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彪;秦侠;胡志;陈任;唐晓静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做好中学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杨浦区52所中学2006学年和2010学年在校学生伤害个案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学年中学生伤害发生率(7.01‰)显著高于2006学年(4.85‰);2010学年男、女生伤害发生率(10.65‰,3.28‰)显著高于2006学年(8.06‰,1.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10学年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伤害发生率较2006学年有所升高.结论 近年来中学生伤害发生率显著提高.应结合伤害发生的原因和中学生的活动特点开展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学生伤害的发生.
作者:郑薇薇;夏蒨;代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置效果,为提高学校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南宁市2009-2011年100起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疫情接报时间、疫情基本情况和处理情况等.结果 多因素Ordinal过程回归分析发现,学校设置校医、疾病防控部门在疫情发生4d之内接到报告、集中隔离病人和居家隔离病人可以减少疫情的罹患率.学校疫情的控制效果与是否停课和应急性预防用药无关.结论 教育部门应该注重校医的配备,以提高疫情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从而提升疫情的处置效果,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在学校流感暴发疫情中,慎用停课和应急性预防用药的措施.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施向东;甘文烨;闭志友;曾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学生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学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所选对照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室人均面积、课间活动范围、教室通风状况、学校有专供学生洗手香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班级出现过流感样病例对学生甲型H1N1流感感染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保护因素(OR=0.01),班级内出现过流感样病例为危险因素( OR=1222.95).结论 早期发现传染源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学生免疫预防接种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关键.
作者:隋吉林;王瑞琴;刘重程;唐雅清;蔡旭;李宏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科生体质发育水平与变化趋势,为开展医科院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与指导.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2008级医科生的体质健康指标进行连续3a的追踪调研.结果 3a间学生的身高体质量分数和肺活量功能水平等指标与年级有线性关系,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P值均<0.01);男生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水平在二年级时出现峰值,而三年级又迅速下降(P<0.01);3 a间男生的下肢力量呈现了线性上升趋势.结论 医科生在校期间身高有明显增长趋势,下肢力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身体功能状况呈下降趋势.
作者:姜媛媛;王文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商丘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为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决策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对商丘市4所4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3457份.商丘市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54.8%)、科普读物(48.8%)及报刊杂志(43.9%)获取生殖健康知识,接受过正规性知识教育的不足12.9%.有91.2%的在校生认为在大学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占31.4%.有9.0%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性行为;虽多数大学生知晓避孕措施,但仅38.2%知道安全套的使用时机;81.7%.的大学生知晓AIDS的传播途径.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需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大学生生殖健康及性病知识教育的系统化、全面化,并对大学生生殖健康观念、态度和行为进行积极引导.
作者:任培丽;徐莉娟;王蘅;崔文珍;丁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广州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2011年1-8月广州市发生过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20所托幼机构为病例组,按1∶2频数匹配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60所托幼机构,其中公立的占5.00% (3/60),私立占95.00%(57/60).病例组各校非广州户籍占33.50%(2684/8011),对照组各校非广州户籍占34.32%(3052/8892),两组的生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人均午休室面积≥2.7 m2、儿童洗手规范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应增加室内人均面积、教育儿童规范的洗手方法,预防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朱连开;陈纯;陈宗遒;陆剑云;罗雷;肖新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一起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为控制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季节性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运用RT-PCR方法检测采集咽拭子的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发病呈现2个高峰,发病时间(29 d)超过一个潜伏期全距(7 d);男生罹患率高于女生,中学部学生罹患率高于小学部,中学部出现聚集性病例班级比例高于小学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采集16份现症学生咽拭子标本,4份呈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25.0%),其中B型流感病毒3份,A(H3)型流感病毒1份.结论 本事件为由B型和A(H3)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疫情未被及时发现,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彻底为主要原因;严格落实晨检、隔离等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接种疫苗是日常防控重点.
作者:刘慧;肖新才;陈宗遒;陆剑云;叶双岚;杨智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盐酸哌甲酯控释剂(专注达)治疗不同临床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收集临床确诊并使用专注达的ADHD儿童50例,应用SNAP-Ⅳ量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评价疗效,同时收集出现的副作用情况.结果 用药后,不同临床亚型ADHD患儿症状改善明显,总体有效率为80.00%,总体缓解率为40.00%.注意缺陷为主型与其他2种亚型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副作用为食欲下降和恶心,不同临床亚型副作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注达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有效药物,对注意缺陷为主型疗效尤其显著.不同临床亚型副作用的发生无差别.
