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苹;孙嵩;傅叁君;吴寅徽
目的 比较1985年,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标准和BMI标准在筛查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上的差异及与目测法的符合率,为选择合适的超重肥胖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年河南省12个省辖市57593名7~18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比较不同筛查标准下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选择中牟县某初中一~三年级3个班学生198名,分别用目测法和3种筛查标准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1985年,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标准和BMI标准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8%,5.2%和12.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7%,13.7%和8.1%: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0.9%,5.4%和8.2%;肥胖检出率分别6.5%,8.9%和4.2%;与目测结果相比,除2000年标准男、女超重检出率较低以外,3个筛查标准其他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目测法.结论 3种标准筛查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较大,与目测结果差异也各不相同;1985年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虚高,2000年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严重倒置.
作者:孙经;何健;张丁;杨汴生;王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零食消费种类与儿童肥胖及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哈尔滨、北京、济南、上海、重庆、广州6个城市抽取6 ~13岁小学生7084名,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和零食消费情况等信息,按照标准程序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集晨起空腹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 常吃“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量食用”3类零食的小学生肥胖检出率(OR值及OR值95%CI)依次为9.3%(参照组)、10.2%(1.09,0.88 ~1.35)、11.8%(1.25,1.05 ~1.50),腹型肥胖率依次为13.3%(参照组)、14.8%(1.14,0.95~1.37)、15.8%(1.25,1.07 ~ 1.46),高三酰甘油血症检出率依次为3.4%(参照组)、3.9%(1.13,0.81~1.58)、4.6%(1.34,1.02~1.77).调整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出生4个月内喂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等混杂因素后,肥胖、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检出率在各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常吃不健康零食会增加儿童患肥胖及代谢异常的风险,选择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等食物作为零食有益于健康,对儿童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爱玲;尚现文;张倩;徐贵发;李颖;房红芸;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城市大中学生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控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880名云南省城市在校大、中学生进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 大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吸完一整支烟报告率、第一次吸完整支烟时≤13岁构成比、近期吸烟率分别为43.1%,36.0%,52.6%和23.2%,不同人口学变量学生吸烟行为报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片区、学校类型、性别和总体学习成绩等人口学变量对尝试和近期吸烟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云南省城市大中学生吸烟行为较为严重.应注意学校类型等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吸烟行为预防和干预.
作者:刘宏;常利涛;吕慧;黄达峰;黄鑫;代丽梅;李玉洁;邓淑珍;韦蝶心;安维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适合流动青少年的Youth - To - Youth互助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为开展适合中国流动青少年特点的生殖健康教育提供思路.方法 在济南市选取5所住宿和餐饮业的工作单位作为干预现场,以有意愿参与本研究的77名16~24岁流动未婚女性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直接干预组(24名)和间接干预组(53名),采用Youth -To - Youth模式进行教育干预.结果 干预后两组生殖健康总分均有明显提高,直接干预组达到91.5分,间接干预组达到80.8分,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两组性态度及个人生殖健康卫生习惯也有所改善.结论 Youth - To - Youth互助模式能够为青少年所接受,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作者:孙玉颖;余小鸣;高素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蚌埠市青少年牙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牙外伤的防护和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15例6~24岁青少年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外伤原因和地点、外伤牙部位和类型、伤后就诊相关情况等.结果 215例牙外伤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1∶1,6~11岁和17~24岁为高发年龄段;外伤由玩耍或运动造成跌倒所致的占76.7%,地点以学校为主;外伤牙上颌明高于下颌,上颌中切牙易受累;在恒牙外伤中,冠折多见;大部分患者在牙外伤后2h内到医院就诊,但对全脱位牙保存方法不对.结论 应加强相关知识普及、教育,采用正确防护措施,保护青少年口腔健康.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邹城市中学生关于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及其低盐饮食行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抽取邹城市初中和高中各2所,每年级整群抽取1个班级学生,共计578人进行集中问卷调查.结果 邹城市中学生成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总体知晓率为10.6%;每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6 g的知晓率为21.0%;赞成低盐饮食的报告率为42.5%;自己能主动选择含盐/钠少的食物报告率为33.7%;购买包装食品时关注过产品的盐/钠含量的报告率为21.0%.结论 邹城市中学生关于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认知较差,缺乏主动低盐饮食行为.应在中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促进其从小培养注重科学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卢兴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情绪行为特点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河南许昌地区4个县822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留守男生的同伴交往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而情绪问题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初一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多动问题得分低,初二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问题得分高,亲社会行为得分低;留守5a以上的儿童情绪问题和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留守5 a以下的儿童(P<0.01);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少.初中留守儿童的友谊满意度对情绪问题、同伴交往问题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并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环境满意度和家庭满意度对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满意度对情绪问题和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学业满意度对品行问题和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生活满意度高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和更少的情绪、行为问题.
