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王瑞;宋为真;刘东玲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和体能素质的影响,为加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区3所中小学1090名学生,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细则>测量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数据;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评定超重和肥胖;采用1997年瑞文测验联合型(CRT-RC 2)图册,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结果 超重肥胖与非超重肥胖学生的智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智力水平人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监测的所有运动项目上,2组学生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智力水平和体能素质都显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
作者:陈玉霞;麦锦城;吴汉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重视和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已在各个层面达成了共识.但在怎么开展工作、由哪些人来从事这项工作、开展什么工作内容、工作模式的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辅导员队伍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展开讨论.
作者:田德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1所,农村初中、高中各1所,共调查在校学生1639名,以<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为调查工具,所得资料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学生亚健康状况高危检出率为10.9%,其中躯体亚健康高危检出率为13.4%,心理亚健康高危检出率为10.1%.女生、独生子女更易处于亚健康状态,15~16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城乡学生之间、高初中生之间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小时候父亲的陪伴、学习压力、生活干扰、吃早餐的频率、每天睡眠时间、患重大疾病、性格内向、体型及朋友个数等.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彭子文;麦锦城;何燕嫦;邹煜伟;杨溶辉;陶芳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月经初潮是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亦是用于评价女性生长发育成熟的一个敏感指标.而青春期是人生的重大转变时期,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其生理心理都将有重大改变.为了解闽东卫校女生青春期健康及其相应卫生期心理状况,并为学校制定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珍;高树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尝试毒品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院11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调查的1146名大学生毒品尝试率高达3.8%,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毒品尝试率分别为5.9%和2.3%.大学生毒品尝试的危险因素按其程度强弱依次为经常吸烟(OR=8.360)、学习成绩不好(OR=3.778)、睡眠障碍(OR=3.195)、性别(OR=2.538)和网络成瘾(OR=2.002).结论 烟台市医学生毒品尝试率较高.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毒品危害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贾改珍;董兆举;王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肺结核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呼吸系统传染病.近年来由于治疗和用药不及时、不规范,导致结核杆菌耐药性增加,其患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又因大学生常年集体生活等原因,使得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显得愈来愈重要[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痰结核菌检查阳性(包括涂片或培养),或痰结核菌阴性但胸部X线检查有典型的活动性结核病变表现即可确诊肺结核[2].在我国,传统的痰培养阳性检出率低,因而常规X线检查被公认为是肺结核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简便的方法.
作者:郑洪民;毕春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基于心肺适能确定体质量指数(BMI)超重与肥胖切点的可行性,为学生肥胖防治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高校本-专科4788名学生作为被试.测试指标有BMI、身体成分、耐久跑测验和台阶试验指数等.结果 大学生心肺适能与其肥胖程度密切相关,12 min跑测验成绩与体脂百分比各种曲线拟合中三次曲线优;男、女大学生12min跑测验与BMI显著相关,基于学生心肺适能水平初步建立的BMI切点为:BMI≥23 kg/m2为超重,BMI≥25 kg/m2为肥胖;台阶试验与BMI相关显著性不高,性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青年学生心肺适能水平来确定BMI肥胖切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叶孙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蚌埠市高氟水源分布及地方性氟中毒的患病情况,为城市改水降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蚌埠市10个乡镇的所有没有被城市供水管网覆盖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按东、西、南、北、中5个不同方位采集饮用井水,其取样875份,检测水氟含量.通过Dean氏法调查每个行政村50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 蚌埠市地下水平均水氟含量为0.50 mg/L,高1.36mg/L,低0.05 mg/L.高氟水源的井深度在7~18m之间,高氟层分布相对较浅,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6.02%.结论 蚌埠市不属于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高氟水源的分布和水井深度有一定关系.儿童氟斑牙患病高度散发,患病率与患病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祥;陆露;马凤昌;陈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大专院校学生肺结核疫情,为加强大专院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沈阳市30所大专院校学生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a来30所大专院校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6例,活动性肺结核新登记率为37.18/10万;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6例,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3.14/10万.2005-2007年沈阳市大专院校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新登记率均在40110万左右,2008年明显下降.结论 应继续加强大专院校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于文博;刘瑾;杜岩;张继兴;姜世闻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力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3所中学65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自我压弹量表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危机脆弱性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自我压弹力与心理健康中除强迫症状、偏执、心理不平衡外的因子及总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危机脆弱性与自我压弹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危机脆弱性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预测率为14.3%.结论 青少年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力对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虹;聂衍刚;张萍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惧怕否定评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自尊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的自尊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泸州市2所中学480名中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城镇和农村的中学生自尊水平都较高,且城镇中学生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和高中的中学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大学的中学生.惧怕否定评价、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5个维度与自尊有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3个维度与自尊有显著正相关.支持利用、学习压力、主观支持、惧怕否定评价对自尊有预测作用.结论 应给中学生更多的肯定评价和社会支持,减少其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以提高其自尊水平.
