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李志杰;雷涛;马力扬
创伤性事件如袭击、强奸、抢劫、严重车祸、亲人突然死亡、暴力恐吓等频繁发生已经使得创伤后应激障碍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一般人群中,有75%的人暴露于各种类型的创伤事件中,而在这些人中又有25%的人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作者:张雪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00年与2005年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为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0年和2005年贵阳市6~18岁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资料,对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呈明显增长趋势,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且城市优于农村;但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肺活量和多种运动指标呈下降趋势,且农村大于城市.结论 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不足.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作者:魏国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近1 a内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0%,不同性别、学校、专业的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6%,高于农村学生的4.2%(χ2=4.71,P=0.032).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朋友和家人有过自杀行为、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尝试自杀的危险因素,获得社会支持是尝试自杀的保护因素.定性访谈发现,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自杀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态度.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大限度地预防自杀.
作者:石文娟;马绍斌;王声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第三磨牙萌出状况,为进一步探讨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口镜在灯光下口内直接观察的方法,抽取西北民族大学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大学生各200名(男100名、女100名),对其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第三磨牙萌出率回族学生为51.0%,藏族学生为49.0%,蒙古族学生为47.0%,维吾尔族学生为51.5%,汉族学生为40.5%,各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个民族学生中4颗第三磨牙的萌齐率汉族低(23.5%),回族高(3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上颌对称性萌出与非对称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下颌对称性萌出与非对称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左侧对应性萌出与非对应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4),右侧对应性萌出与非对应性萌出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汉族大学生的阻生率比其他4个民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结论 第三磨牙的萌出及阻生在回、藏、蒙、维、汉5个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聂红兵;周海静;马力扬;李志强;王凌;李娜;韩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所院校162名在校护理本科男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男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主要心理问题有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愿报考护理专业和觉得当护士低人一等是护理本科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加强在校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
作者:郑玉仁;姜小鹰;陈先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研究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是观察社会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诸多因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的一项客观指标.通过对2005年沈阳地区7~18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沈阳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为制定生长发育标准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陈容;张迪;谭咏惠;顾国家;计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儿童常见的急性、高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计划免疫的不断完善及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疫苗控制的传染病较少发病,而水痘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作者:郑青秀;黄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口腔疾病是当前对人类危害大、患病率高的疾病,其中龋病是WHO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牙周病更是造成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1].
作者:路振富;张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3 d称重法对中山市4所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膳食进行调查.结果 寄宿制高中学生硫胺素、核黄素以及锌的摄入不足,钙的摄入严重不足;油脂类和畜禽肉类摄入过量,奶类、水果类和豆类食物摄入不足;早餐的供能比例没有达到30%的要求,晚餐的供能比例较高;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合理.结论 寄宿制学生膳食的食物种类和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脂肪酸构成不合理.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平衡膳食.
作者:郭艳;何伦发;林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张家港市普通和重点初、高中以及职业高中16所共5 012名初一~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总体报告率分别为15.3%,6.1%和2.1%,其中自杀意念报告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趋势,高中生报告率(18.6%)明显高于初中生(11.2%);普通高中和重点初中学生的各种自杀行为报告率与同阶段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经常感到孤独、因长相或身体缺陷而被嘲笑、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连续2周以上感到伤心绝望、过去1 a曾和别人打架、网络成瘾及赌博等均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预防中学生自杀需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起有效的干预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
作者:袁飞;俞晓红;于颖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儿童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身高、体重结果进行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 045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 FPG,TG,HDL-C,LDL-C在不同体型男、女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DL-C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FPG,TG,LDL-C水平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男童TC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G,TG,LDL-C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女童FPG,TC,LDL-C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结论 超重和肥胖儿童较体重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血糖和血脂异常.应加强超重和肥胖儿童血糖和血脂检测,并进行综合干预.
作者:张世伟;马军;邬盛鑫;张衡;马受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牛奶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膳食来源,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但是由于我国居民乳糖不耐受高发等问题,阻碍了饮奶的推广.笔者对乳糖不耐受的分型、诊断、发生情况以及目前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我国,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型乳糖酶缺乏为主,成人发生率为80%~100%,学龄儿童发生率也较高,超过80%.由发酵乳和乳糖酶水解生产的低乳糖牛奶可能是目前解决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人群饮奶的较为有效的手段.研究乳糖酶水解低乳糖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和长期饮用效果,对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显峰;荫士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为开展学校肺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逐级整群抽样法,对江苏省9个县(区) 717名学生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询问调查.结果 肺结核症状知晓率为73.36%,其中58.58%的人知道咳嗽症状;38.21 %和48.26 %的学生知道有免费检查的地方和患了结核病应去专门机构看病;5.44%的学生知道肺结核病人用过的东西不会被传染,16.46 %的学生知道咳嗽、咳痰3周以上应考虑可能患了肺结核.看过宣传材料和宣传栏、高学历、听过广播和别人讲的学生知识得分较高.结论 学生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对防治机构及免费政策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对结核传染性的误解率较高.需要利用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进行结核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陈斌;陈潇潇;胡海霞;黄明豪;李小宁;王湘苏;卫平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9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发生一起肺结核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全强;鞠育新;李媛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3-6月平顶山市湛河区连续发生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该区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吸取教训,切实做好风疹防控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胜利;任宏伟;杨建伟;高淑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朋辈咨询在美国已经有40多a的发展历史.笔者综述了朋辈咨询的定义以及开展朋辈咨询的意义和作用,介绍美国、我国台湾地区、大陆在朋辈咨询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朋辈咨询的发展进行了述评.
作者:黄小忠;龚阳春;方婷;李伟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导致患眼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1],使患者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为了解造成中小学生眼外伤的相关因素,探讨眼外伤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做好中小学生眼外伤的防治工作,对某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住院的中小学生(6~17岁)眼外伤患者296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侠;张文远;张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及其与锌缺乏、铅中毒的关系,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温州地区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参加体检的0~18岁儿童青少年315名为对象,其中男性205名,女性110名.采用身高坐高计(3周岁以下用量床)和体重称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锌及铅浓度的测定.结果 儿童青少年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为6.98%(22/315)和5.40%(17/315),肥胖率为5.40%(17/315),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以幼儿期和青春期较高,6~10岁组肥胖率较高(P值均<0.05).血锌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儿童的年龄存在相关,与儿童的体重、身高及营养状况无相关关系.结论 重视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营养状况,可以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发病率.预防锌缺乏的重点年龄为0~3岁,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对象重点为低年级小学生.
作者:留佩宁;徐智胜;李冬萍;叶一;张颖;陈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心理素质训练对大学生情绪水平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20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1个月的心理素质训练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后比较2组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流调用抑郁问卷上的得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大学生干预后抑郁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焦虑情绪得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学生干预后抑郁情绪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焦虑情绪得分也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心理素质训练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健康水平.
作者:薛朝霞;梁执群;刘俊;陈伟;周海娜;温志光;倪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中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状和开展健康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南京地区13个区县56所学校168个班级7 161名在校初一至高三年级中学生,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进行抑郁症状评定.结果 南京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8%,每天平均体力活动时间为0 h,0~1 h,1~2 h,>2 h的中学生分别占24.4%,40.2%,19.4%和15.9%.经多因素调整后,与每天无活动时间者相比,活动时间为0~1 h,1~2 h,>2h的中学生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降低30%,32%和34%(调整后分别为:OR=0.70,95%CI=0.57~0.86;OR=0.68,95%CI=0.53~0.88;OR=0.66,95%CI=0.50~0.87).结论 体力活动时间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呈负性关联.
作者:洪忻;梁亚琼;王志勇;李解权;徐斐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