作者:王新柳;叶青青;叶子健;许慧;马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午餐供餐现状,为全面推广学校营养餐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东城、朝阳、通州、门头沟4个区县40所中小学校午餐供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 城区提供营养餐的学校(包括自供和外送营养餐)占95.0%,郊区占45.0%;所有被调查学校均能做到食品卫生管理规范,食物荤素搭配;从外送餐运抵学校到学生开始用餐的时间平均为25.3 min,长时间为65 min.结论 学校营养午餐工作已得到北京市各区县的普遍重视,学校还应继续加强对学生餐营养质量和卫生安全的管理.
作者:滕立新;段佳丽;赵海;刘峥;孙颖;黄剑辉;郭向辉;付慧英;韩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河南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社会歧视状况,为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自制社会距离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3所大学的85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距离得分分别为5.39和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距离得分分别为4.37和4.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的传染性、患者对感染疾病的责任性及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是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社会歧视的主要因素(β值分别为0.51,0.38,0.26,P值均<0.01).结论 应加大在农村地区预防艾滋病宣传的力度.
作者:姚曙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检验奖惩敏感度量表(SPSRQ)中文版用于大学生的信度与效度,为相关研究提供合适的测量工具.方法 从广西大学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37个班级中随机整群选取12个班,使用奖惩敏感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行为抑制/行为激活系统量表对6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间隔4周后对其中2个班的113名被试进行重测.结果 SPSRQ量表中文版的维度结构与原量表一致;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独立二因素结构更为合理;奖励敏感度与外向性呈中度相关(r=0.33,P<0.01),惩罚敏感度与状态焦虑(r =0.48.P<0.01)、特质焦虑(r=0.53,P<0.01)、神经质(r=0.60,P<0.01)呈中高度相关;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4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7.结论 奖惩敏感度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在大学生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恩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甘肃省2004-2010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资料及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共报告学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14起,发病886入,涉及学生5647名,发病率为15.69/10万.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以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幼托机构.结论 农村学校和幼儿园是突发食物中毒事件防范的重点.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和卫生监督,提高食堂从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的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自供营养餐的营养质量,为改善学生营养午餐提供依据.方法 在对北京市东城区6所自供餐学校提供的营养食谱分析的基础上,对东城区自供餐的1所中学、1所小学采用记账法进行为期1周的膳食调查,并通过现场观察法调查用餐学生的剩饭情况;同时采用典型抽样的方式抽取东城区、海淀区10所自供餐学校的中小学生3761名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学校供餐的感官质量.结果 学校自供营养餐中铁、锌、B族维生素供应量达到标准,能量、蛋白质严重超标,钙供给量不足;学生对午餐色、香、味满意度分别为42.1%,42.6%和42.4%,形的满意度差(25.1%);总体剩饭率为29.8%.结论 学校自供餐营养质量、感官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营养教育有待加强,学生饮食行为有待改善.
