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和体能素质的影响

陈玉霞;麦锦城;吴汉荣

关键词:超重, 肥胖症, 智力, 运动活动, 青少年
摘要: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和体能素质的影响,为加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区3所中小学1090名学生,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细则>测量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数据;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评定超重和肥胖;采用1997年瑞文测验联合型(CRT-RC 2)图册,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结果 超重肥胖与非超重肥胖学生的智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智力水平人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监测的所有运动项目上,2组学生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智力水平和体能素质都显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早餐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虹口区中小学生早餐现状,为开展学校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虹口区2所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的972名学生进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吃早餐的占97.8%,初中生占94.0%,高中生占93.8%,高中生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P<0.05);在家里吃早餐的小学生占84.5%,初中生占68.1%,高中生占52.3%;小学生同父母一起吃早餐的占63.1%,自己吃早餐的占34.5%;初中生自己吃早餐的比例为53.0%,高中生为64.6%;早餐主要由母亲提供,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早餐准备情况不同(P<0.01);早餐进食2种食物的多,占38.4%,进食1种食物的占38.2%,进食3种食物的占14.3%,进食4种食物的仅占3.9%,进食5种及以上的占0.6%.早餐以米面制品为主,其次是奶及奶制品、肉、蛋、鱼类.结论 中小学生吃早餐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早餐质量较差,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亓德云;范宏恩;蒋骅;司梅;陶岚;张桂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影视剧吸烟镜头对青少年吸烟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我国1996年开始施行的<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了禁止利用电影电视发布烟草广告或者变相发布广告.这条法令对禁止烟草广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大量吸烟镜头仍然充斥着荧屏,无论电影还是电视,甚至包括动画片都毫无顾忌地描绘许多吸烟镜头.影视剧的作用往往不局限于描述一个社会现象,而是能够引领社会风气.

    作者:董志隆;杨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蚌埠市水氟含量及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

    目的 了解蚌埠市高氟水源分布及地方性氟中毒的患病情况,为城市改水降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蚌埠市10个乡镇的所有没有被城市供水管网覆盖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按东、西、南、北、中5个不同方位采集饮用井水,其取样875份,检测水氟含量.通过Dean氏法调查每个行政村50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 蚌埠市地下水平均水氟含量为0.50 mg/L,高1.36mg/L,低0.05 mg/L.高氟水源的井深度在7~18m之间,高氟层分布相对较浅,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6.02%.结论 蚌埠市不属于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高氟水源的分布和水井深度有一定关系.儿童氟斑牙患病高度散发,患病率与患病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祥;陆露;马凤昌;陈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65名中学师生3年追踪结果分析

    2005年3月,常山县某初级中学初三(3)班发现1例痰涂阳性肺结核的学生.在对该生采取隔离治疗后,建议该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即对该班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要求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者接受预防性治疗;同时对该中学全体师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但由于多种原因,以上2项预防措施未能得到实施.为防止续发病例成为新传染源,笔者对首例患者所在班级的60名学生和5名教师进行了3a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谦信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江苏省2008年与2005年青少年吸烟行为比较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08年与2005年青少年吸烟行为并进行比较,探讨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选取江苏省南京、苏州、扬州、徐州、盐城的城乡大中学生33213名进行吸烟行为问卷调查,并与2005年江苏省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08年与2005年相比,青少年吸烟率有所上升;13岁吸烟率呈下降趋势;近期吸烟率上升;不同类型学校青少年吸烟率上升;不同年级青少年吸烟率中学呈上升趋势,大四吸烟率下降;城乡青少年吸烟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母亲的下降,其子女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学习成绩越好,青少年吸烟率越低.结论 应通过学校和家庭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高认知水平并积极参与戒烟行动.

    作者:辛崇萍;戴寿桂;孙中友;徐晓红;苗万卿;张晓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山东科技大学5年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军训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4-2008年山东科技大学入校参加军训的25592名新生为调查对象,对不同性别、不同年份新生的患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军训期间就诊率高,就诊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7.10%)、各类皮炎(4.87%)、消化系统疾病(4.15%)为主.结论 军训期间应开展有效的健康指导,提高新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降低军训期间常见病的发生.

    作者:杨中东;孙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北京市儿童家长对汽车安全座椅的认知与干预研究

    目的 评价北京3~8岁儿童家长对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与关注程度,为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海淀区、昌平区抽取71名儿童家长,在小组讨论、播放儿童乘车安全宣传片(DVD)、儿童加高座椅使用说明/现场演示的基础上,免费发放儿童安全座椅.6周后通过电话回访评估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情况.结果 52.1%的参与者年龄集中在31~35岁,93.0%的儿童与家长在过去3个月内几乎每天共同乘车或者1周几次;87.1%的情况下由父母决定孩子坐在什么位置;84.5%的儿童从未使用过儿童加高座椅.6周后电话回访62人,98%的儿童几乎每天乘车出行,其中98%使用安全座椅,97%的家长打算在接下去的6个月内继续使用安全座椅.儿童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评价中,87.1%的人认为其大的优势是安全,56.1%的家长认为其大的劣势为不舒服.45.2%的家长认为应该对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家长进行罚款.结论 在中国推行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是可行的.

    作者:曹若湘;张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残疾大学生163名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目的 了解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高校一~五年级163名残疾大学生作为研究组,以残疾大学生同期入校的172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残疾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先天性残疾大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后天性残疾的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后天性残疾的大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先天性残疾的大学生.结论 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尤其是后天性残疾的大学生.

