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庄慧魁;李霞;赵婧
目的 评价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在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2011年20例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双腔气囊尿管在护理中应用,对比2012年20例经皮肾镜技术术后出血病人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在护理中的应用.结果 双腔气囊尿管组中因血块堵管、多次间断膀胱冲洗、更换尿管几率高于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组.结论 三腔气囊尿管密闭式膀胱冲洗在经皮肾镜技术中应用降低了术后因血块堵塞尿管引起的,更换尿管、间断膀胱冲洗,尿路感染,尿液返流.大大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因膀胱冲洗增加的尿路感染几率,减少了因频繁更换尿管造成的导管获得性尿道狭窄,增加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自杀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6-2013年急诊科收治的133例自杀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自杀年龄32.84岁;因生活或工作原因争吵自杀73例(54.89%),因配偶外遇自杀54例(40.60%);自杀方式均为口服,其中服农药103例(77.44%),服药物24例(18.05%),服酸碱类自杀6例(4.51%);农民107例(80.45%),文盲76例(57.14%),小学31例(23.3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6例(19.55%);平均住院费用2466.45元.结论 社会应重视自杀问题,尤其是农民自杀问题,针对自杀的不同原因,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及心理状况等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消除自杀者的负面情绪,预防自杀,减少社会及家庭损失.
作者:杨方;袁海英;周玲;刘娟;高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伴随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围手术期的时间段应实施的护理.方法 将158例糖尿病伴白内障者随机分组:1围术期组(79例)与2围术期组(79例).对1围术期组经常规围术期护理.对2围术期组经精细围术期护理.结果 2围术期组的护理效用比1围术期组大,P<0.05.2围术期组的血糖达标用时比1围术期组短,P<0.05.2围术期组的满意率比1围术期组高,P<0.05.比较2围术期组与1围术期组的并发症情况,2围术期组明显少有并发症,P<0.05.结论 精细的围术期护理对糖尿病伴白内障者的病状改善、机体优化十分有效,当扩宽精细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各项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江东霞;谭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手术室是具有精神强度大、病种复杂、仪器设备种类多、医护人员活动性大等特性的高风险性工作科室,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彰显医院医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差错的重要途径.手术室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度,如果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很可能会出现护理隐患.本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隐患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热孜古丽.库尔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JCI标准,提高患者月药安全.方法 按照JCI标准改进药品管理工作.结果 改进后的药品管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用药安全.结论 JCI标准下的药品管理模式,实现了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华之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皮肤科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皮肤科2012全年获得6553张处方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处方使用药物种类、剂量等,并根据DDD以及药品使用说明书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判断,记录相关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共查出不合理用药处方156张,占处方总数2.38%.结论 皮肤科门诊医师应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用药,提高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高继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温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温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有效达到97.4%、不良反应发生率5.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仅为89.5%、不良反应发生率23.7%,护理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馨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患者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作者:邵彩红;李金娜;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清热类中成药的患者84例,依据是否进行药物干预使用分为观察组(合理使用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使用组)各4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清热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结果 进行合理使用干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清热类中成药在临床有着广泛的使用,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疗程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瞿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于脑梗死护理之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18例脑梗死者分组:循证应用组(59例)与常规应用组(59例).对循证应用组经脑梗死循证护理,对常规应用组经脑梗死常规护理.随后,比较循证应用组与常规应用组的护理应用成效.结果 在循证应用组中,42例脑梗死康复,16例脑梗死改善,1例脑梗死致残.在常规应用组中,31例脑梗死康复,13例脑梗死改善,15例脑梗死致残.显然循证应用组的护理应用成效比常规应用组强,P<0.05.此外,循证应用组的依从性比常规应用组好,P<0.05.循证应用组的ADL评分、ESS评分也比常规应用组高,P<0.05.结论 循证护理属于科学护理的临床实践,能使脑梗死者的真实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可使肢体功能加速改善、恢复,提升脑梗死者的活动能力、生活能力.
作者:倪忠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94.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达71.1%.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声音嘶哑、吞咽不良、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等反应,无复发.结论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的理想术式,具有很大的治疗前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观察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34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片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单纯选择宫颈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术后统计中期引产后2h内出血量和24 h内出血量,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109.5±11.2) mL,产后24 h内平均出血量(190.5±13.3)mL,缩宫强度为强,与对照组疗效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德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率.方法 对我院2002-2012年收治的19例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均有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伴结节或肿块;根据病史、症状,可术前获得正确诊断;只用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部分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无一例复发.结论 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手术为主要的有效治疗方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也可以通过预防降低发病的概率.
作者:李从霞;刘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就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172例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1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康复组(86例)、对照组(86例),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86例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死康复护理方法.结果 康复组护理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效果优,而且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防止咽部肌肉废用性萎缩,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或可塑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谢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分析在骨科病房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在开展优质护理后收治的80例患者组成近期内收治的130例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B组6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成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B组患者其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均显著的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在骨科病室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方法 选取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术后当天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上肢机能障碍的发生率,大大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螺旋臼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螺旋臼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性关节炎28例33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6~24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下肢短缩得到纠正,关节活动功能显著改善,术前Harris评分15~60分,平均41分,术后Harris评分88~96分,平均9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螺旋臼在成人AD晚期手术治疗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极高的初始稳定性,能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
作者:卞春喜;骆雷锋;袁文旗;刘大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方法 随机抽取乐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的肌红蛋白(Myo)、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CK-MB蛋白量、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等标志物浓度,结合ROC曲线特性分析心肌标志物在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并与同期住院的5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测定值都会相应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ROC曲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除cTnT外,各心肌标志物的临界值均呈现动态变化.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临界值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其中,cTnT的诊断窗口期显然更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艾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比具体探讨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对照组采用开放的开腹取石手术.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扳牵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实践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本文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组运用牵、扳手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结果.结果 ①在总有效率上,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且P<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从改善效果上比较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且组间比较,4个方面症状评分水平差异显著,P<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扳牵手法进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治疗的可靠选择.
作者:郭晋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