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医学院校新生保持健康体重知识及行为现状

黎文婷;毛淑芳;王春琳;赵俊超;田帅;李海月;徐贝贝

关键词:体重, 知识, 行为, 人体质量指数, 学生, 医科
摘要: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新生保持健康体重的知识及行为现状,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承德市某医学院校新生763名,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测量的方法对体质量指数、腰围、保持健康体重相关知识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新生对体质量指数及其正常标准、理想腰围标准的知晓率分别为68.5%,2.1%和0.3%;对不健康体重及腰围过大所致相关疾病或危害的知晓率介于7.7% ~ 89.6%之间;对保持健康体重知识的知晓率为74.8% ~ 94.0%.90.5%的学生关注自身体重,多数学生对自身体重缺乏正确评价.21.5%的学生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坚持每天锻炼30 min以上占9.4%.超重或肥胖者中控制饮食、体育锻炼的比例分别为46.7%和50.7%.结论 医学院校新生保持健康体重知识总体水平较低,缺乏保持健康体重的行为;应加强大学生健康体重知识教育.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南宁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目的 了解南宁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儿童保健及蛲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自愿受检的原则,对南宁市10所幼儿园共2414名儿童进行蛲虫的病原学检查,分析阳性者的感染情况.结果 首次检查查出感染者117例,对阴性者连续1~2d检查检出感染者106例,蛲虫感染率为9.24%(223/2414).市区和乡镇儿童感染率分别为5.27%和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童感染率分别为10.74%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园大班儿童感染率高,为15.55%,不同学龄阶段儿童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者的双手、被褥及地面、桌面、玩具等是蛲虫感染的重要来源,感染者多有不良卫生习惯,有症状者128例(57.40%).结论 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儿童蛲虫感染,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缨;刘晓泉;卢作超;石焕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某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促进学校模式在流动儿童中开展心理干预的有效性,为流动儿童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整体健康促进模式在拱墅区某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为期2a的健康促进学校试点工作,并重点在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服务3个方面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同一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后,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增强,2项指标的报告率分别从64.1%,65.3%提高至78.3%,8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大多数指标都表现为向积极方向转变(P值均<0.05),吸烟、饮酒的行为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改善,报告率从13.8%,39.5%分别降至3.6%,23.1%(P值均<0.05).结论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能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在民工子弟学校中推广.

    作者:张琦;盖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学教育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部分国家或地区中小学校开学教育现况,为探索上海市中小学开学教育的具体形式与内容提供借鉴.方法 方便选取15位国外专家和教育行政人员,对开学教育的看法、国外学校开学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等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访谈对象认为开学第1天或开学第1课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瑞典、韩国、日本、美国、台湾各地的中小学校开学典礼在保留常规形式校长致辞的基础上,各有特色.结论 国外开学教育主要特点为气氛轻松、活泼;形式突出师生互动、交流;内容注重鼓励和期望等.在改进开学教育模式时,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学教育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张玲玲;王向军;丁中华;袁得国;徐梦霞;郑文娟;王书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州市2010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细则要求,对整群抽取的5141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为64.97%,平均视力为4.65,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00年、2005年、2010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前5a增长了43.94个百分点,后5a增长了4.82个百分点;平均视力≤4.5的年龄2000年为18岁以上,2005年为16岁,2010年为14岁.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需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作者:郭仰峰;麦锦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学生课余生活习惯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及生活习惯,为大学校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636名学生,使用自制调查表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大学生对“健康”的完整含义知晓率为10.7%;38.9%的人课余时间用于娱乐,4.6%用于运动,不同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学生的课余活动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设施设备满意度为40.0%;56.3%的在校大学生习惯在夜间12点及以后就寝;心理状况比较健康者占87%.结论 大学生对于健康内涵的认识有待提高,缺乏运动及不良睡眠习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校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时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作者:王元元;孙国梅;王万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嘉兴市城乡中小学生手卫生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嘉兴市城乡中小学生手卫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嘉兴市城乡8所学校共1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知道洗手能预防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和全部洗手指征等相关知识的学生分别为24.13%,40.50%和38.63%;仅8.31%的学生能完全做到10项日常生活洗手指征,23.81%的学生能正确使用六步洗手法;26.35%的城市学生和12.11%的农村学生主观上不愿洗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56%的学生认为在学校洗手有困难,主要原因是无洗手液或肥皂(77.00%)、洗手后无毛巾(66.77%),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生手卫生知识主要来源于父母(58.81%).结论 应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城乡中小学生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俞慧芳;陈中文;罗建勇;唐娴;施秀珍;凌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宁波市中小学生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血压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6~18岁中小学生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血压的影响,为中小学生高血压的评估或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宁波市2个区县7所中小学本市户籍6 ~ 18岁汉族学生共3087名,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指标.结果 宁波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49%,其中男生为3.01%,女生为1.99%;城市学生为2.45%,农村学生为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围身高比与男、女生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男生臀围、体质量指数、年龄、腰围身高比指标对血压影响较大,而女生年龄、腰围指标对血压影响较大(P值均<0.01).结论 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血压密切相关,可以用来预测或监测中小学生高血压.

