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
本文从热疗系统温度测控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的新型温度控制算法和超声肿瘤热疗仪温控系统程序编制三个方面分析了依托神经网络为探讨超声肿瘤热疗仪温度控制算法.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加大投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院的服务水平意识在不断加强.近些年,医患关系不断爆出负面新闻,医院的服务意识和社会映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通过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公众满意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是医院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
作者:李能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痰湿体质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好相关预防、调节工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并总结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痰湿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120例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其中月经异常所占比例为100%,不孕所占比例为%35.5,肥胖所占比例为60%,多毛所占比例为51.7%,面部痤疮所占比例为15.8%.痰湿体质者79例,所占比例为65.8%,非痰湿体质者41例,所占比例为34.2%.痰湿体质中,肥胖人数57例,所占比例为72.2%;非痰湿体质中肥胖人数15例,所占比例为36.7%.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痰湿体质与饮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痰湿体质与甜食、易饥、生冷等有关,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与甜食、易饥、生冷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 痰湿体质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关系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可实施措施对体质进行调节与改善,进而有效预防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王婷婷;赵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对四联疗法治疗小儿伴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在我院接受小儿伴HP感染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儿被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中,对患儿进行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患儿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仅有1例患儿治疗无效,其余24例患儿均治疗有效,其中,治愈患儿10例,病情改善患儿8例,治疗有效患儿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3例患儿治疗无效,其余22例患儿治疗有效,其中,治愈患儿5例,病情改善患儿7例,治疗有效患儿8例,治疗无效患儿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23例患儿幽门螺旋杆菌转阴,对照组18例患儿,两组患儿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伴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四联疗法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升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患儿的生长和发育.
作者:章静玉;钱建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方法.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再出血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治疗组的死亡率(10%)低于对照组(2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是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好转的坚实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梅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内科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CNP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心理状态、相关的疾病知识了解掌握程度以及对我院给予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有41例患者显效,8例患者有效,对照组有24例患者显效,19例患者有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好于对照组86%的总有效率.在SDS、SAS心理状态的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观察组未能掌握的患者只有2例,而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程度的调查中,观察组所有患者都满意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而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表示不满意,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以上对比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采用CNP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和异常状态,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古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行优质护理的胆管结石ERCP患者12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1年1月初—2011年12月底实行常规护理的1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采用SAS 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x2=6.154,P=0.018),术后胰腺炎发生率(x2=4.810,P=0.037),手术操作时间(t=-2.230,P=0.048),护理工作满意度(t=3.362,P=0.028),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能有效定位胆管结石,结合EST术,能有效排除患者胆管结石,解除胆道梗阻现象,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做好术前及术后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
作者:范莹;于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抽选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结果 Ⅰ-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愈率分别为91.35%、84.31%.57.58%,三组患者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x2=18.89),Ⅰ型1期、Ⅰ型2期、Ⅱ型1期、Ⅱ型2期手术疗效显著,Ⅱ型3期、Ⅲ型患者的手术疗效相对较差;坚持随访治愈率为86.88%,而未坚持随访组治愈率为70%,定期坚持随访组疗效优于未能定期随访组.结论 鼻内镜手术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理想治疗方式,临床疗效与病症分期、手术操作技巧、术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而术后定期随访则是保障手术远期疗效关键.
作者:古闯逸;何健波;罗永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的不同类型和分布以及MRI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和分析关节软骨与骨挫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MRI表现以及不同分布和类型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 全部20例患者中12例复合性骨挫伤患者,8例单发骨挫伤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共存在31处骨挫伤,其中7处Ⅰ型骨挫伤,16处Ⅱ型骨挫伤,3处Ⅲ型骨挫伤,4处Ⅳ型骨挫伤,2处Ⅴ型骨挫伤,占6.5%.内侧间室出现2处骨挫伤,外侧间室出现29处骨挫伤,1处位于胫骨内侧平台,1侧位于股骨内踝,5处位于胫骨外侧平台,14处位于股骨外踝骨.结论 外侧间室发生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的几率较高,MRI软骨损伤与骨挫伤检查结果存在出入,关节软骨受骨挫伤的远期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获得确定.
