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陈丽娟;王相文
目的 了解中专女生性行为发生情况,探讨中专女生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2005年对北京、河北、辽宁5所中专二年级女生有关健康问题调查数据,对693名女生性行为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有37人(5.3%)报告有过性交行为.其中有8人报告首次性行为是非自愿的,这种非情愿的性行为发生在与男朋友交往关系中的有6人.童年期有被父母躯体暴力伤害经历的女生,其性行为发生率明显偏高.结论 中专女生性行为问题值得关注,尤其是约会中的性暴力问题.
作者:邱辰;马玉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生源与外地生源大学生吸烟现状之间的差异,为制定可行的学校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所高校大学生3 509名(北京生源1 596名,外地生源1 91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吸烟率北京生源男生(50.74%)低于外地生源男生(5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2,P=0.041);北京生源女生(21.03%)与外地生源女生(2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3,P=0.327).现在吸烟率北京生源男、女生(20.10%,4.87%)与外地生源男、女生(22.13%,5.10%)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51,P=0.283;X2=0.043,P=0.836).北京生源学生初次吸完一整支烟的年龄要迟于外地生源.北京生源学生吸烟数量高于外地生源学生.结论 应从小学开始开展控烟工作,降低儿童青少年尝试吸烟率.
作者:刘峥;郭欣;符筠;曹若湘;耳玉亮;吕若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了解余姚市城乡中学生口腔卫生情况,调查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从而指导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工作,笔者对余姚市部分中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和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俞合琼;贺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了解石嘴山市学校卫生工作及学校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预防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2008年石嘴山市卫生监督所对该市35所学校进行了调查.
作者:耿敏;张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12岁儿童龋患和牙周健康现状,为提高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城乡12岁儿童792名,检查恒牙龋患和牙周情况.结果 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7.8%,龋均为0.4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龋齿充填率为6.3%,窝沟封闭率为0.5%,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石检出率分别是87.9%和67.3%.结论 江西省12岁儿童患龋率虽低,但第一恒磨牙易患龋,龋齿治疗率较低,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应积极开展学校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高龋病治疗率,改善牙周状况.
作者:欧晓艳;胡友德;胡逸鹏;熊伟;张海亮;朱洪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与智能、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其发育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评估门诊54例学习困难、精冲发育迟滞儿童和181名小学集体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将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小于6岁儿童用C-WPPSI,大于6岁儿童用C-WlSC)结果作比较,并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围产期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VMI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790,0.764(P值均<0.01).小学生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数学、语文成绩等级均高度相关(P值均<0.01).儿童是否早产、是否参加书法美术学习对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影响较大.结论 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对评价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加强孕期保健、开展儿童早期教育有助于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
作者:程红;张芳蓉;李公正;周家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突然、蔓延迅速等特点,易在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中形成聚集性发病[1-2].
作者:王瑞平;郭晓芹;吴毅凌;陆红梅;沈金花;罗珍;黄中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社会比较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法,调查重庆市某中学392名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和学业成绩.结果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业成绩优异中学生更倾向于上行认同、平行认同的比较方式,而学业成绩较差中学生更倾向于上行对比、下行认同的比较方式.中学生更倾向于作出认同反应,且偏好反映在上行、平行和下行方向上.性别因素在社会比较倾向和具体比较方式上的选择主效应不显著;年级因素在社会比较倾向和某些具体比较方式上主效应显著,表现为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和对上行认同、平行认同、下行认同的选择随年级上升而趋于降低.结论 中学生的社会比较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特定对应关系,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作者:张保;徐跃红;赵玉芳;孔凡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龋病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口腔病之一.龋齿一旦发生,就不能治愈,只能靠充填方式进行矫治,尤其是少年儿童对龋病的敏感性高,更易发病[1].为了解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使预防保健更具有针对性,笔者于2008年10月对珠海市3 686名中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徐慧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常州市麻疹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探索促进麻疹消除策略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疫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收集常州市1984-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及近5 a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常州市1987-2004年麻疹发病率在3/10万以下,2005,2007,2008年常州市麻疹出现新的发病高峰;2 845例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22;1.麻疹病例时间分布主要在第15~27周之间;地区分布以武进区、天宁区为主;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的1 917例,占67.38%;病例中流动人口1 640例,占57.64%.结论 采取敏感的麻疹疫情监测、高质量的麻疹病例管理及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等综合控制措施,可有效消除麻疹.