    作者:龚清海;杨秀珍;应焱燕;张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杭州市6~15岁儿童散光现况

    目的 了解杭州市6 ~15岁儿童散光的患病情况,为防治儿童散光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杭州市某区5所小学及2所中学在校学生6 643名,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用自动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状况.结果 6 643名儿童检出散光≤-0.50 D者4 809名,检出率为72.39%;散光≤-0.75 D者2 175名,检出率为32.74%;散光≤-1.00 D者1 773名,检出率为17.66%.散光度≤2.00 D者占绝大多数,构成比为90.39%,各年龄组散光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062,P=0.358).顺规散光是6~15岁儿童散光的主要类型,占82.87%;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各占13.26%和3.88%,各年龄组轴向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20,P=0.701).6~15岁儿童以复合近视散光为主(77.83%),单纯近视性散光、单纯远视性散光、复合远视性散光及混合散光的构成比分别为5.74%,1.86%,4.11%,10.47%.随着散光程度的加深,顺规散光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逆规散光逐渐减少;复合近视性散光所占比例越低,混合散光越高.结论 6~15岁儿童散光检出率较高;顺规散光和复合近视散光是主要类型;散光程度越高,顺规散光越高.应加强儿童散光的早期屈光筛查及矫正.

    作者:李春燕;陈洁;陈岩;严张英;章雪梅;陈燕燕;李纯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况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目的 了解南海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况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南海区九江镇所有中小学教师共720名,使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Teacher Burnout Inventory,TBI)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进行评测.结果 九江镇中小学教师的情绪疲惫和去个人化较常模严重,少成就感较常模好(P值均<0.01);家庭收入低、年轻、省市级学校和个人文化程度高的教师情绪疲惫程度较严重,男性和教龄短的教师少成就感较严重,家庭收入低、省市级学校和男性去个人化情况较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情绪疲惫、性别和少成就感对生存质量的生理总分(PCS)有预测作用,情绪疲惫、年龄、个人月收入、去个人化及少成就感对心理总分(MCS)有预测作用(P值均<0.05).结论 九江镇中小学教师的情绪疲惫和去个人化程度较重,少成就感较轻,教师职业倦怠对生存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宋珊珊;李秀红;静进;郭丽;邱宇翔;杨德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沧市5852名高中毕业生视力状况分析

    近视是我国学生检出率高的一种常见病.随着社会进步,电视及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加之学习任务繁重,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也逐年升高,成为当今社会及家庭特别关注的重点问题[1].笔者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近3a5852名高中毕业生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为近视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卢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上海市金山区2006-2010学年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中小学生2006-2010学年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变化规律,为开展学生防病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方法 收集金山区2006-2010学年监测点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对学生龋齿、超重、肥胖、贫血、沙眼、近视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a间,金山区中小学生患龋率、贫血率分别从2006学年的44.33%,10.57%下降到2010学年的29.91%,6.09%;肥胖率从2006学年的5.66%上升到2010学年的7.49%;近视率在50%左右波动;沙眼患病率较低.结论 金山区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必要继续加强防控学生肥胖、近视、龋齿等方面的工作.

    作者:俞丹丹;程薇;李轶群;乔国良;何章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州市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况、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为高校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宿舍冲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广州市13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大学生(77.1%)对宿舍人际关系有较好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发现,女生、港澳台及海外留学生、成绩较好、待在宿舍的时间长、经常参加宿舍活动的大学生对其宿舍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P值均<0.05).女生、曾住过集体宿舍、与室友同班的大学生对室友关系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P值均<0.05).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与重视程度呈正相关(r=0.30,P=0.000).影响宿舍关系的前3位原因为性格不合(46.7%)、生活习惯差异(17.2%)及兴趣志向不同(11.4%).发生宿舍矛盾时,女生、成绩较好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P值均<0.05).大学生对室友关系的重视程度、满意度及相处的和谐程度与TCSQ量表积极应对得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校应大力开展应对宿舍冲突的心理教育辅导,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宿舍人际关系.

    作者:董杉;董晓梅;彭淋;陈雄飞;王声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州阳江两地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现况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状况,为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广东省社会经济状况,以广州、阳江、阳春分别作为大、中、小城市的代表,采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国修订版”对随机整群抽取的4915名中小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广东省中小学生攻击问卷得分与全国相比,属较高水平;男、女学生的攻击总分、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学段学生攻击总分及各量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广州、阳江、阳春学生的攻击总分及各量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与性别、年龄、地区差异有关,在进行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时,应有针对性.

