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彩云;成洪旗;许华茹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情绪行为特点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河南许昌地区4个县822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留守男生的同伴交往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而情绪问题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初一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多动问题得分低,初二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问题得分高,亲社会行为得分低;留守5a以上的儿童情绪问题和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留守5 a以下的儿童(P<0.01);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少.初中留守儿童的友谊满意度对情绪问题、同伴交往问题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并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环境满意度和家庭满意度对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满意度对情绪问题和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学业满意度对品行问题和多动/注意不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生活满意度高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和更少的情绪、行为问题.
作者:王新柳;叶青青;叶子健;许慧;马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的不同,为改善肥胖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淮北师范大学141名非肥胖大学生和134名肥胖大学生进行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查.结果 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偏食、挑食的情况比较严重(P<0.01),在脂肪类食物、甜食、零食的摄入上,显著高于非肥胖大学生(P<0.01),且存在每餐进食过量的情况.生活习惯上,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存在着长时间睡眠(P<0.01 )和久坐(P<0.05)的习惯.结论 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提示可能是导致其肥胖的原因.
作者:薛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南昌市2009 -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报告的2009 -2010年南昌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 -2010年南昌市共报告手足口病7803例,年均发病率为85.17/10万,2010年发病率(116.87/10万)比2009年(53.46/10万)上升118.61%;全市9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162,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发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5.44%;103起聚集性疫情中,92.23%发生在幼托机构;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573份,病原阳性率为56.20%,EV71和Cox A16分别占43.48%和36.65%.结论 南昌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2010年发病率较2009年大幅上升,对婴幼儿健康危害大,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诊疗,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吴金星;陈海婴;杜峥;戚京城;李辉;吴景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农村学校厕所卫生与垃圾污水处理状况,为推进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广东省富裕县、相对宽裕县和贫困县各2个,每县抽取10所农村中小学校,共抽取60所农村学校,对厕所及卫生设施进行现场调查,并抽取1845名在校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测.结果 72.4%的学校使用卫生厕所;男生厕所蹲位合格率为30.5%,女生厕所蹲位合格率为10.2%;69.5%的学校厕所没有专人管理;28.1%的厕所粪便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45.0%的学校污水直接排人河道沟渠或随意排放;6.7%的学校垃圾随意堆放或焚烧.74.2%的学生反映厕所清洁状况差;81.4%的学生反映厕所有苍蝇;49.1%的女生反映上厕所要排队.13.5%的学生感染肠道寄生虫,在富裕地区有3.7%学生感染肝吸虫.结论 广东省部分农村学校厕所管理与垃圾污水的处理均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亟待完善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配置,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
作者:聂少萍;沈少君;麦哲恒;金晓玲;许燕君;马文军;张建鹏;戴昌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00 -2010年学生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和开展相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0 -2010年北京市7~22岁学生人群,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进行超重肥胖情况调查.结果 2000年,2005年,2010年北京市7~22岁学生人群“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5.8%,20.7%和21.3%,呈逐年递增趋势,但2005年后增速放缓.3次调查均显示,超重、肥胖检出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除2010年城、乡之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005年以来农村学生和7~12岁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速快.结论 北京市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逐年升高,以男生和城市学生为严重;近年来以农村学生和7 ~12岁年龄段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速轻快.
作者:郭欣;刘峥;刘亨辉;徐文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LMS法分析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建立北京市儿童腰围筛查分类标准.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身体测量,以LMS法计算性别年龄别腰臀比各百分位数值,绘制LMS曲线,建立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腰臀比正常值.结果 各年龄组的腰臀比均为男生大于女生.男、女生腰臀比均在13岁前随年龄增大而减小,之后男生稳定在0.80 ~0.82之间,女生稳定在0.76~0.78之间.1g岁男、女生腰臀比分别为0.82和0.78.不同组别间腰臀比,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北京市18岁男生超重/肥胖的腰臀比筛查标准是0.84和0.91,女生分别是0.80和0.85.结论 LMS法建立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腰臀比筛查标准可以在北京地区推广使用.
