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蚌埠市部分儿童青少年牙外伤患病情况分析

张晓东

关键词:牙, 外伤, 患病率,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蚌埠市青少年牙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牙外伤的防护和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15例6~24岁青少年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外伤原因和地点、外伤牙部位和类型、伤后就诊相关情况等.结果 215例牙外伤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1∶1,6~11岁和17~24岁为高发年龄段;外伤由玩耍或运动造成跌倒所致的占76.7%,地点以学校为主;外伤牙上颌明高于下颌,上颌中切牙易受累;在恒牙外伤中,冠折多见;大部分患者在牙外伤后2h内到医院就诊,但对全脱位牙保存方法不对.结论 应加强相关知识普及、教育,采用正确防护措施,保护青少年口腔健康.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南昌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南昌市2009 -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报告的2009 -2010年南昌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 -2010年南昌市共报告手足口病7803例,年均发病率为85.17/10万,2010年发病率(116.87/10万)比2009年(53.46/10万)上升118.61%;全市9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162,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发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5.44%;103起聚集性疫情中,92.23%发生在幼托机构;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573份,病原阳性率为56.20%,EV71和Cox A16分别占43.48%和36.65%.结论 南昌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2010年发病率较2009年大幅上升,对婴幼儿健康危害大,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诊疗,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吴金星;陈海婴;杜峥;戚京城;李辉;吴景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邹城市中学生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知信行现状

    目的 了解邹城市中学生关于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及其低盐饮食行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抽取邹城市初中和高中各2所,每年级整群抽取1个班级学生,共计578人进行集中问卷调查.结果 邹城市中学生成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总体知晓率为10.6%;每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6 g的知晓率为21.0%;赞成低盐饮食的报告率为42.5%;自己能主动选择含盐/钠少的食物报告率为33.7%;购买包装食品时关注过产品的盐/钠含量的报告率为21.0%.结论 邹城市中学生关于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认知较差,缺乏主动低盐饮食行为.应在中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低盐饮食防控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促进其从小培养注重科学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卢兴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评价标准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1985年,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标准和BMI标准在筛查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上的差异及与目测法的符合率,为选择合适的超重肥胖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年河南省12个省辖市57593名7~18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比较不同筛查标准下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选择中牟县某初中一~三年级3个班学生198名,分别用目测法和3种筛查标准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1985年,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标准和BMI标准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8%,5.2%和12.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7%,13.7%和8.1%: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0.9%,5.4%和8.2%;肥胖检出率分别6.5%,8.9%和4.2%;与目测结果相比,除2000年标准男、女超重检出率较低以外,3个筛查标准其他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目测法.结论 3种标准筛查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较大,与目测结果差异也各不相同;1985年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虚高,2000年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严重倒置.

    作者:孙经;何健;张丁;杨汴生;王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广东省农村学校厕所及卫生设施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农村学校厕所卫生与垃圾污水处理状况,为推进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广东省富裕县、相对宽裕县和贫困县各2个,每县抽取10所农村中小学校,共抽取60所农村学校,对厕所及卫生设施进行现场调查,并抽取1845名在校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测.结果 72.4%的学校使用卫生厕所;男生厕所蹲位合格率为30.5%,女生厕所蹲位合格率为10.2%;69.5%的学校厕所没有专人管理;28.1%的厕所粪便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45.0%的学校污水直接排人河道沟渠或随意排放;6.7%的学校垃圾随意堆放或焚烧.74.2%的学生反映厕所清洁状况差;81.4%的学生反映厕所有苍蝇;49.1%的女生反映上厕所要排队.13.5%的学生感染肠道寄生虫,在富裕地区有3.7%学生感染肝吸虫.结论 广东省部分农村学校厕所管理与垃圾污水的处理均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亟待完善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配置,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

    作者:聂少萍;沈少君;麦哲恒;金晓玲;许燕君;马文军;张建鹏;戴昌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庆市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重庆市38个区县,每个区县按东南西北4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村为调查点,共调查学生13107名.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学生基本情况,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蛔虫、钩虫和鞭虫卵.结果 共查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338人,总感染率为10.21%;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8.03%,2.47%和0.74%.低、中、高经济水平县学生感染率分别为14.68%,6.59%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感染率、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感染率以小学高(10.69%),初中次之(9.44%),总感染率和蛔虫感染率均随学段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 重庆市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地区差异较大,以蛔虫感染为主,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学生感染严重,应作为防治重点人群.

