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刘艳萍;王利;赵秋菊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术后并发症, 纽扣式补片, 近期并发症, 血栓形成, 心律失常, 位置, 输送系统, 彩超观察, 左心房, 封堵器, 创伤小, 成功率, 装置, 应用, 锁扣, 栓塞, 鞘管
摘要: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是应用Sideris纽扣式补片经输送鞘管把正面补片送至左心房,在彩超观察下,证实补片位置恰当后,沿输送系统送入反面补片,用锁扣装置把正、反面补片扣在一起,达到修补房间隔的目的[1].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的特点[2].近年来,开始有ASD封堵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报道[3,4],主要有:封堵器位置不当、脱落、栓塞、封堵相关的血栓形成、心律失常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癌症引起的疲劳及其治疗

    疲劳是一种常报道的癌症的症状,也是癌症治疗的一种后果,现已有很多工具去测量和评价疲劳,但是有关其疗效评价尚无定论.

    作者:关靖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肺癌放射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对肺癌放射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入我院的肺癌放疗患者进行个案教育、集中教育及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结果 61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并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肺癌放疗患者进行不同形式及内容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放疗知识的掌握及心理承受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红艳;鲁启洪;刘君;邱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硬脊膜穿通后头痛的诱发因素及防治

    硬脊膜穿通后头痛(post 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不仅增加了病人痛苦,而且常伴发视力障碍、颅神经麻痹等.本文仅就PDPH的诱发因素及相关治疗护理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赵泽芹;孙敏;周承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是应用Sideris纽扣式补片经输送鞘管把正面补片送至左心房,在彩超观察下,证实补片位置恰当后,沿输送系统送入反面补片,用锁扣装置把正、反面补片扣在一起,达到修补房间隔的目的[1].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的特点[2].近年来,开始有ASD封堵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报道[3,4],主要有:封堵器位置不当、脱落、栓塞、封堵相关的血栓形成、心律失常等.

    作者:刘艳萍;王利;赵秋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住院病人健康促进的整体目标

    像许多国家一样,挪威大约有30%的人口超过70岁,而70%的住院病人集中在这个年龄段.老年病人病情复杂且有个体差异,通常单一的药物和手术难以治愈复杂的病情.根据挪威规范医院的法律,健康促进是医院的责任之一.目前现代化的专业医院是尽可能快的、低廉的诊断和治疗病人,并尽可能快的让病人出院,而不关注病人的健康促进.本文在介绍病房护士对老年住院病人健康促进问题的解释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侯婵;张凤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分析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手段,改进实验教学成绩测评方法,增加实验教学设备,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职业情感,提高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郭文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经防水处理后腹腔镜快速灭菌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寻找经防水处理后腹腔镜器械快速灭菌的方法.方法 49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将经过严格防水处理后的第一套腹腔镜带电与非带电器械一同采用汇日灭菌器进行低温湿灭菌40 min,达到灭菌要求后的器械用于实施手术(实验组),将第二套腹腔镜非带电器械同样采用汇日灭菌器进行低温湿灭菌40 min,带电器械采用环氧乙烷干式灭菌12 h,达到灭菌要求后的两部分器械用于实施手术(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灭菌12 h和实验组灭菌40 min采样均为无菌生长.结论 腹腔镜带电器械经严格防水处理后与非带电器械一同选用汇日灭菌器进行低温湿灭菌,灭菌时间短,完全满足连台手术需求.

    作者:李崇珍;韦天全;李忻琳;吴秀芬;何明洪;冯秀英;蒋丽华;张盈;周佩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人的基础护理及技术(续7)

    浴盆的水量 由于沐浴产生的生理反应,特别是静水压(即静止的水在单位面积水柱的高度所产生的压力)对内脏的影响,如水量多时因腹腔受压而横膈向上,胸腔压力提高,肺活量减少,而手、足、身体表面的静脉血由于水的压力流向心脏,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如水量少时对下肢的水压少,胸腔内压提高也少.所以应考虑适当的水量.经研究在仰卧位的浴盆,水深在25 cm的水位时,静水压较轻.如浴盆较深、坐位沐浴时,水深在40 cm的水位较好,心脏负担少,如图5-A、B所示水深不同其产生的静水压亦不同,所以老人沐浴用仰卧或浅浴盆较好.

