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浦东新区户籍儿童2002-2008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王晨;朱渭萍;储强

关键词:传染病, 发病率, 儿童
摘要:目的 探讨2002-2008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 0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88.80/10万;乙类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由肠道传染病发病为主转变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4-6月,肠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8-10月;丙类传染病报告7 757例,发病以2-6岁阶段幼托儿童为主.结论 加强幼托机构及中小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已成为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防控重点.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电磁棒点穴防治青少年近视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寻求防治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方法.为防治青少年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接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0名,应用磁电治疗仪点按全身穴位70多个,其中主穴17个,每个穴位按压10s,其他为辅助穴,每个穴位按压3 s,点穴结束后用感应头罩眼球30~50s(睁开眼睛).眼、头、耳、手臂及手、腿部的穴位每日按压,背部与脚部的穴位为每隔1d1次,交替进行按压.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视力变化的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100名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其中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提高1行者34人,提高2行者41人,提高2行以上者25人.结论 电磁棒点穴防治青少年近视在短期有较好疗效.

    作者:许慧琴;李艳平;谢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压力成长量表在师范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分析

    目的 考察压力成长量表(stress-related growth scale,SRGS)中文版在大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及其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为压力成长正式测量工具的编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某师范大学6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SRGS量表进行调查,采取探索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法以得到该量表的结构及检测量表结构的稳定性.结果 该量表的因素负荷在0.331~0.700之间,同质性信度在0.659~0.8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0.782之间,人际间人际内成长的二因素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指数为:NF1=0.855,RF1=0.824,IFI=0.853,CFI=0.860,RMSEA =0.057,x~2/df = 2.35.主观感知到的压力程度与成长显著相关,其余变量相关均不显著.结论 SRGS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大学生压力成长的测量工具使用.大学生压力后心理成长良好且具有极大的同质性.

    作者:涂阳军;郭永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教育环境学龄前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流动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为采取正确的教育形式和制定有关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问卷,对成都市3所民办幼儿园和8所公立幼儿园的3~6岁428名流动儿童和456名城市户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民办幼儿园流动儿童的异常行为和高危行为因子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54%和61.46%,检出率较高的高危行为依次为抑郁、不合群和攻击行为,男童的高危行为检出率高于女童.公立幼儿园流动儿童中违纪行为高危检出率高.公立幼儿园城市户籍儿童异常行为和高危行为检出率低.民办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流动儿童均以父母一方护短、父母关系不和睦、母亲体弱、早产、剖腹产、儿童体弱、伙伴关系差的儿童异常行为检出率较高.结论 就读公立幼儿园更有利于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作者:沈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巢湖市2005-2009年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巢湖市学生肺结核流行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05-2009年安徽省巢湖市新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病资料.描述性统计分析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结果 2005年全市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为9.44/10万,涂阳率为7.01/10万;2009年分别为12.33/10万和9.13/10万,平均增长速度为6.91%和6.84% 0 5 a平均发病率为10.27/10万;学生肺结核发病以男生为主;15岁以上年龄组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占全部学生数的94.05%.每年12月至次年1-2月为低谷,而3-4月为高峰期.结论 巢湖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年升高.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卫生、教育部门横向联系,规范转诊和追踪工作.

    作者:凤翀;张根友;曾伟;史四九;张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中生学校社会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高中生学校社会行为现状,为高中生不良适应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学校社会行为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长沙和湘谭地区8所高级中学1 340名高中生的学校社会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高中生性别、年级、学校类型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的多元主效应显著;3个反社会行为维度在3个社会能力维度的不同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社会能力内部和反社会行为内部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能力和反社会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应根据高中生学校适应行为的关系及特点采取于预措施,提高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张英;刘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学生自我和谐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生自我和谐的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安徽省2所医学院398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自我和谐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自我和谐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生的自我刻板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不同年级医学生的自我和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级的增加医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分在不断下降.结论 医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较好,男生在自我刻板高于女生,自我和谐程度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上升.

