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苹;孙嵩;傅叁君;吴寅徽
目的 了解广东省农村学校厕所卫生与垃圾污水处理状况,为推进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广东省富裕县、相对宽裕县和贫困县各2个,每县抽取10所农村中小学校,共抽取60所农村学校,对厕所及卫生设施进行现场调查,并抽取1845名在校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测.结果 72.4%的学校使用卫生厕所;男生厕所蹲位合格率为30.5%,女生厕所蹲位合格率为10.2%;69.5%的学校厕所没有专人管理;28.1%的厕所粪便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45.0%的学校污水直接排人河道沟渠或随意排放;6.7%的学校垃圾随意堆放或焚烧.74.2%的学生反映厕所清洁状况差;81.4%的学生反映厕所有苍蝇;49.1%的女生反映上厕所要排队.13.5%的学生感染肠道寄生虫,在富裕地区有3.7%学生感染肝吸虫.结论 广东省部分农村学校厕所管理与垃圾污水的处理均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亟待完善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配置,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
作者:聂少萍;沈少君;麦哲恒;金晓玲;许燕君;马文军;张建鹏;戴昌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幼儿园及学校人群甲型流感快速诊断中体温监测的价值,为甲型H1NI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高校本科生及其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人群发热或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病例不同体温范围内甲型流感检测阳性率和漏检率进行比较.结果 716例病例中,甲型流感检测阳性率为33.9%,体温越高,检出的阳性率也越高;幼儿园、小学、中学病例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大学生病例的阳性率(P值均<0.01);24.6%的体温正常病例甲型流感检测呈阳性;在把甲型流感检测对象分别限定在体温≥37.2℃,≥37.5℃,≥38℃时,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人群病例的甲型流感漏检率均较高,均明显高于大学生病例中甲型流感的漏检率;当以不低于37.2 ℃作为检测标准时,大学本科生病例的甲型流感漏检率仅为0.8%.结论 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中,对于大学生采用体温监测来搜索疑似病人效果较好,而中小学和幼儿园仅依靠体温监测搜索病人存在很大的缺陷.
作者:温亮;王勇;宋宏彬;邱少富;李申龙;黄留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睡眠质量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睡眠障碍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徐州市部分农村的1385名中学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并同时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6.6%,初中生的发生率为32.4%,高中生为40.0%.男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9.7%,女生为32.5%.年级和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级、睡眠环境、交往压力、体育锻炼进入睡眠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 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的睡眠障碍问题较为严重,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中学生的睡眠质量.
作者:张娟娟;严文君;高修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受欺侮行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江苏省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南京、苏州、徐州、盐城、宜兴、射阳、昆山、通州8个市(县),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学校,再在每所学校中抽取班级,以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中学生24649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江苏省中学生受欺侮检出率为57.1%,网络成瘾率为5.3%,两者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受欺侮频率和种数的增加,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也随之增高;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种欺侮形式均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OR值为1.57 ~2.55).结论 受欺侮行为是发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应高度关注中学生的受欺侮行为,及时发现和采取干预措施,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作者:张熳;潘晓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LMS法分析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建立北京市儿童腰围筛查分类标准.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身体测量,以LMS法计算性别年龄别腰臀比各百分位数值,绘制LMS曲线,建立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腰臀比正常值.结果 各年龄组的腰臀比均为男生大于女生.男、女生腰臀比均在13岁前随年龄增大而减小,之后男生稳定在0.80 ~0.82之间,女生稳定在0.76~0.78之间.1g岁男、女生腰臀比分别为0.82和0.78.不同组别间腰臀比,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北京市18岁男生超重/肥胖的腰臀比筛查标准是0.84和0.91,女生分别是0.80和0.85.结论 LMS法建立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腰臀比筛查标准可以在北京地区推广使用.
