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赵艳
目的 分析研究胃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胃癌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各60例.实验1组对病人实施腹腔镜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实验2组对病人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1组病人的切口长度(4.41-0.51),手术时间(365.25±71.74),手术当中出血量(103.61±48.56);实验2组病人的切口长度(17.29±1.25),手术时间(248.25±57.63),手术当中出血量(287.25±109.67),实验1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清扫淋巴结节数量(25.03±3.87),实验2组清扫淋巴结数量(20.95±3.27),实验1组清扫淋巴结节数量明显高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病人术后7d以后C-反应蛋白值为(26.24±6.38);实验2组病人术后7d以后C-反应蛋白值为(45.26±14.36),实验组C-反应蛋白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对胃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清扫淋巴结节的数量效果更为明显,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银良;何联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原因,探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期间120例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处理,干预组6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积极预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预防干预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还能极大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家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手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术后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POP-Q(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76.47±17.93) min,术中出血量为(68.15±21.32) mL,术后排气时间为(16.4±2.5)h,体温恢复时间为(1.2±0.3)d,住院时间为(7.7±1.1)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9.43±20.46) min术中出血量为119.34±32.19 mL,术后排气时间为(32.5±3.2)h,体温恢复时间为(3.5±1.2)d,住院时间为(11.4±2.7)d,观察组的各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POP-Q分级中0度及Ⅰ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且对患者盆底功能影响小的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绥中县餐饮服务业的餐具消毒效果,提高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传播.方法 随机抽取综合性酒店、学校及幼儿园、个体餐馆等三类单位120家,分别在夏季、冬季进行餐具消毒效果监测.按照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要求采样监测.结果 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很低,三类餐具中,综合性酒店、学校及幼儿园合格率比个体餐馆合格率高;夏冬两次检测合格率,夏季为51.3%,冬季为75.9%.冬季的合格率较夏季高.热力消毒比药物消毒合格率高,放入保洁柜的比不放入保洁柜的合格率高.结论 餐具消毒工作应该严抓狠管,抓薄弱环境环节,尤其是消毒人员消毒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培训,加大监测力度,采取行政处罚措施,餐具消毒合格率才能有效提高.
作者:何秋月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票据管理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具体繁琐的工作,是为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强化医疗收费监督检查,同时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要求自2014年起行政事业单位将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具体要求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环节与流程,确定风险点,采取应对措施,票据管理也是医院财务风险点的控制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控制票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降低该项业务风险成本,本文结合医院实际工作重点就如何利用信息系统(HIS系统)的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法,使得医疗票据管理工作过程趋于精细化,做到实时操作实时监控,能够把票据在交易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保持在低水平,更加规范医院票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保证医院收入的安全与完整.
作者:崔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将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术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有3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并及时出院.结论 通过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患者的现状评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伟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并探讨手术室潜在安全隐患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收到预期治疗效果极为重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效保障了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聂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以及甲状腺激素(TH)干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产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四年间产前检查的孕妇临床病历资料1236例,亚临床甲减孕妇又分为:观察组(n=204)和左旋甲状腺素干预治疗组(n=92).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检测使用放射免疫法.940例非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为对照组.结果 1236例孕妇亚临床甲减296例,发生率为2.4%.正常妊娠对照组、观察组和干预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9.1%、16.2%和10.8%;贫血的发生率三组分别为10.9%、19.1%和12.0%;自发性流产的发生率分别为3.9%、8.8%和4.3%;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三组分别为(3.38±0.42)、(3.12±0.32) kg和(3.34±0.39)kg,统计学分析显示上述指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周、高血压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亚临床甲减孕妇具糖代谢异常、贫血、自发性流产和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较高,甲状腺激素的干预治疗可以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加强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相应措施和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09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期间的相关资料作回顾分析,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采用康复护理)和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康复护理的37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分别为25例、10例、2例,康复护理有效率为94.6%.采用常规护理的37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分别为17例、8例、12例,常规护理有效率为67.6%.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加强治疗期间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低血压对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海马CA1区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合其行为学表现探讨低血压对其脑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家兔24只,完全随机法分为6组,每组4只,除了K组(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0只在成功建立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模型24h后,将其随机分为D组(单纯狭窄组)、X1组(硝酸甘油1组)、X2组(硝酸甘油2组)和B1组(丙泊酚1组)、B2组(丙泊酚2组),X1、X2组和B1、B2组通过硝酸甘油、丙泊酚分别降低基础血压的10%~15%和15%~20%,使血压波动于基础血压的85%~90%和80%~85%之间,维持30 min后补足容量恢复基础血压,继续喂养48 h.72 h将所有家兔断头取脑,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片,并利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其海马CA1区Caspase-3、Bcl-2、Bax的积分光密度值(I0D值).各组家兔于T1(建立模型前,0h)、T2(建立模型后24h开始降压前,24 h)及T3(恢复基础血压后48h开始断头前,72h),通过精神状态、反应程度、四肢肌力及饮水摄食情况等方面观察其行为学表现.结果 通过IOD值测量可得:与K组相比,D、X1、B1、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X1、B1、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1组相比,D1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1组相比,X2、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2组相比,B2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家兔在T1、T2行为学改变不明显;T3时,K组家兔行为学观察同T1时,D组家兔精神恢复正常,X1、B1组家兔则出现精神稍显萎靡、反应稍显迟钝、四肢肌力减退、活动减少、饮水、摄食活动下降,B2组家兔出现精神萎靡、饮水、摄食减少等表现,而X2组家兔甚至出现嗜睡、进食、饮水很少等表现.结论 降低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家兔基础血压10%~20%导致Caspase-3、Bax阳性表达增高、Bcl-2阳性表达减少,结合其行为学表现说明其出现早期脑损伤.其中降低基础血压15%~20%两组中,丙泊酚对脑组织损伤较轻,可能与其脑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张鹏;薛朝霞;王春燕;方爱莉;杨春艳;孟永生;师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析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8例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相关资料.结果 中青年起病,均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首发临床症状为肢体无力、反应迟钝、淡漠等,伴或不伴共济失调、智力减退、头晕、头痛、恶心、言语错乱、睡眠障碍等;头颅MRI呈同心圆特征性改变,多发性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且边界清楚,病灶初期多呈斑块状或者团块状长T1、T2信号,进行增强扫描可发现呈部分环形、环形、同心圆强化,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逐渐呈同心圆样或者年轮样改变.结论 同心圆硬化多发于中青年人且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智力减退、精神异常等,MRI检查具有极强的诊断价值.
