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健康教育活动改革与实施效果分析

梁碧绿;李健艺;蔡建生;黄国华;吴子添;宾超鸿

关键词:健康教育, 研究设计, 结果评价(卫生评价), 学生
摘要:目的 改革高校被动“听讲”授课的健康教育活动模式,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根据大学生文化层次、生理特点及高等教育灵活的特点,综合运用健康信息传播技巧,以艾滋病防治宣传为主题,设计多维度现场健康知识竞赛/竞技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竞赛人数及活动人数比原计划各增加33.3%和64.7%,14条核心信息答对率比活动前提高16.8个百分点(P=0.000),比同期空白对照组高18.5个百分点(P=0.000);活动效果满意度较好及好的占89.8%.结论 多维度现场健康知识竞赛/竞技活动效果好,信息传递持续时间长,是适合现代高校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学生精神压力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学生多种精神压力的影响,为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辽宁省7个地级市城乡大、中学校学生25710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稳定家庭的学生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学习压力报告率较低.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学习压力报告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过低的学生孤独感、尝试出走的报告率较高.不同父亲职业间学生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学习压力、失眠、打算出走及离家出走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关注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缺乏安全感,母亲文化程度过低的学生的孤独感、离家出走以及不稳定家庭学生的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学习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王智勇;徐小冬;李瑞;王宏伟;任时;安庆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状况及发展规划设想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广大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学科.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在儿童少年卫生学科发展和学校卫生工作的推进落实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下面笔者就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作用、现状和发展设想综述如下.

    作者:段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廊坊市城乡低龄小学生感冒预防知识水平分析

    感冒为小儿常见的疾病,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低龄小学生活动力强,自理能力差,机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该年龄段发病率较高[1].学校为人群聚集场所,学生感冒后容易交叉感染.通过了解廊坊市2011年春至2011年冬城区与农村低龄小学生感冒应对状况,以期为指导安全用药和健康防御提供依据.

    作者:吕桂凤;张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起幼儿园宋内志贺菌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2011年11月15日,某幼儿园报告有多名儿童发热腹泻就诊.为查明此次疫情的病原及造成传播的主要原因,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专业人员对本次疫情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良;周浩;施国庆;滕臣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浙江省不同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不同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8 ~ 10岁学龄儿童共689名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同时采集尿液及当地家庭食用盐、饮用水进行碘含量检测.结果 浙江省盐碘中位数为28.80 mg/kg,碘盐覆盖率为79.54%;水碘中位数为2.42μg/L.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0.50 μg/L,其中沿海地区为160.91μg/L,次沿海地区为174.31 μg/L,内陆地区为227.00 μg/L;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0.45%.结论 浙江省自然外环境处于碘缺乏状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较好,但沿海地区碘盐覆盖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工作.

    作者:楼晓明;王晓峰;莫哲;朱文明;周金水;毛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市2010年中学生烟草使用流行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中学生烟草使用相关行为和二手烟暴露现状以及对烟草的认知和态度,为积极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4-5月对北京市共计33所学校中11242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208份.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70%,现在吸烟率为9.11%,吸烟率为5.06%;不吸烟中学生的二手烟暴露率为38.47%.男生、住宿生的烟草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和非住宿生;郊区、非重点校、职业中学的烟草使用率分别高于城区、重点校和普通中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现在吸烟率和吸烟率较2008年均略有下降,二手烟暴露率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居高不下,对于烟草危害及有关态度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继续加强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和教育中学生坚决“拒吸第一支烟”.

    作者:郭欣;刘亨辉;符筠;肖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山西医科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山西医科大学学生429名,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连续记录3d膳食,计算每人每日食物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食物摄入推荐量进行比较;计算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学生所有食物摄入中,谷类摄入量偏高,鱼虾类、禽畜肉类、奶类及奶制品、蔬菜水果摄入量偏低;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C摄入不足;钙摄入不足;铁摄入充足,但多来自于植物性食物.学生早餐摄入的能量较低,女生零食摄入较多.结论 山西医科大学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不理想.应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膳食.

    作者:赵海峰;陈静思;粱洁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内隐观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结构特点,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词汇学假设作为方法论基础,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卷,然后对随机抽取的广东省554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词汇内隐观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词汇描述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自我完善、寻找机会、提升能力、不断学习、不甘落后、经验缺乏、迷茫、积极应对、自我安慰、担心等.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内隐观的因素结构由5个方面组成,因素高负荷为0.885,低负荷为0.456.就业心理压力在情绪体验和积极应对维度上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幻想体验之外的其他4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内隐观可以分为认知体验、挫折体验、情绪体验、积极应对和幻想体验5个维度.部分因素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作者:岑延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目的 了解攻击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人格、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攻击行为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采用线性结构方程并建立模型来探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建立大学生攻击行为模型发现,大学生攻击行为受人格变量直接和间接影响;而自尊对攻击行为仅产生直接影响,效应指数为0.19;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通过人格变量和自尊中介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起不同程度的间接作用,分别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0.062),父亲惩罚、严厉(0.147),父亲偏爱被试(0.094),母亲惩罚、严厉(0.001),客观支持(0.056),主观支持(0.021),对支持的利用度(0.027),精神质(0.258),内外向(0.014),神经质(0.430);神经质对攻击的直接效应值大,达0.360.结论 加强大学生个性辅导,提供给他们物质支持和精神理解,使他们在良好家庭氛围中以更好的心态来进行学习、工作和交往,可减少攻击行为事件发生.

