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枝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重庆库区101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库区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8%.女生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除敌对、恐怖外,高中生总分及其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有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2个因子以及受人歧视、与教师矛盾,评选落空、讨厌上学等事件.结论 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存在广泛的显著相关,减少负性生活事件有利于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王宏;汪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影响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为探讨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和人格特质等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短式量表和五因素人格特质自评量表(S式),对204名某医学院校的高校教师进行测量.结果 宜人性、自律性、外向性、开放性与高校教师的内在工作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宜人性、自律性、外向性、开放性与总体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工作内容与外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均有显著相关.外向性和自律性是内在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工作内容和工作年限是外在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工作内容与外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度有关,个人特质中的外向性与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有关,自律性与内在满意度有关.
作者:聂鹰;史琼;叶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现实环境变化所采用有目的、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认知心理应激理论,应对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心身健康[1].
作者:黄中岩;金世洋;邹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漳州市地处闽南地区,气候温和、潮湿,适合人体寄生虫繁殖.1989-1991年调查显示,人群寄生虫感染率达41.6%~81.8%[1],学生蛔虫感染率为32.8%.
作者:蔡茂荣;郭浩炘;卢黎明;陈锦钟;郭元云;陈秋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艾滋病的流行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现已转入广泛流行期.
作者:石爱华;毛亚杰;史长英;孟令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高校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膳食知识和行为问卷,对河南省部分高校656名19~22岁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24h膳食记录连续4d调查膳食营养状况.结果 0.8%的大学生不吃早餐,23.6%吃早餐但无规律.大学生的蛋白质摄人量超标,但优质蛋白摄入量不足.男生钙摄人量为433 mg/d,女生为427mg/d,均严重不足.结论 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欠缺,膳食结构不合理.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吕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初一学生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需求情况,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2个市的城区和乡镇4所中学的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结果 只有8.6%和9.8%的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和艾滋病;86%以上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表示会积极配合参与学校开展的毒品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学生乐意接受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授、观看相应的教育片、听戒毒人员的现身说法以及讨论等;什么是毒品、新型毒品、艾滋病知识、毒品的危害和如何拒绝毒品诱惑等是中学生和教师公认的预防教育课程应该开设的内容.结论 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接受并愿意配合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开设基本知识和抵御技能课程是必要的.
作者:何倩;郭蕊;时俊新;龚洁;王增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为一个重要的发育里程碑,青春发动期(puberty)因其几乎同时出现的生物、社会和心理等方面一系列快速变化而显得尤为特殊.随着身体的成熟,个体必须适应社会准则要求的提高和社会期望的增加.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饮食行为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在儿童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饮食行为尚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外界影响,国内外对这个时期的饮食行为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干预效果也非常显著;进入成年前后,人的认知能力明显发展,能根据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展,使成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行业趋于定型,饮食行为进入完善巩固阶段.
作者:杨正雄;赵文华;陈君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农村初中生疟疾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按是否进行过疟疾知识强化宣传教育,从永城市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马桥乡、李寨乡和薛湖乡共2103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马桥乡、李寨乡和薛湖乡学生疟疾基本知识正确回答率分别为72.55%,76.91%,53.56%;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依次为52.20%,57.97%,48.16%;总体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53.19%)远低于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69.21%).基本知识和相关危险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男女生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级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行为,做到知、信、行相一致.
作者:王多全;汤林华;苏云普;周广通;李红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农村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制订学校卫生保健计划和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小学,初中和高中各1所.进行体格发育测量,并与2002年北京市农村和全国农村资料进行比较,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结果 北京市大兴区农村中小学生身高上等率为8.63%,下等率为5.96%;体重上等率为l4.41%,下等率为5.86%.男、女生各年龄组平均身高和体重均低于2002年北京市农村学生的平均水平,而高于2002年全国农村资料的平均水平.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3.00%,超重率为7.94%,肥胖率为5.38%;男生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女生.而超重率高于女生,肥胖率略高于女生.12岁以后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及肥胖率均开始增高.结论 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海涛;高洁;李冬梅;高健英;梁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网络成瘾(Intemet addiction, ID)也称病态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互联网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互联网依赖(Internet dependence, ID)等,是指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同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作者:杨文翰;静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为调整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红蛋白测定.评价河南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407名幼儿的营养素摄人情况及一般营养状况.结果 学龄前儿童平均每人每日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E、铁、铜、磷、硒摄入量合理,但钙、锌摄入偏低,碳水化合物摄入偏低,脂肪摄入量偏高;幼儿营养不良检出率为0.73%,肥胖检出率为2.7%,无贫血儿童.结论 儿童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动物性食物摄入过高,粮谷类、绿叶蔬菜及乳类食品摄入过低.
