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娟;石淑华;时俊新;黄燕;余毅震;王礼桂;吴汉荣
微生态平衡是人体保持微环境稳定,保护人体抵抗致病菌侵袭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平衡会随人体内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失衡,进而可引起感染并导致疾病.大气污染问题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作为一种外界环境因素,可从不同程度上危害人体的健康[1-2].笔者连续2 a对沈阳市不同大气污染区的儿童上呼吸道菌群进行研究,为保护微生态平衡,进行微生态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朱晓敏;陈冬梅;谭颖慧;肖纯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自主组合创编的大众健身操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探讨可持续性干预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方法 从新乡医学院682名参加大众健身操学习、锻炼的大学生中抽取锻炼组、对照组各60例.采用自主组合创编的大众健身操锻炼为主要内容,对锻炼前、中、后的形态指标和机能素质等进行比较.结果 锻炼组锻炼前后心率、大心率、心率储备、肺活量、肺活量指数、体重、BMI、腰围、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收缩压、舒张压、压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锻炼组与对照组锻炼后的心率储备、腰围,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心率、大心率、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压差、体重、BMI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长期进行大众健身操锻炼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态有良性调节作用,能增进健康素质.
作者:杨现新;牛文亚;韩光宇;乔来明;李玉周;凌文杰;王翠芳;刘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76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均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城乡差异;生活事件分别可以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变异的5.4%,3.7%,1.3%和17.3%.不喜欢上学、学习负担重、受人歧视冷遇、亲友死亡、与教师关系紧张、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受批评或处分、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被盗或丢失东西、家庭经济困难、与人打架、家庭施加学习压力等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生活事件,可以不同程度地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变异的14.8%,13.9%,8.4%和30.0%.结论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作者:周末;巢传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校招生体检是学生进入高校的程序之一,其中X线胸部透视(以下简称胸透)检查是检测学生心肺状况的一项必测项目,但会给学生带来电离辐射危害效应.根据放射实践正当性的原则,结合某地近4 a来的体检结果,笔者认为,高校招生X线胸透检查项目的必要性值得探讨.
作者:周承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阅读障碍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为阅读障碍的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小学阅读障碍(RD)儿童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结果 RD组儿童感觉统合各因子分显著低于非R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D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失调轻、中、重度各层次人数均多于非RD组儿童;McNemar'8检验显示,RD组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多于非RD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阅读障碍的发生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
作者:韩娟;石淑华;时俊新;黄燕;余毅震;王礼桂;吴汉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健康教育知识、态度、行为及资源利用情况.方法 对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全县农村小学教师与校长19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小学用于健康教育的资源较少,没有单独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及专职教师;常规性的健康促进项目不能正常开展;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水平影响健康教育内容与效果,为农村小学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论 建议采用整合式健康教育培训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将提高农村小学生健康素养作为长期发展目标,选择成本较低的健康促进项目优先进入农村学校.
作者:江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扁平足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为扁平足的相关研究积累基础性资料.方法 采用足印比值法和体能测定法对沧州市某体校13~18岁学员208名进行测试,其中男生110名,女生98名.结果 男生扁平足检出率为30.00%,女生为2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男生扁平足组与非扁平足组立定跳远、100 m跑、3 000 m跑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扁平足组与非扁平足组立定跳远、100 m跑、3 000 m跑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扁平足对体校学生的弹跳、速度、耐力等运动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王磊;井兰香;回俊岭;牟召新;路兰红;尹爱华;刘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做好大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了解和监测在外住宿学生肺结核的感染情况,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爆发流行,笔者于2001年9月和2003年5月对某校在外住宿学生进行了肺结核感染情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进生;薛晓燕;刘爱艳;吕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幼儿园教师生存质量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安全感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安全感量表,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生存质量在婚姻、劳动合同关系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婚教师生存质量高于未婚教师,正式工高于临时工;社会关系满意度在工作年限、婚姻、收入、岗位、劳动合同关系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年限长的教师社会差异满意度高于工作年限短的,已婚的高于未婚的,收入高的高于收入低的,幼儿园管理及辅助人员高于教养员,教养员高于保育员,正式工高于临时工;社会支持、安全感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安全感对生存质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能联合预测生存质量26.6%的变异量.结论 幼儿教师的生存质量受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收入、岗位、劳动合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安全感对生存质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王艳芝;龚蓉;孔淑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病之一,不但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而且还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为了解浙江省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的贫血患病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年9-11月对浙江省16个县(区)开展了儿童贫血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新;何青芳;陈雅萍;俞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对急救教育的态度以及对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开展高校急救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对某高校6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来源较分散,主要来源是电视、课本及教师等;急救技能掌握不够全面,紧急救助电话号的知晓率为70.30%,人工呼吸急救方法知晓率为66.77%,动物咬伤处理方式知晓率仅为47.04%,其他急救知识知晓率为65.0%~75.8%;35.36%的大学生曾遭遇急救情况,有30.05%的大学生曾接受急救知识训练,95.30%的大学生希望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结论 急救知识的推广已成迫切需要,应积极开展高校急救宣教工作.
