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
目的 了解厦门市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患病状况,探讨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厦门市6所不同层次的小学一~五年级学生3 989名为调查对象,应用Conners量表(家长问卷)进行调查,DSM-Ⅳ诊断标准确诊.结果 被调查小学生ADHD患病率为6.42%.ADHD儿童男女之比约6∶1.单亲家庭与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儿童ADHD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良的家庭环境、家庭因素对ADHD的发生、发展和结局都有一定的影响,单亲家庭、矛盾冲突、不良教养方式等是ADHD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小林;杨梅凤;杨虹;江瑞芬;刘毅丹;白双凤;林育珍;吴丽珍;刘爱春;吕荫治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5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总分和各因子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文理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我和谐总分存在年级差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文理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的自我和谐,而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存在不利影响.
作者:彭虎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军校大学生中A型行为检出情况,探讨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及内在需求的关系.方法 采用A型行为问卷、16 PF、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对493名军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169名地方大学生对照.结果 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A型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A型行为和B型行为的军校大学生在怀疑性等人格维度及攻击性等内在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军校大学生的A型行为与忧虑性等人格维度和崇拜性等内在需求有显著相关(P<0.05或P<0.01).紧张性、怀疑性、独立性3个人格维度,攻击性、支配性、崇拜性3个内在需求进入以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 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与一些人格维度和内在需求关系密切.
作者:宁淑娥;潘杰;李维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其特点是宿主种类多,生活史简单,不需要转换宿主,以腹泻为主要症状.隐孢子虫病在国外较多见.我国1987年在南京发现首例患者[1],以后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2-3].
作者:朱名胜;宋明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整群抽取湖南省部分高校17~25岁大学生共1 21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94.47%,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生率为11.0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某些负性心理特征、网络吸引因素及感到大学生活紧张等是促使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主要因素,性别为女生、自信、专业的满意度较高、家庭和睦温暖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影响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因素较多.应从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给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提供关怀与心理支持.
作者:陈松娥;吴汉荣;李丽;刘德良;蒋茂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桐乡市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桐乡市6所学校1 120名学生施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学段学生生活事件的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学生受惩罚因子得分高于初中、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受惩罚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 不同学段以及不同性别学生生活事件各有其特点.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区学龄前儿童家庭膳食结构,以便提出合理的家庭膳食建议.方法 对韶关市区2所幼儿园3~6岁164名儿童进行4 d家庭膳食调查,采用询问法对幼儿膳食进行记录,使用儿童青少年营养评估软件系统,以推荐参考摄入量(RNI)为评价标准,对幼儿家庭膳食进行分析.结果 未达到标准供给量80%的依次为碳水化合物(占100%)、钙和视黄醇(各占82.9%)、脂肪(占72.3%)、锌(占65.9%)、硫胺素(占61.0%).在能量来源中,谷类提供的能量不足总能量的40%,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量的60%以上.结论 幼儿家庭膳食营养配餐不合理的情况较普遍,要加强居民家庭科学合理配餐的指导,在居民中广泛宣传平衡膳食知识.
作者:薛少萍;戴朝福;何永贵;黄小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感表达、个人评价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为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感表达量表(TAS-20)、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江苏省2所高等院校17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个人评价对社交焦虑有直接负向影响作用,情感表达障碍通过个人评价对社交焦虑存在间接正向作用.结论 提高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形成正确个人评价,可以有效改变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田学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为掌握济宁市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及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2005年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济宁市直10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标准进行了健康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道桥;陈春英;徐延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心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动力心理、学习心理、创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心理、挫折心理、恋爱心理和择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编制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以便评定当前中学生心理压力现状.方法 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并将之施测于568名高中生.主要运用相关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验证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高中生心理压力可归并为同学交往焦虑、成绩担忧、学习适应困难、师生关系压力、亲子冲突5个维度;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结论 自编的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适合于个体鉴别.
作者:田澜;孙春红;田强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城乡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 PF)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分别对浙江省某高校2003-2005年入校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其中16 PF收回有效问卷11 395份,UPI收回有效问卷11 255份.结果 城市和农村大学新生在乐群性、恃强性、有恒性、敏感性、世故性、独立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等人格特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来自城市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结论 应根据不同生源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郭洪芹;罗德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的营养水平和现状,为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共4 5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生家庭背景资料,分析学生营养状况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 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和5.0%,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6%和2.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重和肥胖与性别、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现在和青年时体重、出生时体重以及体力活动因素有关.结论 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值得关注.安排合适的运动和开展正确的家庭营养指导,对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将有帮助.
作者:邓晓娟;徐亮;由天辉;吴彤;宋世坤;陈竟芬;陈小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导致体质、智力和免疫力降低,严重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1].为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以便为防治中小学生贫血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对贵阳市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能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探讨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湖南省衡阳市3所高校的2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程度上较严重,非人性化程度一般,个人成就感较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均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低.工作性质、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受教育情况、生活环境、职称、主观支持和教龄8个因素能有效预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结论 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作者:唐芳贵;彭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牙外伤是急剧创伤所致的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损伤.儿童恒牙外伤多发生在前牙[1],发生率为4%~14%[2].恒牙外伤对儿童的牙齿、咬合及生长发育均会产生影响,积极预防和治疗儿童恒牙外伤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其与焦虑的关系,为减少高中生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328名高中生进行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状态-特质焦虑(STAI)问卷测试.结果 高中生普遍存在焦虑,不同年级高中生的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27.4%,睡眠不足7 h的学生占60.4%.在PSQI总分上3个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质焦虑能解释PSQI总分22.3%的变异.结论 高中生睡眠问题严重,特质焦虑是影响睡眠的稳定因素.
作者:李守龙;郑咏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设置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和C组(控制组)大学生各8名,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A组邀请2名榜样参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大学生的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水平.结果 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A组、B组的大学生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自尊上均有显著变化,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得分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有短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观察学习,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作者:王慧;孟婷婷;陈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在校学生近年来伤害发生和分布特征,探讨学生伤害的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模式.方法 采用学校、社区二级监测报告网,对上海市徐汇区2002-2005学年在校学生伤害个案登记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伤害的平均年发生率为4.58‰,男、女生伤害发生率比值为3.48;伤害发生率与校别有较密切的关系;学校是学生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占82.8%;不慎是造成学生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占伤害发生原因的85.5%;排在前4位的伤害类型依次是碰撞(56.9%)、跌落(28.8%)、切割穿刺(4.7%)、交通事故(1.8%);伤害性质主要以骨折和外伤为主,分别占伤害数的41.6%和36.4%.结论 有必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同时加强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伤害的综合监督和管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促进学生健康.
作者:周雷;黄萍萍;黄文鸳;刘峰;杨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遂昌县实验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和变化规律,现将2002-2006年学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营养状况,为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燕媛;李立壮;吕国庆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