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佩宁;徐智胜;李冬萍;叶一;张颖;陈克
目的 了解那曲地区藏族学生龋病患病情况,为当地制定口腔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按照WHO 1997年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12~17岁的471名藏族学生进行恒牙龋病检查.结果 藏族学生恒牙总患龋率为56.7%,男生患龋率为53.9%,女生患龋率为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8,P=0.262);龋均为(4.09±2.11),男生龋均为(4.04±2.10),女生龋均为(4.13±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6,P=0.518).结论 那曲地区藏族学生恒牙龋病患病率较高、程度较重,预防治疗措施急需加强.
作者:高秀秋;黄克强;席焕久;李春山;任甫;王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隐性斜视是指双眼有偏斜倾向,但能用融合能力代偿,维持眼位的正位和正常的双眼单视.较重的隐斜会产生眼肌紧张和视觉疲劳,导致视功能下降,如果进一步发展,隐斜会变成显斜,产生严重的视功能损害.隐斜的原因除与控制眼位和眼球转动的肌肉、神经异常有关外,还可能近视、远视、散光这些屈光不正有关.当前,青少年学生屈光不正(主要是近视)的患病率很高,隐斜也极为常见.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笔者对青少年学生的隐斜现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屈光不正与隐斜的关系.
作者:金汉珣;施国荣;吴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9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发生一起肺结核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全强;鞠育新;李媛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营养指导工作.方法 采用《中国7~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对贵州省16 760名7~18岁汉族、水族、布依族、苗族、侗族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87%,较低体重率为25.02%,营养过剩率为7.34%.营养不良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中学生显著高于小学生,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过剩率汉族学生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小学生显著高于中学生,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并存,应根据民族、年龄、性别、城乡等特点进行营养干预.
作者:陈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音乐系统脱敏疗法对消除或缓解大学生交流恐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有效干预大学生交流恐惧提供方法学资料.方法 将24名高交流恐惧者在校大学生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12名实验组成员进行音乐系统脱敏;实验前后分别测量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演讲者信心自评量表(PRC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和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并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的各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采用自编主观评价问卷检验实验组成员对音乐系统脱敏疗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音乐系统脱敏后,实验组成员除FNE量表平均分实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系统脱敏自我评价呈满意趋势.结论 音乐系统脱敏疗法对消除或缓解大学生交流恐惧是有效的、可行的.
作者:史琼;樊嘉禄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导致患眼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1],使患者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为了解造成中小学生眼外伤的相关因素,探讨眼外伤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做好中小学生眼外伤的防治工作,对某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住院的中小学生(6~17岁)眼外伤患者296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侠;张文远;张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的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方法 采用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根据分析主题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分析.结果 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对学校卫生工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项目设计、评价标准、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以及政策、经费和组织的保障、计划、实施、管理机制等.结论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健康促进学校应该与学校的主体工作相融合,建立长期、系统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模式.
作者:罗春燕;彭宁宁;冯晓刚;陆文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某小学出现一批以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为主的患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994-1995),确认为一起甲3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爆发疫情.
作者:李丽丽;于海柱;项娜;崔兰梅;邓雅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3-6月平顶山市湛河区连续发生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该区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吸取教训,切实做好风疹防控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胜利;任宏伟;杨建伟;高淑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及其与锌缺乏、铅中毒的关系,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温州地区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参加体检的0~18岁儿童青少年315名为对象,其中男性205名,女性110名.采用身高坐高计(3周岁以下用量床)和体重称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锌及铅浓度的测定.结果 儿童青少年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为6.98%(22/315)和5.40%(17/315),肥胖率为5.40%(17/315),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以幼儿期和青春期较高,6~10岁组肥胖率较高(P值均<0.05).血锌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儿童的年龄存在相关,与儿童的体重、身高及营养状况无相关关系.结论 重视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营养状况,可以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发病率.预防锌缺乏的重点年龄为0~3岁,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对象重点为低年级小学生.
作者:留佩宁;徐智胜;李冬萍;叶一;张颖;陈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感染性疾病和营养障碍等已经不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伤害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为了解张家港市中学生的伤害行为发生现状,并为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和预防控制青少年伤害发生提供基础数据,2006年9-10月对张家港市部分中学生的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俞晓红;于颖慧;陆惠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市外来民工与日俱增,市内的民工子弟正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且增速还在加大.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民工子弟学校的饮食卫生问题给教育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问题.为探讨民工子弟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对策,笔者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进行了专题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封卫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民航业迅猛发展,这不仅对空乘人员的数量有更多的需求,而且对空乘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空乘人员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民航业的需求,国内许多院校开设了空乘专业,各院校的招生模式也大致相同.为了解空乘专业学生的人格特征,笔者对某高校空乘专业学生进行了人格特征测试和分析.
作者:孙兰英;郝晓锋;吕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防止高职院校所在地发生的传染病在校内传播和流行,需要组织在校生进行相应疫苗的应急接种.高校应急接种有其自身的特点,如需接种学生多、时间紧以及要确保接种安全、有效,使得高职院校的应急接种工作难度极大.
作者:王欣铸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肥胖中学生的体脂分布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为预防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中学13~14岁940名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选择BMI在同年龄、同性别第95百分位数或以上者47名为肥胖组;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青少年,BMI在同年龄、同性别第25~75百分位数以内者,共50名.检查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体脂百分比及分布.结果 肥胖组中学生血压、BMI、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体脂和躯干部体脂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躯干部体脂百分比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躯干部体脂量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学生肥胖状况,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于雪梅;冯萍;金慧英;黄一鑫;赵桃月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近1 a内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0%,不同性别、学校、专业的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6%,高于农村学生的4.2%(χ2=4.71,P=0.032).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朋友和家人有过自杀行为、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尝试自杀的危险因素,获得社会支持是尝试自杀的保护因素.定性访谈发现,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自杀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态度.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大限度地预防自杀.
作者:石文娟;马绍斌;王声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某中学甲肝爆发的原因,为有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情况,提出初步病因假设,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访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甲肝病例发病时间为2006年11月2日-12月8日,爆发时间为11月13日-12月8日,发病高峰为11月28日.男生罹患率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年龄越小,罹患率越高;病例有班级和宿舍集聚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河水洗手显著增加学生发生甲肝的相对危险性,是仅使用自来水洗手学生的7.53倍,且使用河水洗手次数越多,危险性越高.混用喝水杯也显著增加发生甲肝的相对危险性.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饮食和饮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调查显示,该校取水口处于厕所排污口的下游,学校使用的河水被甲肝病毒污染.结论 此次疫情爆发主要是由于早期发病的学生污染了河水,其他学生使用被污染的河水洗手、刷牙、漱口和刷碗,从而引起学校甲肝爆发.密切接触以及甲肝免疫空白也是此次疫情发病数较多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勤;韩京秀;李志峰;肖邦忠;夏宇;周超;韩梅;李龙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儿童常见的急性、高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计划免疫的不断完善及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疫苗控制的传染病较少发病,而水痘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作者:郑青秀;黄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城乡19~22岁男、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年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结果中19~22岁的城乡男女大学生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 a间,山东省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而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均低于1995年,身体素质的高峰年龄多在19~20岁出现,乡村大学生的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大学生.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女生和高年级大学生为重.
作者:邓永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水平的效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61名大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评估.结果 16 PF量表、训练后成员自信心改变自我评价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对大学生人格因素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作者:刘桂芬;王智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