作者:刘文龙;江瑞芬;王真真;张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天水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天水市2004-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天水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6起,发病4639人,发病率为1.80%;死亡18人,死亡率为6.99/10万,病死率为3.88‰.学校发生86起,占总事件的74.14%,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98.84%,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多,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5月和10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高峰,传染病暴发事件报告时间与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管理的重点单位,应落实学校疾病监测的各项工作,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傅永珍;范多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普洱市学校传染病流行情况,为有效降低学校传染病发病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普洱市2006-2010年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普洱市2006-2010年全市学校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共21种3793例(死亡4例).5 a平均发病率为221.6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集中在11,12,1,2月;肠道传染病发病集中在6-10月;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集中在6-8月;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全年均可发生.发病排前3位的地区为思茅区、景东县、澜沧县,占发病总数的49.40%.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69.26%,各种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疫情所占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段学生传染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疫苗可预防的病例占70.82%.结论 普洱市学校应以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重点.应根据流行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增强学生群体免疫水平,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叶勇;苏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是当前医疗制度改革和高校医疗保健的实施模式,自2008年开始很多大学都已实行[1]..宜昌在校大学生医保政策已经实施了3 a,大学生按照每人每年120元标准缴纳医疗保险费,其中政府补助90元,个人缴纳30元;门诊报销比例:在一个结算年度内,累计金额在50元以上至400元以下的费用报销40%,50元以内以及超过400元以上的费用由个人支付,住院报销比例高可达到75%;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支付的高限额为8万元.
作者:刘华辉;邓青;谭亚飞;张平雨;陈曦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和应对方式,为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南通大学625名在校医学硕士生,采用心理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通大学医学研究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就业方面(63%),其次为学业(43%)和经济(38%)方面.在压力应对方式上,60%的学生能合理解决问题.不同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医学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硕士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宋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饮酒情景量表(Drinking Context Scale,DCS-9)中文译本的信、效度,为评估中国高校学生饮酒问题及潜在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提供工具.方法 招募温州地区高校学生50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DCS-9评定,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根据ICD-10酒精滥用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性面谈.计算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计算2次测量相关系数考评重测信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考评结构效度,通过DCS-9与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的相关分析来评价效标效度.以ICD-10酒精滥用诊断为参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判断DCS-9的区分效度,并划定量表的界值分.结果 DCS-9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5,3个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7,0.65,0.73.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95.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GFI=0.959,NFI=0.890,CFI=0.903,TLI=0.902,x2/df=2.950,P=0.037,REMEA =0.041,结构效度符合测量学标准.各条目对其因子的负荷系数在0.59~0.85之间,校标效度相关系数为0.65( P<0.05).DCS-9界值分为≥14分时区分酒精滥用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81.0%.结论 DCS-9中文译本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推荐使用该量表筛查中国高校学生饮酒情景以及酒精滥用问题.
作者:胡立荣;姜德国;黄汉津;林崇光;叶敏捷;朱盛;陈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动力障碍性疾病,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上,出现食管粘膜损伤并产生一定的症状,则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据报道,GERD和RE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15%,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3].亚洲国家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5%[4].
作者:王慧;宋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眼散光的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为儿童散光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南宁市3~6岁学龄前儿童2304名(4608眼),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视力,Suresight自动验光仪测定散光状况.结果 受检的4608眼中,散光眼≥0.75 DC和≥1.25 DC的检出率分别为40.4%和12.3%,散光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18.659,P<0.01).散光度分布以低度散光(0.75 ~1.00D)、远视散光和顺规散光为主.不同年龄的散光度、散光类型和散光轴向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南宁市3~6岁学龄前儿童中散光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一致,矫正高度散光、逆规和斜轴散光是学龄前儿童眼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肖信;刘伟民;罗武强;赵武校;林泉;孔旻;林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7 ~18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提高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000-2010年上海市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10 a间上海市学生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22,0.90,3.59和2.71 cm;体重平均增长1.81,0.87,5.58和3.13 kg;肺活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增长271.79,66.97,387.31,188.64 mL;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2005-2010年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城男、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均值分别下降4.68,5.19和1.57 cm;而乡男略有上升.结论 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杨漾;陈佩杰;洪茯园;吴艳强;彭宁宁;邹大华;邵宗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指青少年对于网络过分与过度的心理和行为依赖,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类[1].近几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突出,给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方面带来极大损害,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3].我国约1 000多万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状,且呈低龄化趋势[4].为了解太原市小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行为现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早期开展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太原市2376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邢玉梅;王祝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且生活事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中介因素(如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情绪认知)的作用[1-5].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时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弱势对象进行换位思考,激发较多的亲社会行为[6-7];认知应激说强调,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等多种中介因素影响[8].可以预见,亲社会行为和生活事件之间,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本研究拟建构相应的模型来解释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班永飞;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初步编制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国内生活技能教育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在北京、内蒙古、新疆、陕西、上海5个省(市),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所初中学校与20所高中学校共4 990名学生进行“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 全量表Cronbach’ sα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46,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626 ~0.844;分半信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14(P<0.01);各因子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19 ~0.865(P值均<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性的提取8个公因子,累计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54.47%;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P<0.01).结论 初步编制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个别题目经修订和再次验证后,可以作为国内生活技能教育的测评工具.
作者:庄丽丽;马迎华;赵海;田野;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隔代教养是指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责任的家庭教养模式[1].研究显示,隔代教养的儿童存在更多身体或心理方面的问题[2-6].个别研究发现,有隔代教养经历的初中生厌学、内向、暴躁、懒惰、冷漠[7],在社交中表现出行为相对幼稚,过分依赖大人,不合群,对同学缺乏信任等[8].为了解隔代教养经历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的性质如何等问题,本研究调查对比父母教养、隔代教养、祖辈与父辈共同教养(以下简称为共同教养)3种不同教养经历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报道如下.
作者:古吉慧;伍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