作者:吕若然;徐征;孙颖;滕立新;高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邹城市中学生关于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及其低盐饮食行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抽取邹城市初中和高中各2所,每年级整群抽取1个班级学生,共计578人进行集中问卷调查.结果 邹城市中学生成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总体知晓率为10.6%;每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6 g的知晓率为21.0%;赞成低盐饮食的报告率为42.5%;自己能主动选择含盐/钠少的食物报告率为33.7%;购买包装食品时关注过产品的盐/钠含量的报告率为21.0%.结论 邹城市中学生关于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认知较差,缺乏主动低盐饮食行为.应在中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促进其从小培养注重科学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卢兴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激活与维持自身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并系统地指向于获得学习目标的过程[1],自我调节学习策略是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执行监控系统,包含对高效学习方法的选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2],前者称为认知策略,后者称为元认知策略或认知调控策略.国外研究发现,自我调节学习与焦虑显著相关[-4],国内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与考试焦虑显著相关[5-6].由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具有情境性和可发展性,而中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了解考前中学生尤其是焦虑罹患群体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特点,既有助于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培养,又能为考试焦虑的有效干预提供新视角.本文以考试焦虑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特点,为考试焦虑的干预提供实证性指导.
作者:张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牛奶饮用频率与儿童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哈尔滨、北京、济南、上海、重庆、广州6个大城市随机整群抽取6~13岁小学生7082名,问卷调查他们的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及牛奶饮用频率等信息.按照标准程序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集晨起空腹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 饮用牛奶频率为每周7次以上、7次、1~6次和基本不喝奶的4组儿童中,肥胖率依次为8.6%,10.1%,11.0%和12.1%;腹型肥胖率在4组中依次为12.9%,13.7%,15.7%和15.6%;高三酰甘油血症率在各组中依次为2.6%,4.0%,4.2%和4.6%.调整混杂因素后,各组间肥胖、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肥胖相关代谢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饮用牛奶频率与儿童肥胖及代谢异常有关,应大力提倡儿童饮用牛奶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倩;刘爱玲;杜松明;尚现文;李廷玉;郭红卫;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沈北新区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指导学生营养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对沈北新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作为评价标准,使用“沈阳市学生健康监测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结果 沈北新区中小学生5a平均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7.42%,平均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62%,15.05%,处于较高水平;营养不良、超重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肥胖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同.结论 沈北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并存,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刘鹏;张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军校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特点及不同亚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影响,为军校生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态度内隐联想测验和情绪调节态度问卷,对54名军校大学生和52名地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进行测量.结果 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I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P<0.01),军校生更倾向于情绪控制;军校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外显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1),军校大学生更倾向于情绪控制.军校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相关系数为0.16,地方生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结论 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易受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心理结构.
作者:颜婕;丁凤琴;金鑫;王鑫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预防性团体干预减少学龄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试点小学三年级2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39名)和对照组(38名).自制干预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团体干预.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自编团体活动反馈表对于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在攻击、违纪和多动方面的外向性行为问题均得到明显改善(x2值分别为27.10,11.59,10.71,P值均<0.05),不同测量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儿童反映干预活动对自己有明显影响,并且非常满意.结论 团体干预在改善学龄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短期效果,对于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问题预防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梁修云;胡慧;易艳红;孟仙;王礼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的不同,为改善肥胖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淮北师范大学141名非肥胖大学生和134名肥胖大学生进行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查.结果 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偏食、挑食的情况比较严重(P<0.01),在脂肪类食物、甜食、零食的摄入上,显著高于非肥胖大学生(P<0.01),且存在每餐进食过量的情况.生活习惯上,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存在着长时间睡眠(P<0.01 )和久坐(P<0.05)的习惯.结论 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提示可能是导致其肥胖的原因.
作者:薛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深圳市5所中学3071名中学生,使用自杀意念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中学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分别为29.5%和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计划和尝试自杀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的条件下,对自杀意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受到的学习压力、主观支持为男、女中学生共同的影响因素;问题解决、忍耐和幻想否认为中学男生特有的影响因素;母亲文化程度、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发泄情绪为中学女生特有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学女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较男生高,男、女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预防和干预.
