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大学学生4年结核菌感染及患病情况分析

王秋芳;韩藏佩

关键词:结核, 肺, 发病率, 感染, 学生
摘要:目的 对2007级大学生追踪其连续4 a结核菌感染和患病情况,为预防性用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结核,防止肺结核疫情暴发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 对河北科技大学2007级学生4a内PPD实验结果,包括需要胸透、拍片复检和预防性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结果 PPD试验结果显示,结核菌感染人数逐年明显增加(P<0.01);而感染增加幅度逐年明显下降(P<0.01),且结核病年发病率4a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发病率为198.8/10万.结论 应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结核病筛查,对结核菌感染者进行追踪,并采取预防性用药等有效措施,以防止肺结核在校园内暴发流行.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沈阳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异常现况

    目的 了解沈阳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防治儿童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10所幼儿园全体3~6岁儿童,应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视力,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率为11.3%.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有增高的趋势.3~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异常率为21.1%.儿童视力正常眼的屈光异常以远视和散光为主,且均以轻度为多.视力不良眼中近视所占的比例上升.>1.50 D的散光眼占所有视力不良散光眼的75.2%.无论视力正常还是视力不良眼,各年龄组间远视、近视、混合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应成为监测和干预的重点,尤其是视力检查正常但屈光不正的儿童,应作为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工作的重点监测对象.

    作者:白英龙;周志强;李春涛;华天懿;翟玲玲;贾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学生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中学生生命意义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提高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北京、山东、四川、湖南和广西随机抽取初、高中生共1352名,采用问卷测量其生命意义、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和价值观.结果 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普遍不强,高中生的生命意义得分低于初中生(F=10.14,P<0.01).学生生命意义感减弱时,主观幸福感降低,心理健康水平下降(r=-0.40,P<0.01),自杀意念增多(r=-0.33,P<0.01).在价值观方面,低生命意义组学生更看重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x2值分别为11.87,11.57,P值均<0.01),高生命意义组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为社会做贡献(x2值分别为5.46,12.38,P值均<0.05);高生命意义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对一个人重要的事物是信仰(x2=5.92,P<0.05).结论 中学生生命意义缺失将带来严重后果,应设法提高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作者:张姝玥;林艳;黄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负性事件对南昌市高校医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负性事件对医科类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预防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编大学生亚健康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昌市2所医科类高校的783名在校生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失恋使学生生理亚健康以及功能失调、消极、紧张情绪的发生率增加(P值均<0.05);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等事件均可使学生生理及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增加,消化不良、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情况加重,消极、紧张、偏执情绪等发生率增加(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与生理及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对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有影响的负性事件主要包括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应得到广泛关注.

    作者:牛菁淼;周旭;刘佳;王元慧;王宙云;张帅;肖元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南京市大学生饮酒与过量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饮酒与过量饮酒是青少年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之一,酒精易使脑细胞破坏,导致智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且伴生许多致伤害行为,如暴力、车祸、危险性行为等,也与成年后形成的酒精依赖密切相关[1-3].目前,青少年饮酒及过量饮酒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每年约有1400名18 ~24岁的大学生因过量饮酒而死亡,有超过7万件性骚扰、强奸案与大学生饮酒有关[4].饮酒与过量饮酒现象在我国青少年人群中也迅速蔓延,2005年15 ~ 29岁人均酒消费量比1972年增加5倍[5].该文通过了解南京市大学生饮酒及过量饮酒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易于观察到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为在大学生中开展针对相应人群的饮酒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刘志浩;卫平民;黄明豪;李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广州海珠区学生奶计划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小学生及家长对“学生饮用奶计划”的认知、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学生奶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2所小学选取学生274名和家长27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45.3%的学生每天饮奶;学生奶的订购率为54.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17,P=0.146),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5.005,P<0.01);有超过60%的学生和家长听说过学生奶计划;赞同学生奶可以提供成长所需营养、有必要在校供应学生奶的比例,学生高于家长(P值均<0.01);在愿意饮学生奶、对学生奶质量放心的学生中,学生奶的订购率较高(x2值分别为8.101,5.699,P值均<0.05);与不饮奶的家长相比,有饮奶习惯的家长更愿意为孩子订购学生奶(x2=7.467,P=0.006);家庭月均收入越高,学生奶的订购率越高(x2=13.843,P=0.001).结论 应继续加强营养和饮奶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家长.

    作者:邓晓婷;陈冠林;黄莹偲;储大可;高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济南市2006-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对社会影响大,越来越受到政府、公众和媒体的关注[1-2].为了解济南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处置学校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济南市2006-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军;任德和;周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珠海市高考生近视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珠海市高考生近视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完善相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方便抽取1618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参加高考体检的学生,对其近视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预防近视相关知识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近视学生高于非近视学生(P值均<0.05),其主要知识来源于学校和家庭;多数高考生有端正的视力保护态度,男生在态度认知上低于女生(P<0.05),近视与非近视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保护行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近视组学生得分高于近视组学生(P值均<0.05).结论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增强学生预防近视的意识,进而改正学生不健康的用眼行为,以促进学生群体视力健康水平的提高,降低近视发生率.

