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程度低血压对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海马CA1区凋亡蛋白的影响

张鹏;薛朝霞;王春燕;方爱莉;杨春艳;孟永生;师瑾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低血压, 凋亡, Caspase-3, Bcl-2, Bax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低血压对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海马CA1区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合其行为学表现探讨低血压对其脑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家兔24只,完全随机法分为6组,每组4只,除了K组(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0只在成功建立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模型24h后,将其随机分为D组(单纯狭窄组)、X1组(硝酸甘油1组)、X2组(硝酸甘油2组)和B1组(丙泊酚1组)、B2组(丙泊酚2组),X1、X2组和B1、B2组通过硝酸甘油、丙泊酚分别降低基础血压的10%~15%和15%~20%,使血压波动于基础血压的85%~90%和80%~85%之间,维持30 min后补足容量恢复基础血压,继续喂养48 h.72 h将所有家兔断头取脑,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片,并利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其海马CA1区Caspase-3、Bcl-2、Bax的积分光密度值(I0D值).各组家兔于T1(建立模型前,0h)、T2(建立模型后24h开始降压前,24 h)及T3(恢复基础血压后48h开始断头前,72h),通过精神状态、反应程度、四肢肌力及饮水摄食情况等方面观察其行为学表现.结果 通过IOD值测量可得:与K组相比,D、X1、B1、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X1、B1、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1组相比,D1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1组相比,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2组相比,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家兔在T1、T2行为学改变不明显;T3时,K组家兔行为学观察同T1时,D组家兔精神恢复正常,X1、B1组家兔则出现精神稍显萎靡、反应稍显迟钝、四肢肌力减退、活动减少、饮水、摄食活动下降,B2组家兔出现精神萎靡、饮水、摄食减少等表现,而X2组家兔甚至出现嗜睡、进食、饮水很少等表现.结论 降低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基础血压10%~20%导致Caspase-3、Bax阳性表达增高、Bcl-2阳性表达减少,结合其行为学表现说明其出现早期脑损伤.其中降低基础血压15%~20%两组中,丙泊酚对脑组织损伤较轻,可能与其脑保护作用有关.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显效32例、有效12例,患者护理有效率达到95.65%,住院时间仅为(7.6±4.5)h,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消化道出血抢救成功率,降低再出血状况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

    作者:蒋爱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速记分成观察组30例(剖宫产中予以肌瘤剜除术分娩)、对照1组30例(仅予以剖宫产分娩)和对照2组30例(阴道分娩),诊断并分析对其肌瘤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失血上、新生儿情况上、产褥病率、恶露干净时间以及术后随访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人身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而言,若情况允许,那么要尽可能的在剖宫产的过程中将子宫肌瘤切除,这不仅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还能够减轻其精神和经济负担.

    作者:王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于本院就诊的5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组)29例和对照组(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FF2、EGF、IL-2、IL-6、MTL及PYY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FF2、EGF、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6、MTL及PYY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对患者多项血清因子的改善作用优于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彪;刘传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内科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CNP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心理状态、相关的疾病知识了解掌握程度以及对我院给予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有41例患者显效,8例患者有效,对照组有24例患者显效,19例患者有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好于对照组86%的总有效率.在SDS、SAS心理状态的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观察组未能掌握的患者只有2例,而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程度的调查中,观察组所有患者都满意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而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表示不满意,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以上对比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采用CNP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和异常状态,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古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总结并探讨手术室潜在安全隐患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收到预期治疗效果极为重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效保障了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聂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脑保护机制分析

    目的 总结高压氧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并回顾性研究,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其中80例患者采用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另8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治疗14、21d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两项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能够有效控制脑梗死恶化,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董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床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初探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将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术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有3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并及时出院.结论 通过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患者的现状评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伟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论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某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消毒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中实施优质护理改革,主要措施为强化服务理念与责任心、展开基础知识培训、和其他科室加强沟通、强化安全护理.利用书面调查表对实施优质护理前3个月及实施后3个月临床服务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受伤例数进行对比.结果 各科室满意度评分由实施优质护理前的(86.4±2.7)分提升至实施后的(98.4±2.2)分,受伤率由实施前的13.4%降至3.8%例.对比可知,实施优质护理后各科室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受伤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消毒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可提升临床服务质量,提高各科室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受伤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田春梅;刘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60例子宫肌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手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术后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POP-Q(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76.47±17.93) min,术中出血量为(68.15±21.32) mL,术后排气时间为(16.4±2.5)h,体温恢复时间为(1.2±0.3)d,住院时间为(7.7±1.1)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9.43±20.46) min术中出血量为119.34±32.19 mL,术后排气时间为(32.5±3.2)h,体温恢复时间为(3.5±1.2)d,住院时间为(11.4±2.7)d,观察组的各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POP-Q分级中0度及Ⅰ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且对患者盆底功能影响小的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8例女性患者,临床检查触及乳腺肿块,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全部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观察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组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72.9%、准确度为62.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93.8%、准确度为93.8%;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都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晓艳;尹海军;白莫日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甲亢131I治疗效果比较中的对照研究

