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玉霞;麦锦城;吴汉荣

关键词:超重, 肥胖症, 生活质量, 对比研究, 青少年
摘要:目的 了解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相关策略.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区3所中小学1119名学生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定,同时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细则>要求采集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数据;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评定超重和肥胖.结果 超重肥胖与非超重肥胖学生在自我满意、运动能力、其他3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重肥胖男、女生自我概念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中学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小学生,在亲子关系等8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常模的超重肥胖学生与生活质量正常的学生各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超重肥胖对中小学生、男女生生活质量的某些维度有一定的影响.干预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策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江苏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92起,发病人数为9430例,无死亡病例;其中传染病事件278起,占95.2%.发病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高峰出现在3-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病种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结论 江苏省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高发趋势,主要发生在乡村和中小学校.应加强学校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作者:武晶;祖荣强;汪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广州市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与游戏行为的关系

    目的 了解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状况,为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 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广州市1334名中学生进行网络游戏成瘾界定量表测试,同时调查学生游戏使用及人口统计学资料.结果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检出率为3.2%;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性别、父亲学历、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所玩游戏种类、游戏行为攻击性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游戏行为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游戏成瘾中学生在人口学指标、游戏行为特点上与非成瘾中学生存在差异.结论 应根据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余祖伟;孙配贞;张仕华;黄健;郭晓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北京市儿童家长对汽车安全座椅的认知与干预研究

    目的 评价北京3~8岁儿童家长对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与关注程度,为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海淀区、昌平区抽取71名儿童家长,在小组讨论、播放儿童乘车安全宣传片(DVD)、儿童加高座椅使用说明/现场演示的基础上,免费发放儿童安全座椅.6周后通过电话回访评估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情况.结果 52.1%的参与者年龄集中在31~35岁,93.0%的儿童与家长在过去3个月内几乎每天共同乘车或者1周几次;87.1%的情况下由父母决定孩子坐在什么位置;84.5%的儿童从未使用过儿童加高座椅.6周后电话回访62人,98%的儿童几乎每天乘车出行,其中98%使用安全座椅,97%的家长打算在接下去的6个月内继续使用安全座椅.儿童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评价中,87.1%的人认为其大的优势是安全,56.1%的家长认为其大的劣势为不舒服.45.2%的家长认为应该对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家长进行罚款.结论 在中国推行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是可行的.

    作者:曹若湘;张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大学新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1].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家庭是首要、基本的文化环境.是个体早接受教化的场所,对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新生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自评与人际信任的关联程度,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郭秀丽;姜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1所,农村初中、高中各1所,共调查在校学生1639名,以<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为调查工具,所得资料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学生亚健康状况高危检出率为10.9%,其中躯体亚健康高危检出率为13.4%,心理亚健康高危检出率为10.1%.女生、独生子女更易处于亚健康状态,15~16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城乡学生之间、高初中生之间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小时候父亲的陪伴、学习压力、生活干扰、吃早餐的频率、每天睡眠时间、患重大疾病、性格内向、体型及朋友个数等.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彭子文;麦锦城;何燕嫦;邹煜伟;杨溶辉;陶芳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海省627名学龄前儿童贫血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青海省6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抽样采集民和、湟中2县4个乡村627名儿童的血样,用氰化高铁法(HICN)测定血红蛋白值,用国家儿童贫血标准评价贫血状况.结果 男、女童贫血率分别为17.60%和15.38%,总贫血率为16.59%.不同年龄组及男、女童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岁组儿童贫血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少数民族儿童贫血率高于汉族儿童.结论 青海省6岁以下儿童存在贫血问题.应对家长开展儿童喂养辅食添加营养知识宣教,调整儿童饮食结构,降低贫血发生率.

    作者:周浩武;郭晚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烟台市某医学院学生毒品尝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尝试毒品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院11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调查的1146名大学生毒品尝试率高达3.8%,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毒品尝试率分别为5.9%和2.3%.大学生毒品尝试的危险因素按其程度强弱依次为经常吸烟(OR=8.360)、学习成绩不好(OR=3.778)、睡眠障碍(OR=3.195)、性别(OR=2.538)和网络成瘾(OR=2.002).结论 烟台市医学生毒品尝试率较高.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毒品危害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贾改珍;董兆举;王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视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视力影响,为提高学生视力制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北海市小学、初中在校学生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视力影响情况.结果 对青少年视力有影响的是:看书做功课、看电视和计算机是否注意每隔40~50 min休息10 min;回家后连续看书写作业的时间;是否经常躺着看书或在晃动的车内看书;每天做眼保操的次数.视力不良除与遗传有关外,主要与用眼时间、用眼习惯有关.结论 帮助学生掌握用眼卫生知识是预防学生视力不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周红星;劳炳雄;陈丽萍;梁明;刘培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唐山市中小学生同伴接纳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同伴接纳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社会测量法、班级戏剧问卷等方法,随机测查唐山市中小学生398名的同伴接纳性及相关因素.结果 对小学和初中学生同伴接纳具有预测作用的首要因素是社交/领导性,但教师接纳对小学生同伴接纳有预测作用;对小学和初中学生同伴拒绝具有预测作用的首要因素分别为受欺侮和外部攻击.结论 影响学生同伴接纳性的主要影响是社会行为因素,但教师接纳对小学同伴接纳性有影响.