作者:王文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其长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寻求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的切入点.方法 对农村地区223名学生采用内源性干预和行政干预的手段,进行艾滋病防治教育.通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长辈,在传播前后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调查,对干预前后长辈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中学生的长辈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父母知晓率高于(外)祖父母.结论 以农村中学生为预防艾滋病切入点,带动并提高长辈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成效明显,可作为农村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王琴;郑寿贵;黄礼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126例患失眠症的大学生随机分为耳穴压丸组(治疗组)68例和药物组(对照组)58例.耳压组采用耳穴压丸疗法,每3d1次,3次1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舒乐安定片,每晚睡前1~2mg,服用7d后停2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耳穴压丸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压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药物组有5例出现白天困倦、影响学习的状况.结论 耳穴压丸治疗大学生失眠症安全、有效.
作者:张帼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新入伍地方大学生集训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为科学开展部他学员集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分别于集训前后对武警集训新入伍大学生423人在进行团体评定.结果 地方入伍大学生集训前后生存质量测定简表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结论 集训后新入伍大学生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但其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偏低.应对他们采取与新入伍战士不同的管理方式.
作者:刘淑红;徐海环;赵明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材料,为同性恋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45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的接受程度较低.只占24.3%;女生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男生(P<0.01),且女同性恋行为较男同性恋行为更易被接受(P<0.01).在接受性教育方面,只有9.1%的大学生受过系统的性教育,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及医学生对同性恋权利的认可程度分别高于男生和非医学生(P值均<0.01).结论 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较低.应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陈财英;韦义萍;吴伟强;曾日海;张源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广西汉族大学生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发育趋势,为学生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5年和2005年广西汉族大学生体质调研的形态、生理功能发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乡男身高发育水平提高,城男、城女、乡女身高发育水平稳定.男生体重增加,女生体重下降.多数年龄组胸围发育水平下降,收缩压下降.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下降.舒张压上升,脉压缩小.城市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发育优于乡村学生,男生优于女生,城乡差异有缩小的趋势.结论 广西汉族大学生体形发育趋向细长型,心肺功能下降.
作者:杨秀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儿童期性侵害的发生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儿童性侵害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浙江省某本科院校69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期性侵害问卷和家庭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儿童期性侵害发生率为10.5%,女生为11.7%,男生为5.6%.父母经常吵架、父亲在家庭中使用暴力、与父亲关系紧张、父亲无业是性侵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父亲职业越倾向于无业、与父母关系越紧张、父母亲在家庭中越多使用暴力,儿童越容易遭受性侵害.结论 家庭因素对儿童期性侵害的发生有影响,但影响较小,不足以对性侵害的发生进行顶测.
作者:李成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明汉语阅读障碍(RD)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视觉即时加工特点,为相关理论的完善和针对性矫治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眼动仪,分别记录19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对3幅风景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数据,分析关于注视和眼跳相应的7项眼动指标.结果 3幅图画的结果比较,首次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眼跳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图2的首次注视时间长,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短;图3的首次注视时间短,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长.RD组儿童的平均眼跳幅度(F=6.27,P=0.02)和眼跳距离(F=5.62,P=0.02)明显短于正常儿童.结论 图画材料本身特点会显著影响儿童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汉语RD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存在眼跳幅度小和眼跳距离短的特点.
作者:李秀红;静进;邹小兵;黄旭;王庆雄;陈学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