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吴敏;时松和;葛菊红;李幼辉

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 精神卫生, 相互影响分析, 青少年
摘要:目的了解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有关因素问卷对大学生15 787名进行测查.结果农村生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及县城生长者,幼年由父母抚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由亲友抚养者,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家庭经济收入较高者.结论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某大学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自杀率高于非大学生年轻人[1].大学生自杀事件会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惨重的后果和创伤,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自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十分有益的影响[2].该文拟就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危机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巢传宣;刘建平;付茶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未成年犯人格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16~18岁218名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16~18岁高中生27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实施团体测定.结果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中,精神质特征和神经质特征比较明显,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并且使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而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多,其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未成年犯的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群体的趋势,且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俊丽;梅清海;于承良;章爱先;翟庆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四川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状况,分析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利用生物电流阻抗法(BIA)测定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7~18岁藏、汉、羌族1 822名男女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结果男、女生瘦体重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有显著的相关性(r=0.75).男生的瘦体重年增加值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女生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男生体脂百分比在13.1%~22.3%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女生的体脂百分比在23.8%~29.8%之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羌族儿童少年的体脂百分比有高于汉族、藏族的趋势,但男生只在12,15岁时显著高于汉族,女生在12岁时显著高于藏族.结论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随着青春发育表现出性别和民族差异,提示性别、民族可能也是造成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

    作者:胡小琪;张必科;张倩;张琚;崔宝荣;罗尔基;王志文;唐志;谢玉富;马冠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恒牙列拥挤的双生子研究

    目的通过双生子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恒牙列拥挤形成所起的作用,以进一步研究恒牙列拥挤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8对双生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卵型鉴定技术分为单卵双生子组(MZ)和二卵双生子组(DZ),采取牙牙合石膏模型并进行测量,获取牙齿近远中径大小、牙弓弧长及牙列拥挤度等数据;采用Holzinger经典双生子法计算遗传度.结果同卵与二卵双生子牙齿近远中径的平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牙齿近远中径在同卵、二卵双生子样本中平均水平接近.上下颌牙量遗传度较高,上颌为69.97%,下颌为75.73%;上颌牙弓弧长的遗传度(71.26%)明显高于下颌(31.33%);单卵双生子和二卵双生子上下颌牙齿的拥挤度的对内相关系数较为接近,二卵双生子略低,遗传度很低,上颌为4.73%,下颌为10.3%.结论上下颌牙量大小和上颌牙弓弧长受较强遗传控制,下颌牙弓弧长受弱遗传控制,恒牙列拥挤度遗传度很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作者:续美如;卜令楠;陈天骄;谢以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情况,为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4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和二类农村各3个县区进行调查,每个县抽取1所学校,共对6 352名学生进行调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面对面访谈,三~六年级学生在调查员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初、高中生自填.结果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0.4%,次数发生率为48.0%,每例伤者年均伤害1.58次.伤害的前6位原因是扭伤(23.4%)、割伤(23.2%)、跌倒(21.4%)、碰撞/挤压(11.7%)、热/火烫(5.8%)和交通事故(5.5%).46.9%的伤害是浅表伤,其他依次为脱位/扭伤(23.0%)、烧烫伤(6.2%)和开放性伤(5.7%);伤害常发生的地方是家中(37.1%)、学校(29.9%)和路上(20.0%);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的比例高(占28.3%),其次为娱乐活动(18.8%)和家务(16.6%).95.8%伤害是轻度伤害,3.9%是中度伤害,0.3%是重度伤害.没有休息的伤者占70.2%,休息1周以下者占24.3%,大于1周者占2.5%.结论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高,疾病负担沉重.

    作者:马文军;许燕君;李剑森;徐浩锋;董智强;聂少萍;李海康;林锦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造成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1].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会使人产生焦虑、愤怒、失望等紧张情绪而引起心理健康状况不良[2].笔者于2004年5月对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的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小学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董玉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视听材料评价

    目的筛选推荐适宜的视听材料,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向各部门征集现有的艾滋病健康教育VCD材料,组织专家、学生评审,就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信息表达形式、画面质量、音响效果等6个方面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宣教材料.结果 <良性反应>、<公益广告及节目>、<预防艾滋病小品集>等作品较适合用于教学辅助影像材料;<预防艾滋病、保护金葫芦>等适宜当地使用;<预防艾滋病(科普类)>和<艾滋病离我有多近>等视听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强,但其中部分涉及敏感内容,需修改后再进入学校.部分剧集需经拆分后单独提取艾滋病知识向学生宣教.大学生较喜爱知识性强的科普教材,中学生则对形式活泼的小品类、文艺类材料更感兴趣.结论现有视听材料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内容和形式可适合不同人群需求.教师在使用时应对材料内容和形式作适当选择和把握,使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真正产生实效.

    作者:张冰;季成叶;宋逸;张芯;廖文科;马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在生命科学领域,人类生长发育一向受到高度重视,许多学科都在进行研究.生长发育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以及复杂的变化过程,探讨其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早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不断深化的传统研究课题.阐明规律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实际工作.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体育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都有指导意义.探讨其中影响因素是为了查明遗传与环境在不同层面上对生长发育的作用特点与强度,进而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调动优生优育的大潜力.

