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蔡少苹

关键词:前列腺, 电切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减少和避免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35例病人进行术前护理、术后做好气囊导尿管的有效牵引、妥善固定,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注意持续膀胱冲洗液的速度和温度,预见性地应用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病人出血、尿道感染和膀胱痉挛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没有发生.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人准自杀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6例准自杀行为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家庭及个人身体、精神/心理因素是造成病人意向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认为提高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和医护程序是预防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关键.

    作者:江桂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维生素加金因肽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合维生素加金因肽喷剂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6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在放疗开始时即给予口服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E,并在放疗第2周口腔喷涂金因肽,在放疗期间给予放疗科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放疗科常规护理,出现口腔粘膜反应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放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是20%和53%,P<0.01.结论 复合维生素加金因肽喷剂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并可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小芳;公霞;朱庆芬;郑燕;谷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管理者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

    优化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命质量的前提,更是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需要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护理学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然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护理工作的超负荷和高度责任感,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性,护士职业前景暗淡等,给护士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康复.所以护理管理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维持护士的心理健康:(1)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2)减轻压力,让护士轻装上阵.

    作者:郑必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囊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肝囊肿及卵巢冠囊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肾囊肿、24例肝囊肿以及12 例卵巢冠囊肿患者实施耐心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该组74例患者78个囊肿,介入治疗前后通过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至6年,囊肿未见复发.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并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囊肿成功的关键.

    作者:于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脉膏预防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脉膏对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72例诺维本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6例化疗静脉局部涂护脉膏保护静脉;对照组136例化疗静脉局部涂喜疗妥保护静脉.结果 试验组发生静脉炎轻度12例,中度1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轻度47例,中度15例,重度7例.统计学处理χ2=73.65,P<0.01,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护脉膏和喜疗妥对诺维本致静脉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护脉膏的保护效果显著优于喜疗妥.

    作者:孙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护理方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两组,循证组6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常规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果 4 w后进行评定无论是循证组还是常规组,康复后与康复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循证组更加明显,循证组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钟美容;胡艳宁;王庆武;刘海兰;蔡超群;龙秀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见性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研究方式分析了2003~2005年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抢救及护理+饮食护理;B组:抢救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C组:抢救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见性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各组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C组患者病死率及再出血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辅以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

    作者:陈惜遂;陈剑;谢丽华;陈彩芳;李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浅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系统健康教育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住院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一般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个患者发放留置针健康信息指导卡,对患者输液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留置针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的时间比对照组长,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炎、堵管、血肿、肿胀、渗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掌握留置针知识水平,延长静脉留置的时间,减少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促进了护患沟通.

    作者:崔丽君;魏雪梅;杨立倩;杨苓;官计;罗艳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颌面部损伤窒息病人的急救及护理

    对13例严重颌面部外伤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抢救护理对策.提示严重颌面部外伤病人,因其受伤的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极易发生窒息危象,针对两大窒息,即:阻塞性窒息与吸入性窒息及时实施有效地抢救,才能确保此类病人呼吸道通畅.严重颌面外伤气道管理的好坏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作者:蓝琼好;李宝娣;刘向阳;李敏红;陈梅花;李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13例颅脑外伤后发生CSWS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患者意识变化,监测尿量、尿比重、血清钠、血浆渗透压、血抗利尿激素(ADH)浓度及中心静脉压(CVP),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3例患者中,伤后第4~7天血钠平均107 mmol/L,尿钠平均为62mmol/L,血渗透压平均205 mOsmol/kg,抗利尿激素浓度不高,尿渗透压平均409 mOsmol/kg,尿比重平均1.025,其中5例治疗上予以限水,出现低血钠伴有中心静脉压下降,意识障碍加深;补足水、盐后,伤后第14~21天,血钠平均回升至137 mmol/L,基本恢复正常.2 w恢复8例,4 w内恢复3例,1例患者伤后7 d死亡.结论 在脑性盐耗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环节上要重视预见性护理,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监测血生化指标、准确记录出入量,掌握好补钠、补液的均衡速度,维持血容量及钠的平衡,掌握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中枢尿崩症三类不同的病症的鉴别护理.

