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心圆硬化的临床及影像特点

龚家俊

关键词:同心圆硬化, 临床特点, 影像学分析
摘要:目的 探析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8例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相关资料.结果 中青年起病,均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首发临床症状为肢体无力、反应迟钝、淡漠等,伴或不伴共济失调、智力减退、头晕、头痛、恶心、言语错乱、睡眠障碍等;头颅MRI呈同心圆特征性改变,多发性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且边界清楚,病灶初期多呈斑块状或者团块状长T1、T2信号,进行增强扫描可发现呈部分环形、环形、同心圆强化,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逐渐呈同心圆样或者年轮样改变.结论 同心圆硬化多发于中青年人且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智力减退、精神异常等,MRI检查具有极强的诊断价值.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分娩球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分娩球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162例临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疼痛缓解程度、阴道顺产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及产后阴道流血量、新生儿Apga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娩球可有效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缓解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家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强静磁场对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强静磁场(SMF static magnetic fields)照射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4T的强静磁场分别连续照射细胞1、8、24 h,采用生物化学DTNB法测定细胞内GSH含量.结果 在强静磁场照射后,1、8h和24h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6.52±1.12)、(6.22±1.09) mg/L和(5.18±1.08) mg/L,低于相应对照组细胞内含量(9.99±1.85)、(9.971±1.28) mg/L和(9.88±1.18) mg/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静磁场照射能降低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

    作者:杜娟;陈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探析

    目的 对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平均时间为(50.6±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8±4.1)mL,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脾脏、胰腺及肠管损伤,无肾周感染及尿瘘等并发症发生.12月随访期内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缓解,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付亚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鼻窦炎术后粘膜组织形态学和生理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析鼻窦炎术后粘膜组织形态和生理功能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患者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月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明显多于术后4月组(P<0.05),术腔上皮化率明显高于4月组(P<0.05),MTR值(4.60±0.89)mm/min明显高于4月组(159±040) mm/min(P<0.05),IL-2、TNF-α阳性细胞数和4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FESS术后筛区的黏膜组织由鳞状上皮、鳞柱交界上皮逐渐演变为假复层柱状纤毛,随着筛区粘膜恢复正常组织学形态,其纤毛清除速率、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等各项生理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郭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积累经验,并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该病提供有效依据,以期减少或避免其在临床中问题的发生.方法 观察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年龄在53~79岁,平均年龄为(66.0±13.5)岁.比较其治疗前后治疗效果;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量;残余尿量等.结果 采取电切除方法后:完全治愈:26例,占55.32%;显著改善:13例,占27.66%;一般改善:5例:1.64%;未改善:3例,占6.38%.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量;残余尿量等的比较均有很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电切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症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大幅度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该治疗方法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仇世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TDL教学法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探索高等医药学教育新的教学方式,以TDL教学法为尝试,对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2010级制药工程专业本科2个班在中药化学教学中分别开展TD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果显示TDL教学法在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马哲;黄煜;张颖;曲琰;赵启苗;曹杰;才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原因,探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期间120例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处理,干预组6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积极预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预防干预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还能极大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家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7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法律风险初探

    目的 对17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法律风险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采用抽样方法选择178例于2010年6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外科、内科、肿瘤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级别、系统以及与法律风险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法律风险进行探讨.结果 肿瘤科系统为护理不良事件中易出现法律风险的系统,护理不良事件系统法律风险发生次数占全部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的1.94%,Ⅱ级为法律风险中大的损伤级别,用药错误为法律风险中大的不良事件类型.不同系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与Ⅴ级、Ⅵ级护理级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级别以及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并展开相关培训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法律风险.

    作者:高德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健康体检路径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正效应

    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健康体检路径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3月—2013年8月之间来我科进行健康体检人员共计120例,随机将120例体检人员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的60例体检人员采用健康体检路径,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流程与方法进行体检,比较两组体检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应用健康体检路径以及配备优质护理服务,各方面的有效数据都优于对照组,大幅度提升了体检工作效率和受检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健康体检路径对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着现实意义,受检者满意度高,增加体检效率,值得在体检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琬卿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总结并探讨手术室潜在安全隐患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收到预期治疗效果极为重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效保障了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聂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甲氯芬酯治疗40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观察甲氯芬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和脱水剂,控制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甲氯芬酯治疗),采用NIHSS评分体系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体系(ADL)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为65%,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6.21,P=0.034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和0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3周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79.2±17.6)、(75.2±22.2),对照组分别为(69.2±19.3)、(65.1±21.9),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3.19,P=0.0418).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甲氯芬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东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期待疗法组和一般治疗组.结果 期待疗法组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羊水过少、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同时期待疗法组胎儿窒息、NRDS、感染、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一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明显,妊娠结局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内科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CNP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心理状态、相关的疾病知识了解掌握程度以及对我院给予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有41例患者显效,8例患者有效,对照组有24例患者显效,19例患者有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好于对照组86%的总有效率.在SDS、SAS心理状态的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观察组未能掌握的患者只有2例,而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程度的调查中,观察组所有患者都满意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而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表示不满意,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以上对比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采用CNP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和异常状态,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古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脑保护机制分析