作者:傅世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期待疗法组和一般治疗组.结果 期待疗法组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羊水过少、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同时期待疗法组胎儿窒息、NRDS、感染、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一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明显,妊娠结局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缝合钩针经脐单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间我院外科收治的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3孔法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缝合钩针经脐单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切口感染率及镇痛剂使用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腹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缝合钩针经脐单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较传统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切口美观、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操作简便易学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慧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非宫内窘迫因素而是因疤痕子宫或胎位异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病例170例,麻醉方式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麻醉记录单中的血压情况进行分组,术中出现低血压组85例为A组.术中未出现低血压者85例为B组,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窒息率.结果 A组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发生率为16.5%,B组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发生率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母体出现血压降低,会造成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可能性增大.
作者:赵广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3月共收治了9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结果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90例妊娠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者共有61例,诊断符合率达到67.8%,而经阴道超声确诊的共有85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比较上,经阴道超声在附件包块、胚芽形成以及原始血管搏动、盆腔积液等方面,和经腹部超声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于异位妊娠,及早采用超声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段碧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原因,探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期间120例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处理,干预组6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积极预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预防干预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还能极大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家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体现着其人事工作水平.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加强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对策.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住院早产儿疼痛原因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4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疼痛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1例早产儿PIPP评分平均为(10.1±3.3)分,其中不超过6分者为3例,占据7.3%,7~12分者为36例,占据87.8%,12分以上者为2例,占4.9%,总有效率高达95.1%.结论 通过合理安排护理操作、静脉采血、正确安置早产儿的体位、喂食蔗糖水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早产儿疼痛反应,效果确切.
作者:曲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票据管理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具体繁琐的工作,是为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强化医疗收费监督检查,同时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要求自2014年起行政事业单位将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具体要求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环节与流程,确定风险点,采取应对措施,票据管理也是医院财务风险点的控制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控制票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降低该项业务风险成本,本文结合医院实际工作重点就如何利用信息系统(HIS系统)的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法,使得医疗票据管理工作过程趋于精细化,做到实时操作实时监控,能够把票据在交易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保持在低水平,更加规范医院票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保证医院收入的安全与完整.
作者:崔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积累经验,并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该病提供有效依据,以期减少或避免其在临床中问题的发生.方法 观察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年龄在53~79岁,平均年龄为(66.0±13.5)岁.比较其治疗前后治疗效果;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量;残余尿量等.结果 采取电切除方法后:完全治愈:26例,占55.32%;显著改善:13例,占27.66%;一般改善:5例:1.64%;未改善:3例,占6.38%.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量;残余尿量等的比较均有很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电切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症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大幅度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该治疗方法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仇世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传播流行的影响,从艾滋病经性传播中抗病毒治疗价值、及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中抗病毒治疗作用、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非暴露与抗病毒预防作用、艾滋病暴露前预防中的抗生素应用,针对治疗暴露前和暴露后的方案,尚无随机化的治疗方案间直接比较的临床试验,近年来临床不断有新药研制应用,需有更多方案可供暴露前及暴露后的预防选择,何种方案优尚无定论.结果示大限度的应用有限资源减少新发感染,为研究重点.抗病毒治疗为干预手段,对其它干预措施不能替代,需有效结合其它干预措施应用,以使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维护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熊林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泪囊炎溢脓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98眼)泪囊炎溢脓患儿,以患儿年龄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8例(98眼)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0%,其中3例(3眼)患儿经泪道按摩治愈,治愈率为30.0%;7例(12眼)患儿经泪道冲洗治愈,治愈率为36.36%;48例(53眼)患儿经泪道探通术治愈,治愈率为96.36%.结论 以泪囊炎溢脓患儿的年龄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辅以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适时给予患儿泪道探通术治疗是确保治疗效果的保障.
作者:吕艳;梁义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