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艾滋病流行区高三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研究

王华东;文育锋;姚应水;艾东;金岳龙;李怀斌;孙益辉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隐综合征,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研究, 学生, 农村人口
摘要:目的 了解艾滋病流行区高中毕业生对艾滋病问题的知识和态度,探索适合农村青少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和减少歧视的教育措施.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县高三学生76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三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达到76.92%,但共用剃须刀传播艾滋病和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且女生明显低于男生.高三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广播电视、学校教师和报刊杂志.只有9.3%的人感觉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90%以上的人认为值得同情,大多数人能容忍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进行一般性接触,但对于和艾滋病人较为密切的接触则显示出较高的不可接受性,且女生尤为明显.结论 农村中学应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以提高艾滋病的知晓率,消除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某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方法来解决时,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由此可能引发自杀或杀人等严重恶果.危机干预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作者:林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研究

    目的 探讨阅读障碍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为阅读障碍的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小学阅读障碍(RD)儿童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结果 RD组儿童感觉统合各因子分显著低于非R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D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失调轻、中、重度各层次人数均多于非RD组儿童;McNemar'8检验显示,RD组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多于非RD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阅读障碍的发生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

    作者:韩娟;石淑华;时俊新;黄燕;余毅震;王礼桂;吴汉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江西省城市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城市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探讨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萍乡市小学生8 058名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小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3个城市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2.0%和4.2%,其中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4.5%和4.8%,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2%和3.6%,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肥胖的危险因素有男性、爱吃肥肉、常挑食、喜欢喝雪碧等饮料,保护因素有喜欢吃蔬菜水果和女性.结论 江西省城市小学生肥胖率较高,以南昌市高,应引起重视,并尽早予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刘菲菲;肖芳;游胜;樊吉义;刘勇;聂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女性青少年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女青少年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的关系,探讨脂联素对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172名14~16岁女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血脂、血糖、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水平.结果 血清脂联素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校正BMI、腰围及代谢综合征其他因素后,SBP和DBP均与脂联素水平独立负相关.结论 血清脂联素下降可能是导致SBP和DBP升高的因素之一,且该影响作用似独立于代谢综合征的其他成分.

    作者:徐轶群;季成叶;马军;潘勇平;尹遵栋;张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众健身操改善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态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自主组合创编的大众健身操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探讨可持续性干预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方法 从新乡医学院682名参加大众健身操学习、锻炼的大学生中抽取锻炼组、对照组各60例.采用自主组合创编的大众健身操锻炼为主要内容,对锻炼前、中、后的形态指标和机能素质等进行比较.结果 锻炼组锻炼前后心率、大心率、心率储备、肺活量、肺活量指数、体重、BMI、腰围、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收缩压、舒张压、压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锻炼组与对照组锻炼后的心率储备、腰围,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心率、大心率、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压差、体重、BMI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长期进行大众健身操锻炼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态有良性调节作用,能增进健康素质.

    作者:杨现新;牛文亚;韩光宇;乔来明;李玉周;凌文杰;王翠芳;刘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校在外集体住宿大学生肺结核感染情况

    为做好大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了解和监测在外住宿学生肺结核的感染情况,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爆发流行,笔者于2001年9月和2003年5月对某校在外住宿学生进行了肺结核感染情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进生;薛晓燕;刘爱艳;吕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笔的卡力与眼外伤的防护研究

    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眼科门诊近几年来共接诊被笔尖戳伤眼的病人7例,均为中小学生,其中2例为拔笔帽戳伤,其余5例为持笔玩耍、嬉戏时戳伤.有关笔戳伤眼的报道较多,有眼球穿孔伤[1]、前房积血[2]、前房异物[3]、拔钢笔自伤致外伤性白内障[4]、晶状体异物[5]等.笔所致眼外伤应引起医学界及教育部门的重视.

    作者:肖长顺;郭苗;孙桂云;辛学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疆3城市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青少年吸烟和饮酒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从新疆3个城市选取不同学校类型的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8 86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5.2%的学生有吸烟行为,其中5.0%在7岁以前开始吸烟;58.3%的学生有饮酒行为,其中7.5%在7岁以前开始饮酒.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增高.应对学生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吸烟和限制饮酒.

    作者:阿斯亚·阿西木;米娜瓦尔·安尼瓦尔;葩丽泽;王辉;张俊;刘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成都市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状况,分析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成都市3所高校在校本科生2 838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67.3%的大学生在感情成熟时不介意发生婚前性行为.认为对性观念影响大的因素是从各种媒体获得的性信息(39.9%)及朋友对待性的看法(15.6%).专业、年级、恋爱开始时间、性观念情况等是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8.5%的大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52.1%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性教育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结论 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大二年级学生较明显.性行为的发生时间提前,发生率升高,安全问题堪忧.