作者:林琴;徐勇;郝超;姚杏娟;卞琛;韩长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青州市农村初中和高中学校各1所共9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得分平均为(17.40±3.66)分;90.3%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同情艾滋病病人,约50.0%的学生表示会和感染了艾滋病的舍友同宿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艾滋病基本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以及预防知识是学生对HIV感染者和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针对影响学生态度的因素,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HIV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作者:郑婷婷;刘奎民;刘洪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市学龄儿童皮肤病患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抽样调查法,对某市18所小学10 582名学生进行皮肤病患病状况调查.结果 发现皮肤病共41种,皮肤病患者1 143例,总患病率为10.80%,其中男生693例(12.93%),女生450例(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病患病率较高的是荨麻疹、单纯糠疹、湿疹、头癣、瘙痒症、雀斑、疣、足癣、毛周角化症、痤疮;复合感染率为0.88%.学生皮肤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 应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降低学龄儿童皮肤病患病率.
作者:黄建平;朱柳宾;孔鸿权;普正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呈现低龄化趋势.截至2007年底,全球3 320万HIV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为1 000万人;在当年全球新增的270万HIV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占40%.
作者:胡芳;马迎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苏州外来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征,为制订外来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CBCL)对苏州外来儿童1 750名进行调查,并与苏州城市小学生、宿迁农村小学的儿童(分别为2 360和1 007名)进行比较.结果 苏州外来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3.8%,女童为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6,P<0.05);不同年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73,P>0.05);3组儿童总体检出率、异常因子≥1个以上的检出率、按性别或年级分层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均为外来儿童检出率高于其他2组儿童.结论 苏州外来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陈宝林;赵继;卢平;徐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心理咨询效果,为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江苏大学8 595名学生进行Young网络依赖问卷进行评估,对Young网络依赖量表得分超过40分并符合网络依赖的临床界定标准人群再进行分层抽样,结合面谈甄选出16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人为试验组,80人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2 d的集中团体咨询(20 h)和每周1次的强化咨询(5 h/次)4次,3个月后用Young网络依赖问卷测查和行为测查问卷进行评估;对照组给予学校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 咨询后,试验组(50.40±13.13)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总分均低于咨询前(36.92±12.79)(P=0.000),也低于对照组(45.18±7.56)(P=0.01).结论 连续、集中式团体咨询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大学生网络依赖方法.
作者:刘伟;温斌;姚冠新;鲍喜燕;谢刚;李晓波;周杏林;周海燕;崔金贵;庄蕾;吴立平;陈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艾滋病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青少年的性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成为艾滋病感染传播的重点人群.
作者:马骥雄;张飞雄;李彦强;刘志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对于都县城乡6所中小学校7 545名学生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按照WHO推荐的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贫血筛查.结果 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为15.1%,以轻度贫血为主,占贫血人数的97.5%.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5%和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9.6%、15.8%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与乡镇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1%和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以轻度为主.应采用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等综合性防治策略.
作者:廖小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焦虑情绪与其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湖北农村初、高中学生97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20.33%.女生的焦虑情绪检出率高于男生;高中生的检出率高于初中生,单亲家庭学生检出率高于完整家庭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父母教养方式为惩罚否定、亲子关系紧张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均较高.结论 农村中学生焦虑情绪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庭结构有关.
作者:姜志红;韩娟;杨森焙;赵丽娜;王丽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河南省各类学校卫生管理状况及学校卫生违法行为发生情况,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卫生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08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点报至卫生监督机构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学校卫生已审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类学校尤其是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自身卫生管理薄弱,校内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不容忽视.学校卫生监督力度难以满足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需要.讨论应尽快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作者:田红宇;韩良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系统了解阿拉善盟地区高中学生常见病的现状、发生发展规律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卫生、教育部门的宏观管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笔者对阿拉善盟一中2000-2007年在校高中学生部分常见病检出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李洁;张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