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强;丁锦红
目的 分析1985-2010年郑州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985-2010年郑州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数据资料,及2010年学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1985-2010年,郑州市中小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等多项素质指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但2005-2010年部分指标出现了上升趋势,如立定跳远、耐力跑、体前屈等.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怕累、怕吃苦(26.0%),没有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21.3%),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14.9%).结论 郑州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25 a间总体呈下滑趋势,近5 a年来部分素质指标呈上升趋势.课业负担重、缺乏吃苦精神、学校缺乏体育锻炼氛围是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梁利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郑州市部分中小学校现在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控烟知识、态度、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各2所,对1 831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率为4.86%,男生高于女生(x2=44.39,P<0.01);现在吸烟率随着学段的增长不断升高,职业高中生达到高(15.58%).中小学生对主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率高于被动吸烟,现在吸烟者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情况明显差于非吸烟者.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以后是否吸烟、对待吸烟学生、参加学校禁烟活动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中小学生控烟行为的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有力支持.学校在开展控烟教育活动时,应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作者:贾睿;宋新强;梁利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空气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存物质,也是很多微生物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1].空气中微生物往往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随风飘散,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皮肤感染、过敏性疾病,以及食品和衣物霉变等.有研究表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环境、清洁卫生状况、人员密度和活动情况、空气流通程度等因素有关[2-3].高校校园是师生集中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4-5].
作者:林湧栾;李涛;陈素华;陈晓鑫;岑语燕;叶贝贝;龙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睡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表,于江西某高校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1 200名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为16.4%.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均分为(5.04±2.62)分,男生平均得分为(5.05±2.62)分,女生平均得分为(5.04±2.64)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117,P=0.907);医学生平均得分为(5.26±2.59)分,非医学生平均得分为(4.90±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6,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课注意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睡眠习惯、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 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也较多.学校和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睡眠状况.
作者:施少平;熊定宇;晏渠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肇庆市城区与农村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探索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与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肇庆市城区及农村的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2a跟踪,同时开展膳食营养干预活动,并进行2轮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城乡学生健康饮食习惯均有明显改善(x2值分别为7.181,111.500,P值均<0.05),营养知识与自感健康状况方面改善不明显.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超重肥胖为主,农村以营养不良居多;干预后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改善明显,并有逐渐趋同的趋势.结论 采取针对性强的行为干预措施能提高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促进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体质结构平衡.
作者:张镜明;蔡健生;谭锦权;梁碧绿;闲蓝波;谭绍雄;黎洁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关爱态度、正向行为能力现状,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区选取教学水平相当的4所初中学校1 265名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关爱态度及正向行为能力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区初中生艾滋病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1.2%,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90%以上.85.0%的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持关爱和帮助态度,提起艾滋病有紧张、恐惧感的比例为57.6%.能够准确判断增加感染艾滋病机会的行为和艾滋病传染途径的比例分别为40.5%,32.6%.学生希望获得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排在前3位的是学校教师讲解(50.4%)、网络(38.4%)、家长告知(36.3%).结论 郑州市区初中生对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首要来源途径和希望来源途径均为学校教师.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要加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
作者:乔敏;梁利花;周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的膳食质量状况,为改善人群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山西省4所大学261名大学生进行3d膳食调查,运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大学生平均膳食质量处于中度失衡状态,54.8%的学生存在中高度摄入不足;80.0%存在低度摄入过量.DBI分值在性别、不同每月消费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膳食质量优于男生;每月消费水平越低越易出现摄入不足,每月消费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摄入过量.蔬菜、水果、奶类、豆类、水产类摄入严重不足,谷类和畜禽肉类摄入不足和过量并存.52.5%的学生基本能做到食物多样化.结论 山西省大学生主要膳食问题为营养素摄入不足.应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增加蔬菜、水果、奶类、豆类、水产类摄入.
作者:唐海英;陈华;杨舒迪;陶前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性激素水平对青春早期学生的骨量增长的影响,为了解性激素与青春期骨骼发育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怀柔区学生共197名,采用连续3d的24h膳食问卷回顾法了解膳食钙摄入情况.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量全身骨量并计算出骨量年增长值及骨量年增长率,同时测定男生血清睾酮与女生血清雌二醇水平,按性激素水平P25和P75为界限将研究对象分为性激素水平高、中、低3组,比较3组间的骨量年增长值及年增长率.结果 男、女生不同性激素水平组间的膳食钙总摄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低睾酮组全身骨密度的年增长值和年增长率低于中睾酮组和高睾酮组(P值均<0.01),不同睾酮组间的骨矿物含量的年增长值和年增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高雌二醇水平组全身骨密度、骨矿物含量的年增长值和年增长率显高于中雌二醇组和低雌二醇组(P<0.05).结论 青春早期学生性激素水平对骨量增长作用有性别差异,男生体内睾酮水平较高,骨密度年增长率也较高;女生体内雌二醇水平较高者的骨量年增长率较低.