    作者:张晓丽;李新征;王壮生;张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沈阳市2005-2008年高校学生肺结核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大专院校学生肺结核疫情,为加强大专院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沈阳市30所大专院校学生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a来30所大专院校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6例,活动性肺结核新登记率为37.18/10万;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6例,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3.14/10万.2005-2007年沈阳市大专院校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新登记率均在40110万左右,2008年明显下降.结论 应继续加强大专院校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于文博;刘瑾;杜岩;张继兴;姜世闻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桃源县2002-2008年中学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乙肝感染率高达10%左右[1],乙肝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乙肝在中学生中的感染情况,并为今后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桃源县部分中学新生开展了乙肝感染情况检测工作.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军政;李智;陈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汉族和彝族高中女生身体不满意影响因子预测模型比较

    目的 比较汉、彝族高中女生身体不满意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负面身体自我-胖量表、知觉到的社会压力量表、理想身体内化量表、外貌社会比较量表和知觉到的嘲笑量表,对西昌彝族自治州236名彝族女生和河南某地237名汉族女生进行调查.结果 对于汉、彝族女生来说,知觉到的社会压力都直接影响,并通过社会比较间接影响了身体不满意;BMI都直接预测并间接预测了身体不满意.嘲笑对汉族女生的身体不满意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对彝族女生没有影响.理想身体的内化对汉族女生的身体不满意没有影响,对于彝族女生的身体不满意存在影响.结论 汉族、彝族女孩的身体不满意预测模型存在差异.

    作者:陈瑞;陈红;高笑;彭光秀;羊晓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少年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青少年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力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3所中学65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自我压弹量表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危机脆弱性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自我压弹力与心理健康中除强迫症状、偏执、心理不平衡外的因子及总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危机脆弱性与自我压弹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危机脆弱性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预测率为14.3%.结论 青少年危机脆弱性、自我压弹力对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虹;聂衍刚;张萍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大学新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1].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家庭是首要、基本的文化环境.是个体早接受教化的场所,对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新生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自评与人际信任的关联程度,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郭秀丽;姜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唐山市中小学生同伴接纳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同伴接纳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社会测量法、班级戏剧问卷等方法,随机测查唐山市中小学生398名的同伴接纳性及相关因素.结果 对小学和初中学生同伴接纳具有预测作用的首要因素是社交/领导性,但教师接纳对小学生同伴接纳有预测作用;对小学和初中学生同伴拒绝具有预测作用的首要因素分别为受欺侮和外部攻击.结论 影响学生同伴接纳性的主要影响是社会行为因素,但教师接纳对小学同伴接纳性有影响.

    作者:高志华;刘晓红;马红霞;王勇;杨美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视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视力影响,为提高学生视力制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北海市小学、初中在校学生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视力影响情况.结果 对青少年视力有影响的是:看书做功课、看电视和计算机是否注意每隔40~50 min休息10 min;回家后连续看书写作业的时间;是否经常躺着看书或在晃动的车内看书;每天做眼保操的次数.视力不良除与遗传有关外,主要与用眼时间、用眼习惯有关.结论 帮助学生掌握用眼卫生知识是预防学生视力不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周红星;劳炳雄;陈丽萍;梁明;刘培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成分发育特点探讨

    目的 探讨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发育特点,为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407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测试.结果 男青少年运动员体脂率随生活年龄增长都呈现下降趋势,女青少年运动员变化相反;男女青少年运动员去脂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都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男运动员去脂体重增速要快于女运动员,男女青少年运动员BMI呈现重合的趋势,但是明显低于同年龄段普通青少年.结论 男女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发育趋势及规律与普通青少年基本一致,但各种身体成分含量不尽一致.

    作者:蔡广;沈勋章;梁佩珍;许汪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宿州市0~15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宿州市0~15岁儿童的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4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就诊的4113名宿州市0~15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 儿童血铅均值为(53.05±19.44)μg/L,平均铅中毒率为1.8%.男童血铅均值和铅中毒率均显著高于女童(P值均<0.01),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婴幼儿(P<0.01),学龄前儿童铅中毒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值均<0.05).结论 宿州市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是铅中毒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冯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相关策略.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区3所中小学1119名学生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定,同时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细则>要求采集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数据;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评定超重和肥胖.结果 超重肥胖与非超重肥胖学生在自我满意、运动能力、其他3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重肥胖男、女生自我概念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中学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小学生,在亲子关系等8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常模的超重肥胖学生与生活质量正常的学生各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超重肥胖对中小学生、男女生生活质量的某些维度有一定的影响.干预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策略.

    作者:陈玉霞;麦锦城;吴汉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福建闽东卫校女生月经期卫生状况调查

    月经初潮是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亦是用于评价女性生长发育成熟的一个敏感指标.而青春期是人生的重大转变时期,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其生理心理都将有重大改变.为了解闽东卫校女生青春期健康及其相应卫生期心理状况,并为学校制定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珍;高树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东北地区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东北地区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现状,为东北地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东北9个城市、9个农村地区部分12岁学生进行集体自答式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2岁学生每天刷牙率为74.7%,城市高于农村(P<0.01),女生高于男生(P<0.01).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比例为62.1%,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知识及含氟牙膏知晓率偏低;获取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媒体;过去12个月口腔科就诊率为54.2%,农村(60.8%)高于城市(47.2%)(P<0.01),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牙痛和其他口腔问题绝大部分12岁学生对自己的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表示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定期口腔检查非常必要,但实际接收定期检查的学生只占1/3.结论 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尚不普及.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特别是有效刷牙的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作者:程敏;王瑞;宋为真;刘东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