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性行为与医学教育相关性分析

李帅;崔政坤;陈义恿;华欣洋;朱文丽

关键词:性行为, 教育, 医学,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学生
摘要:目的 分析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知识与行为现状,探究与医学教育相关性.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阶段整群抽取北京8所高校2026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认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应采取避孕措施的医学生占92.2%,非医学生占82.9% (P<0.01);避孕知识回答正确率医学生均高于非医学生(P值均<0.01 );自我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意外妊娠发生率医学生为19.5%,非医学生为17.9% (P>0.05).结论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知识与医学教育相关,行为现状与医学教育无关.高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问题不容乐观,急需干预措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嘉兴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状况分析

    近年来,中国儿童肥胖流行趋势日益严重.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龄儿童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城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率为8% .笔者对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05-2009年人托人幼健康休检的13 71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以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肥胖情况.

    作者:魏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蚌埠医学院2007-2009年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20 a青少年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a前增长了1倍.

    作者:王红雨;崔杰;杨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四川革命老区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现状调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学校卫生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的整体水平.为保障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研究制订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8号),并随之颁布实施.

    作者:张晓林;杨一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外显自尊的相关关系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与外显自尊相关联状况,为学校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省15个城市抽取了初、高中学生共15 738名,进行中国修订版攻击性问卷(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BWAQ),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等的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在攻击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在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攻击总分及外显自尊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样本总体外显自尊与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结论 中学生的外显自尊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者:罗贻雪;余毅震;杨奕;孙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郑州市女童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7~18岁女童青春期性发育状况.为界定我国儿童少年青春期性发育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2010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以郑州地区的调研点校为目标抽样点校,抽取9个城乡中小学校7~18岁女生每个年龄组110人,检查第二性征发育状况并询问月经初潮情况,运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青春期重要发动事件平均年龄(中位年龄)及各主要百分位年龄.结果 郑州市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09岁,乡村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23岁,初潮小年龄为10岁;乳房发育Ⅱ,Ⅲ,Ⅳ,Ⅴ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0.64,13.63,15.07和15.58岁,发育早年龄为7岁;阴毛发育Ⅱ,Ⅲ,Ⅳ,Ⅴ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3.44,14.80,15.42和15.95岁,发育早年龄为9岁;腋毛发育Ⅱ,Ⅲ期的平均年龄为14.58,15.92岁,发育早年龄为9岁.结论 乳房早开始发育,1.5 a以后半数出现月经初潮,然后阴毛、腋毛开始发育;第二性征发育和月经初潮年龄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王珍;娄晓民;王文科;宋长安;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呼吸道症状监测在学校流感疫情监测中的效果分析

    为及早发现学校的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现象,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学校发热呼吸道疾病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该系统在流感疫情的早期监测预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花;周吉坤;张世勇;庞志钊;张国平;董振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国8个城市中学生腰围身高比值界值点和百分位数曲线

    目的 确定城市中学生腰围身高比值(WHtR)的界值点并制作WHtR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为临床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防控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对北京、绍兴、广州、太原、哈尔滨、鄂州、重庆和贵阳8个城市28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11 307名进行人体测量.采用偏相关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方法,分析WHtR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确定WHtR的界值点;采用LMS法建立WHtR的百分位数曲线.结果 与WHtR关联性强的2个因素是收缩压和三酰甘油,男生WHtR与收缩压和三酰甘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和0.16(P值均<0.01),女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和0.09(P值均<0.01);用关联性强的2个因素(性别年龄组P85)预测WHtR的界值点,男、女生分别为0.436和0.450.百分位数曲线显示,12~13岁男生WHtR各百分位数曲线普遍高于女生,14~18岁女生WHtR的各百分位数曲线普遍高于男生.男生从12岁以后WHtR的P50开始下降,15岁WHtR P50低,16岁以后又开始增加;女生WHtR与12岁开始相对平稳,15岁开始升高.结论 WHtR可考虑用于临床监测,用LMS方法制定的WHtR百分位数曲线可正确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作者:楚舟;陶芳标;郝加虎;苏静;段佳丽;窦路明;麦锦城;武丽杰;余毅震;王宏;屠春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某高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具备的健康素养情况,为针对性地实施有效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监测指导手册>提供的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对某高校参加某公共选修课所有大学生418名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5.8%.其中具备基本技能健康素养比例达到61.0%;其次为基本知识与理念,为34.2%;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仅为7.4%.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科学健康观(65.6%)、安全与急救(56.2%)、传染病预防(29.2%)、基本医疗(28.0%)、慢性病预防(0.5%).结论 大学生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状况不佳,应积极采取适宜的健康干预技术,促使大学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

    作者:郭玲;刘素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学生接种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偶合发热反应分析

    目的 评价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探索学校群体性预防接种偶合症风险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咸宁市某小学753名学生接种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前后健康状况开展调查与随访观察.结果 某小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33%.反应发生过程时间较短,各年级(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发热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学前班反应发生率较高.接种反应发生后,所有患儿均得到及时诊治,预后良好.结论 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学校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时,有必要加强预防接种风险预警和管理.

    作者:张丽;周红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年级小学生校园欺负特点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目的 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现状以及自我意识的一般特点,以期为学校欺负干预实践提供事实资料和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苏州市479名小学五~六年级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欺负行为随年级增长而降低,欺负行为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欺负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整体的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年龄差异.在行为、合群性及自我意识总分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欺负行为与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欺负者自我意识高,然后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自我意识水平低.结论 欺负行为与自我意识某些特质存在相关,在研究和疏导欺负权为的同时应结合性别和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作者:胡芳芳;桑青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柳州市大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变化分析

    目的 了解柳州市区大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变化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抽取柳州市区4007名和3 720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年比2005年发生率上升的健康危险行为包括骑车违规由31.45%上升至46.31%、在非安全区游泳由21.75%上升至30.83%、因焦虑而失眠由9.56%上升至13.31%、重度饮酒由11.88%上升至13.19%等(χ2值分别为143.65,37.99,26.54,17.84,P值均<0.01).学生2009年现在吸烟率为13.57%,与2005年13.8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学生多数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上升,少数行为发生率下降或无变化.需进一步制定全面防治规划和相应的策略措施.