    目的 讨论护理干预在甲亢1311甲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底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7月间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手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情况,以及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水平比较(t=3.882,P=0.0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FT3、TSH上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T4上比较(t=-3.112,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手段,有效减少了治疗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发挥了护理在甲亢131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解宏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恶性肿瘤病人临终期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临终期营养支持治疗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72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56例经患者及家属要求实施临终期营养支持治疗(设为干预组),其余216例患者仅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15 d以内死亡率及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酮等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15 d以内死亡率分别为20.5%及11.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5.4%及 28.7%(P<0.05).入院后第1天两组无显著区别(P>0.05),而入院后第10 d,干预组血糖、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尿酮阳性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恶性肿瘤病人实施临终期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缓死亡时间,并改善患者临终期身体健康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立新;张曙辉;吴剑雄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的不同类型和分布以及MRI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和分析关节软骨与骨挫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MRI表现以及不同分布和类型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 全部20例患者中12例复合性骨挫伤患者,8例单发骨挫伤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共存在31处骨挫伤,其中7处Ⅰ型骨挫伤,16处Ⅱ型骨挫伤,3处Ⅲ型骨挫伤,4处Ⅳ型骨挫伤,2处Ⅴ型骨挫伤,占6.5%.内侧间室出现2处骨挫伤,外侧间室出现29处骨挫伤,1处位于胫骨内侧平台,1侧位于股骨内踝,5处位于胫骨外侧平台,14处位于股骨外踝骨.结论 外侧间室发生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的几率较高,MRI软骨损伤与骨挫伤检查结果存在出入,关节软骨受骨挫伤的远期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获得确定.

    作者:傅世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同心圆硬化的临床及影像特点

    目的 探析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8例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相关资料.结果 中青年起病,均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首发临床症状为肢体无力、反应迟钝、淡漠等,伴或不伴共济失调、智力减退、头晕、头痛、恶心、言语错乱、睡眠障碍等;头颅MRI呈同心圆特征性改变,多发性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且边界清楚,病灶初期多呈斑块状或者团块状长T1、T2信号,进行增强扫描可发现呈部分环形、环形、同心圆强化,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逐渐呈同心圆样或者年轮样改变.结论 同心圆硬化多发于中青年人且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智力减退、精神异常等,MRI检查具有极强的诊断价值.

    作者:龚家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妊娠母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以及甲状腺激素(TH)干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产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四年间产前检查的孕妇临床病历资料1236例,亚临床甲减孕妇又分为:观察组(n=204)和左旋甲状腺素干预治疗组(n=92).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检测使用放射免疫法.940例非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为对照组.结果 1236例孕妇亚临床甲减296例,发生率为2.4%.正常妊娠对照组、观察组和干预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9.1%、16.2%和10.8%;贫血的发生率三组分别为10.9%、19.1%和12.0%;自发性流产的发生率分别为3.9%、8.8%和4.3%;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三组分别为(3.38±0.42)、(3.12±0.32) kg和(3.34±0.39)kg,统计学分析显示上述指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周、高血压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亚临床甲减孕妇具糖代谢异常、贫血、自发性流产和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较高,甲状腺激素的干预治疗可以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对泪囊炎溢脓的治疗方法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泪囊炎溢脓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98眼)泪囊炎溢脓患儿,以患儿年龄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8例(98眼)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0%,其中3例(3眼)患儿经泪道按摩治愈,治愈率为30.0%;7例(12眼)患儿经泪道冲洗治愈,治愈率为36.36%;48例(53眼)患儿经泪道探通术治愈,治愈率为96.36%.结论 以泪囊炎溢脓患儿的年龄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辅以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适时给予患儿泪道探通术治疗是确保治疗效果的保障.

    作者:吕艳;梁义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行优质护理的胆管结石ERCP患者12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1年1月初—2011年12月底实行常规护理的1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采用SAS 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x2=6.154,P=0.018),术后胰腺炎发生率(x2=4.810,P=0.037),手术操作时间(t=-2.230,P=0.048),护理工作满意度(t=3.362,P=0.028),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能有效定位胆管结石,结合EST术,能有效排除患者胆管结石,解除胆道梗阻现象,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做好术前及术后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

    作者:范莹;于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并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帮助我们探讨其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1~60号的编号,然后抽取,奇数者为对照组,偶数者即为观察组,两组各为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我们要研究的人性化护理.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存活率、死亡率者两个方面对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存活者2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7%,相应的对照组则为12例、18例,死亡率达到了60.0%,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做到以患者为主,明显提高了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死亡率,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关于医院实施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与评价

    绩效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其对医院的生存和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医院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健全与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绩效评价的效果.本文结合实例,对医院实施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与评价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路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7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法律风险初探

    目的 对17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法律风险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采用抽样方法选择178例于2010年6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外科、内科、肿瘤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级别、系统以及与法律风险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法律风险进行探讨.结果 肿瘤科系统为护理不良事件中易出现法律风险的系统,护理不良事件系统法律风险发生次数占全部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的1.94%,Ⅱ级为法律风险中大的损伤级别,用药错误为法律风险中大的不良事件类型.不同系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与Ⅴ级、Ⅵ级护理级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级别以及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并展开相关培训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法律风险.

    作者:高德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