作者:段佳丽;潘勇平;滕立新;赵然;秦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描述安徽省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为促进留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名,其中留守青少年682名.应用中文版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MSLSS - CV)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10 -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留守女生对自己的满意度低于男生(P<0.05);留守高中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1);农村留守中学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城镇(P值均<0.01);非独生子女留守中学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独生子女(P值均<0.01);父母外出类型不同的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绪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作者:康耀文;姚应水;金岳龙;陈燕;龚伟志;郑丽;安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00 -2010年学生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和开展相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0 -2010年北京市7~22岁学生人群,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进行超重肥胖情况调查.结果 2000年,2005年,2010年北京市7~22岁学生人群“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5.8%,20.7%和21.3%,呈逐年递增趋势,但2005年后增速放缓.3次调查均显示,超重、肥胖检出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除2010年城、乡之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005年以来农村学生和7~12岁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速快.结论 北京市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逐年升高,以男生和城市学生为严重;近年来以农村学生和7 ~12岁年龄段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速轻快.
作者:郭欣;刘峥;刘亨辉;徐文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休学原因,为做好大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 -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在校学生的学籍管理档案共计165930份及学生休学登记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2 -2011年共休学509人,休学率为3.07‰,总休学率和因病休学率均呈曲线变化;因精神性疾病休学自2006年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因病休学342人占67.2%,非病休学167人(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类常见休学原因按比例高低分别为:精神性疾病、内外科疾病、家庭困难及学习差、良性休学、传染病,分别占休学总人数的30.5%,25.0%,18.5%,14.3%和11.8%.结论 针对性的开展体育项目,增强高考前健康体检力度,是降低大学生休学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香英;张仲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预防性团体干预减少学龄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试点小学三年级2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39名)和对照组(38名).自制干预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团体干预.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自编团体活动反馈表对于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在攻击、违纪和多动方面的外向性行为问题均得到明显改善(x2值分别为27.10,11.59,10.71,P值均<0.05),不同测量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儿童反映干预活动对自己有明显影响,并且非常满意.结论 团体干预在改善学龄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短期效果,对于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问题预防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梁修云;胡慧;易艳红;孟仙;王礼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学校卫生状况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必须强化对学校卫生的监管和加大卫生设施投入力度,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解泰州市学校卫生现状,2010年9 - 10月笔者对该市的学校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军;魏建勋;柳玉兰;周锡松;洪莉莉;叶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LMS法分析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建立北京市儿童腰围筛查分类标准.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身体测量,以LMS法计算性别年龄别腰臀比各百分位数值,绘制LMS曲线,建立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腰臀比正常值.结果 各年龄组的腰臀比均为男生大于女生.男、女生腰臀比均在13岁前随年龄增大而减小,之后男生稳定在0.80 ~0.82之间,女生稳定在0.76~0.78之间.1g岁男、女生腰臀比分别为0.82和0.78.不同组别间腰臀比,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北京市18岁男生超重/肥胖的腰臀比筛查标准是0.84和0.91,女生分别是0.80和0.85.结论 LMS法建立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腰臀比筛查标准可以在北京地区推广使用.
作者:吕若然;徐征;孙颖;滕立新;高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昌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的卫生质量,为保证管道直饮水水质和系统有效运行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和GB/T 5750 - 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参照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对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 - 2011年受理的中小学校委托检测的310份管道直饮水样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6a共检测310份样品,61件样品菌落总数超标,19件样品检出总大肠菌群,总合格率为77.10%,合格率呈逐年波动性下降趋势,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昌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水质微生物污染不容忽视,尽快出台管道直饮水标准,规范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管理.
作者:张崛;郭红侠;崔永强;刘玉红;黄艳丽;刘晓培;王金飞;滕淑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抑郁症状变化趋势和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关系,为制定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及2010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南京市5所学校53个班级初一和高一年级2 20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2次问卷调查.基线调查2160名中学生,1a后随访调查2118名中学生,随访率为98.1%.结果 随访共检出抑郁症状学生974名,检出率为46.0%,其中轻、中、重度抑郁的比例分别为29.4%,13.4%和3.3%.父母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中学生SDS标准总分、抑郁症状检出率均高,且中度及重度抑郁症状所占比例也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与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呈负关联,仅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父母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父亲受教育程度是中学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洪忻;李解权;梁亚琼;王志勇;杨华凤;戚圣香;陈旭鹏;徐斐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