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刘爱玲;杜松明;尚现文;李廷玉;郭红卫;胡小琪;马冠生
目的 探索压力在大学生消极拖延与生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理性拖延量表(IPS)、大学生压力量表(CSS)、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山东省、北京市7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压力量表总分及3个分量表与生理健康均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拖延与压力量表总分及3个分量表呈显著正相关,与生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压力是消极拖延影响生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为0.04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7.6%.结论 在大学生消极拖延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中,压力起了部分中介作用.改变压力应对方式,可为大学生生理健康的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倪士光;张平;赵国亮;马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12岁学龄弱视儿童眼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规律,为儿童弱视和屈光不正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6 ~ 12岁弱视儿童1091例(1731眼),在睫状肌麻痹条件下采用视网膜检影法确定屈光状态,描述弱视儿童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果 学龄儿童弱视眼屈光类型以远视为主(41.9%),正视次之(34.6%),近视较少(23.5%);弱视儿童散光检出率高(90.9%).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弱视的屈光度、散光度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学龄弱视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散光为主,年龄和弱视类型是弱视儿童屈光不正分布的影响因素.
作者:肖信;王英;刘伟民;赵武校;张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医学生学习疲劳因素,为有针对性提出有效顶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高校不同专业的医学生127名,采用剂量作业试验(校字法)测量全天不同学习课时的学习疲劳情况,并自编问卷调查学习疲劳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高校医学生学习日疲劳率在70%以上,上午第2节课后、第4节课后及下午第2节课后的疲劳率分别是83.9%,87.4%,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疲劳率在上午第2节课后高,下午第7节课后低(P<0.01).57.8%的学生24:00之后入睡,睡眠质量较差的达到41.7%;医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偶尔或者几乎不锻炼的学生占74.2%.结论 该校医学生学习疲劳普遍存在,原因主要是睡眠不足、作息习惯不规律及缺乏体育锻炼,也与课时安排不合理有关系.
作者:熊益权;卢晓翠;马蒙蒙;韦裕容;吕永金;郑盛邦;邓英杰;邝鹏健;钱程瑞;王璐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重庆市38个区县,每个区县按东南西北4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村为调查点,共调查学生13107名.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学生基本情况,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蛔虫、钩虫和鞭虫卵.结果 共查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338人,总感染率为10.21%;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8.03%,2.47%和0.74%.低、中、高经济水平县学生感染率分别为14.68%,6.59%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感染率、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感染率以小学高(10.69%),初中次之(9.44%),总感染率和蛔虫感染率均随学段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 重庆市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地区差异较大,以蛔虫感染为主,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学生感染严重,应作为防治重点人群.
作者:吴成果;罗飞;罗兴建;蒋诗国;肖邦忠;谢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检验奖惩敏感度量表(SPSRQ)中文版用于大学生的信度与效度,为相关研究提供合适的测量工具.方法 从广西大学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37个班级中随机整群选取12个班,使用奖惩敏感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行为抑制/行为激活系统量表对6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间隔4周后对其中2个班的113名被试进行重测.结果 SPSRQ量表中文版的维度结构与原量表一致;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独立二因素结构更为合理;奖励敏感度与外向性呈中度相关(r=0.33,P<0.01),惩罚敏感度与状态焦虑(r =0.48.P<0.01)、特质焦虑(r=0.53,P<0.01)、神经质(r=0.60,P<0.01)呈中高度相关;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4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7.结论 奖惩敏感度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在大学生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恩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随之加重,近年来其慢性病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因此需要定期对教职工进行体检,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和隐性疾病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现将2006-2011年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山西财专)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高中生性行为及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南京、苏州、扬州、徐州、盐城5个城市的17 911名高中生,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 江苏省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3.8%,男生(6.4%)显著高于女生(1.5%);职业高中学生性行为的报告率(6.2%)高于普通高中学生(2.9%)和重点高中学生(2.2%);重组家庭学生边缘性行为报告率较高(7.1%);女生被迫发生过性行为的报告率(31.4%)高于男生(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P<0.01).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66.4%,男生(68.0%)高于女生(64.9%),重点高中学生(84.3%)高于普通高中(74.7%)和职业高中学生(42.3%).结论 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的、适宜的性行为和艾滋病预防教育非常必要,要针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职业高中学生和重组家庭学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陶佩生;孙兰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午餐供餐现状,为全面推广学校营养餐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东城、朝阳、通州、门头沟4个区县40所中小学校午餐供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 城区提供营养餐的学校(包括自供和外送营养餐)占95.0%,郊区占45.0%;所有被调查学校均能做到食品卫生管理规范,食物荤素搭配;从外送餐运抵学校到学生开始用餐的时间平均为25.3 min,长时间为65 min.结论 学校营养午餐工作已得到北京市各区县的普遍重视,学校还应继续加强对学生餐营养质量和卫生安全的管理.
作者:滕立新;段佳丽;赵海;刘峥;孙颖;黄剑辉;郭向辉;付慧英;韩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1985年,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标准和BMI标准在筛查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上的差异及与目测法的符合率,为选择合适的超重肥胖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年河南省12个省辖市57593名7~18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比较不同筛查标准下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选择中牟县某初中一~三年级3个班学生198名,分别用目测法和3种筛查标准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1985年,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标准和BMI标准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8%,5.2%和12.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7%,13.7%和8.1%: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0.9%,5.4%和8.2%;肥胖检出率分别6.5%,8.9%和4.2%;与目测结果相比,除2000年标准男、女超重检出率较低以外,3个筛查标准其他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目测法.结论 3种标准筛查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较大,与目测结果差异也各不相同;1985年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虚高,2000年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严重倒置.