作者:杨曦;刘铁榜;杨洪;周志坚;金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描述安徽省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为促进留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名,其中留守青少年682名.应用中文版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MSLSS - CV)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10 -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留守女生对自己的满意度低于男生(P<0.05);留守高中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1);农村留守中学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城镇(P值均<0.01);非独生子女留守中学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独生子女(P值均<0.01);父母外出类型不同的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绪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作者:康耀文;姚应水;金岳龙;陈燕;龚伟志;郑丽;安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情绪行为特点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河南许昌地区4个县822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留守男生的同伴交往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而情绪问题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初一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多动问题得分低,初二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问题得分高,亲社会行为得分低;留守5a以上的儿童情绪问题和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留守5 a以下的儿童(P<0.01);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少.初中留守儿童的友谊满意度对情绪问题、同伴交往问题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并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环境满意度和家庭满意度对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满意度对情绪问题和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学业满意度对品行问题和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生活满意度高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和更少的情绪、行为问题.
作者:王新柳;叶青青;叶子健;许慧;马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探讨网络成瘾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朝阳区2366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2县《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和《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结果 中学生上网率为85.97%,网络成瘾报告率为9.64%,职高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高于初中生、高中生,自感成绩差的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高于学习成绩一般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其他因素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每天活动60 min每增加1d网络成瘾发生率减少为原来的92%.重伤害增加1次,网络成瘾报告率增加为原来的1.21倍,玩游戏增加1h,网络成瘾报告率增加为原来的1.48倍,有错误减肥、骑车违规、自杀意念、尝试吸烟行为学生的网络成瘾报告率分别是无该行为的1.48倍、1.62倍、1.20倍和I.22倍.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水平一般,职高生、自感成绩差的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突出;网络成瘾与多种行为因素相关.
作者:李振英;郭向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个体心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内心充满各种矛盾,还要面对学习、竞争、就业等诸多压力,这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2个方面[1-2].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丽娟;唐平;杨贵英;叶怀祥;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高中生性行为及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南京、苏州、扬州、徐州、盐城5个城市的17 911名高中生,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 江苏省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3.8%,男生(6.4%)显著高于女生(1.5%);职业高中学生性行为的报告率(6.2%)高于普通高中学生(2.9%)和重点高中学生(2.2%);重组家庭学生边缘性行为报告率较高(7.1%);女生被迫发生过性行为的报告率(31.4%)高于男生(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P<0.01).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66.4%,男生(68.0%)高于女生(64.9%),重点高中学生(84.3%)高于普通高中(74.7%)和职业高中学生(42.3%).结论 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的、适宜的性行为和艾滋病预防教育非常必要,要针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职业高中学生和重组家庭学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陶佩生;孙兰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开放、正处于性成熟阶段的特殊群体,但又缺乏相关的性防护意识,是当前预防控制性病和艾滋病的重点人群[1].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高危行为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艾滋病防控的成果.为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行为,以及HIV、梅毒、丙肝感染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10和2011年的5-8月对北京昌平区某大学学生开展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芬;马树波;刘红新;王会松;侯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午餐在外就餐与儿童肥胖等代谢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哈尔滨、北京、济南、上海、重庆、广州6个城市抽取6~13岁小学生7 083名,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年龄、性别及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以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指标的测试.结果 经常在学校、家里及在外就餐的儿童肥胖率(OR值95%CI)依次为10.1%(参照组),11.2%(1.01,0.84~1.2),11.3%(1.06,0.89~1.34),腹型肥胖的发生率依次为13.5%(参照组),16.1%(1.05,0.89~1.23).17.2% (1.24, 1.03~1.51),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依次为0.8%(参照组),1.4%(1.34,0.79 ~2.26),1.6%(1.71,1.01 ~3.26).调整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出生4个月内喂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等混杂因素后,腹型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绪论 经常在外吃午餐可增加儿童患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危险;学校午餐可为儿童提供更加均衡的营养摄入,应大力推广学校营养午餐,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胡小琪;刘爱玲;张倩;潘慧;尚现文;杜琳;马军;马冠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