    作者:倪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艺术类大学生隐形眼镜配戴认知及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隐形眼镜学名为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由于光学优势以及轻便、美观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屈光不正矫正手段,尤其在文艺、体育活动时更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大学生是SCL配戴比例较高的人群[1].由于隐形眼镜直接接触角膜,如果配戴者使用不当,会导致眼部不适甚至并发症的发生[2-4].大学生人群SCL相关眼表损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与相当部分戴镜者长时间配戴,以及不严格遵照戴镜处方要求配戴有关[5].因此,关注大学生SCL配戴者的认知情况以及戴镜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徐珊;曾志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甘肃省2010年汉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汉族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中小学生贫血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市和酒泉市抽取7,9,12,14,17岁5个年龄组的汉族城乡男女中小学生2998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共检出贫血学生907名,检出率为30.25%.男生贫血检出率为27.57%,女生为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9,P<0.01);城市学生贫血检出率为23.48%,乡村学生为3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07,P<0.01).甘肃省2010年汉族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甘肃省同年龄组中小学生2005年的平均水平.结论 甘肃省汉族中小学生贫血的检出率较高.引起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作者:杲强;王尔平;蒲陶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庆市初中生归因方式与自信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初中生归因方式与自信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总体自信问卷与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对整群抽取的重庆市兼善中学26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的总体自信水平与内归因方式及归因方式的努力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初中生自信的波动性与内归因方式显著负相关(r=-0.21,P<0.01);初中生自信的清晰度与内归因方式显著正相关(r=0.29,P<0.01).结论 初中生的归因方式对自信水平、清晰度和波动性都有影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作者:颜艳琼;郑晓宁;毕重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理综合干预对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影响

    自我认识是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自我观念的重要内容,包括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等.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健康状况.小学阶段是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儿童认知及行为可塑性大,是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的佳时期[1].如果在这一时期能及时发现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有效地进行干预,对小学生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小学生在接受心理综合干预前后自我认识能力的变化,探索高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为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维;阮曌;唐岩;黄芹;王珊;李志鹏;张勇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年级专科生心理健康自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专科生的年龄一般在18~ 25岁的范围,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此时的个体处于心理、生理发育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也是情绪行为问题和心理冲突的高发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专科生的自我期望值以及社会对专科生的要求都很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容易在专科生中出现[2].

    作者:黄志伟;祁秦;陈燕;尚效贤;唐慧;丁伶灵;宋秀丽;姚应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石河子大学少数民族医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

    目的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4 h回顾法与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结构、能量及各营养素摄入状况;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构成以粮谷类为主,动物性食物摄入量略低于正常,蔬菜、水果摄入量严重不足,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C和钙严重缺乏.蛋白质、铁平均摄入量能达到推荐摄入量,但优质蛋白质仅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22.19%,血红素铁摄入量仅占铁总摄入量的4.69%.能量摄入男女生均不足.男、女生消瘦人数分别占男、女生总人数的10.42%和22.12%,腹型肥胖人数分别占男、女生总人数的20.83%和1.77%.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结构、饮食习惯不合理,能量及大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男、女生均存在一定程度营养不良,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提高膳食营养质量,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作者:丁玉松;杨坤;马儒林;张晓明;雷雯;涂仁军;刘烈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大学河北籍学生真菌感染及知晓情况分析

    近年来各地区真菌感染性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2].为了解河北地区大学生真菌感染及真菌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相关预防措施提供参考.笔者于2011年9-10月对唐山市某大学部分在校河北籍大学生真菌感染情况及真菌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力;刘凯;朱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甘肃省2010年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是国家极为关心与关注的问题,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高等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卫生工作决策及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0年甘肃省大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文;郑慧芳;刘克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学习障碍儿童精神运动能力和控制源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精神运动能力和控制源特征,为改善和矫治儿童学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安宁市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习障碍儿童58名为学习障碍组,并随机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非学习障碍儿童60名为对照组.采用津医精神运动能力测验和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两组儿童的父母进行测评.结果 学习障碍组儿童精神运动成套测验的分数较低.在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中,学习障碍组儿童在认知方面有势力他人控制的得分较高,而内部控制得分较低;在社交方面有势力他人控制和未知方控制的得分较高;在躯体方面未知方控制的得分较高.学习障碍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中的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和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得分较高.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的精神运动能力较差,控制源多倾向于有势力他人控制和未知方控制;学习障碍儿童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多倾向于外控,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作者:张轶杰;杨丽;雷杰鹏;张爱华;阮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逐步推进和加强,在校大学生也逐步被纳入此医保体系中.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1].这一举措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人口基数大、无收入且多数身体健康、生病较少的特殊群体,将大学生医保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参照其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曹素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压升高相关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

    目的 筛选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升高的高危因素,为早期预防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010年5-10月就诊的肥胖儿童124例,参照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研制协作组2010年标准筛选血压升高儿童,分析内容包括遗传因素、早期喂养、饮食行为、学习及运动情况、家庭环境等与肥胖及血压升高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68例肥胖儿童出现血压升高,发生率为54.8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肥胖、喜食肉类食品、晚上睡眠时间、午休时间、喝饮料的频率、膨化食物是与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升高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升高的比例很高,不良饮食习惯及母亲肥胖、过长的睡眠时间均能增加血压升高发生的风险.在肥胖儿童的治疗及随访中,应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从而预防血压升高的发生.

    作者:徐尔迪;尹春燕;肖延风;易小青;常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