    作者:马荫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作用.方法 应用DSM-Ⅲ-R抑郁症诊断标准和ICD-10精神与疾病障碍分类研究用诊断标准,对病毒性肝炎采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诊断为抑郁症轻、中度者入组,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采取空白对照.结果 干预组干扰素终末治疗成功率为85.7%,对照组为62.8%(P<0.05),干预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成功率和干扰素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春玲;周静;潘柳文;廖光荣;李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风病人康复期移动技术

    脑血管意外(中风)病人提倡48小时内,通过体能训练和语言训练,激活尚未使用的大脑区域,取代病灶,即功能损失部分区域.移动病人贯穿于体能训练内容中,护士是直接参与者.病人的更衣擦浴、检查治疗、室内活动,也均需要护士多次移动.例如协助病人从床上起来,并坐在座椅上进餐或协助病人从座椅换到轮椅,用轮椅推送病人到活动室、盥洗室等.如何通过护理心理支持和佳移动技术,使病人启发运动经验,促进肌肉恢复健康,并增加病人在康复期参与体能训练和对自己健康的责任感,是从事神经专科护理的一门课题.

    作者:夏洪岩;陈秀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门诊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服务对象和工作的特殊性,使门诊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中,若不注意防护容易造成对工作人员的损害.门诊护士职业损伤主要为机械性损伤、化学因素损伤和心理性损伤.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预防是减少损伤发生的关键,如何采取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具有现实意义.护士要提高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工作的潜在威胁;提高服务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医院管理部门要为护士职业损伤的预防提供充分的支持系统,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实施屏障保护,防患于未然.

    作者:谢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自身健康及婚姻与家庭,而且对婴儿的情绪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筛选出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孕产妇,在孕期及产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保护产妇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素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恰当的护理措施,6例行抗凝治疗后腹痛缓解出院,4例行手术治疗后再给抗凝治疗治愈后出院,2例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并发小肠坏死自动出院,2例因术后再次并发血栓形成且全小肠坏死而再次剖腹探查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行保守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抗凝治疗和恰当的手术方案是改善肠系膜血栓患者预后的根本措施,同时积极有效的观察、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颖;张秀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髓核(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护理.方法 对本院自2002年6月~2005年5月开展PDN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卫生宣教、做好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出院康复指导.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其中假体脱位3例、椎间隙感染2例.手术效果优良率87.5%,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PDN置换术的患者做好住院期间的整体护理及出院康复指导能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贺秧青;李超群;赵振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疗纠纷中的护理行为过失

    对造成医疗纠纷的护理行为过失原因和常见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周晓;李静;黄莱;左超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产科护士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二者相互关系,探讨保障产科护士心理健康、提高护理工作绩效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采用表格形式,对广州地区7所医院共217个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产科护士压力源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工作时间和护理专业方面.产科护士的焦虑分值(43.85±14.18分)和抑郁分值(54.21±11.27分)均高于常模(P<0.01);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9.49%和66.82%,其发生的原因与护理专业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病人护理和管理、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1),而与工作环境及资源不相关.结论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有利于保障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作者:焦亚萍;黄菁;孙黎;唐国一;潘玉鸿;何小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也是迄今我国围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为此笔者总结了抢救138例新生儿窒息成功及失败的经验和体会,以供同行探讨.

    作者:高月琴;王维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炎症局部可因治疗、护理不善而出现慢性硬结、静脉硬化、闭塞静脉炎综合征,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现将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和护理对策归纳如下.

    作者:王雅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液浓缩B液细菌污染控制方法的探讨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液浓缩B液细菌数超标的原因,找出控制方法.方法检测出入口透析液、透析用水、A、B液,配置B液的容器及溶质的细菌菌落数;以查出原因前的监测资料为对照组,采取措施后的监测资料为试验组.结果 B液平均含菌量1 052±122 cfu/ml,配置B液的容器含菌量845±318 cfu/ml,严重污染.其余的均不超标.对照组B液的平均含菌量968±515 cfu/ml,合格率21%;试验组146±32 cfu/ml,合格率100%.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t=11.918,P<0.001,χ2=67.16,P<0.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浓缩B液污染的主要原因为配置容器污染,未加盖密封保存.采取措施后B液含菌量明显减少,合格率明显提高,达100%.并对B液的细菌学监测标准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200 cfu/ml的标准比较恰当.

    作者:张华芬;许鸿;徐金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提高对丙型肝炎的认知与鉴别

    丙型肝炎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隐性的传染性疾病.大部分感染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表现出症状.与欧洲其他地区相比,英国对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关注.丙型肝炎在筛查、治疗上需要改进,公众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这样才能减少由于肝脏感染疾病引起的死亡.根据2005年丙型肝炎的一份报告,英国拥有欧洲治疗丙型肝炎的差纪录.报告强调仅有1%~2%的丙型肝炎病例被诊断出来并得到治疗,而法国则有13%得到治疗.这份丙型肝炎报告呼吁英国政府采取紧急有力的措施提高丙型肝炎的识别、诊断和治疗.

    作者:关靖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