    目的 总结高压氧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并回顾性研究,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其中80例患者采用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另8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治疗14、21d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两项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能够有效控制脑梗死恶化,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董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8例女性患者,临床检查触及乳腺肿块,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全部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观察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组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72.9%、准确度为62.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93.8%、准确度为93.8%;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都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晓艳;尹海军;白莫日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甲亢131I治疗效果比较中的对照研究

    目的 讨论护理干预在甲亢1311甲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底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7月间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手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情况,以及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水平比较(t=3.882,P=0.0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FT3、TSH上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T4上比较(t=-3.112,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手段,有效减少了治疗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发挥了护理在甲亢131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解宏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医院票据精细化管理

    票据管理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具体繁琐的工作,是为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强化医疗收费监督检查,同时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要求自2014年起行政事业单位将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具体要求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环节与流程,确定风险点,采取应对措施,票据管理也是医院财务风险点的控制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控制票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降低该项业务风险成本,本文结合医院实际工作重点就如何利用信息系统(HIS系统)的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法,使得医疗票据管理工作过程趋于精细化,做到实时操作实时监控,能够把票据在交易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保持在低水平,更加规范医院票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保证医院收入的安全与完整.

    作者:崔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00例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抽选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结果 Ⅰ-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愈率分别为91.35%、84.31%.57.58%,三组患者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x2=18.89),Ⅰ型1期、Ⅰ型2期、Ⅱ型1期、Ⅱ型2期手术疗效显著,Ⅱ型3期、Ⅲ型患者的手术疗效相对较差;坚持随访治愈率为86.88%,而未坚持随访组治愈率为70%,定期坚持随访组疗效优于未能定期随访组.结论 鼻内镜手术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理想治疗方式,临床疗效与病症分期、手术操作技巧、术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而术后定期随访则是保障手术远期疗效关键.

    作者:古闯逸;何健波;罗永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同程度低血压对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海马CA1区凋亡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低血压对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海马CA1区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合其行为学表现探讨低血压对其脑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家兔24只,完全随机法分为6组,每组4只,除了K组(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0只在成功建立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模型24h后,将其随机分为D组(单纯狭窄组)、X1组(硝酸甘油1组)、X2组(硝酸甘油2组)和B1组(丙泊酚1组)、B2组(丙泊酚2组),X1、X2组和B1、B2组通过硝酸甘油、丙泊酚分别降低基础血压的10%~15%和15%~20%,使血压波动于基础血压的85%~90%和80%~85%之间,维持30 min后补足容量恢复基础血压,继续喂养48 h.72 h将所有家兔断头取脑,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片,并利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其海马CA1区Caspase-3、Bcl-2、Bax的积分光密度值(I0D值).各组家兔于T1(建立模型前,0h)、T2(建立模型后24h开始降压前,24 h)及T3(恢复基础血压后48h开始断头前,72h),通过精神状态、反应程度、四肢肌力及饮水摄食情况等方面观察其行为学表现.结果 通过IOD值测量可得:与K组相比,D、X1、B1、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X1、B1、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1组相比,D1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1组相比,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2组相比,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家兔在T1、T2行为学改变不明显;T3时,K组家兔行为学观察同T1时,D组家兔精神恢复正常,X1、B1组家兔则出现精神稍显萎靡、反应稍显迟钝、四肢肌力减退、活动减少、饮水、摄食活动下降,B2组家兔出现精神萎靡、饮水、摄食减少等表现,而X2组家兔甚至出现嗜睡、进食、饮水很少等表现.结论 降低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基础血压10%~20%导致Caspase-3、Bax阳性表达增高、Bcl-2阳性表达减少,结合其行为学表现说明其出现早期脑损伤.其中降低基础血压15%~20%两组中,丙泊酚对脑组织损伤较轻,可能与其脑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张鹏;薛朝霞;王春燕;方爱莉;杨春艳;孟永生;师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尿液样品中铅的浓度探讨

    目的 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尿液铅浓度测定中的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方法 以0.66g/L氯化钯(优级纯)为基体改进剂,利用氘灯扣除背景,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检测尿液铅浓度.结果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线性范围为2~120 μg/L,其相关系数为0.9990、检出限为2.0μg/L.结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背景对结果的干扰非常小,稳定性好,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尤其适合大批量样液的检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屈艳霞;李振龙;常海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