    作者:陈玉霞;陈青;麦锦城;张萍;余毅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州市儿童近视流行趋势回顾性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市近视的流行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索有效干预近视的公共卫生手段.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法,利用过去在广州市进行的4项近视相关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资料,重构出过去将近一个世纪中广州市近视患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与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广州市20世纪70年代之前出生人群近视患病率仅为20%~30%,而80年代之后出生的青少年已经增长到80%以上.与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比较,广州市的近视患病率直至1975年后才逐渐增长,并逐渐达到其他3个城市的水平.结论 日益增长的教育压力和儿童户外活动时间的减少可能是导致近视流行的关键的因素.

    作者:麦锦城;向帆;何明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身跑和登阶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目的 了解健身跑和登阶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探索有效的有氧运动减肥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南通大学单纯性肥胖男大学生60名,分为实验组(健身跑组、登阶运动组各15名)和对照组(30名).实验组进行健身跑和登阶运动锻炼;对照组只进行日常体力活动,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结果 16周后,实验组在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中健身跑组和登阶运动组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功能影响的效果基本一致,但登阶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要优于健身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等强度的健身跑和登阶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体质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登阶运动更有利于肥胖男大学生的自我锻炼和长期坚持.

    作者:何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四川地震灾后学校卫生工作现状

    目的 了解地震灾后学校卫生工作重建及运行状况,为提高灾后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四川地震灾区50所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学校卫生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卫生管理机构、学校卫生室建设、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档案建设、疾病预防、学校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等方面.结果 灾后学校卫生管理机构呈现出校长、教务处、政教处与体育卫生室负责制多样化的状态;78.93%的高中、68.45%的初中和59.48%的小学设立卫生工作室;专业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比例不到50%,以女性居多;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发展不均衡,总体合格率为93.0%;13.25%的高中、28.48%的初中和39.75%的小学没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结论 灾后学校重建在卫生硬件条件设施上得到了超前发展,但在软件管理及卫生专业人员配备上存在一定问题.应注重灾后学校卫生工作的常态化监督与管理.

    作者:李秋良;张晓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固定矫治青少年患者牙周洁治和卫生宣教干预效果分析

    正畸治疗错颌畸形能够提高治疗人群的口腔功能和健康水平,改善牙(殆)和颜面美观.目前主流的牙齿矫正还是以传统的托槽、金属弓丝矫正为主.然而传统固定矫正方式有难以克服的不足,如矫治器美观度、舒适度差,不能自行摘戴,加上因粘结材料的刺激和矫治部件的存在,口腔卫生难以维护[1];另外,固定矫治的患者大多为儿童和青少年,口腔卫生意识较差,刷牙不认真[2],常导致口腔溃疡、牙龈炎症、牙齿脱矿等,出现龈下菌斑积聚、牙龈指数上升、牙龈出血和牙周袋深度增加[3-4].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和评价临床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从而为正畸青少年提供维护牙周健康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国锋;黄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

    目的 了解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现状,探讨有氧运动、久坐行为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等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健康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等对方便整群抽取的蚌埠市4所中学100个班级的52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开展有氧运动干预后,分析干预前后肥胖、体重正常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变化情况.结果 5268名初中生参加足量中等强度、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及体力活动缺乏的比例分别为14.7%,36.0%和59.1%.其中肥胖青少年中达到足量大强度有氧运动的比例为42.7%,高于非肥胖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性别、年级、家庭类型、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肥胖、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及碳酸饮料的摄入后,久坐行为是青少年抑郁症状(OR=1.52,95%CI:1.31 ~ 1.76)、焦虑症状(OR=1.36,95% CI:1.18 ~ 1.57)和学校生活不满意(OR =2.07,95% CI:1.79~2.38)的危险因素.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是抑郁症状(OR=0.78,95% CI:0.67 ~0.91)和学校生活不满意(OR=0.73,95% CI:0.62 ~ 0.85)的保护因素.结论 蚌埠市初中生进行有氧运动的时间较少,而久坐行为却在不断增加;有氧运动、久坐行为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钱青文;孙莹;王彩红;竟广群;朱飞;董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指导性音乐想象缓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缓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效果,为学生考前减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某普通高中高三学生3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进行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用考试焦虑量表(TAS)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5次干预,被试前、后测考试焦虑得分分别为(18.53 ±6.84),(16.56±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干预前后考试焦虑得分分别为(20.32±6.24),(17.0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焦虑程度被试干预前后考试焦虑得分分别为(26.15±4.53),(20.92±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指导性音乐想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对女生和考试焦虑程度高的学生效果更显著.

    作者:陈玉霞;张绍华;魏楚珊;杨育能;麦锦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农村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河南省周口市2所农村学校927名中学生施测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分析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因素.结果 农村中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3,0.562,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效应显著(β值分别为0.422,0.403,P值均<0.01),自我和谐在领悟社会支持基础之上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效应显著(β=0.476,P<0.01).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影响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是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中介.

    作者:党峥峥;党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