    作者:罗恋梅;陈静;周乐;唐楠;王小永;黄英;丘力;杨霄;吴康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兰州某高校女大学生月经期体育锻炼情况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初潮期及之后的数年内,各种内外因素极易影响生殖系统功能,从而引起痛经、经期紊乱等月经不调症状[1].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经期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并通过神经内分泌中枢,经垂体对下属腺体发挥调节作用,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学适应效应,有助于促进女性经期全身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从而减轻经期不适感,有利于经血的排出,对提高女性经期适应各种环境能力,增强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作者:郑慧芳;郭层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四川大学新校区空气卫生质量调查与评价

    目的 研究高校新校区学生主要活动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学生活动场所的空气质量.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于夏季早、晚分别检测四川大学江安新校区6个不同环境空气中的细菌、霉菌和嗜血链球菌数.结果 除浴室外,新校区内不同环境空气中平均细菌数都达到国家非污染空气的标准,教室、计算机房、一餐厅、女生宿舍空气均属于清洁空气;男生宿舍、阅览室和二餐厅则属于普通空气;浴室属于重污染空气.学生宿舍、二餐厅霉菌数稍高于其他环境,以浴室的空气中霉菌数多.各测试点的嗜血链球菌数均低于相关标准.结论 四川大学江安新校区除极少数环境需要加强管理外,主要学生活动场所的空气非常清洁.

    作者:张荣先;孙群;高锦航;王晓娟;杨志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问题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儿童心理问题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杭州市某小学三~六年级学生370名为调查对象,利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作为评估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报告有行为问题和本人报告有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各个维度都明显低于正常组儿童(P值均<0.01).A行为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P<0.05),而N行为对家庭生活与自我认识维度无明显影响(P=0.190,0.898).结论 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对主观生活质量各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应予以高度关注.

    作者:唐光政;陈红卫;潘顺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运用

    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经营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食品卫生管理水平,防止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的爆发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精神,石嘴山市卫生监督所于2003年底开始在全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并取得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东芳;段慧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扁平足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扁平足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为扁平足的相关研究积累基础性资料.方法 采用足印比值法和体能测定法对沧州市某体校13~18岁学员208名进行测试,其中男生110名,女生98名.结果 男生扁平足检出率为30.00%,女生为2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男生扁平足组与非扁平足组立定跳远、100 m跑、3 000 m跑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扁平足组与非扁平足组立定跳远、100 m跑、3 000 m跑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扁平足对体校学生的弹跳、速度、耐力等运动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王磊;井兰香;回俊岭;牟召新;路兰红;尹爱华;刘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郑州铁路地区中小学课桌椅配置与学生视力的关系

    课桌椅是培养学生良好姿势习惯的外界条件,它与脊柱弯曲异常及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为评价郑州铁路地区中小学课桌椅卫生状况,笔者于2005年9月在郑州铁路地区15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进行课桌椅配置与学生视力关系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化玲;关雪茹;王运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浙江省3~12岁儿童贫血状况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病之一,不但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而且还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为了解浙江省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的贫血患病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年9-11月对浙江省16个县(区)开展了儿童贫血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新;何青芳;陈雅萍;俞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少数民族院校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

    目的 了解民族院校医学生艾滋病认知与态度现状,并与综合院校医学生进行比较,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甘肃省民族院校一至三年级医学生83名和综合院校一至三年级医学生101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民族院校医学生与综合院校医学生相比,以前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机会较少(P<0.05),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认知程度较低(P<0.05),且防病意识和公共卫生观念较薄弱(P<0.05).结论 民族院校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相对欠缺,防病意识和公共卫生观念较弱,应加强教育.

    作者:罗小峰;白亚娜;裴泓波;胡晓斌;潘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百色市壮族学生1995与2005年贫血状况比较

    贫血是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为了解百色市壮族学生贫血状况,以便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1995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百色市壮族学生贫血状况比较如下.

    作者:黄素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评价在中学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对中学(初中和高中)教师进行访谈.结果 中学教师比较认同在中学开展相关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但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和具体的传播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对宣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镇中学较乡村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教活动要好.结论 应加大学校和社会对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力度,并采取中学教师和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宣教形式.

    作者:焦薇;郑英杰;董晓莲;朱建福;陆一涵;王法弟;姜庆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医药学院学生校外用餐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医药学院学生校外用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高校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1 3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9.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大学生在校外用餐的频率较高,校区之间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某校区有25.5%的学生每周外出用餐3次以上;仅有21.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食堂的菜肴符合自己的口味.外出用餐的原因主要为食堂拥挤、菜式少、想换口味,有54.3%的学生外出用餐时首选学校附近的快餐店.结论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饮食行为的引导,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营养、合口的饮食.

    作者:郭美玉;方少瑛;李敏芳;曹铭然;高永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