格率为47.5%,采光系数合格率为54.2%,后、侧墙反射系数合格率为3.4%,50.8%的活动室课桌面平均照度达到300 lx,黑板平均照度合格率为12.5%;仅有11.8%的课桌与幼儿身高配套,19.6%的课椅与幼儿身高配套.结论 幼儿园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室内用眼时间,增强幼儿体质,保护幼儿视力.

    作者:黄剑辉;段佳丽;马莉蓉;潘京海;黄辉;魏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三亚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

    目的 了解三亚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三亚市10所市区小学和4所乡镇小学的2 790名小学生,采用改良加藤法检验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结果 三亚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9%,其中蛔虫感染占53.79%,鞭虫感染占42.06%,钩虫感染占4.15%.乡镇小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x2=114.20,P<0.01),城市及乡镇小学生感染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x2值分别为11.62,36.47,P值均<0.05),乡镇小学男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女生(x2 =4.23,P<0.05).结论 三亚市乡镇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整治环境卫生,将防治重点放在农村.

    作者:陈莲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HBsAg和HBsAb感染情况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在内的医学知识,该群体随时有可能向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传播乙肝知识.本文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HBsAg与HBsAb进行观察,并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潘智勇;任凭;郑晓云;曾爱兵;郑巧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校新生共情能力与快感缺失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的共情能力与快感缺失水平及其相关性,为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及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对随机抽取的合肥市3所高校55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一本、二本和大专院校大一新生之间IRI-C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6,P<0.01);除观点采择(PT)外,IRI-C其他各因子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一本、二本和大专院校大一新生间RSAS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66,P=0.064).与男生相比,女生除PT分外,IRI-C各因子得分均较高,而RSAS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SAS总分与IRI-C总分,PT,FS,EC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而与PD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考分数较高的学生共情能力较差.共情能力较高者快乐体验的感受能力较高,而过分卷入他人情绪体验者感受快感的能力则较低.

    作者:穆菁菁;马玉婷;赵菁;董毅;孔蕾;李龙春;孟祥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中学生早餐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中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整群分层随机抽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120名大中学生早餐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大中学生基本不吃早餐占3.73%,很少吃早餐占21.57%,经常不吃早餐占74.63%,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基本不吃早餐行为顺位为普通高中(15.26%)>大专(6.57%)>职业高中(5.64%)>大学(4.29%)>重点高中(2.52%)>普通初中(0.88%)>重点初中(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住宿生天天吃早餐行为报告率为0.06%,住宿生为0.结论 兵团大中学生经常不吃早餐行为较为普遍.中学生家长、普通学校高中生及住宿生是早餐行为重点干预人群.

    作者:刘玉荣;王建平;陈安;李瑛;唐艳;陈鹏;刘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

    近年来,儿童少年肥胖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伴随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高血压、血脂紊乱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逐渐伸延至儿童青少年人群,甚至导致成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生[2].美国心脏协会2009年发表声明,呼吁人们关注儿童青少年尤其是超重肥胖者MS的问题[3].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萧山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周立锋;郦华彬;王春林;汤书晶;倪益锋;俞叶飞;王忠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情绪智力反映了人们在体验、识别、理解、调节和使用自我相关与他人相关情绪方面所存在的个体差异[1-2].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则意味着易损性,与心理痛苦密切相关[3-6].已有研究证实,情绪智力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7-9].鉴于情绪智力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5,10-11],可以推测应对方式可能在个体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和指导.

    作者:周树银;王智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流动儿童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弹性间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机制,为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河南省686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4,2.347,P值均<0.05),自尊和心理弹性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99,8.593,P值均<0.05).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自尊、心理弹性相互间均存在正相关(P值均<0.001).流动儿童的自尊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自尊对心理弹性有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可以通过自尊来影响心理弹性.

    作者:李孟泽;王小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自尊量表(SES)、孤独量表(UCLA),对随机选取的合肥工业大学506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网络成瘾总分及各维度(除突显性外)与自尊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强迫性上网、消极后果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是耐受性、强迫性上网、心境改变、社交抚慰、消极后果及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孤独感是强迫性上网和消极后果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自尊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孤独感能显著预测大学生强迫性上网和消极后果的程度.

    作者:李艳;张贤;苗磊;刁洪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郑州某高校新生结核菌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高等院校防治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连续7届全部入校新生采用PPD试验进行检测,对强阳性者进行胸透、摄片及痰涂片检查;在2011-2012届学生中随机抽样进行卡痕率检测;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7届学生PPD试验阳性率呈上升趋势(x2=143.49,P<0.05);男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6.84,12.55,P值均<0.05);农村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学生(x2值分别为160.43,5.11,P值均<0.05);外省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河南省学生(x2值分别为10.53,6.39,P值均<0.05);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强阳性率高于同年级学生(x2=29.96,P<0.05);城市学生的卡痕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x2=118.27,P<0.05);农村学生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42.03%).结论 高校学生的结核疫情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核病在高校暴发流行.

    作者:王玉红;黄贺梅;田野;刘艳雯;徐杰;兴华;韩忠敏;闫灿;雷朝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同标准评价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上海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特点,比较2种标准筛查结果差异,为标准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监测点校学生体检资料51 429份,利用身高别体重法和年龄别体质量指数(BMI)两种标准筛检营养不良.结果 5 a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呈现下降趋势.采用2000年身高别体重法筛查,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从2007年的7.59%下降到2011年的4.91%,女生从4.52%下降到1.94%.年龄别BMI标准筛查,男生消瘦检出率从6.88%下降到4.18%,女生从7.02%下降到3.92%;生长迟滞检出率较低,变化较平稳.身高别体重标准筛检营养不良与年龄别BMI标准筛检一致率为72.03%.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问题较轻,新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更合理.

    作者:俞丹丹;程薇;李轶群;乔国良;黑亚航;何章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过度使用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达14.1%[1].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指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同时产生想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耐受性以及克制退瘾等现象,并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2-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会给个体的学业、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4-6].

    作者:杜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 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影响,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3所地方高校274名有留守经历和684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得分均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P值均<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2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P值均<0.05).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松弛或紧张因子与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正相关(P值均<0.05).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松弛和紧张因子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观支持是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因子的影响因素.结论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感受上的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因此在为留守经历大学生提供情感等方面的主观支持,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作者:何冬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