    作者:韦琳;王萍;覃彦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被动吸烟与控制策略

    吸烟者吸烟时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雾(吸烟者吸入肺内的烟雾)和侧流烟雾(烟草点燃冒出的烟雾),两者共同构成了环境烟草烟雾(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 ETS).ETS是一个重要的室内污染物,早在1992年美国环境保护总署就将其列为A级致癌物,即任何剂量的暴露都不安全.

    作者:黄雨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小学教师情感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情感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编的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对黑龙江省虎林市,上海市徐汇区和浦东区,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福建省福州市,北京市朝阳区等地的608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教师情感能力平均值为4.92.在性别上,情感能力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P>0.05);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情感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1,P<0.01);不同教龄教师情感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9,P<0.01).中小学教师的情感能力在职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77,P<0.01).结论 中小学教师情感能力在教龄、职称及所获得荣誉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庆;邱莉;潘发达;王柳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北京市智力残疾青少年体成分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智力残疾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智力残疾青少年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从北京市3所培智学校抽取轻、中度智障在校生170名为对象,年龄10~21岁,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试各项身体成分指标.并测量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及肱三头肌、肩胛下角和腹部皮褶厚度.结果 智力残疾男生去脂体重、总水分、蛋白质、肌肉量、基础代谢率在14~17岁年龄段达到峰值,18岁后呈减少趋势;女生各项指标则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在18~21岁达到峰值.同年龄段中,女生体脂百分比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去脂体重、总水分、蛋白质、肌肉量、基础代谢率及腰臀比显著高于女生(P值均<0.05).男生的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体成分发育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正常、超重、肥胖组智力残疾青少年体成分的组间差异显著,体脂百分比、身体脂肪量、非脂肪性身体成分均呈递增趋势.结论 智力残疾青少年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青少年,且主要集中在青春发育前期及青春发育期.

    作者:戴昕;何玲;刘曈;王建;梁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阳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丹阳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状况,为托幼机构消毒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丹阳市辖区内登记在册的41所托幼机构采用现场采样监测和实验室检验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丹阳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为63.00%,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工作人员手合格率低(40.66%),其次为空气(45.28%)、紫外线辐照强度(59.26%)、物体表面(62.50%),餐饮具(82.23%).城乡、托幼机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9.10%和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私立托幼机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3.06%和6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务必须由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陈红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9年学校水痘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学校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水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水痘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西城区学校累计发生水痘758例,发病水平和流行强度逐年下降.水痘全年均有发病,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小学生水痘年平均发病率为4.99%.,高于中学生的2.26%.有免疫史的病例占60.03%.接种过水痘疫苗的病例临床症状较轻.结论 接种疫苗可减少水痘重症病例.发生疫情应急接种范围可扩大至免疫史超过5a者.

    作者:王庆;孙木;崔长弘;王红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重肥胖与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超重与肥胖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影响效应.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5所小学和10所幼儿园,采用国际统一标准问卷ATS调查表对所选学校的所有学生的呼吸系统疾病及症状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格测量.结果 本次共调查儿童5096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分别10.73%和9.93%.肥胖儿童哮喘患病率(11.41%)高于正常体重儿童患病水平(6.11%),且超重肥胖对女性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影响更加明显.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无家族易感史和有家族易感史的儿童患有哮喘的危险性分别增加了80% (OR=1.80,95% CI=1.15 -2.96)和113% (OR=2.13,95%CI=1.12-3.15);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与家族易感史对儿童哮喘的交互效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重肥胖可显著增加儿童患有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风险,且女性儿童受到的影响较大.

    作者:王达;杨宗华;刘苗苗;任万辉;高峰;何钦成;董光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关系

    目的 了解我国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情况,探讨攻击行为与儿童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省15个大、中、小城市6 587名小学四~六年级学生进行Buss-Warren攻击问卷和亲子依恋关系调查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攻击性随着年级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对父母的亲子依恋逐渐降低(P值均<0.01).亲子依恋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1).家庭依恋类型中,双亲依恋安全型的儿童攻击性低,其次为母亲安全父亲非安全型,再次为父亲安全母亲非安全型,高为双亲非安全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儿童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儿童相比,有着更高的攻击性及较差的亲子依恋关系(P<0.01).结论 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干预应更多关注母子关系,单亲家庭以及重组家庭儿童应作为重点关注人群.

    作者:孟仙;余毅震;刘卓娅;张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核心自我评价和Campbell等的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广州大学2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P<0.01),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独生子女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主观幸福感、核心自我评价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水平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1).主观幸福感和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核心自我评价是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结论 主观幸福感、核心自我评价越低,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水平越高,必须关注大学生健康人格与日常应对挫折能力的培养.

    作者:路红;郑志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情境中大学生情绪归因特征分析

    目的 探索大学生情绪归因的总体规律和不同情境中情绪归因的具体特征.方法 采用大学生情绪归因问卷(UEAQ)对上海市44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总体上,大学生倾向于将情绪归因于回报与目标实现、压力与放松、预期、身体状况,并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和年级差异(P值均<0.05);不同情境中大学生情绪归因在具体方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具有较为稳定的情绪归因特征,但在具体的归因方式上存在情境差异.

    作者:潘发达;王柳生;张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