作者:龚家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应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引产产妇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三组,予缩宫素30例作对照组,予缩宫素联合卡孕栓40例作研究组A组,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40例作研究组B组,分析三组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两组引产后2h出血(161.2±53.1)mL和(152.4±51.6) mL,比对照组(192.4±82.5)少;24 h出血(207.3±51.2)mL和(219.3±24.5)mL,比对照组(324.5±99.4)mL少,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两组引产后2h和24 h出血,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三组均出现轻微的腹泻、恶心、寒战和发热等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行引产的产妇予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能有效改善患者产后出血,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刘新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中,两种采血方法在放置时间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6-12月,选取本院行静脉血或末梢血检查血常规的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每组各50例.采血后在0、60、120 min三个时间点上,对各个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然后比较两组的3次检测结果.结果 静脉血组除血小板体积稍有增大外,其他项目在0、60、120 min三个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组静置60、120 min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与0min的检测结果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置60、120 min这两个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检验结果因受时间的影响,必须在采血后马上检测,否则其结果准确率降低;静脉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短期内(60 min)不受时间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明显较高,是临床血常规检验的常用血液标本.
作者:张志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8例女性患者,临床检查触及乳腺肿块,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全部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观察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组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72.9%、准确度为62.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93.8%、准确度为93.8%;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都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晓艳;尹海军;白莫日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尿液铅浓度测定中的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方法 以0.66g/L氯化钯(优级纯)为基体改进剂,利用氘灯扣除背景,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检测尿液铅浓度.结果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线性范围为2~120 μg/L,其相关系数为0.9990、检出限为2.0μg/L.结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背景对结果的干扰非常小,稳定性好,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尤其适合大批量样液的检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屈艳霞;李振龙;常海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手术临床上的一类危害严重且较为常见的妇产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也是导致我国孕产妇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前,必须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提高对产后出血的重视,从而更好的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本文就目前在剖宫产过程中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并研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更好的提高产妇剖宫产的成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秋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全血细胞分析以及白细胞分类中复检规则的制定情况.方法 选取不同科室的1400份血样本,均分别采用xs-1000i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镜检,以镜检结果作为诊断结果参照标准,制定暂行复检规则,并应用于全血细胞分析以及白细胞分类中,同时根据复检情况制定出更具可行性的复检规则.结果 现行复检规则的复检率为25.3%(暂定复检规则复检率为31.2%),复检率明显降低,提高了临床对血细胞的检测效率.结论 本文所制定的复检规则临床应用价值明显提高,但今后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作调整.
作者:贾雷;王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6例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在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预防下,我院脑卒中患者56例中有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及早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向荣;李留芝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的不同类型和分布以及MRI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和分析关节软骨与骨挫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MRI表现以及不同分布和类型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 全部20例患者中12例复合性骨挫伤患者,8例单发骨挫伤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共存在31处骨挫伤,其中7处Ⅰ型骨挫伤,16处Ⅱ型骨挫伤,3处Ⅲ型骨挫伤,4处Ⅳ型骨挫伤,2处Ⅴ型骨挫伤,占6.5%.内侧间室出现2处骨挫伤,外侧间室出现29处骨挫伤,1处位于胫骨内侧平台,1侧位于股骨内踝,5处位于胫骨外侧平台,14处位于股骨外踝骨.结论 外侧间室发生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膝关节骨挫伤的几率较高,MRI软骨损伤与骨挫伤检查结果存在出入,关节软骨受骨挫伤的远期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获得确定.
作者:傅世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和讨论关于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的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1年1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随机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然后给予研究组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探索出的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而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手段,然后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在治疗结束之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患儿的总有效率,而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的气喘情况、孝鸣音及咳嗽等情况都较对照组患儿的改善时间短.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施以有效的科学的护理手段,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任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