    作者:彭虹;陈艾明;靳光明;赖人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行动研究法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效果评价

    目的 考察行动研究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在自尊心、团队信任与合作、耐挫力、建设性交流等4个方面的心理成长作用,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新皂镇博爱小学四至六年级共81名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不相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用行动研究作为干预手段,“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自尊调查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作为实验前后测的量化考核依据.结果 实验组在自尊、社交焦虑、幸福与满足三方面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各因子前后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而女生的自尊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协助教师和研究者4个方面收集行动研究反馈,总体效果良好.结论 行动研究法对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尊心、团队信任与合作、耐挫力、建设性交流等方面的心理成长有较明显的作用.

    作者:魏然;王敏;倪碧丹;刘芮岑;杨波;彭雪丹;辛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郑州某高校新生结核菌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高等院校防治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连续7届全部入校新生采用PPD试验进行检测,对强阳性者进行胸透、摄片及痰涂片检查;在2011-2012届学生中随机抽样进行卡痕率检测;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7届学生PPD试验阳性率呈上升趋势(x2=143.49,P<0.05);男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6.84,12.55,P值均<0.05);农村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学生(x2值分别为160.43,5.11,P值均<0.05);外省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河南省学生(x2值分别为10.53,6.39,P值均<0.05);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强阳性率高于同年级学生(x2=29.96,P<0.05);城市学生的卡痕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x2=118.27,P<0.05);农村学生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42.03%).结论 高校学生的结核疫情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核病在高校暴发流行.

    作者:王玉红;黄贺梅;田野;刘艳雯;徐杰;兴华;韩忠敏;闫灿;雷朝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东莞市农村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与质量

    目的 了解东莞市农村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早餐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指导发达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东莞市某镇四~六年级小学生452名进行早餐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81.42%的小学生每天吃早餐;选择早餐食物品种主要依据包括营养又健康(44.47%),父母安排(21.90%),口味(21.24%);多数人早餐结构不合理,优、良者仅占12.17%,只有2.21%符合营养早餐4类食物要求;对营养早餐认知正确率仅7.96%;96.24%认为有必要每天吃早餐;88.50%家长要求子女每天都吃早餐,其子女每天吃早餐率高于没要求者(x2=29.519,P<0.01);营养知识得分多者早餐质量较高(x2 =9.977,P=0.041);对营养早餐认知水平较高者早餐质量也较高(x2=70.091,P<0.01).结论 东莞市农村小学生早餐质量不高,与学生对营养早餐认知度低有关;多数学生能每天吃早餐,建议对小学生及家庭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

    作者:梁小红;王庆雄;王晓波;魏金妹;刘世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云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短跑的关系

    目的 分析云南省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与短跑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标准,增强短跑训练科学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云南省1599名19 ~ 22岁大学生,对其短跑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及运动素质进行比较,并分析形态、功能和素质指标对短跑的不同作用.结果 男大学生短跑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肺活量、肺活量指数、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1000m跑,女大学生短跑高分组和低分组在BMI、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800 m跑上,均是高分组指标优于低分组;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男大学生中BMI、肺活量指数、立定跳远和1000m跑对短跑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形态、功能和素质指标解释力分别为0.6%,2.0%和10.6%;女大学生BMI、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800 m跑均对短跑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形态和素质指标解释力分别为0.9%和19.4%.结论 男女大学生中立定跳远和1000 m跑/800 m跑与短跑的关系为密切,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选材标准制定和运动训练中应重点考察.

    作者:刘宏;王永兴;许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莱阳市小学生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莱阳市小学生慢性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小学生慢性病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莱阳市城区中抽取三~五年级小学生115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只有5%左右的小学生知道“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3.5%知道每天应喝300 g牛奶,对“食物种类应多样”、“一日三餐应以主食为主”、“不健康零食种类”的知晓率也较低.小学生对身体活动益处的认识相对较高,在58.1% ~98.0%之间,只有10.1% ~28.0%的小学生知道长时间静坐的害处.每周喝饮料3次及以上的比例达78.3%,每周课余时间锻炼5次及以上的比例仅有37.8%,而每天课余时间静坐≥1h的比例达59.5%.男生营养健康知识水平低于女生,不健康行为比例高于女生.结论 我国小城市小学生对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同时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应及时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宣传教育活动.