作者:王晓燕;王晓芬;张倩;刘爱玲;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师范院校大学生是未来中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身健康和学习效率,而且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了解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90后升入大学,其心理健康是否呈现出新的特点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地方师范院校90后新生心理健康特点,笔者对山西省某师范学院2010年至2012年的连续三届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兰;刘天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1992-2009年广东省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状况,为有效控制乙型肝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收集有关广东省高校新生HBsAg体检结果分析报道的文献,对广东省高校新生HBsAg检测人数、阳性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计入选28篇文献,1992-2009年广东省高校新生HBsAg平均阳性率为13.45%(35 977/267 485),1992-2004年广东省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49%,16.70%,16.73%,16.80%,16.52%,16.26%,15.06%,15.80%,17.37%,16.55%,15.25%,15.84%,16.26%,变化趋势不明显;2005-2009年分别为14.20%,11.52%,9.35%,8.78%,7.33%,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992-2004年广东省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变化趋势不明显,2005-2009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作者:潘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至2011年底,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接受本科教育的占30.23%[1].文化适应是指两种不同文化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文化模式的变化[2],在很多外国留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母文化中,本国的一些基本道德和观念已经从小灌输在他们头脑中,并成为行为准则和教养习惯[3].进入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可能导致焦急、混淆和忧郁等症状[4].该研究以在江苏大学留学的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相关性,为缓解来华留学本科生的文化适应困境和调适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钟家宝;高静;谢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肥胖中学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膳食改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海淀区3所中学全体在校生中筛选出肥胖青少年153名作为对象,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血清浓度,并测量其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42.8%的肥胖中学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处于异常范围.分层回归显示,年龄(β=0.186)、总胆固醇(β=0.715)和三酰甘油(β=0.145)对LDL-C水平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和女生的LDL-C水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7,P>0.05),但其影响因素略有不同.结论 应积极落实各种预防措施,以有效控制肥胖中学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
作者:李美琴;蒲永兰;上官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医学生学习倦怠及情绪智力现状并探讨两者相关性,为缓解学习倦怠提供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44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医学院校大学生中除成就感低维度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外(P<0.05),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女生均低于男生(P值均<0.05);女、男生情绪智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情绪智力各项得分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学习倦怠各方面及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感知情绪维度与调控他人情绪维度得分均以城市学生更高(P值均<0.05).医学生学习倦怠与情绪智力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学习倦怠并与情绪智力存在负相关.可通过情绪智力培训预防学习倦怠发生.
作者:肖静;汪菲;葛华;李富业;连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个人亲密社会网络特征,为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分层整群抽取的四川省3所医科院校2 757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亲密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的3位网络成员均以女性(66.3%,56.2%,52.8%)和高中同学(31.7%,34.1%,31.6%)为主.医学生亲密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家庭居住地、年级、月生活费、专业,网络成员的性别、年龄、关系类型,以及与网络成员认识时间、见面频率(P值均<0.05).结论 多数医学生具有亲密社会网络.可利用医学生社会网络特征,开展行之有效的性教育.
作者:杨义;叶运莉;杨艳芳;孙渤星;梁洪波;林蕴智;贾鹏丽;许宏艳;罗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初中生道德脱离与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道德脱离量表、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问卷为工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济南市2所初中780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不同性别初中生道德脱离和主动性攻击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反应性攻击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道德脱离总分与主动攻击和反应性攻击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40,P值均<0.01);回归分析发现,道德理由、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得分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的主动性攻击,道德理由、委婉标签、非人性化得分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反应性攻击,有利比较能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反应性攻击(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与道德脱离有密切关系,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具体道德脱离机制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作者:张栋玲;王美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女生经前期综合征发病率及常见症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与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99名在校女大学生,使用“每日症状严重程度日记”连续观察2个月经周期,对PMS与正常组女生各种症状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5.15%,常见的症状是困倦、乏力、疲倦或缺乏精力(10.29%),其次是焦虑、紧张、易怒(9.07%).排在前10位能明显感受到的症状中,心理精神症状占7个.经前期综合征组与正常组有7个心理精神症状和6个躯体症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女大学生多见的经前期症状是心理精神症状.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卫生的保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红;罗琼;马洁;郭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消极行为,具有伤害意图、伤害行为、伤害后果等基本特征[1].有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中,攻击行为的发生与自尊、人格存在着联系[2].近年来,大学生暴力攻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宁静和大学生的形象.有调查显示,27.7%的大学生表现出中度以上的攻击行为倾向[3].心理压力感主要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压力源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4].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国外的研究认为主要包括学业因素、社交因素、生活与经济因素、择业因素等方面[5].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也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作者:高正亮;胡光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012年郑州市民办学校中小学生体检结果,为制定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河南省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对2012年郑州市民办学校学生年度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78%,营养过剩检出率为22.31%,较低体重检出率为30.46%,龋齿检出率为23.35%;心脏异常、结膜炎、沙眼及外科疾病等也在学生检出的疾病中占有一定比例,检出率分别为1.40%,0.32%,0.69%,6.20%.结论 郑州市民办学校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较低体重的检出率均较高.应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力度,开展膳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李然;杨俊芬;张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成瘾行为,与诸多因素有关[1].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环境因素中基本、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因素与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行为特征有关[2].家庭和睦程度、家庭气氛、家庭类型(完整性)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都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有关[3-4].随着离婚率的增高以及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家庭类型对儿童的影响日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大样本调查,对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类型的关系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伟;林成汤;王智勇;任时;徐品良;王玉江;赵虹;徐小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编制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并进行信、效度评价,为开展学生预防近视工作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通过循证复习相关文献、专家咨询,构建包含57条项目的初始问卷.使用初始问卷对我国12个省市的47 951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评价.结果 “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由一~三年级问卷(40个项目)、四~六年级问卷(43个项目)和初中问卷(43个项目)3份问卷组成,每份问卷包括10个维度;3份问卷的分半系数分别为0.847,0.874和0.863,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61,0.804和0.792;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反应度分析结果显示,一年级、四年级及初一年级学生总问卷得分和高分项目选项数分别高于三年级、六年级及初三年级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具有比较可靠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作中小学生预防近视工作的测评工具.
作者:高国朋;谭晖;张秀军;伍晓艳;赵玉秋;华文娟;金菊香;裴晨璐;郝加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