作者:杨立刚;孙桂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6年1月8-14日,某学院药学系学生陆续出现以低热、咽痛、皮疹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水痘疫情流行,报道如下.
作者:程佐兴;唐艳红;贺鲁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概念和分类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dolescent health risk behavior)[1].我国学者参照国际惯例,针对国情,将其分为以下7类[2]:(1)导致各种非故意伤害(unintentionally injury)的行为,如车祸、溺水、跌坠、砸伤、爆裂伤、食物中毒等[3-4].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昆山市学生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为学校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昆山市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及大学生共1 649名为调查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火灾知识和急救常识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3.55和10.37分,正确率分别为71.31%和69.1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的安全知识不同.结论 对不同年龄组学生应采用相应的安全知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作者:朱虹;徐勇;易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汉族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乌鲁木齐市区6~10岁维、汉族儿童987名,对其血铅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铅暴露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血铅均值为54.46 μg/L,血铅值≥100 μg/L的比例为23.30%.维吾尔族儿童血铅值略高于汉族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低、父母亲从事铅接触作业、家庭装修以及家庭居住环境.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铅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预防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作者:陈艳;李玲;崔君;王平道;阿斯娅;朱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评价在中学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对中学(初中和高中)教师进行访谈.结果 中学教师比较认同在中学开展相关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但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和具体的传播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对宣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镇中学较乡村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教活动要好.结论 应加大学校和社会对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力度,并采取中学教师和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宣教形式.
作者:焦薇;郑英杰;董晓莲;朱建福;陆一涵;王法弟;姜庆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宿舍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学生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 对东南大学学生宿舍生活饮用水进行一次性横断面抽样调查.结果 78份二次供水水样余氯超标率为64.1%,浑浊度超标率为5.1%;18份一次供水水样余氯有4份样品超标,超标率为22.2%.结论 东南大学学生宿舍生活饮用水水质除余氯和浑浊度部分样品超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标准.
作者:孔璐;杨红;陆宝平;刘栋;房保国;司侠;刘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现状,为防控学校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84所学校食堂,采用自编的学校卫生工作评分表进行卫生监督量化评分.结果 84所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95.2%,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证率为92.8%,食堂布局合格率为73.8%,食品冷藏管理合格率为67.8%,库房食品存放合格率为61.9%,食品留样合格率为45.2%,食品采购索证合格率为47.6%.公办学校食堂卫生总体情况合格率明显高于民办学校,城区学校高于乡镇学校.结论 广州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陈静仪;姜轶;方耀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校新校区学生主要活动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学生活动场所的空气质量.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于夏季早、晚分别检测四川大学江安新校区6个不同环境空气中的细菌、霉菌和嗜血链球菌数.结果 除浴室外,新校区内不同环境空气中平均细菌数都达到国家非污染空气的标准,教室、计算机房、一餐厅、女生宿舍空气均属于清洁空气;男生宿舍、阅览室和二餐厅则属于普通空气;浴室属于重污染空气.学生宿舍、二餐厅霉菌数稍高于其他环境,以浴室的空气中霉菌数多.各测试点的嗜血链球菌数均低于相关标准.结论 四川大学江安新校区除极少数环境需要加强管理外,主要学生活动场所的空气非常清洁.
作者:张荣先;孙群;高锦航;王晓娟;杨志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突发事件高度重视,对学校卫生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处理方法简单而导致群体性癔病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就昭通市昭阳区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学校群体性癔病发作进行分析,以提高学校、家长及学生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作者:童世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