    作者:葛爱芹;王凤姣;荆世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广西贫困农村小学生膳食结构及中重度营养不良调查

    广西乐业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族等多个民族,也是我国西部典型的贫困山区.那里的山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比例高.山区小学的学生上学路途艰苦、学校教学条件差、留守儿童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里的学生每天多只能吃上两顿饭,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方志峰[1]的调查提示,广西城乡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儿童营养问题突出.为进一步了解山区贫困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笔者对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逻沙乡和花坪乡6所小学的1116名小学生进行膳食结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谢琪;龙华;沈秀华;唐文静;谢立新;黄燕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校新生共情能力与快感缺失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的共情能力与快感缺失水平及其相关性,为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及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对随机抽取的合肥市3所高校55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一本、二本和大专院校大一新生之间IRI-C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6,P<0.01);除观点采择(PT)外,IRI-C其他各因子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一本、二本和大专院校大一新生间RSAS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66,P=0.064).与男生相比,女生除PT分外,IRI-C各因子得分均较高,而RSAS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SAS总分与IRI-C总分,PT,FS,EC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而与PD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考分数较高的学生共情能力较差.共情能力较高者快乐体验的感受能力较高,而过分卷入他人情绪体验者感受快感的能力则较低.

    作者:穆菁菁;马玉婷;赵菁;董毅;孔蕾;李龙春;孟祥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油盐知识及饮食行为

    目的 了解西城区中小学生关于油盐正确摄人知识的知晓率,并对其日常饮食行为进行调查,为预防慢性病、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西城区2所初中七~八年级、2所小学三~五年级共计10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对15个油盐摄入健康知识知晓率均较低,高为64.3%,低仅为7.32%;其中一定不含对人体明确有害反式脂肪酸的物质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P=0.019);82.8%的中小学生每周6~7d有蔬菜摄入;油炸面食、炸薯片、炸鸡翅每周6~7d均有摄人的分别为1.2%,1.6%,1.8%.结论 中小学生饮食结构合理,但对油盐摄入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油盐摄入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重点对反式脂肪酸知识进行教育.

    作者:申同洋;马迎华;张普洪;卢立新;高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常州市武进区2012年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状况

    目的 了解2012年武进区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发生率,为防治学龄前儿童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常州市武进区城乡32所幼儿园共计13403名儿童,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武进区学龄前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23.90±9.84) g/L,男童高于女童,大班儿童高于中班和小班儿童,城区儿童高于乡镇和农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51%,大班儿童(4.38%)显著低于小班(5.70%)和中班儿童(6.44%)(P<0.01);城区(3.57%)、乡镇(5.68%)和农村地区(7.89%)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778,P=0.000).结论 常州地区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水平不高.应针对农村地区以及中小班儿童进行重点干预.

    作者:汤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同标准评价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上海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特点,比较2种标准筛查结果差异,为标准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监测点校学生体检资料51 429份,利用身高别体重法和年龄别体质量指数(BMI)两种标准筛检营养不良.结果 5 a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呈现下降趋势.采用2000年身高别体重法筛查,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从2007年的7.59%下降到2011年的4.91%,女生从4.52%下降到1.94%.年龄别BMI标准筛查,男生消瘦检出率从6.88%下降到4.18%,女生从7.02%下降到3.92%;生长迟滞检出率较低,变化较平稳.身高别体重标准筛检营养不良与年龄别BMI标准筛检一致率为72.03%.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2007-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问题较轻,新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更合理.

    作者:俞丹丹;程薇;李轶群;乔国良;黑亚航;何章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安徽农业大学新生高血压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已成为全球常见的慢性病,而且是导致心脑血管病、肾脏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有关[1].高血压也由过去的中老年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因此受到关注.新指南提出应该重视青少年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同时在新医改中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为此,笔者对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新入学的大学生高血压检出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筛查和相关因素分析,为大学生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朱咏青;唐海沁;蒋红娟;宋旻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国校车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2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校车是指依照本条例获得许可,用于接送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从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以下统称学校)幼儿或者学生(以下统称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校车服务的重点是就近入学难以保障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农村地区.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在校的中小学生数约1.8亿,接送中小学生及幼儿上下学车辆有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仅2.9万辆,占10.32%,即平均6248名中小学生才拥有1辆专业校车[1];以调查乘坐校车的比例(2.77%)[1]进行估算,每天有约515万人乘坐校车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因此,单纯上下学乘坐校车的安全问题已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作者:石文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国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特质分析

    目的 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状况,为独生子女的性别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对分层整群抽取的中国27所大学1890名独生子女和3 097名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大学生未分化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女中,男大学生双性化比例高于女大学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女性化比例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担任过班干部的大学生未分化比例低,双性化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独生子女未分化比例高,性别角色发展存在较大偏差.民主型教养方式及社会实践有利于性别角色发展,而专制与溺爱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性别角色发展出现偏差.

    作者:贾凤芹;刘电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