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启国;左霞云;楼超华
2009年9月27日16:00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报告,某学校发生一起疑似接种流感疫苗导致的聚集性发热疫情.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迅速查明了发病原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涛;王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建国60a北京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控制相关政策.措施的效果,为开展蠕虫病防控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 对建国以来北京市学生粪便蛔虫感染率监测结果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北京地医粪便蛔虫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建国初期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蛔虫感染情况非常普遍,20世纪50年代城市学生蛔虫感染率为84.95%,20世纪60年代城市,农村蛔虫感染率分别为80.74%和94.94%.从20世纪70年代起,北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自1990年起蛔虫感染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历史任何时期.2000年以后北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处于低水平,其中2005年城市学生粪便蛔虫卵检出率为0;2010年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为0.结论 蛔虫病已经不是北京市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组织的集体驱蛔、全面开展改水改厕、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蛔虫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段佳丽;曾晓芃;孙颖;滕立新;吕若然;赵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76).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问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 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 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 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燕;陈洁;章雪梅;吴戈;陈燕燕;毛欣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儿童的口腔问题不仅关系其日常生活、心理健康,也影响其全身健康及生长发育.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儿童乳牙和12岁儿童恒牙的患龋率分别高达66.0%和28.9%,12岁儿童牙龈出血检出率高达57.7%,但是1 a内的口腔就诊率只有15%和21%[1].研究发现,其原因有缺乏定期检查、诊治不及时、龋患进展快、矫治难度大,以及民众存在的轻视龋病防治的意识等问题[2].在常见卫生习惯上,学生“睡前刷牙”整体做得较好者仅为67.1%[3].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儿童口腔健康促进的研究模式以及不足进行综述,为制定儿童健康促进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秋忠;曾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状况,为制定和改善新疆农村学生膳食营养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伊犁地区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经营情况及3 478名中学生膳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寄宿学生每天吃和经常吃肉类食品的比例分别为29.01%和17.12%,有55.59%的学生基本不吃蛋类,仅有19.46%和17.95%的学生每天吃奶类和新鲜蔬菜;仅有3所学校早餐提供主食、鸡蛋、生奶、咸菜,有3所学校只提供主食;每天能提供6种及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4所,每周能提供9种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5所.结论 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搭配不合理,中学生膳食摄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学生应该增加豆类、奶类食物的摄入.
作者:周红梅;崔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检验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初、高中题库的应用效果,为发挥其在评估中的教育引导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内蒙古、新疆、陕西、上海5个省(市),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所初中与20所高中共3 88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初、高中题库中产生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内容效度;项目省知识和总分得分均高于非项目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项目省知识和总分的合格率均高于非项目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高中问卷的知识、态度得分和总分与“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的8个维度和量表总分之间均呈弱的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高中问卷技能维度的题目有待增加和修订.结论 初、高中题库产生的问卷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内容效度,可以作为用于学校艾滋病教育评估的测试工具.
作者:庄丽丽;马迎华;赵海;田野;宋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曾全文数据库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选取28篇研究报告进行元分析,研究对象涉及20 834名在校大学生,研究量表主要为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相关系数(r)为效应量,并进行FisherZ逆转换.结果 除父母亲的惩罚、严厉外,其余因子平均效应量的显著性检验P值均<0.01,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效应量绝对值大于母亲;母亲不良教养方式的效应量大于父亲;平均效应量在父母不良教养方式上值均为正.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父亲良好教养方式以及母亲不良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大.
作者:张妍;任慧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小学生发育状况和疾病检出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深圳市光明新区上报广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的身高、体重和疾病检出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性别间仅在小学低年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各年级学生组间身高、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检出疾病以视力不良、龋齿、肥胖省养不良和沙眼5种常见病为主,检出率依次为41.24%,24.78%,10.43%,6.26%和1.84%.结论 通过体检管理系统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当地中小学生的发育情况和疾病检出情况,有利于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易超;刘超;管新艳;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儿童青少年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健康教育可以让其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改变容易引起疾病的行为方式的必要性,从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提高生命质量.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厦门市初中学生健康知识、行为及目前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现况,从而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校健康工作策略和确定干预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艺玲;余红;危文坚;邱爱明;陈雪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青海省学生吸烟、饮酒及赌博现状,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青海省6个地区16 484名学生进行问卷现状调查.结果 青海省学生吸烟和饮酒率分别为14.36%和36.41%.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吸烟及饮酒率依次递增,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生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4.55%和 46.73%,女生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3.38%和26.30%,男、女生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生参与赌博率分别为21.84%和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首次吸烟、饮酒呈低龄趋势.结论 青海省学生吸烟率、饮酒率及参赌率增高状况不容忽视.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对学生健康的危害.
作者:曹玉洁;姬红蓉;郭学斌;郭晚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视、肥胖等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不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可引发多种成年期慢性疾病.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要求,利用宁波市监测点学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学生的近视、肥胖等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分析,为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李辉;崔军;王潇怀;杨秀珍;韩桂娟;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和龋失补牙数(dmft、龋蚀指数(CSI)、唾液流量及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aliva secretary immunoglobulin A,SIgA)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哮喘儿童的龋齿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从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哮喘专科随机选取3~6岁哮喘儿童60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60例,测定两组儿童的dmft和CS1,5 min非刺激性唾液流量以及唾液中SIgA浓度,比较其在哮喘组和对照组儿童间的差异.结果 哮喘组儿童的dmft和C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哮喘组儿童5 min非刺激性唾液流量、唾液SIg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哮喘儿童龋齿患病状况重于非哮喘儿童,应对哮喘儿童监护人进行口腔卫生指导、以减少哮喘儿童的龋齿发生率.
