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山市寄宿制高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郭艳;何伦发;林海

关键词:膳食调查, 营养状况,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中山市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3 d称重法对中山市4所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膳食进行调查.结果 寄宿制高中学生硫胺素、核黄素以及锌的摄入不足,钙的摄入严重不足;油脂类和畜禽肉类摄入过量,奶类、水果类和豆类食物摄入不足;早餐的供能比例没有达到30%的要求,晚餐的供能比例较高;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合理.结论 寄宿制学生膳食的食物种类和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脂肪酸构成不合理.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平衡膳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张家港市普通和重点初、高中以及职业高中16所共5 012名初一~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总体报告率分别为15.3%,6.1%和2.1%,其中自杀意念报告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趋势,高中生报告率(18.6%)明显高于初中生(11.2%);普通高中和重点初中学生的各种自杀行为报告率与同阶段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经常感到孤独、因长相或身体缺陷而被嘲笑、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连续2周以上感到伤心绝望、过去1 a曾和别人打架、网络成瘾及赌博等均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预防中学生自杀需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起有效的干预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

    作者:袁飞;俞晓红;于颖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北京市体重正常和超重肥胖儿童血糖血脂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儿童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身高、体重结果进行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 045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 FPG,TG,HDL-C,LDL-C在不同体型男、女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DL-C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FPG,TG,LDL-C水平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男童TC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G,TG,LDL-C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女童FPG,TC,LDL-C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结论 超重和肥胖儿童较体重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血糖和血脂异常.应加强超重和肥胖儿童血糖和血脂检测,并进行综合干预.

    作者:张世伟;马军;邬盛鑫;张衡;马受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起大学生肺结核爆发流行的调查

    2006年9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发生一起肺结核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全强;鞠育新;李媛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北京市东城区2002-2004年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发病情况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儿童常见的急性、高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计划免疫的不断完善及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疫苗控制的传染病较少发病,而水痘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作者:郑青秀;黄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军队高校80名军事指挥专业研究生人格测试分析

    军校军事指挥专业研究生是军队未来的高层次指挥人才,他们军事指挥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危.笔者于2005年对某海军指挥院校在校80名研究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宁淑娥;潘杰;李维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理本科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所院校162名在校护理本科男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男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主要心理问题有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愿报考护理专业和觉得当护士低人一等是护理本科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加强在校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

    作者:郑玉仁;姜小鹰;陈先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起使用未经消毒河水致学校甲肝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中学甲肝爆发的原因,为有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情况,提出初步病因假设,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访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甲肝病例发病时间为2006年11月2日-12月8日,爆发时间为11月13日-12月8日,发病高峰为11月28日.男生罹患率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年龄越小,罹患率越高;病例有班级和宿舍集聚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河水洗手显著增加学生发生甲肝的相对危险性,是仅使用自来水洗手学生的7.53倍,且使用河水洗手次数越多,危险性越高.混用喝水杯也显著增加发生甲肝的相对危险性.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饮食和饮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调查显示,该校取水口处于厕所排污口的下游,学校使用的河水被甲肝病毒污染.结论 此次疫情爆发主要是由于早期发病的学生污染了河水,其他学生使用被污染的河水洗手、刷牙、漱口和刷碗,从而引起学校甲肝爆发.密切接触以及甲肝免疫空白也是此次疫情发病数较多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勤;韩京秀;李志峰;肖邦忠;夏宇;周超;韩梅;李龙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人体测量指标对肥胖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人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值、锥削度指数和皮脂厚度均是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其改变能反映体成分特别是体脂百分比以及分布的改变,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儿童青少年中这些人体测量指标对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可以有效地发现高危儿童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齐秀玉;陶芳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平顶山市湛河区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调查

    2006年3-6月平顶山市湛河区连续发生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该区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吸取教训,切实做好风疹防控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胜利;任宏伟;杨建伟;高淑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常州市青少年学生隐斜现况及其与屈光的关系

    隐性斜视是指双眼有偏斜倾向,但能用融合能力代偿,维持眼位的正位和正常的双眼单视.较重的隐斜会产生眼肌紧张和视觉疲劳,导致视功能下降,如果进一步发展,隐斜会变成显斜,产生严重的视功能损害.隐斜的原因除与控制眼位和眼球转动的肌肉、神经异常有关外,还可能近视、远视、散光这些屈光不正有关.当前,青少年学生屈光不正(主要是近视)的患病率很高,隐斜也极为常见.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笔者对青少年学生的隐斜现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屈光不正与隐斜的关系.

    作者:金汉珣;施国荣;吴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成都市303名10~12岁儿童食物喜好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10~12岁儿童食物喜好特征,为儿童营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成都市某小学五年级10~12岁小学生30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其对各类食物的喜爱和厌恶特点.结果 有食物喜好的儿童在90.0% 以上,对蔬菜和肉类的喜好现象较明显,而对其他食物喜好不明显,蔬菜喜爱率和厌恶率分别为57.1%和64.0%,肉类分别为53.5%和22.1%;奶、蛋、豆类食物的喜爱率偏低,分别为22.1%,9.6%和0.7%;男、女生对肉、蛋及水果类的喜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数儿童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食物喜好倾向,需加以引导,帮助儿童建立良好饮食行为、促进健康.