作者:孙经;何健;张丁;杨汴生;王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受欺侮行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江苏省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南京、苏州、徐州、盐城、宜兴、射阳、昆山、通州8个市(县),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学校,再在每所学校中抽取班级,以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中学生24649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江苏省中学生受欺侮检出率为57.1%,网络成瘾率为5.3%,两者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受欺侮频率和种数的增加,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也随之增高;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种欺侮形式均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OR值为1.57 ~2.55).结论 受欺侮行为是发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应高度关注中学生的受欺侮行为,及时发现和采取干预措施,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作者:张熳;潘晓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描述安徽省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为促进留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名,其中留守青少年682名.应用中文版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MSLSS - CV)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10 -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留守女生对自己的满意度低于男生(P<0.05);留守高中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1);农村留守中学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城镇(P值均<0.01);非独生子女留守中学生对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均低于独生子女(P值均<0.01);父母外出类型不同的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绪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作者:康耀文;姚应水;金岳龙;陈燕;龚伟志;郑丽;安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休学原因,为做好大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 -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在校学生的学籍管理档案共计165930份及学生休学登记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2 -2011年共休学509人,休学率为3.07‰,总休学率和因病休学率均呈曲线变化;因精神性疾病休学自2006年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因病休学342人占67.2%,非病休学167人(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类常见休学原因按比例高低分别为:精神性疾病、内外科疾病、家庭困难及学习差、良性休学、传染病,分别占休学总人数的30.5%,25.0%,18.5%,14.3%和11.8%.结论 针对性的开展体育项目,增强高考前健康体检力度,是降低大学生休学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香英;张仲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适合流动青少年的Youth - To - Youth互助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为开展适合中国流动青少年特点的生殖健康教育提供思路.方法 在济南市选取5所住宿和餐饮业的工作单位作为干预现场,以有意愿参与本研究的77名16~24岁流动未婚女性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直接干预组(24名)和间接干预组(53名),采用Youth -To - Youth模式进行教育干预.结果 干预后两组生殖健康总分均有明显提高,直接干预组达到91.5分,间接干预组达到80.8分,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两组性态度及个人生殖健康卫生习惯也有所改善.结论 Youth - To - Youth互助模式能够为青少年所接受,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作者:孙玉颖;余小鸣;高素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牛奶饮用频率与儿童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哈尔滨、北京、济南、上海、重庆、广州6个大城市随机整群抽取6~13岁小学生7082名,问卷调查他们的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及牛奶饮用频率等信息.按照标准程序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集晨起空腹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 饮用牛奶频率为每周7次以上、7次、1~6次和基本不喝奶的4组儿童中,肥胖率依次为8.6%,10.1%,11.0%和12.1%;腹型肥胖率在4组中依次为12.9%,13.7%,15.7%和15.6%;高三酰甘油血症率在各组中依次为2.6%,4.0%,4.2%和4.6%.调整混杂因素后,各组间肥胖、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肥胖相关代谢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饮用牛奶频率与儿童肥胖及代谢异常有关,应大力提倡儿童饮用牛奶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倩;刘爱玲;杜松明;尚现文;李廷玉;郭红卫;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激活与维持自身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并系统地指向于获得学习目标的过程[1],自我调节学习策略是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执行监控系统,包含对高效学习方法的选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2],前者称为认知策略,后者称为元认知策略或认知调控策略.国外研究发现,自我调节学习与焦虑显著相关[-4],国内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与考试焦虑显著相关[5-6].由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具有情境性和可发展性,而中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了解考前中学生尤其是焦虑罹患群体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特点,既有助于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培养,又能为考试焦虑的有效干预提供新视角.本文以考试焦虑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特点,为考试焦虑的干预提供实证性指导.
作者:张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6 - 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 -2011年济南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67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6.78%.主要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5.52%.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托幼机构、乡小学、乡中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场所,占88.06%.结论 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目前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防控制重点应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常彩云;成洪旗;许华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学校卫生状况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必须强化对学校卫生的监管和加大卫生设施投入力度,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解泰州市学校卫生现状,2010年9 - 10月笔者对该市的学校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军;魏建勋;柳玉兰;周锡松;洪莉莉;叶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河南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社会歧视状况,为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自制社会距离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3所大学的85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距离得分分别为5.39和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距离得分分别为4.37和4.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的传染性、患者对感染疾病的责任性及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是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社会歧视的主要因素(β值分别为0.51,0.38,0.26,P值均<0.01).结论 应加大在农村地区预防艾滋病宣传的力度.
作者:姚曙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军校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特点及不同亚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影响,为军校生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态度内隐联想测验和情绪调节态度问卷,对54名军校大学生和52名地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进行测量.结果 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I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P<0.01),军校生更倾向于情绪控制;军校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外显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1),军校大学生更倾向于情绪控制.军校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相关系数为0.16,地方生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结论 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易受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心理结构.
作者:颜婕;丁凤琴;金鑫;王鑫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深圳市5所中学3071名中学生,使用自杀意念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中学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分别为29.5%和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计划和尝试自杀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的条件下,对自杀意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受到的学习压力、主观支持为男、女中学生共同的影响因素;问题解决、忍耐和幻想否认为中学男生特有的影响因素;母亲文化程度、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发泄情绪为中学女生特有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学女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较男生高,男、女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预防和干预.
作者:杨曦;刘铁榜;杨洪;周志坚;金冬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