    作者:高志华;刘晓红;马红霞;王勇;杨美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春期双生子行为发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约有1300万双生子[1],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其生长发育、人格发展过程及心理健康状况等都有不同于独生子女、普通的多个子女的特征[2].青春期是青少年心身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情绪问题和人格障碍发生的高危阶段[3].为了解双生子这一特殊人群心理行为发育现况及影响因素,笔者于2007年9月-2008年4月对济宁市148对青春期双生子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文军;张璟;李晶;孔庆胜;宋烨;随桂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原力和生活事件对邯郸高职高专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原力、生活事件对高职高专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为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复原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邯郸404名高职高专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高专大学生复原力与生活事件、抑郁状态都呈显著负相关(P<0.01),生活事件和抑郁状态呈显著正相关(P<0.01);复原力显著负向预测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抑郁水平,而生活事件则显著正向预测抑郁水平,复原力和生活事件能够解释抑郁状态总变异的44%;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学生抑郁间有显著调节作用.结论 可通过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来缓解生活事件带给学生的不良情绪体验,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秀希;高玉红;刘卫洁;谢巧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北京市朝阳区2009年初中毕业生体检结果分析

    视力不良、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1],也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为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初中毕业生视力不良、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常见病患病情况及HBV感染状况,笔者对2009年初中毕业生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娟;倪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及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SFBC)是由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瓦基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发展起来的[1].在近几年,不同的研究者将其广泛运用于各种临床问题[2],如自杀、焦虑、赌博、酗酒、暴力、抑郁症、性侵害、进食紊乱、家庭冲突等行为问题领域[3-12].Corcoran等[13]对一系列的SFBC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在不同群体和不同行为问题中SFBC的有效性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作者:刘宁宁;骆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东北地区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东北地区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现状,为东北地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东北9个城市、9个农村地区部分12岁学生进行集体自答式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2岁学生每天刷牙率为74.7%,城市高于农村(P<0.01),女生高于男生(P<0.01).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比例为62.1%,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知识及含氟牙膏知晓率偏低;获取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媒体;过去12个月口腔科就诊率为54.2%,农村(60.8%)高于城市(47.2%)(P<0.01),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牙痛和其他口腔问题绝大部分12岁学生对自己的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表示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定期口腔检查非常必要,但实际接收定期检查的学生只占1/3.结论 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尚不普及.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特别是有效刷牙的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作者:程敏;王瑞;宋为真;刘东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和体能素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和体能素质的影响,为加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区3所中小学1090名学生,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细则>测量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数据;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评定超重和肥胖;采用1997年瑞文测验联合型(CRT-RC 2)图册,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结果 超重肥胖与非超重肥胖学生的智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智力水平人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监测的所有运动项目上,2组学生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智力水平和体能素质都显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

    作者:陈玉霞;麦锦城;吴汉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某高校2007-2009年学生肺结核X线检查结果分析

    肺结核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呼吸系统传染病.近年来由于治疗和用药不及时、不规范,导致结核杆菌耐药性增加,其患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又因大学生常年集体生活等原因,使得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显得愈来愈重要[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痰结核菌检查阳性(包括涂片或培养),或痰结核菌阴性但胸部X线检查有典型的活动性结核病变表现即可确诊肺结核[2].在我国,传统的痰培养阳性检出率低,因而常规X线检查被公认为是肺结核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简便的方法.

    作者:郑洪民;毕春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汉族和彝族高中女生身体不满意影响因子预测模型比较

    目的 比较汉、彝族高中女生身体不满意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负面身体自我-胖量表、知觉到的社会压力量表、理想身体内化量表、外貌社会比较量表和知觉到的嘲笑量表,对西昌彝族自治州236名彝族女生和河南某地237名汉族女生进行调查.结果 对于汉、彝族女生来说,知觉到的社会压力都直接影响,并通过社会比较间接影响了身体不满意;BMI都直接预测并间接预测了身体不满意.嘲笑对汉族女生的身体不满意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对彝族女生没有影响.理想身体的内化对汉族女生的身体不满意没有影响,对于彝族女生的身体不满意存在影响.结论 汉族、彝族女孩的身体不满意预测模型存在差异.

    作者:陈瑞;陈红;高笑;彭光秀;羊晓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学校课桌椅新旧标准实用性评价比较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课桌椅采用新、旧标准评价的达标情况,探讨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抽取深圳市167所中小学校的16680套课桌椅,用木制课桌椅尺,分别按照<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1983)和<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S/T 3976-2002)规定测量学生及课桌椅高度.采用Excel 2003及SAS 8.02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 无论按照新标准还是旧标准,深圳市中小学生配套课桌椅达标率均偏低,按新标准课桌椅达标率更低.结论 学校课桌椅新标准尚不符合目前我国青少年身高特点.建议尽早完善<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的国家标准.

    作者:周丽;蓝涛;董国营;王峰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江苏省大学生健康状况与医疗保障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江苏省高校学生健康状况与医疗保障需求,为高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内6所高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个人一般情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医疗保险意愿等方面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各所高校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学生;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大部分学生对校医院不满意;学生调查前2周内患病率为23.42%,住院率为4.11%;性别、不良生活习惯及每天锻炼时间对学生2周内患病率影响显著;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年收入、年级、是否购买商业保险及自付医疗费用对参保意愿影响显著.结论 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

    作者:吉莹;周绿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河北正定县农村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可行性,评价其对提高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正定县2个乡镇中学和4个村小学四~六年级学生及任课教师共1535名师生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对师生进行现场结核病防控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后,教师和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提高24.9个百分点,33.1个百分点和54.1个百分点,与干预前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能显著提高师生结核病防控知识知晓率.

    作者:李俊娟;张建立;张永茂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