    作者:刘宝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宜宾市131所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三氮污染状况

    近年来,由于城镇人口增长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相对不力、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地表水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污染严重,致使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三氮污染[1-2].宜宾市翠屏区农村中小学校用水多以地下水为水源,为避免潜在危害,保障农村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4年7~8月对该区131所农村学校的生活饮用水进行了三氮含量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丽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南京市某高校居室氡浓度与照射剂量估算

    目的了解南京市区原野和道路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居室内氡浓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环境卫生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某高校校园的地面、道路的γ剂量率进行测量,并选取部分居室进行氡浓度和γ剂量率测量.结果校园内地面、道路的γ剂量率为70~140 nGy*h-1,居室内氡浓度的变化范围为9.6~363.6 Bq*m-3,所致的人均年照射剂量为2.679 mSv.结论校园属于低天然放射性水平区域;室内氡浓度主要取决于通风条件,不同的建筑装修材料、楼层、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氡的浓度有影响;在低放射性本底条件下,使用放射性核素较高的建筑材料、通风不畅等会导致室内氡浓度超标.

    作者:吕惠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北京市城区小学生体形认知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小学生体形认知现状,为制定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2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 428名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其中男生2 316名,女生2 112名,年龄8~14岁.利用Ma体形图对儿童的体形现状进行研究,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结果调查对象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3.1%和14.4%.男、女生的理想体形评分均数分别为3.5和4.4,男生高于女生.男、女生的体形不满意度评分均数分别为1.0和1.3,女生对自己的体形更为不满.学生对体形的不满意度为肥胖组>超重组>非超重组,男生对标准身材男生和标准身材女生的评分高于女生.分别有6.6%和1.0%的儿童选择特别胖的体形作为自我体形认知和理想体形认知.结论北京市儿童的体形认知与西方的研究相似,但北京市儿童对肥胖更为宽容,需从儿童体形认知方面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儿童肥胖的流行.

    作者:胡小琪;王冬;崔朝辉;潘慧;曹若湘;潘勇平;焦欣然;马冠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河北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实行了并轨招生制度,所有的学生都要缴费上学,这就造成高校中出现经济弱势群体现象.普通高校经济弱势群体的比例高达15%~25%,其中贫困生占10%~15%,特困生占5%~10%[1-2]

    作者:孙培志;袁玉涛;郄爱萍;曹春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高校新生营养状况

    为了解高校新生的营养状况,探讨影响因素,科学地指导学生卫生保健工作,笔者对2001~2003年某高校入学新生的身高、体重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少生活质量量表信效度分析及全国常模的制定

    目的建立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全国常模并检验信度和效度,为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特征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提供参照依据.方法依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在全国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分别建立城市和农村2套常模.结果常模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量表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结论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信度和效度达到预期目的,常模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评估.

    作者:吴汉荣;刘普林;蒙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蒙古族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为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重记账法和膳食记录法进行5 d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中18岁以上中等体力劳动的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蒙古族男女学生蛋白质、铜、硒、维生素PP摄入充足,男生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均达到和超过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蒙古族男女学生膳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膳食纤维、维生素C及钙不足,脂肪类食物来源比例不合理.蒙古族女生膳食蛋白质质量尚可,但数量不足,膳食中能量、铁、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维生素A和维生素B1摄入严重不足;蒙古族男生早餐能量摄入不足.结论蒙古族男女大学生膳食结构均不合理,应对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教育.

    作者:何瑞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教师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小学教师328名进行调查.结果已婚教师在情感和行为控制因子分与未婚教师差异有显著性.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不同性别、教师类型(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已婚和未婚教师间差异无显著性.总体幸福感评分与主观支持评分、EPQ-N分、经济状况呈显著相关.结论主观支持、神经质与经济状况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者:倪林英;杨勇波;雷良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湛江师范学院2003~2004学年学生常见门诊疾病分析

    湛江师范学院2003~2004学年在校普通生共8 556人,笔者对全院学生该学年的门诊疾病进行了分类统计,以了解学生门诊疾病在全年的分布规律、发病特点,为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艳平;刘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杭州市某小学学生情绪问题及对其心理社会影响

    目的了解杭州市小学生情绪问题现状及对其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杭州市区某小学三~六年级学生共30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中13.9%存在抑郁症状,35.4%存在焦虑症状,抑郁、焦虑症状共存的学生为9.6%.存在情绪问题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学习成绩显著差于阴性学生.结论小学生中情绪问题较为普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社会功能,应予以重视.

    作者:沈祖德;柴莺;王静;庞昭娣;朱拥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团体辅导实验

    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团体心理辅导实验效果,以制定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量表.方法采用自编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测查表(MHRS-HS),对全国10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2 016名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在4所高中学校对935名高中生进行短程团体辅导实验研究.结果 MHRS-HS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在性别、年级、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地区等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2个月的团体辅导实验,高中生在学习动力、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生活调适4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结论目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作者:郑晓边;耿北玲;蔡群;尹邓安;王一凡;舒敏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饮食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分析饮食因素与儿童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体重、身高,计算Z评分;编制问卷了解3~7岁学龄前儿童1 a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测量同期体重、身高增加的数值,并与饮食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30名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发生率低于1998年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超重的检出率为16.7%(男17.6%,女15.4%),肥胖的检出率为2.1%(男2.1%,女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进餐情况、每日餐次、肉类食品和进食西式快餐的次数;身高的影响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进餐情况、肉类食品、牛奶等.结论要根据儿童不同生长发育水平及年龄实施科学饮食.

    作者:陈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