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

魏源

关键词:人际关系,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共情特点,以便为共情实证性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方法 以4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反应性指标(台湾修订版)测量,进行方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男女大学生在身心忧急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文理科学生在观点取替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幻想力、同情关怀2个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同情关怀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家住城镇与家在乡村的大学生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人口特征大学生人际反应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模式提供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上海市1 002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多数规范,大中专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相对较差,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隐患多.各类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较完善,但制度措施的落实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对较差,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工作差.结论 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宣传,建立长效监管模式.

    作者:杨艰萍;王频;莫伟文;郑朝军;顾莲芬;顾雅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南京市2所大学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关注健康现状,而且关注健康倾向.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笔者于2005年10-11月对南京市2所院校一~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自填式问卷调查.

    作者:周建芳;宗占红;夏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白银市白银区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一直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白银区城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白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9-11月对该区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乾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苏州与南通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营养知识状况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与南通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营养知识水平现状,为开展学校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10所学校的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共24个班级993名学生及958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学生、城乡家长营养知识平均分、及格率和优良率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良率均高于小学生(P值均<0.05),高中生仅平均分高于初中生(P<0.05),优良率低于初中生(P<0.01).学生及其家长营养知识知晓率存在高度相关性(r=0.924,P<0.01).结论 苏州、南通两地中小学生及家长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应加强学校营养教育.

    作者:汝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浏阳市某小学近6年恶性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分析

    1998年至2004年4月,浏阳市某完小有5名师生死于恶性血液、淋巴系统疾病.为查明发病情况,笔者于2004年4月上旬进行了调查.

    作者:龙湘泉;熊子惠;魏建国;谭西顺;刘爱忠;李秋成;唐立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包头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

    目的 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3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院校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 不同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时,宜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上海市372例学生伤害特征分析

    伤害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可导致儿童死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为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现状,以便进一步开展伤害干预,笔者对2004学年闵行区372例学生伤害特征进行了分析.

    作者:屠月珍;孙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学生献血反应73例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个体有偿献血逐步被无偿献血取代,献血者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无偿献血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公益性,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因而许多大学生踊跃加入了献血行列.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湖州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共有3 562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其中73名学生在献血过程中发生反应.为探讨有效预防和应对措施,笔者就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沈志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思考

    高校是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高校医院服务质量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职工及家属的生存质量.由于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药学服务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以提高高校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潘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海淀区中小学教师2005年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长.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糖尿病人已超过4千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为了解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糖尿病(DM)患病情况,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笔者对该区2005年教师血糖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徐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使用回顾与展望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退缩、学习不良、考试焦虑、吸烟饮酒等心理行为问题[1],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大量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从事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而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使用在这些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通过回顾近10 a的研究文献,分析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编制及使用方面的成就及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者:甘甜;毕重增;阮昆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唐山市区中小学生2003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唐山市区中小学生2003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卫生防疫站2003年的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小学生身高下等者比例(5.22%)比中学生(4.05%)高,体重下等者比例(1.34%)明显低于中学生(2.82%);中学生营养不良者比例(21.11%)比小学生(11.84%)高,营养过剩者比例(34.23%)低于小学生(37.79%).结论 小学生身高下等者和营养过剩者比中学生高,中学生营养不良者占多数,应注意营养均衡搭配.

    作者:汤玉杰;范红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江苏省高校学生卫生服务利用与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短短几年就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6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 562万人,居世界第一.在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学生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状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南京医科大学有关专家组成课题组,于2005年5-7月进行了江苏省高校学生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现状专题调研.

    作者:冷明祥;胡月;王兴东;王鹏飞;冀明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山西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山西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Broca改良公式,应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和24 h回顾法对山西省3个贫困县10~15岁中小学生3 501名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7.17%;学生和家长饮食行为较差、营养意识薄弱、营养知识缺乏,但学习知识的态度较好;膳食结构不平衡,质量较差,多以粮谷类为主.结论 应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和家长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作者:白彩琴;王斐;刘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学生早餐状况

    目的 了解学生早餐行为,为进行合理膳食营养教育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2 7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有8.23%的学生从不吃早餐,早餐质量达优者只占7.30%;68.57%的学生早餐质量不达标.时间不够和没有食欲为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只有11.20%的学生了解营养早餐应包括哪些内容.结论 学生对早餐不够重视,其营养知识较欠缺,对学生开展合理膳食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安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初中学生2 625名和高中学生2 49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35%,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年龄、性别、地区有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可能的危险因素为父亲文化程度高、与父亲交流时间少、家庭成员关系不融洽、自觉学习上有压力、认为父母在学习上施加压力、饮酒、使用过成瘾性药物等.结论 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引起社会与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

    作者:张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庆阳市城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庆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制定该地区学生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庆阳市城区5所中小学3 728名学生进行测查,评价学生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结果 被调查的3 728名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高(60.83%);身高、体重、营养均以中等为主,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庆阳市城区中小学生形态发育及营养状况良好,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视力低下检出率较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杭小平;魏彩娥;耿会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学院2005级学生体重指数与血压关系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也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成年后的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学生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笔者于2005年9-10月对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新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邬雪山;袁志刚;张玉华;李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上海电力学院学生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特点,探讨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963例运动损伤病例的损伤原因、损伤部位和损伤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损伤主要发生在课外,引起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性错误和运动前准备不足,损伤部位以足踝部多见,损伤性质以骨折为严重.结论 加强对大学生课外运动的指导和管理,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有效途径.

    作者:肖南;赵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程度和网络行为特点,探讨与中学生网络成瘾有关的因素,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调查武汉市5所中学的初一~高二年级学生1 260名.结果 网络成瘾率为4.1%,初四年级学生成瘾率高(11.5%),男生(7.8%)高于女生(1.2%);成瘾者的平均周上网时数为7.4 h,显著高于非成瘾者的3.5 h;在网吧上网的成瘾率高(7.0%),不同网上行为中网上玩游戏的成瘾率高(8.4%);成瘾者对网络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自我知觉能力较弱.结论 年级、性别、上网地点、网上行为等因素与中学生的网络成瘾有关.干预措施应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同时要严管网吧.

    作者:江光荣;胡姝婧;韦霞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