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铸
目的 探讨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水平的效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61名大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评估.结果 16 PF量表、训练后成员自信心改变自我评价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对大学生人格因素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作者:刘桂芬;王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牛奶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膳食来源,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但是由于我国居民乳糖不耐受高发等问题,阻碍了饮奶的推广.笔者对乳糖不耐受的分型、诊断、发生情况以及目前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我国,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型乳糖酶缺乏为主,成人发生率为80%~100%,学龄儿童发生率也较高,超过80%.由发酵乳和乳糖酶水解生产的低乳糖牛奶可能是目前解决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人群饮奶的较为有效的手段.研究乳糖酶水解低乳糖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和长期饮用效果,对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显峰;荫士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4年10月21日,蒙自县水田乡卫生院报告该乡中心小学部分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蒙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疫情小组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许琴;景正朝;王家和;王绍忠;曾远全;雷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隐性斜视是指双眼有偏斜倾向,但能用融合能力代偿,维持眼位的正位和正常的双眼单视.较重的隐斜会产生眼肌紧张和视觉疲劳,导致视功能下降,如果进一步发展,隐斜会变成显斜,产生严重的视功能损害.隐斜的原因除与控制眼位和眼球转动的肌肉、神经异常有关外,还可能近视、远视、散光这些屈光不正有关.当前,青少年学生屈光不正(主要是近视)的患病率很高,隐斜也极为常见.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笔者对青少年学生的隐斜现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屈光不正与隐斜的关系.
作者:金汉珣;施国荣;吴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肥胖中学生的体脂分布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为预防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中学13~14岁940名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选择BMI在同年龄、同性别第95百分位数或以上者47名为肥胖组;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青少年,BMI在同年龄、同性别第25~75百分位数以内者,共50名.检查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体脂百分比及分布.结果 肥胖组中学生血压、BMI、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体脂和躯干部体脂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躯干部体脂百分比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躯干部体脂量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学生肥胖状况,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于雪梅;冯萍;金慧英;黄一鑫;赵桃月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儿童常见的急性、高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计划免疫的不断完善及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疫苗控制的传染病较少发病,而水痘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作者:郑青秀;黄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近1 a内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0%,不同性别、学校、专业的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6%,高于农村学生的4.2%(χ2=4.71,P=0.032).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朋友和家人有过自杀行为、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尝试自杀的危险因素,获得社会支持是尝试自杀的保护因素.定性访谈发现,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自杀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态度.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大限度地预防自杀.
作者:石文娟;马绍斌;王声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其20年变化趋势,为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细则》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要求,以2005年湖北省参加体质健康调研的7 165名7~22岁学生为对象,分析速度、耐力、力量及柔韧性素质,并与1985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城、乡各年龄组身体素质指标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素质指标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与1985年比较,2005年男女生立定跳远、男生斜身引体、女生仰卧起坐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男生引体向上、男女50 m×8往返跑、男1 000 m、女800 m及男女坐位体前屈3项指标有所下降,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幅度比女生大;男女生50 m跑成绩基本持平.结论 湖北省学生下肢爆发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指标有所提高,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应采取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作者:柯芳;余毅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研究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是观察社会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诸多因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的一项客观指标.通过对2005年沈阳地区7~18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沈阳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为制定生长发育标准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陈容;张迪;谭咏惠;顾国家;计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10~12岁儿童食物喜好特征,为儿童营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成都市某小学五年级10~12岁小学生30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其对各类食物的喜爱和厌恶特点.结果 有食物喜好的儿童在90.0% 以上,对蔬菜和肉类的喜好现象较明显,而对其他食物喜好不明显,蔬菜喜爱率和厌恶率分别为57.1%和64.0%,肉类分别为53.5%和22.1%;奶、蛋、豆类食物的喜爱率偏低,分别为22.1%,9.6%和0.7%;男、女生对肉、蛋及水果类的喜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数儿童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食物喜好倾向,需加以引导,帮助儿童建立良好饮食行为、促进健康.