    作者:王文娟;胡炳炎;沐林林;祝亚丽;朱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校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分析

    在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进一步深入和高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的趋势日益明朗的形势下,高校医疗机构的运行体制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有的高校医疗机构开始自负盈亏走向市场,有的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还有一部分交给社会医院托管~[1],这些有益的尝试为高校医疗机构今后的改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按照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精神,高校医疗机构按区域卫生规划,纳人卫生事业行业管理,已成为一种大的趋势.

    作者:马妮娜;徐长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学生过敏性疾病发病与生命早期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过敏性疾病发病与生命早期生活因素的关系,为开展过敏性疾病的旱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9年温州医学院2042名一~三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出生时相关情况、家族史相关情况及5个生长发育时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应用SPSS 16.0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学生出生时情况中的出生地、出生体重、出生时成熟情况、性别与过敏性疾病有关;在家族史中的父母过敏性疾病史、受教育程度、职业及父亲吸烟史等与各年龄段过敏性疾病发病相关性较高.结论 父母受教育程度、暴露于烟雾环境、出生体ER轻、早产是过敏性疾病的易感因素,应针对其开展相应干预研究.

    作者:姜赛芝;钱燕;叶钊;毛翔宇;谢思明;王光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北京通州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技能现状

    目的 了解通州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技能以及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现状,探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方法 2009年5-10月对通州区5所城区中学和3所乡镇中学的高二和初二学生共394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知识、态度、技能和总分的合格率分别为23.7%,34.8%,39.2%和27.7%,高中生分别为39.2%,41.9%,61.5%和45.9%.初中生各部分合格率均低于高中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情况为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城区学生高于乡镇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面临缺乏专人、专时、专业教材的间题.结论 应加大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平衡城乡差距,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孙秀梅;马迎华;胡芳;王凤清;于德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1985与2008年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目的 了解1985与2008年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对新疆喀什地区的6 294名维吾尔族青少年进行测试,并与1985年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维吾尔族青少年2008年与1985年相比,身体形态各项指标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且形态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重视维吾尔族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差异,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改变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缩小城乡、性别差异,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高刚;毕存箭;杨俊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蚌埠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对蚌埠市304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紧张状况调查.结果 录人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教师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和个体应对资源得分均高于女教师.40-60岁年龄组教师职业任务得分高,50-60岁年龄组教师个体应对资源得分较其他组高,30-39岁年龄组教师个体紧张反应得分较高.高学历组教师个体紧张反应得分较高.已婚教师承担的职业任务多,未婚和已婚教师职业紧张反应较强.市区、普通高中教师个体紧张反应得分比其他组高,职业高中教师职业任务少,个体资源多,紧张反应低.结论 职业紧张反应可以通过减少职业任务和提高应对资源的方法来预防或控制.

    作者:王彩红;杨永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贵州部分农村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识水平及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的现状,以便制定和开展符合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选择贵州省安龙县和印江县共5所乡级中学的学生96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艾滋病三大典型传播途径的答对率较高,但对非典型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的流行情况等较专业知识的答对率普遍较低,且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之间的答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应针对农村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健康教育,增强艾滋病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素质培训,加强同伴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作者:熊敏;冯承芸;甘春芳;张宛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地震灾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学前儿童体质状况比较

    目的 比较震后灾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体质状况,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5·.12大地震发生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802名,采用指标测试法和访谈法对两者体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身体形态方面.3-6岁男性非留守儿童均明显优于留守儿童;3岁女童没有明显差异,4岁、6岁女童均是非留守优于留守,5岁儿童除身高有明显差异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身体机能方面,除5岁非留守男童心率比留守男童高之外,其余年龄均无明显差异.在身体素质方面,除4-6岁女童立定跳远非留守组高于留守组外,女童其他素质指标和男童素质指标均为留守优于非留守或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对留守儿童监护人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改善儿童体质状况.