    作者:吴成果;罗飞;罗兴建;蒋诗国;肖邦忠;谢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研究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有5 800万留守儿童[1].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大部分儿童面临着亲情的缺失和安全上的隐患,对身体健康、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解留守儿童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着重阐述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现状.

    作者:史沙沙;崔文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甘肃省2004-2010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甘肃省2004-2010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资料及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共报告学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14起,发病886入,涉及学生5647名,发病率为15.69/10万.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以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幼托机构.结论 农村学校和幼儿园是突发食物中毒事件防范的重点.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和卫生监督,提高食堂从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的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济南市2006-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6 - 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 -2011年济南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67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6.78%.主要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5.52%.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托幼机构、乡小学、乡中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场所,占88.06%.结论 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目前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防控制重点应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常彩云;成洪旗;许华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昌平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及HIV梅毒丙肝感染状况

    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开放、正处于性成熟阶段的特殊群体,但又缺乏相关的性防护意识,是当前预防控制性病和艾滋病的重点人群[1].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高危行为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艾滋病防控的成果.为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行为,以及HIV、梅毒、丙肝感染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10和2011年的5-8月对北京昌平区某大学学生开展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芬;马树波;刘红新;王会松;侯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国校外青少年艾滋病易感脆弱性及行为干预研究

    青壮年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在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以20~29岁人数多,占50%左右[1].与在校青少年一样,校外青少年处在身心突变、情感依恋和性需求强烈萌发的时期[2],但他们游离于学校教育圈外,比在校青少年面临更多的与毒品和性相关的诱惑或胁迫,既是易受伤害人群,又在艾滋病传播链中起重要作用[1].本文就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易感脆弱性和行为干预策略等作一综述.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起幼儿园师生紫外线灼伤事件分析

    2011年9月5日勉县城关幼儿园发生师生集体皮肤及眼睛灼伤事件.经调查,该损伤是因教室紫外线误照射引起的皮肤灼伤和电光性眼炎.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该幼儿园共有教职工59名,14个班,有学生601名(男生416名,女生285名).幼儿园有新旧教学楼各一幢,新旧楼教室都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旧楼紫外线消毒灯安装与照明灯线路分设,有明显的区别标示;新楼为汶川地震灾后新建项目,2011年9月刚投入使用,该楼共3层,每层均有3问教室,每间教室建筑面积50 m2,均配备有4盏30 W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开关装在照明灯同一控制面板上,无明显标志并和日光灯开关并联.

    作者:闫惠安;郭建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肥胖与非肥胖大学生饮食及生活习惯比较

    目的 了解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的不同,为改善肥胖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淮北师范大学141名非肥胖大学生和134名肥胖大学生进行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查.结果 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偏食、挑食的情况比较严重(P<0.01),在脂肪类食物、甜食、零食的摄入上,显著高于非肥胖大学生(P<0.01),且存在每餐进食过量的情况.生活习惯上,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存在着长时间睡眠(P<0.01 )和久坐(P<0.05)的习惯.结论 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提示可能是导致其肥胖的原因.