    作者:杨桢;曾果;刘婧;芮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效果的定性评估

    目的 了解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的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方法 采用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根据分析主题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分析.结果 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对学校卫生工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项目设计、评价标准、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以及政策、经费和组织的保障、计划、实施、管理机制等.结论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健康促进学校应该与学校的主体工作相融合,建立长期、系统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模式.

    作者:罗春燕;彭宁宁;冯晓刚;陆文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山市寄宿制高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中山市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3 d称重法对中山市4所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膳食进行调查.结果 寄宿制高中学生硫胺素、核黄素以及锌的摄入不足,钙的摄入严重不足;油脂类和畜禽肉类摄入过量,奶类、水果类和豆类食物摄入不足;早餐的供能比例没有达到30%的要求,晚餐的供能比例较高;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合理.结论 寄宿制学生膳食的食物种类和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脂肪酸构成不合理.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平衡膳食.

    作者:郭艳;何伦发;林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山东省大学生1995-2005年体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城乡19~22岁男、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年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结果中19~22岁的城乡男女大学生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 a间,山东省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而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均低于1995年,身体素质的高峰年龄多在19~20岁出现,乡村大学生的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大学生.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女生和高年级大学生为重.

    作者:邓永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西北民族大学不同民族大学生第三磨牙萌出状况

    目的 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第三磨牙萌出状况,为进一步探讨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口镜在灯光下口内直接观察的方法,抽取西北民族大学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大学生各200名(男100名、女100名),对其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第三磨牙萌出率回族学生为51.0%,藏族学生为49.0%,蒙古族学生为47.0%,维吾尔族学生为51.5%,汉族学生为40.5%,各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个民族学生中4颗第三磨牙的萌齐率汉族低(23.5%),回族高(3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上颌对称性萌出与非对称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下颌对称性萌出与非对称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左侧对应性萌出与非对应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4),右侧对应性萌出与非对应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汉族大学生的阻生率比其他4个民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结论 第三磨牙的萌出及阻生在回、藏、蒙、维、汉5个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聂红兵;周海静;马力扬;李志强;王凌;李娜;韩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团体咨询结合个别咨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水平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水平的效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61名大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评估.结果 16 PF量表、训练后成员自信心改变自我评价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对大学生人格因素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作者:刘桂芬;王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音乐系统脱敏治疗大学生交流恐惧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音乐系统脱敏疗法对消除或缓解大学生交流恐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有效干预大学生交流恐惧提供方法学资料.方法 将24名高交流恐惧者在校大学生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12名实验组成员进行音乐系统脱敏;实验前后分别测量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演讲者信心自评量表(PRC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和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并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的各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采用自编主观评价问卷检验实验组成员对音乐系统脱敏疗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音乐系统脱敏后,实验组成员除FNE量表平均分实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系统脱敏自我评价呈满意趋势.结论 音乐系统脱敏疗法对消除或缓解大学生交流恐惧是有效的、可行的.

    作者:史琼;樊嘉禄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苏州市民工子弟学校饮食卫生问题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市外来民工与日俱增,市内的民工子弟正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且增速还在加大.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民工子弟学校的饮食卫生问题给教育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问题.为探讨民工子弟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对策,笔者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进行了专题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封卫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温州地区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锌缺乏及铅中毒状况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及其与锌缺乏、铅中毒的关系,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温州地区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参加体检的0~18岁儿童青少年315名为对象,其中男性205名,女性110名.采用身高坐高计(3周岁以下用量床)和体重称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锌及铅浓度的测定.结果 儿童青少年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为6.98%(22/315)和5.40%(17/315),肥胖率为5.40%(17/315),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以幼儿期和青春期较高,6~10岁组肥胖率较高(P值均<0.05).血锌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儿童的年龄存在相关,与儿童的体重、身高及营养状况无相关关系.结论 重视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营养状况,可以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发病率.预防锌缺乏的重点年龄为0~3岁,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对象重点为低年级小学生.

    作者:留佩宁;徐智胜;李冬萍;叶一;张颖;陈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留守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留守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留守儿童交往问题诊察研究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对江西省万安县295名初中和小学留守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包含3个因子的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可以解释总体方差的53.57%,表明结构效度较高;3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464~0.855之间,表明内容效度较高;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98~0.554之间,低于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表明结构效度较高;总量表及3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88,0.808,0.847,0.656,Spearman-Brown 分半信度为0.820,0.741,0.757,0.622,表明信度指标较高.结论 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较好,可作为国内中小学生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研究的有效测评工具.

    作者:张德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