    作者:魏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山东某大学学生耳鸣状况及其对身心健康影响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耳鸣的主观临床特征,为防治大学生耳鸣提供心理干预依据.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11月间山东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共32 167人.对该期间到校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以耳鸣为主诉的386例大学生患者进行详细信息采集,并加以统计分析,以发现耳鸣的临床特点和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 耳鸣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208人(53.9%),突然起病的313人(81.1%),耳鸣以中调居多,就诊患者的一半为持续性耳鸣.常见的耳鸣部位为左耳,279人(72.3%)都有至少一种耳鸣的伴随症状,有177人(45.8%)有加重因素,耳鸣对患者的大影响为情绪影响.结论 建立心理因素与耳鸣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耳鸣对大学生身心产生的不良影响.

    作者:韩亚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赣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目的 了解赣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蛲虫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赣州市692名2~6岁儿童进行蛲虫感染检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7.80%,男童感染率为8.29%,女童感染率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7,P>0.05);私立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26%,公立幼儿园为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2,P <0.05);不同年龄组儿童蛲虫感染率不同,2~岁、3~岁、4~岁、5~6岁儿童烧虫感染率分别为1.52%,5.62%,10.42%,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24,P<0.01).结论 赣州市学龄前儿童烧虫感染率为7.80%.蛲虫感染率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作者:钟有添;王小丽;谢学斌;王立;孙湘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震后不同时期灾区初中生身心健康与应对方式特点

    目的 探讨5.12地震后不同时期灾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及应对方式的特点,为灾后心理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修订的身心健康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分别在5·12地震后2周和la对四川灾区188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震后la在抑郁、自杀、恐俱等身心健康多个维度和退避、幻想等应对方式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震后2周;退避、自责、合理化、问题解决能显著预测震后2周初中生的心身健康,而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能显著预测震后la学生的心身健康.结论 震后la灾区初中生身心健康有所好转,应对方式开始倾向积极,但对前后没有显著差异的维度需要重点干预.

    作者:张妍;许芳;孔繁昌;权珍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非医科大学生综合性参与式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建立综合性参与式传染病健康教育模式,评价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对某综合院校非医科大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改善效果.方法 通过自编教材、讲义,开设选修课、课堂咨询和讨论、专家讲座、征文比赛、专业网站/论坛交流与讨论、学生科研等综合性参与式健康教育措施,对某综合院校3个校区非医科本科生进行传染病健康教育,结束后采用结构式间卷调查大学生1 582名,其中接受健康教育大学生958名,未接受健康教育大学生624名,比较两组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课程和讲座效果良好,非医科大学生表现积极,踊跃参与互动.未接受健康教育组平均得分(14.98±2.35)分,接受健康教育组得分(17.79±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性参与式传染病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学生传染病知识水平,效果良好.

    作者:吴蒙;傅旭兰;邱继华;戴驭虎;陆家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评定问卷编制的初步探索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中小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评定的工具,为科学评定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标准化问卷开发程序,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定性研究形成条目池;运用7种统计方法对各条目进行筛选,以北京、陕西2 175名中小学生为被试,初步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将该问卷划分为亲密度和矛盾冲突两大维度.经过筛选,共有55个条目入选,该问卷的重测相关系数、Cronbaeh's.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20,0.939,0,679;与儿童自我意识问卷(PHCSS)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326-0.628;所有条目的累积贡献率达32.468%.结论 学生评定问卷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作者:余小鸣;袁博成;安维维;郭丽娜;王嘉;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南乐县2所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县城小学-年级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状况.为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对河南省南乐县2所小学一年级526名学生家长进行不记名间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学生家长中,81.9%的家长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只有28.1%的家长认识到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多是儿童熟悉的人,40.9%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如果发生性侵犯要告诉父母或其他可信任的成年人.结论 小学生家长缺少基本的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要重视对儿童家长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

    作者:张曼;陈晶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宁波市小学生控烟知识知晓情况

    目的 了解宁波市小学生控烟知识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学生控烟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1所小学4 3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2.1%,禁烟正向态度持有率为85.1%,二者均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小学生未来12个月及未来5a可能会吸烟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4.1%,5.5%,男生高于女生.结论 小学生对烟草危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将小学生纳入控烟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于预措施,引导他们学会拒绝烟草.

    作者:高华;张涛;王潇怀;朱银潮;陈洁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