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邵彩红;李金娜;李静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 温馨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温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温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有效达到97.4%、不良反应发生率5.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仅为89.5%、不良反应发生率23.7%,护理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馨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患者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于脑梗死护理之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18例脑梗死者分组:循证应用组(59例)与常规应用组(59例).对循证应用组经脑梗死循证护理,对常规应用组经脑梗死常规护理.随后,比较循证应用组与常规应用组的护理应用成效.结果 在循证应用组中,42例脑梗死康复,16例脑梗死改善,1例脑梗死致残.在常规应用组中,31例脑梗死康复,13例脑梗死改善,15例脑梗死致残.显然循证应用组的护理应用成效比常规应用组强,P<0.05.此外,循证应用组的依从性比常规应用组好,P<0.05.循证应用组的ADL评分、ESS评分也比常规应用组高,P<0.05.结论 循证护理属于科学护理的临床实践,能使脑梗死者的真实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可使肢体功能加速改善、恢复,提升脑梗死者的活动能力、生活能力.

    作者:倪忠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结肠癌根治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结肠癌根治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术后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患者术后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有助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缓解负面情绪,在结肠癌根治术后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亲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论综合医院急诊护理的风险与有效防范

    急诊科室身为医院的急救窗口,面对的患者都是复杂性和突发性以及危急性等特点,对于糊里有着很高的要求.目前急诊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护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包括法制观念的淡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强,业务技术能力薄弱,经常出现护理差错,以及没有严格执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违反了操作规程.护理风险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因为急诊科患者的病情是多样化以及复杂化,从而增加了护理的困难性,另外,护理人员在规章制度上出现不健全的操作程序,加上有些风险管理的机制不够完善都是引发护患之间纠纷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完善和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作者:李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躯体疾病相关因素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合并躯体疾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概率,分析形成因素.方法 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有躯体疾病和无躯体疾病分成两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写一份关于性别、年龄、病史、躯体疾病情况以及所服药物情况的调查表格,并对所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超过50例,发生概率超过62.5%,根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患有的躯体疾病已将超出两种,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里面,消化系统疾病的有2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有14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有20、泌尿系统疾病的有8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病史越久的患者患有躯体疾病的概率越大,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的刺激下也会产生躯体疾病的可能性(P<0.01),特别针对年龄偏大的患者伤害较大,刺激病患的神经系统,身体机能蜕化.结论 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较高,而且与年龄、性别、病史以及服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为患者减轻痛苦.

    作者:陆惠琼;李凤华;王果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管理体会

    在现代医疗服务中,距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怎样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加强护理思想、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春仙;徐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方案对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偏瘫患者84例,依据临床诊治方案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用针炙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治疗偏瘫实践.结果 联用针炙治疗组患者在症状改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辩证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有利于偏瘫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叶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作为干预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以同期收治的55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较常规组短;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新生儿窒息率较常规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万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度为78.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

    目的 通过对比具体探讨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对照组采用开放的开腹取石手术.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输尿管镜结合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伴随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围手术期的时间段应实施的护理.方法 将158例糖尿病伴白内障者随机分组:1围术期组(79例)与2围术期组(79例).对1围术期组经常规围术期护理.对2围术期组经精细围术期护理.结果 2围术期组的护理效用比1围术期组大,P<0.05.2围术期组的血糖达标用时比1围术期组短,P<0.05.2围术期组的满意率比1围术期组高,P<0.05.比较2围术期组与1围术期组的并发症情况,2围术期组明显少有并发症,P<0.05.结论 精细的围术期护理对糖尿病伴白内障者的病状改善、机体优化十分有效,当扩宽精细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我院确诊的163例偏头痛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组,对照组80例予西比灵治疗,观察组83例西比灵联合黛力新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用药前两组头痛连续发作时间与次数差异不明显(P>0.05),用药后观察组头痛连续发作时间与次数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5%明显低于89.16%(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反应.结论 西比灵与黛力新共同作用于偏头痛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比灵且副作用较小.