作者:杨桢;曾果;刘婧;芮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那曲地区藏族学生龋病患病情况,为当地制定口腔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按照WHO 1997年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12~17岁的471名藏族学生进行恒牙龋病检查.结果 藏族学生恒牙总患龋率为56.7%,男生患龋率为53.9%,女生患龋率为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8,P=0.262);龋均为(4.09±2.11),男生龋均为(4.04±2.10),女生龋均为(4.13±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6,P=0.518).结论 那曲地区藏族学生恒牙龋病患病率较高、程度较重,预防治疗措施急需加强.
作者:高秀秋;黄克强;席焕久;李春山;任甫;王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某中学甲肝爆发的原因,为有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情况,提出初步病因假设,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访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甲肝病例发病时间为2006年11月2日-12月8日,爆发时间为11月13日-12月8日,发病高峰为11月28日.男生罹患率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年龄越小,罹患率越高;病例有班级和宿舍集聚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河水洗手显著增加学生发生甲肝的相对危险性,是仅使用自来水洗手学生的7.53倍,且使用河水洗手次数越多,危险性越高.混用喝水杯也显著增加发生甲肝的相对危险性.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饮食和饮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调查显示,该校取水口处于厕所排污口的下游,学校使用的河水被甲肝病毒污染.结论 此次疫情爆发主要是由于早期发病的学生污染了河水,其他学生使用被污染的河水洗手、刷牙、漱口和刷碗,从而引起学校甲肝爆发.密切接触以及甲肝免疫空白也是此次疫情发病数较多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勤;韩京秀;李志峰;肖邦忠;夏宇;周超;韩梅;李龙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军校军事指挥专业研究生是军队未来的高层次指挥人才,他们军事指挥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危.笔者于2005年对某海军指挥院校在校80名研究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宁淑娥;潘杰;李维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发生性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带来的健康问题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方法 选取北京市12所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2 173名,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经逻辑检错后分析有效问卷.结果 大学性交行为报告率为6.9%,男、女生发生初次性交行为年龄均为19岁,但女生初次性交对象年龄大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性交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来源于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性交行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发生性交行为;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大学生性交行为发生的因素有月平均消费水平、吸烟、对待男性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男/女朋友、边缘性行为以及生殖健康知识等.结论 北京市大学生发生婚前性交行为现状不容乐观,需针对其不良行为和态度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张华明;刘宝花;张桂芝;吕姿之;高源;王培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6月20日,云南省彝良县角奎镇桃坪小学学生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接报告后,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速派人赴现场进行流行学调查和处理.
作者:罗贵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创伤性事件如袭击、强奸、抢劫、严重车祸、亲人突然死亡、暴力恐吓等频繁发生已经使得创伤后应激障碍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一般人群中,有75%的人暴露于各种类型的创伤事件中,而在这些人中又有25%的人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作者:张雪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农村中小学生体虱感染状况,探讨体虱感染与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蚌埠市农村中小学生758名,肉眼观察学生贴身内衣皱缝处,发现体虱成虫、若虫及活卵者均为感染阳性;对学生的卫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家庭居住情况和家庭子女数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58名受检学生体虱感染率为9.10%,男生为8.97%,女生为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感染率为6.56%,小学生感染率为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虱感染与洗澡、更换内衣、拆洗被褥的频度有密切关系;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居住情况和家庭子女数等对中小学生体虱感染率也有很大的影响(P<0.01).结论 蚌埠市农村中小学生体虱感染率较高,与不良卫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居住情况和家庭子女数等密切相关.
作者:王雪梅;陈兴智;孙新;胡守锋;方强;夏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某小学出现一批以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为主的患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994-1995),确认为一起甲3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爆发疫情.
作者:李丽丽;于海柱;项娜;崔兰梅;邓雅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城乡19~22岁男、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年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结果中19~22岁的城乡男女大学生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 a间,山东省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而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均低于1995年,身体素质的高峰年龄多在19~20岁出现,乡村大学生的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大学生.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女生和高年级大学生为重.
作者:邓永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口腔疾病是当前对人类危害大、患病率高的疾病,其中龋病是WHO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牙周病更是造成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1].
作者:路振富;张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