作者:魏利敏;王剑锋;郑仰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乡镇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再传播对提高农村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效果,为农村结核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邯郸市2所乡镇中学在校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对中学生实施1 a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并将所学知识对家庭成员和周围居民进行再传播,调查干预前后学生、家长和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结核病人发现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中学生、家长和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 69.06%,64.37%和61.83%,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1 a内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年就诊率和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0.79‰和10.9/10万.结论 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可通过学生带动家庭、社会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和病人发现数量.
作者:李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托幼机构及各中小学水痘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集体单位的水痘聚集性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各级学校校医,卫生教师电话报告及网络报告的方式收集病例,对越秀区2006-2010年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水痘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越秀区 2006-2010年托幼机构及各中小学校共报告水痘聚集性疫情98起(中学41起,小学49起,幼儿园8起);其中达到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聚集性疫情共计18起,以小学报告为主(11起).2006,2007年水痘聚集性疫情报告起数较多.5a累计发病1 149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罹患率为0.97%,其中男生罹患率为1.09%,女生为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 66,P<0.01).水痘聚集性疫情报告主要集中在3,4和12月.聚集性疫情持续时间长109d,短2d,平均19d;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发生水痘疫情的班级高罹患率分别达42.4%,44.19%和46.49%.病例中有水痘疫苗免疫史的占34.64%( 398/1 149),无免疫史的占25.67%,免疫史不详的占39.67%.结论 越秀区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水痘聚集性疫情在2006、2007年相对活跃.应加大各种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力度,避免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辜洁妮;湛柳华;伍彪;周德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烟草流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而又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者超过500万;预计到2030年,由于烟草流行导致死亡的80%将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1].美国、德国、西班牙近的报告都反映了烟草流行所导致死亡的严重情况[1-3].2004年归因于二手烟的死亡人数达60.3万,约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其中儿童占28%[4].中国目前吸烟人数已有3亿之多,每年死于与烟草相关疾病者达120万,远超过了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和自杀等所致死亡人数的总和[5].本文重点就儿童被动吸烟对智力和身体等方面的危害进行综述.
作者:孙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海南黎族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探讨适宜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1-6月抽取海南省五指山、白沙、陵水、乐东、昌江5个市县黎、汉族中小学生1 775名,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 海南黎族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小学、初中组汉族学生营养知识评分比黎族学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学生具有渴求营养知识的良好态度;黎族地区学生常吃早餐、吃鸡蛋、喝生奶的比例分别为60.2%,6.8%和9.5%;黎族地区学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营养知识得分的线性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南黎族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应在当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干预.
作者:史金端;陈丽珠;肖立波;黄惠宇;王朝影;冯礼明;柳贤勤;马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当前小学生自发游戏的特点,为正确引导小学生游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开放式问卷对内江市4所小学一~六年级1 328名小学生自发游戏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喜欢并常玩的游戏依次为捉迷藏、跳绳、下棋、跑猫、打羽毛球、打篮球、老鹰抓小鸡、打乒乓球等,报告率分别为50.1%,40.8%,24.6%,22.0%,19.2%,19.1%,17.1%和13.9%.其中体育运动类游戏占76.3%,其次是体闲类游戏(12.0%),后足智力类游戏(7.2%).结论 自发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与学校教育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作者:吴洪艳;周天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肥胖儿童的肥胖心理感受和控制体重意愿,为研究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泰安市泰山区2个街道、4个村的6~12岁肥胖儿童20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 39.5%的肥胖儿童认为自己不胖,低年龄组认为自己不胖的比例更高(x2=13.29,P<0.01);34.1%的肥胖儿童因为肥胖苦恼;10~ 12岁肥胖儿童71.9%不愿意与同学外出活动,高年龄组比低年龄组严重(x2=120.01,P<0.01):有9.8%的肥胖儿童自行减少饭量,同意减肥的达到82.4%,希望家长帮助减肥的占79.0%.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导致肥胖儿童苦恼的影响因素为对自己肥胖的态度和肥胖自我感觉(P值均<0.01).结论 部分肥胖儿童没有认识到自己肥胖;已有部分认识到自己肥胖且对自己体重不满意的儿童产生了心理问题;绝大多数肥胖儿童希青减肥,但付诸行动的较少.
作者:张钦凤;南月丽;王瑞;韩玲;崔朋伟;张宗虎;周圆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托幼机构是幼儿聚集的场所,生活接触较为密切,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流行.为了解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掌握其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6-2010年济南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成洪旗;常彩云;李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人芽囊原虫( blastocystis hominis,Bh)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类肠道的原虫.Bh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肠道酵母菌[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Bh的形态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特性以及Bh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Bh是一种引起人体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但也存在无症状人芽囊原虫感染者的报道[2].Bh感染高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感染率(30%~50%)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5%~10%)[3].Bh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回盲部,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也可出现腹泻等症状[4-5].为了解桂林医学院大学新生中Bh的感染情况,笔者对桂林医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莫刚;杨冬钰;曾令另;农子军;李云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