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金瑞;席子明;董放;芦丽凎;李晓红;刘科峰
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丰富的营养知识、积极的饮食态度、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有研究报道,我国大学生缺乏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存在诸多营养方面的问题[1-2].湖南吉首市地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的大学生多数来自贫困地区,营养状况较差,营养知识较为欠缺.为提高该地区大学生营养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该地区大学生的营养状况,笔者通过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来观察营养改善的效果,以便为有效改善该地区大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作者:陈玉凤;熊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分别开来[1-2].大学时代是自我概念发展快的时期,同时也是自我概念问题较多的时期.大学生对自我的看法不但会影响行为,也与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2].
作者:陈文婷;刘佳琦;魏金旺;江晓燕;王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综合评价视近作业尤其是读写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中的文献主要来自2个数据库(Medline和Google高级学术搜索)以及可获得研究中的参考文献.使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的多项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研究数据主要包括视近作业与近视发病率、近视患病率和近视进展.结果 不同视近作业类型对近视影响各异.纳入Meta分析的原始文献共7篇,各项研究结果之间并不同质(I2=85.0%,Pheterogeneity=0.000).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每周读写每增加1h,产生的近视联合OR值为1.02(95%CI=1.01~1.03).结论 视近作业对近视影响各异,读写时间的增加对近视存在持续性影响,但影响较弱.
作者:方云;陶芳标;伍晓艳;万宇辉;华文娟;高国朋;金菊香;裴晨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家长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关注程度和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寻找相应的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和正确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9所幼儿园,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家长对儿童龋齿的关注程度、儿童日常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和家长的相关认知水平等.结果 92.8%的家长知晓自己孩子的刷牙方式,91.7%的家长知晓孩子患龋情况,分别有97.4%和92.7%的家长为孩子配备专用的牙刷和牙膏;家长对培养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报告率均较低,仅38.6%的家长知晓窝沟封闭的好处.结论 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牙齿健康状况关注程度较高,但忽视了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对家长加强儿童口腔保健方面的教育工作.
作者:白英龙;刘福定;郭洁;翟玲玲;贾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health)就是指突然间暴发的,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全社会公众健康危害的重大传染性致病性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其他类型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事件,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群体性和社会危害性、严重性等特征[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包括预测防范能力、判断危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沟通能力、预后干预能力等[3].
作者:王沁;杜朝东;徐琼;欧浪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一中文版》(MSLSS-CV)对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1618名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均分为(4.26±0.53)分,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家庭(4.73±0.93)、自我(4.41±0.82)、朋友(4.25±0.60)、居住环境(3.91±0.56)、学校(3.69±0.72).女生生活满意度总分与男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仅家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高一学生(P<0.05),其中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住校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住校学生(P<0.05),其中朋友、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期望、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每月生活费及母亲的文化程度.结论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较低,相关部门应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库区中学生健康水平.
作者:王宏;李建桥;吴瑞;刘琴;曹型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暴力网络游戏情境和非暴力网络游戏情境启动下,暴力网络游戏成瘾者和非成瘾者的内隐和外显攻击性情况,为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Buss-Perry攻击行为量表和内隐联结测验(IAT),对筛选出的海口某大学16名暴力网络游戏成瘾和16名非成瘾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攻击性进行测量.结果 两种游戏情境启动对网络游戏成瘾者和非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均有影响;但暴力网络游戏情境比非暴力网络游戏情境对暴力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更显著,而这2种情境启动对非成瘾者的影响效果基本一致.暴力网络游戏情境和非暴力网络游戏情境对网络游戏成瘾者和非成瘾者的外显攻击性均没有显著的启动效应.结论 暴力网络游戏情境和非暴力网络游戏情境对暴力网络游戏成瘾者和非成瘾者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效应存在差异.
作者:卢秀玲;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中国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常模,为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生的视力保健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在全国12个省市抽取城乡中小学生47 951名,运用“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描述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得分的P10,P25,P50,P75和分P90.结果 建立了一~三年级、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各维度和总体得分的P10,P25,P50,P75和P9N0.以P90作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状况良好划界值,一~三年级和四~六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女生高于男生;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以P10作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状况不良划界值,一~三年级、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一~三年级和四~六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东部低于中部和西部;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农村低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全国总体评分的P90和P10作为判定学生视力保健行为总体状况良好与不良的划界值,为不同人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供比较的常模.
作者:高国朋;伍晓艳;谭晖;赵玉秋;金菊香;裴晨璐;华文娟;万宇辉;陶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痤疮的认识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探讨高校相关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医疗咨询和APSEA量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河南大学1451名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1451名学生中,认为痤疮是疾病的有337名,占23.2%;曾到医院治疗的有240名,就诊率为16.5%.学生APSEA量表得分>80分的有154人,占10.6%.所有痤疮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590,466,385例.结论 大学生对痤疮的认识严重不足,痤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应引起家长、学校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路金瑞;席子明;董放;芦丽凎;李晓红;刘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学校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偏低的原因,为学校规范管理课桌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深圳市2009-2012年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监测数据,按照国家标准对课桌椅各项指标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课桌椅9 171套,与学生身高匹配的课桌分配符合率为12.59%;大部分课桌桌下净空高比标准值低,低的平均比标准值低6.46cm;符合标准的课桌有732张,达标率为7.98%.结论 深圳市大部分学校课桌抽屉太厚造成桌下净空高低于国家标准值,是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建议生产厂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课桌椅.