作者:周仁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问卷与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广东省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少,胆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短信的条数多;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少,粘液质的大学生使用的时间多;多血-粘液质对手机的依赖性相对较低,而胆汁质的依赖性则相对较大;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和使用手机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对于手机依赖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机短信使用的频率与时间的长短与使用者气质类型有关系.
作者:黄靖茵;刘江美;胡燕红;张珊;陈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虹口区中小学生早餐现状,为开展学校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虹口区2所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的972名学生进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吃早餐的占97.8%,初中生占94.0%,高中生占93.8%,高中生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P<0.05);在家里吃早餐的小学生占84.5%,初中生占68.1%,高中生占52.3%;小学生同父母一起吃早餐的占63.1%,自己吃早餐的占34.5%;初中生自己吃早餐的比例为53.0%,高中生为64.6%;早餐主要由母亲提供,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早餐准备情况不同(P<0.01);早餐进食2种食物的多,占38.4%,进食1种食物的占38.2%,进食3种食物的占14.3%,进食4种食物的仅占3.9%,进食5种及以上的占0.6%.早餐以米面制品为主,其次是奶及奶制品、肉、蛋、鱼类.结论 中小学生吃早餐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早餐质量较差,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亓德云;范宏恩;蒋骅;司梅;陶岚;张桂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固原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固原市16所大、中学校3650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8.3%的学生过去1a打架1次以上,1a内有自杀意念、计划和试图自杀的学生分别占23.6%,6.5%和1.8%,34.2%和6.1%的学生在过去1a内有离家出走意念和尝试出走,21.4%的学生常感到孤独;过去1个月内步行和骑车违反交通规则的学生分别占69.9%和58.8%,过去1a内到非安全场所游泳的学生占15.1%;有吸烟和饮酒史的学生分别占43.8%和77.3%;有吸毒史的学生占0.2%.结论 固原市青少年中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突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安利平;董翠琴;高俊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相关策略.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区3所中小学1119名学生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定,同时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细则>要求采集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数据;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评定超重和肥胖.结果 超重肥胖与非超重肥胖学生在自我满意、运动能力、其他3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重肥胖男、女生自我概念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中学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小学生,在亲子关系等8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常模的超重肥胖学生与生活质量正常的学生各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超重肥胖对中小学生、男女生生活质量的某些维度有一定的影响.干预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策略.
作者:陈玉霞;麦锦城;吴汉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作为世界上大烟草生产、消费国,中国有超过3.5亿的吸烟者,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者超过100万[1].近年来,青少年吸烟人数显著增加,烟民队伍日趋年轻化,校园内的吸烟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学校和社会问题[2].有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与新生吸烟率分别为42.57%和19.65%[3],表明大部分学生开始吸烟始于大学阶段,并且吸烟人数随年级升高而增加[4].为了找到大学生吸烟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邯郸市某高校338名男大学生的吸烟状况采用自拟问卷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
作者:左慧敏;李秀梅;苗树梁;张新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我国1996年开始施行的<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了禁止利用电影电视发布烟草广告或者变相发布广告.这条法令对禁止烟草广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大量吸烟镜头仍然充斥着荧屏,无论电影还是电视,甚至包括动画片都毫无顾忌地描绘许多吸烟镜头.影视剧的作用往往不局限于描述一个社会现象,而是能够引领社会风气.
作者:董志隆;杨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5年3月,常山县某初级中学初三(3)班发现1例痰涂阳性肺结核的学生.在对该生采取隔离治疗后,建议该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即对该班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要求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者接受预防性治疗;同时对该中学全体师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但由于多种原因,以上2项预防措施未能得到实施.为防止续发病例成为新传染源,笔者对首例患者所在班级的60名学生和5名教师进行了3a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谦信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心理学特征,为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和小学生多重测验成就量表,对杭州市西湖区2所小学三至五年级607名学生进行筛查,筛查出33例学习障碍儿童作为研究组,再按性别、年龄和年级相匹配的原则选择3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行言语和空间再认测验和威斯康辛(WCST)卡片测验测试,比较2组间的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的特征和差异.结果 空间再认反应时对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P<0.01),言语再认反应时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言语再认正确率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空间再认正确率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CST成绩比较:除随机错误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正确反应数、正确分类数、概括力水平对照组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错误反应数和坚持错误数成绩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存在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的缺陷.
作者:刘健;段海鸿;汪永光;王义强;吕雅英;沈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江苏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92起,发病人数为9430例,无死亡病例;其中传染病事件278起,占95.2%.发病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高峰出现在3-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病种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结论 江苏省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高发趋势,主要发生在乡村和中小学校.应加强学校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作者:武晶;祖荣强;汪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