作者:吕若然;徐征;孙颖;滕立新;高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重庆市38个区县,每个区县按东南西北4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村为调查点,共调查学生13107名.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学生基本情况,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蛔虫、钩虫和鞭虫卵.结果 共查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338人,总感染率为10.21%;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8.03%,2.47%和0.74%.低、中、高经济水平县学生感染率分别为14.68%,6.59%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感染率、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感染率以小学高(10.69%),初中次之(9.44%),总感染率和蛔虫感染率均随学段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 重庆市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地区差异较大,以蛔虫感染为主,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学生感染严重,应作为防治重点人群.
作者:吴成果;罗飞;罗兴建;蒋诗国;肖邦忠;谢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压力在大学生消极拖延与生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理性拖延量表(IPS)、大学生压力量表(CSS)、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山东省、北京市7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压力量表总分及3个分量表与生理健康均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拖延与压力量表总分及3个分量表呈显著正相关,与生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压力是消极拖延影响生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为0.04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7.6%.结论 在大学生消极拖延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中,压力起了部分中介作用.改变压力应对方式,可为大学生生理健康的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倪士光;张平;赵国亮;马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甘肃省2004-2010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资料及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共报告学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14起,发病886入,涉及学生5647名,发病率为15.69/10万.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以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幼托机构.结论 农村学校和幼儿园是突发食物中毒事件防范的重点.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和卫生监督,提高食堂从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的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蚌埠市青少年牙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牙外伤的防护和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15例6~24岁青少年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外伤原因和地点、外伤牙部位和类型、伤后就诊相关情况等.结果 215例牙外伤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1∶1,6~11岁和17~24岁为高发年龄段;外伤由玩耍或运动造成跌倒所致的占76.7%,地点以学校为主;外伤牙上颌明高于下颌,上颌中切牙易受累;在恒牙外伤中,冠折多见;大部分患者在牙外伤后2h内到医院就诊,但对全脱位牙保存方法不对.结论 应加强相关知识普及、教育,采用正确防护措施,保护青少年口腔健康.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大学生对麻疹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编问卷对桂林市2所高校1476名大学生进行麻疹相关知识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大学生麻疹相关知识问卷及格率为18.72%.性别、居住地、是否兼职、大学时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等对麻疹认知情况及格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是否为医学生、民族、中学时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及是否看到校内宣传对麻疹认知情况及格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中主要从电视(44.6%)和报纸杂志(43.6%)了解相关麻疹预防知识.结论 大学生对麻疹预防知识普遍不了解,学校应加强对麻疹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孟繁文;程小凤;杨晓丹;杨子靖;郭振友;谭盛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牛奶饮用频率与儿童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哈尔滨、北京、济南、上海、重庆、广州6个大城市随机整群抽取6~13岁小学生7082名,问卷调查他们的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及牛奶饮用频率等信息.按照标准程序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集晨起空腹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 饮用牛奶频率为每周7次以上、7次、1~6次和基本不喝奶的4组儿童中,肥胖率依次为8.6%,10.1%,11.0%和12.1%;腹型肥胖率在4组中依次为12.9%,13.7%,15.7%和15.6%;高三酰甘油血症率在各组中依次为2.6%,4.0%,4.2%和4.6%.调整混杂因素后,各组间肥胖、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肥胖相关代谢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饮用牛奶频率与儿童肥胖及代谢异常有关,应大力提倡儿童饮用牛奶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倩;刘爱玲;杜松明;尚现文;李廷玉;郭红卫;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11年9月5日勉县城关幼儿园发生师生集体皮肤及眼睛灼伤事件.经调查,该损伤是因教室紫外线误照射引起的皮肤灼伤和电光性眼炎.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该幼儿园共有教职工59名,14个班,有学生601名(男生416名,女生285名).幼儿园有新旧教学楼各一幢,新旧楼教室都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旧楼紫外线消毒灯安装与照明灯线路分设,有明显的区别标示;新楼为汶川地震灾后新建项目,2011年9月刚投入使用,该楼共3层,每层均有3问教室,每间教室建筑面积50 m2,均配备有4盏30 W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开关装在照明灯同一控制面板上,无明显标志并和日光灯开关并联.