    作者:薛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山西某专科学校教职工2006-2011年体检结果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随之加重,近年来其慢性病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因此需要定期对教职工进行体检,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和隐性疾病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现将2006-2011年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山西财专)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奖惩敏感度量表中文版用于大学生的信效度分析

    目的 检验奖惩敏感度量表(SPSRQ)中文版用于大学生的信度与效度,为相关研究提供合适的测量工具.方法 从广西大学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37个班级中随机整群选取12个班,使用奖惩敏感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行为抑制/行为激活系统量表对6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间隔4周后对其中2个班的113名被试进行重测.结果 SPSRQ量表中文版的维度结构与原量表一致;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独立二因素结构更为合理;奖励敏感度与外向性呈中度相关(r=0.33,P<0.01),惩罚敏感度与状态焦虑(r =0.48.P<0.01)、特质焦虑(r=0.53,P<0.01)、神经质(r=0.60,P<0.01)呈中高度相关;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4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7.结论 奖惩敏感度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在大学生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恩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维吾尔族不同体质量指数等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等级中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的要求,共测试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中小学生5 746名,对测试结果进行BMI等级分类,比较不同BMI等级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结果 维吾尔族不同BMI等级中小学生间的各项身体素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超重和体重偏瘦会影响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偏瘦组和超重组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153.24 cm,173.71 cm)均差于正常组(192.55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偏高是影响学生速度和相对肌肉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超重组女生的800m跑成绩(264.51 s)低于偏瘦组和正常组(170.74 s,246.78 s).结论 维吾尔族不同BMI等级中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应重点加强对偏瘦及超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

    作者:唐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小学生2004-2008年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了解沈北新区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指导学生营养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对沈北新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作为评价标准,使用“沈阳市学生健康监测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结果 沈北新区中小学生5a平均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7.42%,平均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62%,15.05%,处于较高水平;营养不良、超重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肥胖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同.结论 沈北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并存,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刘鹏;张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负荷运动对大学生运动生理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负荷运动对男、女大学生大摄氧量(Vo2max)、身体工作能力(PWC170)和心功能适应指数的效应,为进一步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右江民族医学院一年级180名男生和218名女生.采用二级阶梯负荷法测定其心率变化,计算Vo2max、PWC170和心功能适应指数值.结果 男生Vo2max为(44.52±3.76) mL/(min·kg),女生为(42.74±3.47)mL/(min· kG);男、女生PWC1170分别为(974.78±184.07)和(948.57±187.84)kg·m/ min;心功能适应指数男生为(84.24±15.16),女生为(82.38±15.92).在等级分组发现,Vo2max增高,PWC170和心功能适应指数也随之升高,Vo2max下降,PWC170和心功能适应指数也随之降低,男、女生优组与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男生与女生的PWC170和心功能适应指数的变化与Vo2max变化有显著相关,提示加强在校大学生体育训练,可增强体能.

    作者:赵善民;黄丽娟;何显教;晋玲;黄彦峰;黄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军校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与外显态度比较

    目的 探讨军校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特点及不同亚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影响,为军校生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态度内隐联想测验和情绪调节态度问卷,对54名军校大学生和52名地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进行测量.结果 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I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P<0.01),军校生更倾向于情绪控制;军校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外显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1),军校大学生更倾向于情绪控制.军校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相关系数为0.16,地方生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结论 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易受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心理结构.

    作者:颜婕;丁凤琴;金鑫;王鑫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学生外向性行为问题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预防性团体干预减少学龄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试点小学三年级2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39名)和对照组(38名).自制干预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团体干预.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自编团体活动反馈表对于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在攻击、违纪和多动方面的外向性行为问题均得到明显改善(x2值分别为27.10,11.59,10.71,P值均<0.05),不同测量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儿童反映干预活动对自己有明显影响,并且非常满意.结论 团体干预在改善学龄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短期效果,对于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问题预防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梁修云;胡慧;易艳红;孟仙;王礼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睡眠质量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睡眠障碍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徐州市部分农村的1385名中学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并同时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6.6%,初中生的发生率为32.4%,高中生为40.0%.男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9.7%,女生为32.5%.年级和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级、睡眠环境、交往压力、体育锻炼进入睡眠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 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的睡眠障碍问题较为严重,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中学生的睡眠质量.

    作者:张娟娟;严文君;高修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