    作者:周建萍;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民族护生实习期间压力源与压力程度的比较

    目的 调查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实习期间主要压力源,为临床教师提供干预措施依据,以维护护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实习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各50名,于实习后第48周进行压力源及压力程度调查.结果 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在语言与就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压力源子条目中,毕业后就业、工作时的语言环境、语言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朝鲜族与汉族护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护生压力程度高于朝鲜族护生;而实习期间非护理工作多,朝鲜族护生压力程度高于汉族护生(P<0.01).朝鲜族护生中,中等水平压力占50%,高水平压力占31%,汉族护生中,中等水平压力占56.8%,高水平压力占20.5%,超高水平压力占4.5%.结论 本地区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实习期间压力源及压力程度有所不同,学校、实习医院及社会应予以重视,采取相应减压措施.

    作者:齐艳;吴美福;金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面分析防范护理差错重复发生

    目的 通过全面分析,寻找防范护理差错重复发生的对策与启示.方法 回顾2003~2006年间三家二甲医院的60例护理差错,分析差错的内容、环节,并在SHEL分析法基础上建立要素分解表,分析差错的成因.结果 在差错内容构成中,注射类差错占53.3%,医嘱处理表占21.7%,病情观察类占11.7%,皮肤护理类及其他类各占6.7%,其中单人查对的接(挂)瓶环节占频次高的注射类差错的71.9%.在差错成因中,与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关(S)占68.3%,与硬件有关(H)占26.7%,与临床环境有关(E)占25.0%,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L)占76.7%.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对护理差错的全面系统分析,科学归因,避免单纯归咎于当事人,从而能够针对性地改进环节,调控护士的负面情绪,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

    作者:管玉梅;陶艳玲;杨毅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的自控镇痛方法在泌尿外科术后病人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泌尿外科术后止痛效果间的差异.方法 将113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CIA和PCEA方法进行术后镇痛,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评分以及对镇痛泵的满意度.结果 PCEA组中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且患者对镇痛泵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PCIA组.PCEA组嗜睡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其它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两组间睡眠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EA较PCIA镇痛效果更佳,副反应更低,但对患者术后睡眠并无帮助.

    作者:晁华琳;袁园;李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5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以抑郁(64%)和焦虑(73%)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对精神病知识缺乏、外界压力、经济负担等.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DS、SAS总分显著下降(P<0.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护理干预对之有效.

    作者:李侠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呼吸肌麻痹抢救及护理体会

    呼吸肌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格林-巴利综合征、上升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均可累及肋间肌、膈肌及咽喉部肌肉而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骤停,从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故认为呼吸肌麻痹是上述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掌握初的气道管理,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便可大大减少其病死率.

    作者:娄军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

    为研究正确、规范的护理干预对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阐述手术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危害,总结出手术应激反应可使患者出现相应表现.手术应激反应是可以通过各种护理干预减轻的.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以镇静的神态、亲切的语调护理患者,保证患者接受治疗时的佳生理、心理状态.

    作者:周文娟;孙晓红;于静;张宏霞;孙雨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通过对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不过多增加护理人力成本的条件下,科学地选人、用人、加强培训和考核、合理配备、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处于良好的利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人力成本,适应医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朱淑兰;葛纪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切除术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16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行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技术、家庭等全方位的综合护理.结果 16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肺切除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晓梅;李兰香;周秋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病人便秘79例

    目的 观察并评估针药并举治疗方法在骨科术后便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药并举对40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效率为95%,方便安全,与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67%)有显著差异.结论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显著效果.

    作者:罗运莲;李明;廖敬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咯血有窒息危险患者的护理

    目的 提高咯血有窒息危险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近5年来我院结核科住院大咯血患者127例,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通过对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按要求执行.结果 127例患者严格按护理程序护理,除2例窒息死亡外,余未发生窒息.结论 对于咯血有窒息危险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可有效地预防窒息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李秋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