作者:罗青山;吴宇;谢思柔;陈伟君;周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尽管近视可归因为遗传有相当大一部分[1],但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在屈光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3],尤其是在东亚地区[2].这一现象与屈光不正可以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等屈光物质进行调节的内在可塑性相一致,而且这些物质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2].十几年前,大量的观察性研究都是基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具有保护作用这一假说,认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不仅能够减缓近视进展速度,还能预防近视的发生[4-6],但也有少数研究并没有发现户外活动与近视的关联.与此同时,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探索户外活动与近视关联的机制也在不断的深入中.
作者:金菊香;伍晓艳;万宇辉;华文娟;高国朋;方云;裴晨璐;陶芳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校学生人数多,社会流动范围广,是传染病容易感染和传播的地方[1];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2].我国现有高等院校2000余所,在校学生近3000万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作为学校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常对学校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3],所以传染病防控是高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的疾病谱和流行趋势发生了变化[4],传染病防控工作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因此对高校传染病的构成情况及流行趋势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收集了西南科技大学1986-2012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并分析该校主要传染病种类及发病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学生学习成绩与现在饮酒的可能关联,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辽宁省7个地级市25710名中学和大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学习成绩男、女生的现在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现在饮酒率高,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现在饮酒率低.3类高中之间,男、女生的现在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职业高中学生现在饮酒率高,重点高中略低于普通高中.结论 学生现在饮酒率与“绝对”学习成绩(学校类型)、“相对”学习成绩(班级排位)均有密切关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是饮酒行为的重点干预人群.
作者:邵世亮;李秀昌;王智勇;安庆玉;郝金宽;徐品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命愿景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徐州市2所高校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14.49±12.29),性别、城乡、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肯定因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忧郁和焦虑体验较少,且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恋爱状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恋爱状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命意义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0.01);生命控制感对自我肯定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3.0%),生命控制感、意义的追寻和消极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3.6%).结论 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生命控制感、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石春;贾林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国不同民族中小学生的近视患病情况及视力保健行为的差异,分析视力保健行为与近视患病率之间的关联性,为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12个省市43 771名在校中小学生,使用“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通过x2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年级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和持续用眼行为、饮食习惯及户外活动评分,以及近视与非近视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的差异.结果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标化患病率汉族为33.5%,维吾尔族为20.6%,回族为25.9%,其他民族为20.1%;各民族不同年级组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均为七~九年级组>四~六年级组>一~三年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一~三年级,四~六年级,七~九年级中小学生持续用眼行为、饮食习惯及户外活动情况等视力保健行为的民族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个年级组近视与非近视学生的视力保健行为除四~六年级组饮食习惯和户外活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不同民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和视力保健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视力保健行为与近视患病情况存在生态学一致性.应加强学生对近视的认识,规范对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的指导.
作者:裴晨璐;陶黎明;许韶君;伍晓艳;高国朋;赵玉秋;华文娟;金菊香;万宇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中小学生疑似近视患病率与纬度分布的关联性,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2005年和2010年中部6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疑似近视患病率与纬度变化,采用x2检验分别分析各学段不同地区2次调研6省城市男女学生疑似近视患病率的差异及疑似近视率与纬度增高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5年和2010年中部6省城市男、女学生疑似近视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疑似近视率随纬度增高而增加,除2005年七~九年级男、女生外,变化趋势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男生变化趋势强于女生,低年级组学生比高年级组学生变化趋势强.结论 疑似近视患病率在纬度较高的省份相对较高.应鼓励学生白天多在室外活动,尽可能多的接触阳光.
作者:华文娟;伍晓艳;许韶君;万宇辉;金菊香;高国朋;方云;裴晨璐;陶芳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中学生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针对中学生制定相应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等数据库,搜索2005-201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中学生肺结核病预防干预研究的文献,并使用RevMan 5.0软件对入选的1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研究对象对“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肺结核的常见症状”、“肺结核的预防措施”、“肺结核的免费治疗政策”4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1%,47%,41%,43%.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我国中学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建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食物喜好受遗传、文化、社会和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学生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的关键时期[2].许多研究认为,学习成绩好及重点中学的学生饮食行为总体上较学习成绩差及普通和职业中学的学生健康[3-4].高中阶段学生按照考试成绩被分到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为探讨这3类学校的学生各种不良饮食行为的差异,笔者开展了此次调查.
作者:王智勇;张文辉;安庆玉;王宏伟;徐品良;王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视是全球发病率高的屈光不正,病因呈多样性,但只有一小部分近视具有明确的遗传性,通常发生早且近视程度高,伴随明确的染色体定位[1].在工业化和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近视出现在儿童期,特别是在校期间,称之为学校近视(school myopia)[2].在典型的学校近视病例中,屈光不正通常出现在8~14岁,也就是小学的中晚期或初中阶级.在随后的10~15 a内,近视还会进一步发展,直到30岁.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造成暴发或流行.水痘疫苗能有效保护接种者至少5~7a[1].上海市自1999年起推荐≥1岁的学龄前儿童自费接种1剂水痘疫苗.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接种年限的延长,水痘突破病例逐渐增多,即使在高接种率的托幼机构和小学,仍有水痘暴发疫情[2-3].
作者:庞红;江燕;施玮;王晨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