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天章;李兴泽;张永强;宋刊芳;马旭峰;何昕;马学霞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现况及其造成的社会负担,为学生运动伤害预防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连平县4所中学及16所小学共9 470名学生,对其过去1 B中的运动伤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1.45%,男生(29.23%)高于女生(13.44%,P<0.01).运动伤害主要发生在下午(39.93%)进行球类运动(43.72%)时.以同学不小心(32.99%)、没有做好准备活动(20.43%)造成的以手指/脚趾(32.05%)和下肢(31.7l%)伤为主.9.90%的运动伤害需要住院/门诊处理,平均每例运动伤害学生缺课1.39 d,暂时性失能占7.34%,永久失能占0.98%.结论 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高,其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加强运动伤害的预防与控制非常重要.
作者:陈建东;聂少萍;马文军;徐浩锋;宋秀玲;李剑森;许燕君;魏勇刚;吴培标;彭力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为早期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儿童障碍筛查量表(PRS)筛选出可疑学习障碍儿童81例,并按1:2设置对照.同时对243例儿童使用Achenbach行为量表(CBCL)进行测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6~11岁学习障碍男生在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社交退缩、多动、违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11岁学习障碍女生在抑郁、社交退缩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12~13岁学习障碍男生在多动、违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特点予以干预.
作者:李君荣;张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大中学女生的进食行为,为预防异常进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南京市中学和大学女生703名,采用自编的异常进食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同时自编开放式问卷进一步调查80名高分女生.结果 女生普遍存在对身体的不满意,理想体重指数过低的女生占38.7%;女生的体重指数和理想体重指数随着年龄增长都呈递增趋势;年龄越大对身体越不满意,越有可能出现异常进食行为;高分学生是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结论 女生的进食行为应该引起重视并及早进行干预.
作者:陆晓花;张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食物消费情况,探讨营养干预资助措施.方法 采用膳食记录法,对大同大学医学院2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为期1周的食物消费情况调查.结果 该校贫困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为77.0%,但87.4%的学生早餐仅食用谷类;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消费相对较高,近1/3的学生食用;蔬菜水果在午餐消费高,有1/2的学生食用;肉类三餐消费均低;三餐食物每周食用总频率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蛋类+奶类+肉类)和蔬菜水果仅I/3的学生食用;豆类和薯类消费更低,分别近1/10和1/6;男生和女生奶类、蛋类、肉类、豆类和薯类消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结论 早餐食品单调,营养质量差,仅食用谷类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在贫困大学生仅有的经济条件下,应提倡食用廉价食品如豆类和薯类.
作者:范利国;冯玉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周口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咨询、家庭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和帮助.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周口市小学生4 807名,运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15.7%,其中男生为17.8%,女生为13.4%;独生子女为12.8%,非独生子女为7.7%.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母亲患病、不科学的管教态度或方式等因素有关.结论 在综合防治小学生行为问题时,应积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作者:申运动;李彦勋;张环;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2006年甘肃省会宁县部分中小学校发生了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自2月下旬开始发生,至4月中旬基本结束,流行期间全县共报告5起疫情,经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乙型流感爆发.
作者:蒋天章;李兴泽;张永强;宋刊芳;马旭峰;何昕;马学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社会责任心是社会个体对其社会公共生活中所承担责任的正确认知和评价,并表现在情感和行为中的心理品质.它对个性的完善和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1].
作者:闵永胜;姚本先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宁波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1起,以传染病爆发疫情为主,占95.1%;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34起)、流行性感冒(15起)、流行性腮腺炎(15起);乡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1.7%;从首例病例发生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平均为13.1 d.结论 应加强对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作者:王海波;许国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在校中专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学生50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系统心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鼍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应付方式问卷(WCQ)进行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后.2组中专生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水平都有较明显的提高,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等应付方式得到改善(P<0.05或P<0.01).结论 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徐晓青;刘冬瑾;李建平;黄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高校合并重组以及高校新校区的建立,许多部属院校校医院的规模和人员数量在近年来都呈现较快的增长.
作者:杲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学校周边网吧计算机键盘、鼠标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控制疾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南昌市学校周边500 m以内网吧,对键盘和鼠标用无菌棉拭子采样.对165份样品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180份样品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 键盘、鼠标细菌总数均值为182.23 cfu/cm2,细菌总数超标率为56.97%(94/165),大肠菌群阳性率为16.36%(27/165),HBsAg检出率为4.44%(8/180).结论 南昌市学校周边网吧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键盘、鼠标微生物污染严重,缺乏有效的消毒和监管措施.
作者:周跃平;闫冀;刘伟新;李小群;王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香坊区儿童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哈尔滨市香坊区1997-2006年0-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0-14岁儿童年平均死亡率为68.82/10万(占全人群死亡数的1.59%),男性儿童死亡率(79.44/10万)高于女童(57.64/10万).0~岁组死亡率(1 115.24/10万)高,10~14岁组(23.03/10万)低,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染色体异常和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伤害是5~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和意外中毒是伤害的前3位原因.结论 有效控制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及较大年龄儿童伤害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作者:田文静;范清;孙彦杰;王双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超声波骨密度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促进儿童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唐山市2所小学634名6~12岁学生.进行超声波骨密度测定,并结合身体测量和膳食等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小学生超声波骨密度SOS值为(1 532.0±24.5)m/s,并随年龄增长呈先降后升的态势;小学生超声波骨密度SOS水平与钙摄人量,营养状况及运动情况有一定关系.结论 必须加强学龄儿童对运动和钙营养重要性的认识,调整膳食结构,为达到峰值骨量打下基础.
作者:唐咏梅;周会;朱骄峰;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对改变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作用,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营养健康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南京市4所中小学分别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对所有选择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组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第2次调查.结果 通过营养宣教,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显著提高,饮食行为也有所改变,早餐质量有所提高,饭前洗手等行为习惯也有所改善.结论 营养宣教可以使中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作者:王少康;池红;胡永桢;罗海燕;黄杰;杨瑾;周源苑;孙桂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汾阳市初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实施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汾阳市12~16岁2 880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的测量,并将相应的指标与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男生13~15岁胸围、BNI、维尔维克指数3项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2项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女生12~16岁胸围、维尔维克指数2项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肺活量、肺活量指数2项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 汾阳市初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与全国相比有一定的差异,积极采取营养干预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金梅;仇丽霞;肖荣;王忠霞;卫学红;张瑞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衢州地区位于浙江省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2004-2006年衢州市通过网络报告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62起,其中水痘疫情22起,占35.48%.为了解和掌握衢州市学校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卫生、教育等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衢州市2004-2006年学校水痘爆发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邓小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国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学习活动的合理安排是教育卫生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的效果,都取决于当时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
作者:周珺赟;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解日照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我们于2006年对该市中小学生HBsAg、血红蛋白(Hb)和视力水平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郑志英;方飞;刘昌伟;郑世玉;李俊书;孙克;高永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防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1995年和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凋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年苗族学生患龋率相对处于较低水平,羌族学生乳牙患龋率处于较高水平,哈尼族学生恒牙患龋率处于较高水平.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均属于很低水平.2005年与1995年相比,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患龋率多数出现上升,其中苗族和藏族学生乳牙患龋率出现明显下降,哈尼族学生患龋率出现大幅上升.结论 应针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齿患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
作者:张福兰;张天成;陈景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