作者:闫惠安;郭建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03 -2009年海淀区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状况,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于2009年对海滨区内中小学校的卫生保健人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分别与2003及2008年进行比较.结果 海淀区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状况总体发展良好,小学配备比例明显提高,卫生保健人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医学专业人员有所增加;但小学卫生保健人员配备率仅为22.2%,中小学校校医及保健教师工作年限5 a以下的占58.0%,且更换频繁;卫生保健人员医学专业结构有待完善.结论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卫生保健队伍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小学医务室及专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抑郁症状变化趋势和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关系,为制定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及2010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南京市5所学校53个班级初一和高一年级2 20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2次问卷调查.基线调查2160名中学生,1a后随访调查2118名中学生,随访率为98.1%.结果 随访共检出抑郁症状学生974名,检出率为46.0%,其中轻、中、重度抑郁的比例分别为29.4%,13.4%和3.3%.父母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中学生SDS标准总分、抑郁症状检出率均高,且中度及重度抑郁症状所占比例也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与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呈负关联,仅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父母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父亲受教育程度是中学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洪忻;李解权;梁亚琼;王志勇;杨华凤;戚圣香;陈旭鹏;徐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城市大中学生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控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880名云南省城市在校大、中学生进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 大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吸完一整支烟报告率、第一次吸完整支烟时≤13岁构成比、近期吸烟率分别为43.1%,36.0%,52.6%和23.2%,不同人口学变量学生吸烟行为报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片区、学校类型、性别和总体学习成绩等人口学变量对尝试和近期吸烟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云南省城市大中学生吸烟行为较为严重.应注意学校类型等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吸烟行为预防和干预.
作者:刘宏;常利涛;吕慧;黄达峰;黄鑫;代丽梅;李玉洁;邓淑珍;韦蝶心;安维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午餐在外就餐与儿童肥胖等代谢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哈尔滨、北京、济南、上海、重庆、广州6个城市抽取6~13岁小学生7 083名,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年龄、性别及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以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指标的测试.结果 经常在学校、家里及在外就餐的儿童肥胖率(OR值95%CI)依次为10.1%(参照组),11.2%(1.01,0.84~1.2),11.3%(1.06,0.89~1.34),腹型肥胖的发生率依次为13.5%(参照组),16.1%(1.05,0.89~1.23).17.2% (1.24, 1.03~1.51),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依次为0.8%(参照组),1.4%(1.34,0.79 ~2.26),1.6%(1.71,1.01 ~3.26).调整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出生4个月内喂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等混杂因素后,腹型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绪论 经常在外吃午餐可增加儿童患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危险;学校午餐可为儿童提供更加均衡的营养摄入,应大力推广学校营养午餐,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胡小琪;刘爱玲;张倩;潘慧;尚现文;杜琳;马军;马冠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探讨网络成瘾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朝阳区2366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2县《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和《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结果 中学生上网率为85.97%,网络成瘾报告率为9.64%,职高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高于初中生、高中生,自感成绩差的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高于学习成绩一般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其他因素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每天活动60 min每增加1d网络成瘾发生率减少为原来的92%.重伤害增加1次,网络成瘾报告率增加为原来的1.21倍,玩游戏增加1h,网络成瘾报告率增加为原来的1.48倍,有错误减肥、骑车违规、自杀意念、尝试吸烟行为学生的网络成瘾报告率分别是无该行为的1.48倍、1.62倍、1.20倍和I.22倍.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水平一般,职高生、自感成绩差的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突出;网络成瘾与多种行为因素相关.
作者:李振英;郭向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昌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的卫生质量,为保证管道直饮水水质和系统有效运行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和GB/T 5750 - 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参照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对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 - 2011年受理的中小学校委托检测的310份管道直饮水样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6a共检测310份样品,61件样品菌落总数超标,19件样品检出总大肠菌群,总合格率为77.10%,合格率呈逐年波动性下降趋势,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昌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水质微生物污染不容忽视,尽快出台管道直饮水标准,规范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管理.
作者:张崛;郭红侠;崔永强;刘玉红;黄艳丽;刘晓培;王金飞;滕淑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描述安徽省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为促进留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名,其中留守青少年682名.应用中文版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MSLSS - CV)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10 -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留守女生对自己的满意度低于男生(P<0.05);留守高中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1);农村留守中学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城镇(P值均<0.01);非独生子女留守中学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独生子女(P值均<0.01);父母外出类型不同的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绪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作者:康耀文;姚应水;金岳龙;陈燕;龚伟志;郑丽;安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