    作者:刘杰;庄慧魁;李霞;赵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针对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有效护理之后获得的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8例,将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名称设定为C组与D组.针对C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之外,还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期护理,即分别对患者进行预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出血期护理以及止血后护理,而针对D组患者则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疗效表现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表现以及护理满意度发现,C组患者优于D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能够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患者的病情能够快速好转.

    作者:姚皆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理市环洱海城乡居民饮用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大理市环洱海地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质监测情况.方法 采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大理市环环洱海地区的饮用水样本200份,均进行严格监测,对监测结果中感官性状指标、细菌学指标、化学指标以及毒理指标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200份水样相关指标中,异常样本出现率较高的主要有肉眼可观察物、菌群总数、粪大肠菌落、总大肠菌落,其中,以总大肠菌落超标的样本率更高(P<0.05);此外,市区水质监测情况与农村水质相比,整体情况相对更优;且市区水样中,山泉水较之自来水的整体水质情况相对更优(P<0.05).结论 大理市环洱海城乡居民的饮用水中少数存在不合格问题,应及早采取措施加强整治,以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性.

    作者:程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小儿鼾症100例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分析研究手术治疗儿童鼾症在围手术期间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鼾症的患病儿童,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以后实验组病人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取手术治疗的鼾症患病儿童,在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进行优质护理,不但可以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也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患病儿童和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拉近,使患病儿童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高丽;孙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皮肤科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皮肤科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皮肤科2012全年获得6553张处方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处方使用药物种类、剂量等,并根据DDD以及药品使用说明书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判断,记录相关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共查出不合理用药处方156张,占处方总数2.38%.结论 皮肤科门诊医师应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用药,提高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高继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对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为了观察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34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片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单纯选择宫颈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的17例资料为对照组,术后统计中期引产后2h内出血量和24 h内出血量,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109.5±11.2) mL,产后24 h内平均出血量(190.5±13.3)mL,缩宫强度为强,与对照组疗效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德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对精细化管理在风湿性的免疫性病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精细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士的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过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后,病患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与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精细化的护理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风湿性免疫性病症的护理质量,而且还能取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过的5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对其CT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受伤后24h内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为30例,占60%.治疗后效果明显,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为36例,中度残疾9例,重残为2例,死亡3例.结论 CT诊断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意义,采用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万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及新研究进展

    随着制药技术和设备地不断革新,中药配方颗粒在近些年发展迅猛,并且让中药在国外市场的推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避免了繁琐复杂的煎煮工序,操作简单,并且药效相对于传统饮片差异不大,安全卫生.笔者就近些年来中药配方颗粒的加工工艺、药理药效研究以及质量标准等进行总结,希望对祖国医药的进一步推广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永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改良阴式大子宫切除术临床探析

    目的 对阴式的大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改良应用进行探析.方法 2011年11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我院有78例子宫出现疾病的女性,年龄:34~56岁,平均:(36.14±5.04)岁,孕周:11~16周.由于子宫出现疾病,因此需要对她们的大子宫进行切除,切除方法:子宫切除术.将78例病性基本相同的女性分作两组进行探析,每组39例女性,小组为: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对临床切除组用过去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对改良切除组则用改良之后的TVH(即为:子宫切除术)进行切除.之后,对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在术中的切除时间以及切除时的出血量等作出探析和对比.结果 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做完TVH的女性,所用的切除时间比临床切除组的za短,此外,切除之时的出血量也比临床切除组 要少.改良切除组在做完TVH之后,排气所用的时间也比临床切除组要少.在改良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有37例,健康概率:94.88%.再次生病的女性有2例,再次生病概率:5.12%.在临床切除组的39例女性中,经TVH全已达到健康状态的有30例,健康概率:76.93%.再次生病的有9例,再次生病概率:23.07%.临床切除组和改良切除组的差异比较显著,与统计要求以及意义一致(P<0.05).结论 TVH在经过改良之后,无干扰,创伤度低,价值愈来愈大,效用愈来愈大,因此应将此种手术技术予以推广.

    作者:孙仕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